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

发布时间: 2020-11-20 12:25:43

『壹』 戏曲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出台,戏曲迎来又一个春天,对于戏曲如何传承发展的讨论也不断深入。日前,主题为“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的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在辽宁沈阳举办。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戏剧评论家围绕“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流派与当代传承机制”“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3个板块热烈研讨,共论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

作为常设性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论坛,西湖论坛创立于2015年8月,至今已举办3届。此次,西湖论坛首次走出杭州,与盛京戏曲论坛强强联手。“西湖?盛京戏曲论坛以‘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为主题,既是对首届西湖论坛‘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主题的回应,也是深化。”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西湖论坛秘书长沈勇说。“我幸运地见证了一个文化品牌的诞生,看到了一批有担当、有责任心、有见地的青年评论家,精心设计了一个面对当下可以长效发展的评论机制。”中国剧协副主席、本届论坛学术主持罗怀臻说,从3届西湖论坛到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反映出年轻人对当代舞台艺术有独立追求和自我品格的关注。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话剧的民族化、旧剧的现代化”是戏剧理论家张庚1938年提出的课题,也是近百年来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母体之一。多年来,戏曲界对于追求戏曲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这追求既表现在物质、技术层面,也反映在戏曲的精神内涵之中。论坛上,青年评论家不仅对近年来戏曲界关于戏曲现代转化的观点进行梳理,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戏曲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就要与时俱进,戏曲的现代性追求没有止境。”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艺术》杂志副主编李伟提出,戏曲可以通过整理重排传统戏剧经典,凸显现代性;以现代价值新编古装戏,注入现代性;以现代精神原创现代戏,发觉现代性;改编现代文学戏曲和现代戏剧的经典,实现现代性;演绎西方文学、西方戏剧经典,获取现代性。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秘书长、沈阳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郑永为认为,戏曲的现代转化可分为由表及里三个层面:一是元素的糅合,即剧目创作对现代歌舞元素的吸纳;二是审美的现代化,是依靠现代技术营造的东方时尚感;三是观念的转化,是在坚持民族艺术精神基础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讨论戏曲的现代转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典、改编、新创三类作品面前,我们必须认真甄别、区别对待。”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史晓丽说,对于经典作品,应尽量忠实;改编传统剧目,需端正观念、加快节奏、强化表演、注重唱腔,改编文学作品,应在尊重原作基础上凸显编剧的意志;新编剧目则需直接以现代语汇关注现代人,凸显戏剧性,实现戏曲的现代表达。以“三不”看待流派形成近年来,流派传承在戏曲理论与实践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京剧流派班、张火丁程派艺术研习班到学术界以戏曲流派为话题的一系列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流派艺术给予高度关注、开展丰富实践。已有流派如何传承发展、新的流派还能否产生,也是青年评论家关注的焦点。

“流派的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角儿为中心的创作机制,围绕着打造角儿的终极目标,戏曲舞台上所有创作部门,编剧、鼓师、主弦、拉场面的师傅包括演员自己,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编剧根据角儿的优势和特长打本;鼓师、乐队包括演员自己,围绕如何设计出好听的唱腔,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演员的嗓音特点,如何扬长避短去做文章??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演员自始至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创作的核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红艳认为,当前艺术创作生产中,每部新戏的主创也多是不同的组合,每排一部新戏,主创基本是一次“刷新”,演员基本来一次新的适应。很多演员只是创作终端的体现者,而不是创作过程的参与者,他们可能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没有明确认知,形成特色已是妄谈,遑论创新流派。沈勇以茅威涛的越剧实践为例,认为当前不易出现新的流派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比如大众传播、粉丝环境、主流接受等。“这么多年来,茅威涛从唱腔发展、表演风格、剧目积累、理念表述,乃至到现在以工作室形式开展实践,很多要素已十分接近过去形成流派的要求,但事实上并没有形成新的流派。”沈勇说。甘肃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涛认为,对待流派应该持“三不”态度:一不急,二不等,三不停,不必焦灼于形成新流派,要抓紧做好对现有流派的深入研究和动态传承,有计划、有保障地培养流派传人。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

凝结着地域民俗的地方戏曲,不仅牵动着一份乡愁,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有着显著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如何在现代转化中保持特色,青年评论家也作了深入讨论。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韦玺认为,在戏曲现代转化过程中,不应该以地方特色,或者以地方方言音韵为标志的地方特色的消解为代价,而应该在现代转化过程中,保持着它的地方剧种个性。“抓住彰显剧种特色的审美特性、推敲打磨骨子戏、推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本土剧作家、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广西彩调剧20世纪以来进行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上海大学戏曲学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廖夏璇在对彩调戏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地方戏要拓展剧种定位的民间维度、实现创作理念时尚化、打造创作人才梯队、呼唤个性化回归。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贰』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其在今天的繁荣发展,正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指出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选编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其中,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发展并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着丰富的智慧和优秀的精华,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行为操守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民族特色,追求时代精神,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文化经验成果,发展现代科技,创造现代文化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而不同、既合作又竞争的历史进程中寻求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快速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和困难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国际上树立起全新的大国形象,这正是得益于中国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巨大的勇气和底气,努力践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发展”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向前开发拓展延伸,而“创新性”是在旧有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创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正是需要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念。
中华民族在历尽百年屈辱之后痛彻意识到:只有国力强,文化才能强;文化强,国力则更强的深刻道理。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转变发展模式,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物质富裕、文化水平提升的成果,增强国人文化需求的意识和文化消费能力是基础;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服务体系和思想道德教化,统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行为养成、艺术鉴赏水平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整理挖掘国粹、研究阐释新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是要务;不懈努力,不断推出和积累真正具有世界水准的人文学术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鼓励艺术大胆创新实验是核心;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提升高端文化对话的参与和发声意识是重要的举措。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为中国的伟大变革与复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撑。(冯远)

『叁』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的

传统文化是国学吗?我家小孩儿也学过传统文化挺好的呀,转化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现在的人,我要把老祖宗的文化给丢了呀!

『肆』 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爱国这一美德

是我们政治方面学到的问题,需要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回答

『伍』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经过改造仍然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部分,既不是全盘继承,也不是全部抛弃,而是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和模仿,而是结合当前、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再生。所谓推陈,即立足于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所谓出新,即对这一层次的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提炼,并积极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即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必须积极加以继承,进行创新性发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继承与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在当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积极加以继承,并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

将现代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5)创造性转化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这些方针阐明了在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起来;二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三是要努力去实现生活和社会认同这种传承、发展这种传承;四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

首先就是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其实,传统本身就具有着生动性,但传统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变迁,空间的转换,可能使它的生动转变或减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种生动的文化,这时,就要对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动的部分进行“修复”。

『陆』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1)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除成见和顾虑,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续才能善于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2)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正确引导和规范文化传播途径,科学制定长期推进工作的规划,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价值观培育等各项工作中。深入阐释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利用。
(3)大力宣传是创新和转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倡导、推行经典阅读、礼仪普及、大众讲座等,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尽量选取深受群众欢迎,创新内容和形式,做到了内容鲜活、形式活泼,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自身悠久的历史积淀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历史地看,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才造就了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从中汲取养料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柒』 怎样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1.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要立足于当代生活实践。

  2. 要不尚空谈,脚踏实地,从身边从小事从自身做起。

  3. 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激发道德意愿、情感,增强责任,培育践行能力。

『捌』 如何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传统的文化适应现在的时代风格与特色,给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解释与含义。以一种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正确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摸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让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永续性。


03、用时代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发光

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更多的是儒家文化。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秉持着一个中庸的原则,而且在做事的时候可以非常积极的解决问题。虽然在古代儒家文化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但是儒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已经深深的根植在我们心中了。如今想要让传统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用全新的形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短平快的短视频传播。

『玖』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起来;
二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当我们找到了民内间传承的关于“容老姑草”的雾凇传说后,我们才真正地找到了这个传统文化的生动内涵;
三是要努力去实现生活和社会认同这种传承、发展这种传承;四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首先就是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其实,传统本身就具有着生动性,但传统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变迁,空间的转换,可能使它的生动转变或减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种生动的文化,这时,就要对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动的部分进行“修复”。修复,不是臆造和改变,而要到生活中去,抢救传统文化,保护优秀的部分,并按照其生动的内涵恢复传统的本意,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吉林的雾凇,这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它是生动的自然传统,但光是自然的生动和美丽,还只是人们视觉的生动,当我们找到了唐代诗人对雾凇的记载和描写后,我们才找到了文化的生动,那么这时,我们才从传统的视觉生动,进入到了传统的文化生动,而这时,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文化对接,才真正开始了。那就是要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生动传承的可行性,其实就是有“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文化。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