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科技部上市的十家公司有哪些
新浪财经讯 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昨日在北京联合公布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航天科技(6.90,-0.08,-1.15%,吧)集团、中国石化(7.83,0.40,5.38%,吧)等91家企业在进行两年试点后,被正式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91家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其中大中型企业占多数,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企业占上榜名单超一成。登海种业(16.57,-0.11,-0.66%,吧)等中小企业身影亦现身榜单。
2006年7月,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三部门确定的试点企业共分两批,计287家。所谓“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启动2年来,试点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统计显示,这些企业的研发经费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29亿元,增长52.1%,约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试点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6.74%,远高于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0.77%的平均水平。
此外,试点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万人,增长26.4%,其中57家企业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一半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些企业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7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著作权等授权量从638个增加到4371个,猛增了近6倍。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央和地方联手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机制,近2000家企业正在不同层面开展试点。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将针对“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的不同需求,持续给予支持,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它们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② 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其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根据这一理论,熊彼特将百余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长波”。这三个长波的划分恰好与当时一些主要技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过程相一致。
近百年来,创新大潮的兴起主要与各国相继发生的工业化进程相一致,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上世纪上半叶曾研究过中国传统社会。他的《儒教与道教》表明,尽管早在宋代中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的初始条件,但由于中国没有基督教新教思想,所以中国停滞了,落后了。不过,这个被学术界称作“韦伯定律”的结论,在上世界70年代受到了挑战。因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已经证明儒家思想与新教精神一样,具有“成就动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儒家“成就动机”的证明。
我们看到,美国的苹果、Facebook等公司的创新活动,均不是政府推动,而是以乔布斯为代表的个人所促成的。现代的市场经济和市场制度起源于西方,有着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原因。这种文化背景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天赋人权”以及广义上的“条件平等性”,这种平等性使自由、自主成为人们思想观念的基本要素。但这并不能作为西方市场经济演进的唯一原因,还要再加上西方民族所独具的重商主义传统、骑士式的冒险精神。这种文化特征带来了竞争和效率的观念、利润和企业发展至上的企业家精神,才使得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当然,也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
创新是一种理念的开拓、精神的引领,具有个人主动性。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使得苹果的每一个产品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一种理念的化身——简洁人性化、挑战现状、标新立异、追求完美。苹果的设计和技术都是可以被复制的,但这种产品理念永远无法被复制,这种理念的创新是带给苹果公司产品巨大价值的最重要原因。因此,与其说苹果是一家卖产品的公司,不如说是一家卖理念的公司。
对于中国而言,目前的创新主要还处于模仿创新的初级阶段,对创新的基础领域投入严重不足,离真正的自主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了发挥保障性作用之外,在创新投入方面,政府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历史上难度较大的创新在投入上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西方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创新,包括个人计算机和因特网等,一开始也均是由政府主导的。这说明,政府主导的创新模型可以带来革命性的创新。
就社会及政府的资源配置而言,可以参考“70-20-10”的原则加以配置,70%的资源配置于短期目标的实现活动,20%的资源配置于短期目标相关的活动,10%的资源配置于创新活动。
30多年来,笔者认为出现“中国奇迹”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政府在重大项目上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千方百计激励个人的主动创新活动,充分发掘其智慧源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③ 中国有哪些创新型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④ 创新型企业的战略
2006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行将结束。诸多领域的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一方面,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国际化;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在国际市场上直接与外国强势集团对阵。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考察,中国企业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其一是,经济实力与跨国公司不在一个档次,无法发挥规模经营优势,通过强化高技术研发和兼并科技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如果不能通过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在产业高端把自己做强做大,则在新一轮创新密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面临日甚一日被边际化的威胁。
其二是,技术进步缺少历史的积累,高技术领域处于外国专利包围之中,重大装备和基础软件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受制于人,有些企业已陷入竞争伙伴的知识产权“陷阱”之中。如果不能立足创新发展和壮大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则关键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存在拉大的危险。
其三是,品牌战略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名牌凤毛麟角,在国内市场上,诸多行业被跨国公司凝聚巨大无形资产的著名品牌所主导,巨额利润从产品定价、技术标准、零部件采购和国产化认证等环节流失。如果不能打响自主民族品牌,还将日甚一日地失去市场财富的优先分配权。
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是共和国的经济主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先导,民营企业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生力军。根据“十一五”规划,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要求在微观层次上,促进各类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自身创建为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而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拥有强大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必须不断创建和提升著名民族品牌。这是中国创新型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
⑤ 中国企业为什么必须转型创新
政府工作来报告中指出,要落源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⑥ (17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创造”向“中国智造”加快转变,“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
(1)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这是党科学执政的体现。(3分) ② 政府应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3分) ③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3分) (2)①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让市场来配置资源。(2分) ② 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提供相关的服务。(2分) ③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分) ④ 坚持对外开放,综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2分)
⑦ 当前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自1979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杭州应用交叉技术研究所在浙江杭州诞生以来,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有86100家,技工贸总收入1.5万亿元,企业长期员工已达560万人。
总结这些企业的发展特征,可以归结为三种主要模式:
(1)大量的传统产业民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二次创业”过程,发展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二次创业型。如浙江宁波的康福得公司,在传统的人造皮革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投入高科技的车载智能导航系统项目,为企业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
(2)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或归国留学人员为主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科技人员领办型。这种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往往拥有技术先进、市场前景看好的科技项目,因而起点很高,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如浙江奉化的波导,最初是由几个硕士生带着传呼机芯片技术自主创业,经过几年快速发展成为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国内第一大手机生产企业。
(3)外资带着科技产品或者科技项目进入我国举办的科技型企业。简称为外资引入型。一般来讲,这种科技型企业起点更高,管理水平更好,因而成功率很高。如摩托罗拉公司,尽管其在美国本土业务发展缓慢,但是在中国却获得极大成功。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移动通讯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该领域的极大市场份额,其中手机产品2001年度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特征和创新绩效
(一)二次创业型
1.创新主体 在竞争中感受到的创新压力推动和高额利润引发的创新欲望引导下,企业主自觉地组合创新要素,走向创新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企业家能力,培养了企业家精神。成功者是企业主中的精英,是真正的企业家。
2.创新过程 “要么创新,要么死亡”。企业家认识到只有创新,只有走科技型道路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终归宿,所以把主要精力从管理企业,发掘内部潜力,组合内部生产要素中转向到组合企业外部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中来。从而实现以较少的创新投入得到最大的创新产出。他们在中国企业中最早(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成果、要技术。采取了从购买技术,到委托研发,到合作研发的逐步升级的方式。从企业内部没有创新组织、研发部门到创建创新管理组织,到引进创新人才,到创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联接的创新队伍。从而为今后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向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发展,实际上是我国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
3.创新的特征和绩效 这种创新必然是高效率、低风险。其原因在于:第一,企业家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创新目的。第二,它构建的广泛而畅通的创新网络,包括了信息网络、人才网络、装备网络和中介网络,不但会使这种创新高效快速,而且成功率高。第三,企业没有力量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实验室,也没有创新经验的积累。如果此时一定要加大R&D投入,增加科技人员的比例,独立设置研发机构,必然是得不偿失,花大钱办不成大事的决策。相比之下,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社会的科技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因为其装备和人员是国家供养的,其丰富的经验是在国家项目中获得的,用不着再交纳学费。同时他们有完整的科技信息系统,这些在企业里是做不到的。而且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如新产品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结合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将多学科的科研机构组织在一起,是单个企业所望尘莫及的。第四,在一次创业中积累的创业经验和模仿创新经验,使其在二次创业时可以运用自如,大大降低了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这种方式的推广成熟使中小企业积累了经验,集聚了人才,为将来的自主创新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传播了企业家文化,培养了一支企业家队伍,为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取得胜利储备了决定性的力量。这些民营的科技型小企业能很快在获得潜在超额利润的基础上而变成大企业。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浙江台州的一家医药化工企业,最初由仿制国营大厂的化工原料产品起步,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有利市场条件下,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随后,该企业走上了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创新道路,伴随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企业的经营领域逐步拓展到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化工领域,并具备了独立开展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实力。
(二)科技人员创业型
这种科技型企业往往起点高,成长性好,与科技结合紧密,与科技进步同步性好。此类企业的创新主要属于自主创新,当然也有一部分模仿创新的成分。创新过程特点在于:首先,创业过程较长,创新有一定技术风险;其次,创业的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由于他们对市场把握程度不够,对企业的管理缺乏经验,加大了创新的市场风险。所以整个创新活动的风险很大。硅谷即是一例,科技型小企业成功率在10%左右。
虽然我国整个高技术的工业科技基础差,但是相对传统产业技术起点高。不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是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者大多是以做OEM起步的。因为这些科技型企业自己有一部分技术基础,通过OEM的方式可以迅速达到规模经济。一方面能快速跟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另一方面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获得生存的经济基础,可以为以后打自有品牌打下埋伏。台湾IT产业的巨头宏基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通过给IBM等大型跨国高科技企业作定牌生产的方式,积累了技术和经济实力,再推出自有品牌已是水到渠成。
(三)外资引入型
如果选择得当,其起点更高,与科技结合更好,与母公司同步前进,可以使我国产品迅速达到产业前沿水平。虽然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其产品的示范效应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人才流动、零部件配套而引发的技术扩散)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引进外资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资金本身。实际上目前中国发展科技产业资金并不是很短缺,据保守估计,目前民间资本约有10万亿元左右。但是由于投资风险很大,又没有很健全的退出机制,导致民间资金投入高科技的动力不是很足。所以对于发展科技产业,引入资金是第二位的,主要看重的是技术的溢出效应。随着零配件的本土化生产,技术人员的流动,产品的示范作用使行业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中国的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中德合资奥迪项目的上马,一汽积累了设计生产红旗轿车的技术基础;意大利冰箱技术项目的引入与我国冰箱研究、开发、生产能力的提升;还有彩电技术提升与日资的进入都是这种情况。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核心技术终究掌握在国外,而且跨国公司往往采取独资的方式,其产品对国内产品有很大的压制作用,所以不能引进国内能够达到的技术项目,这种项目的引进是弊多利少。相比之下,超前国内技术水平的高技术项目对国内技术发展有加速作用,其引入是利多弊少。总之,对于外资引入这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区别对待。
中国民营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一)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二次创业型是最需要予以关心的。因为在现阶段,大量的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主体,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还要依靠传统产业。据笔者在浙江省的调查,二次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国内市场饱和;缺少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研发设计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出口订单流失;融资难;缺少相关辅导机构的支援。
问题的解决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和扩大创新网络,逐步由国内延伸至国外。下一步是更多企业以更加完善和更加广泛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固定网络。由于国内对科技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国内的先行者应该将组合要素的范围向国外延伸。可以采取与国外研发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或者直接将研发机构建在国外等形式。政府要协助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能力。通过资助大型科研机构的服务企业活动,通过设立海外设计中心,建设全球设计资源网的方式提升产品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其次,企业家应该更自觉地建立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研发的创新机构和创新队伍。有实力的要逐步开始部分的自主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逐步由模仿创新,接受别人的科研成果到自主创新,从没有知识产权的移植性创新到完全的自主创新。
第三,技术问题。建立由两项基金委员会参股不控股,民营化运作的产业研发中心,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同时,鼓励现有科研院所转制不转向,继续搞科研。
第四,政府要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包括协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收集商业情报资料,辅助厂商调查现有和潜在的贸易壁垒,组织海外产品展销团,为企业扩大出口提供融资便利和风险担保。
第五,为企业引进各种人才提供便利,消除政策障碍;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软硬件资源,为民营科技企业培育所需人才。
第六,为进一步提升产业上中下游整合效果,增加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应该选择支柱行业和重点发展行业,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化标准等方式,推动供应链和需求链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
(二)科技人员创业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虽然创新风险很大,但是科技人员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希望,必须予以大力扶持。据笔者在浙江调查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有资金不足,财务结构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从银行体系较难取得资金支持,企业对会计制度及财务报表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报表失真;对新办企业,所需用地或营业场所费用负担沉重;新办中小企业较大企业更不容易吸引及培训所需人才,且人才流动性太大,降低了创新能力;科技应用、经营管理知识技能的引入较慢,信息不灵;营销渠道不畅;环保、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要求日高,成本增加,新办企业不堪重负。
问题的解决还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总结和宣传科技人员创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宣讲创业和创新。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和各种专场报告会、交流会等,宣讲创业和创新经验。
其次,建立以“辅导”为中心的中介机构,由国家出资建立,无偿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或者政府基金项目,在采取经济资助之外,还应该提供专家辅导。辅导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稽核审计制度诊断性辅导;协助企业健全上市前的各项必要准备;协助企业改善财务结构。这里的辅导不同于服务,服务是针对所有企业,而辅导的对象只是部分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而且,还应该根据科技型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色,对区域小企业作集体辅导,主要内容有:改善集群企业经营的管理;加强区域集群产业发展组织;产品形象包装设计;大型专业产品展销活动;教育培训;营销渠道建立;新产品研发;区域发展环境规划;辅导成功经验总结与宣传;评选优秀示范企业与辅导成果观摩等。
第三,由政府出面挑选企业经营好、为人热忱、且在地方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负责人、经理人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经营管理专家,组成民营科技企业荣誉指导员团队,义务开展企业咨询服务工作,收集并反映民营科技企业的要求,落实各地的辅导服务工作。
第四,国家设立国家财政为主的担保基金和创新基金。只给政策不能也不可能全面而广泛,而只能以建立国家基金的方式为核心,同时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在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基础上,担保基金的担保比例可适当扩大为1:20。而且,担保基金要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及管理风险进行专业评估。对于创新基金科技项目,经专家评审后,部分给予无偿支持,部分给予免息支持,部分给予低息支持,并要求自有资金配套。
要使两个基金有效持续运作,首先要建立诚信体系,信用记录优良的可以优先接受各项支持和优惠。其次要建立由各个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队伍,为两个基金服务。此外,金融界为企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新的资金融通手段。如可转换债券发行与交易,股票柜台交易,代理科技创新基金、新产品补贴、技术改造贴息一整套资金安排。
第五,政府统一规划建立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用于科技产业化项目。动员政府和民间资金,为企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快速取得小额周转金贷款提供便利渠道。
第六,降低民营科技企业和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以利于更多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各项税收政策优惠。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现行优惠政策能够落实。鼓励企业并购活动,保证并购前企业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在并购后能够继续享受。
(三)引入外资发展科技产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探讨外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外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根据笔者在江苏昆山、上海嘉定和浙江宁波、台州的调查,发现当前引进外资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已引入外资的技术水平不够高;产业导向不够明确,各地盲目引进,没有考虑当地产业的集聚特征;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形式,技术溢出效应大打折扣。
为此,提出主要解决措施如下:
第一,调整外资政策,突出对高新技术外资企业的优惠措施,推动引入外资技术水平的升级。特别是国内投资环境一流的地区应该在战略上从全面引进提升到侧重高新科技外资企业的引入。
第二,各地应根据本地区产业集聚特征,积极引入与本地产业关联程度高的外商投资,争取在本地开展零配件的配套协作,尽可能多的利用本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推动内资科技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直接借助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本国科技产业,提升本国科技水平。
第四,鼓励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技术、管理人才流动到内资科技企业工作。有条件的内资企业也要加大引智力度,利用一切机会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积极沟通内外资企业的信息交流,采取零部件配套协作会、产品展示会等方式加强放大外资企业的产品、技术示范效应。对于在本地采购零部件,雇佣本地雇员的外资企业应该予以鼓励措施。
为了充分动员民间资金来发展科技产业,有必要重新对民营科技企业予以界定。可以明确民营即是非国有控股,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各种非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和三资企业,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民营科技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二次创业型、科技人员创业型和外资引入型。这三种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各有其特征,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对于二次创业型,最为关键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因此采取的对策中首要的和关键的就是要完善创新网络;对于科技人员创业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经营管理,因此建立全面的企业辅导制度是势在必行;而对于外资引入型,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另一方面要着重扩大外资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⑧ 创新型国家的我国情况
所有重大创新都源自重大理论创新
⑨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苹果这样的创新型公司
从自身而讲首先是苹果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灵魂;其次是明确卓越的的品牌定位,产品策划与持续的创新力;再次是完善的企业内部发展与约束机制,保证了苹果内部的“法制”而不是“人治”。从外部讲首先是美国成熟的客观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其次是美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其三是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为卓越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投入、职业经纪人及高素质的员工。中国的企业最缺乏的上述的外部条件吧,其中各种山寨、模仿、侵权,是企业创新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成功率太低。
⑩ 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别
1、国家创新型企业的话,对年销售收入有要求,至少达到一个亿以上,但是高新没有这个要求。
2、 国家创新型企业,政府每年都专项资金的拨款给企业搞研发和创新,高新企业没有,但是高新企业有享受15%所得税税率的优惠(正常企业是25%)。
3、国家创新型企业有名额限制,高新申报没有,达到条件就可以申报,可以通过认定。
具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资料,推荐一个叫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料大全”的博客,里面很多高新常见问题和问答,可能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