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食品

创造食品

发布时间: 2020-11-23 03:20:35

『壹』 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采取的措施有哪一些

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采取的措施有:
(一)、食品安全措施。
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制订食用农产品产地区划。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系统调查农产品产地污染状况,开展重点地区、典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控。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由目前的37个城市扩展到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建立原粮污染监控制度,开展原粮质量安全和卫生监测,建设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监测网络。开展非食品原料风险监测,系统调查非食品原料污染情况,建立重点食品强制性标准全国专项检查制度,实施电子标签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完善国家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2.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严格实验室资质管理,初步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满足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监管的需要,力争使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基本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修订。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
4.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国家对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要素的直报网络;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5.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和相关战略研究。跟踪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主要贸易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评议。加强食品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又与国际接轨、开放的食品安全科研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6.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
7.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其动态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食品安全决策和管理的基础。
8.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初步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专栏8 食品安全诚信
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 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
量化分级管理 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
9.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食品企业日常监管措施,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和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社会监督网和监管责任网,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10.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
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加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饲料产品质量认证力度。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完善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储藏和运输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绿色市场认证,提高食品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11.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在对食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重点对食品中农兽药、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标签标识进行查验。建立和完善“一个模式,十项制度”(即“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种植养殖基地备案管理等十项管理制度)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则,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12.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制订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宣传报道,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培训体系,对政府管理人员、执法者、企业管理与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消费者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药品安全。
13.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1)构建科学的药品评价体系。加强药品注册管理法规建设,制订药物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原则。整合药品注册管理资源,深化药品注册审评机制改革,严格药品注册审批程序,建立高效运转、成本经济的药品注册管理体制。加强对药物临床研究及临床前的过程监督检查,全面实现我国药物非临床试验和药物临床试验在《药物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条件下进行。开展药品评价技术方法学研究,强化和规范我国创新药物与进口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技术,引导和鼓励创新药物研发。强化药品标准管理,实施“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生物技术产品科学评价体系。完善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国家标准体系。建立完善保健食品注册检验评价体系。
(2)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水平,逐步与发达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接轨;强化药品生产的动态监管,保证药品生产质量,促进制药工业健康发展;推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加强中药源头监管,完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管理体系,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加强对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监管。
(3)完善上市后药品监管体系。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和报告监测制度,强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责任。制定实施《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制订配套的技术规范与指南,对已上市药品分期分批开展再评价研究。建立并完善上市后药品监测、预警、应急、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提高市(地)、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配合医药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推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及跟踪检查制度,制定实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建立和完善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及特殊药品监管网络,对特殊药品实现每一针、每一片流向的监管。建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弊和滥用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和预警制度,完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依赖性和药物滥用潜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4)完善药品检验体系建设。规范各级药品检验机构职能;合理配置药品检验资源;加强药品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搭建药检系统技术平台,普及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与完善全国药品技术检验信息管理和数据交换系统;完善送检、抽检、批批检相结合的药检制度,改革药品监督抽验机制,提高药品抽验资金的使用效率。
(5)建立完善中药标准规范和技术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中药管理分类系统,制订相应管理规范和技术评价标准;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中药标准规范和技术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制订完善中药材种质标准、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标准和中成药标准,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繁育技术规范、地道药材种质特性鉴定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制订地道药材质量保证体系;制订中药上市前技术审评标准和上市后再评价标准;制订中药对照物质研究指导原则,建立国家中药标准物质库。加大对民族药的扶持和监管力度。积极倡导建立传统药物国际协调机制。
14.规范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1)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完善医疗器械法规体系,适时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实施《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修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等规章。
(2)加强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制订修订医疗器械国家和行业标准500项;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建立医疗器械有关标准物质研制和试验验证工作机制。
(3)加强医疗器械检测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医疗器械检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检验机构的资格认可;提高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性、电磁安全性和生物安全性的检测能力;加强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检测。建立医疗器械的监督抽验和评价性抽验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拓展检验项目和检验范围,规范抽验行为,加大抽验力度。
(4)加强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体系,建立审评专家咨询队伍,搭建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技术审评规范;规范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行为。严格新型医疗器械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的技术要求。健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符合医疗器械专业特点的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建立新型医疗器械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临床审批制度。
(5)加强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制订并分步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总则和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有源非接触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实施指南和检查员工作指南。开展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相关培训,强化检查员队伍建设。逐步对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进行检查,促进生产企业达到规范要求。
(6)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体系建设。制定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并制订相应技术指南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报告体系,强化企业的报告责任和义务。搭建上市后医疗器械风险效益评价的技术平台,建立预警、召回等制度。
(7)加强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监管。加强在用医疗器械调研,制定在用医疗器械监管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年限、产品报废标准的技术研究,建立在用医疗器械监管评价方法,提高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效率。
15.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
(1)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集中力量重点查处涉及面广、影响大、公众反应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大案要案,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监管,深入整顿和规范其市场流通秩序。
(2)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加强广告审批队伍素质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审查广告内容,建立广告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加强有关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公众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引导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规范发布广告,堵塞违法发布渠道。对严重违法发布广告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予以严肃查处。逐步建立综合治理机制。
(3)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药品诚信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行政相对人诚信档案系统;建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加强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和诚信信息公示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诚信监管档案,初步建立医疗器械诚信运行机制;建立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审评、企业审批、认证检查等专家和部门内部“信誉档案”。
(4)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总结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经验,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建设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制定符合农村药品供应实际的引导政策和监管措施,鼓励和引导建设符合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的药品供应网,支持指导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自采、自种、自用中药材,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
16.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高应对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协调指挥和快速响应能力;提高重点地区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能力。按照就地就近原则,强化对假冒伪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无害化处理。积极探索药害事件赔偿制度。
17.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进程。
实施“3511”工程,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审评、企业认证、稽查等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拓展和完善公共服务系统,加快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政务公开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水平。
18.改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基础设施。
统筹规划,改善行政执法机构办公和装备条件,建设办公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经过五年左右建设,行政执法机构的办公业务用房和执法装备基本满足执法需要,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合理布局,改善实验条件,配备仪器设备,整体提高技术支撑的硬件水平。

『贰』 食品安全措施有哪些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每年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公众健康优先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防范措施,供大家参考。

食品安全:三大措施防控“毒大米”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毒大米”等粮食安全事件,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卢景波26日在北京介绍说,官方将从分类收购处置、检测关口前移、强化食品安全三方面严加防控。

近年来,镉超标大米和真菌超标小麦先后曝光,4月份国家临储还组织过真菌超标小麦的竞价交易。如何防止这些粮食进入中国公众的口粮市场引发关注。 “粮食污染成因复杂,与环境污染、高本底土壤、异常气候、品种选育、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卢景波强调,这部分粮食的收购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公众食品安全,官方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

就防控的具体措施,卢景波介绍说,首先将做好分类收购的处置。对于收购环节污染的粮食,将按照定点收购、专仓储存、定价销售、全程监管的原则进行收购处置,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要严格限定用途,不得流入口粮市场。

此外,监测关口将前移。政府部门将提前掌握污染粮食状况,加大检验监测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样品,检验监测结果将与有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加强污染粮食管控。

“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卢景波强调,按照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均已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史上最严”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也已通过。

“随着国家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土壤整治,探索实行轮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粮食会越来越少,‘舌尖上的安全’会得到保障”,卢景波说。

春节食品卫生安全预防措施

注意保质期 春节期间,想要吃到安全的食品,首先要在选购时候就避开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尤其是购买包装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看生产日期,对于保质期过了一半的要少量购买哦,最好是购买最近日期的为好,这样就从源头上解决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哦。

注意新鲜度 注意食品的新鲜度,譬如春节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新鲜的畜肉,牛肉吧。

4注意吃生冷食品 春节期间我们也会选择一些熟食来切盘之类的,这时候一定要禁忌生肉与熟食在一个案板上哦。

注意食物相克 春节期间不要只顾着大吃大喝,一定要要注意食物的相克性哦。

春节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一、看外

『叁』 青岛创造食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青岛创造食品有限公司是2015-09-17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即墨市通济办事处阎家岭村。

青岛创造食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282336411903T,企业法人具龙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青岛创造食品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青岛创造食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肆』 问一家上海的国企的名称

重组为集团的原512户国家重点企业名单(上海部分)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公司
2、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业名单(上海部分)
1、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
3、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5、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6、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7、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公司名单(上海部分)
1、中国东方航空集团
2、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3、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
4、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5、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7、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8、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9、华联(集团)有限公司
10、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
11、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团)有限公司
13、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14、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业名单
1、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
2、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
3、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4、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
5、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6、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7、长江计算机(集团)总公司
8、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
9、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
15、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集团)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17、上海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18、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团)总公司
20、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1、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运(集团)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6、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111
27、锦江国际(集团)
28、上海市衡山(集团)公司
29、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团)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34、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伍』 十一五规划中食品内容

“国务院制定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期间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惠鲁生说,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多管齐下,切实构筑起一道食品安全防线。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
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察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
“此外,还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惠鲁生说,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

『陆』 给我列个法国产品的表格

法国商品列表

按英文名字排序:
Name 中文名字
Avene 雅漾
Biotherm 碧欧泉
Cacharel 卡夏尔
Chanel 香奈尔
Christian Dior 克里司汀·迪奥
Clarins 娇韵诗
Diesel Perfumes Diesel香水
Donna Karan DKNY
Elle ELLE
Evian 依云天然矿泉水
Garnier 卡尼尔
Gio De Giorg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
Givenchy 纪梵希
Guerlain 娇兰
Guy Laroche 姬龙雪
Helena Rubinstein HR赫莲娜
Hennessy 轩尼诗
Hermes 爱马仕
Kérastase 卡诗
Kiehl's 契尔氏
Lacoste 法国鳄鱼
Lancome 兰蔻
L'Occitane 欧舒丹
L'Oreal 欧莱雅
Louis Vuitton Malletier 路易威登
Maybelline 美宝莲
Miss Dior 迪奥
Optimum 鸦片香水
Orlane 幽兰
Paloma Picasso 毕加索香水
Polo 保罗
Ralph Lauren 拉夫·劳伦
Shu Uemura 植村秀
SkinCeuticals 小杜克
The Body Shop 美体小铺
Thierry Mugler 泰尼莫格勒(天使香水)
Vichy 薇姿
Wyndham Estate Wyndham 酒店

目前在华投资的法国企业约有1500家

法国在华企业一(上海24家)

1、法国温黛克斯公司中国地区办事处 / ONDEX-CHINA LIAISON OFFICE

2、巴黎巴银行上海分行 / PARIBAS(SUCCURSALE SHANGHAI)

3、法国派特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 / PRAT SHANGHAI OFFICE

4、罗地亚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 / RHODIA SILICONES SHANGHAI CO.,LTD.

5、罗纳普朗克(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 RHONE-POULENC (CHINA)CO.,LTD. SHANGHAI BRANCH

6、罗纳普朗克 上海办事处 / RHONE-POULENC GROUPE BUREAU DE SHANGHAI

7、上海中申国际咨询公司 / SHANGHAI RSMI CONSULTING CO.,LTD.

8、法国艾萨义国际建筑工程公司 / SAEI(SOCIETE AUXILLIAIRE INTERNATIONAL)

9、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 SCHEIDER(SHANGHAI)INDUSTRIAL CONTROL CO.,LTD.

10、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 / SCHNEIDER(SHANGHAI)LOW VOLTAGE TERMINAL

11、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 / SCHNEIDER (SHANGHAI) POWER DISTRIBUTION ELE

12、施耐德(上海)物流有限公司 / SCHNEIDER(SHANGHAI)SUPPLY CO.LTD.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 SCHNEIDER ELECTRIC(CHINA)INVESTMENT

13、圣戈班安全玻璃 上海有限公司 / SEKURIT SAINT-GOBAIN SHANGHAI CO.,LTD.

14、西诺迪斯国际食品开发公司 / SINODIS

15、法国兴业银行 / SOCIETE GENERALE

16、索迪斯中国华东地区总部 / SODEXHO DIRECTION CHINE DU CENTRE

17、索迪斯万通 / SODEXHO PASS

18、模范环亚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办事处 / TAYLOR NELSON SOFRES CHINA SHANGHAI OFFICE

19、德希尼布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上海设计部 / TECHNIP TIANCHEN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GHAI)CO

20、铁法理法国律师事务所 / THIEFFRY ET ASSOCIES

21、法国道达尔公司 / TOTAL

22、汤姆逊-电子管 / TUBES&COMPOSANTS ELECTRONIQUES

23、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 SHANGHAI VALEO AUTOMOTIVE ELECTRICAL

24、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统有限公司 / VALEO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MOTOR

25、法国亚义赛公司 / AEC ASITIQUE EUROPEENNE DE COMMERCE
26、法国航空公司 / AIR FRANCE
27、阿尔卡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 ALCATEL CHINA LTD.Shanghai Representative Office
28、上海阿尔卡特康华电缆有限公司 / ALCATEL KANGHUA SHANGHAI CABLE CO.LTD.
29、上海阿尔卡特光缆有限公司 / ALCATEL SHANGHAI OPTICAL FIBRE CABLE CO.LTD.
30、阿尔斯通公司 / ALSTOM
31、上海雅都涂料有限公司 / SHANGHAI ALTO PAINTS CO.LTD.
32、上海联合财务有限公司 / SHANGHAI ASSOCIATED FINANCE CO.LTD.
33、欧尚超市 / AUCHAN
34、巴黎国民银行上海代表处 / 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 Bureau de Representation
35、(香港)伯灵顿全球空运有限公司 / BAX GLOBAL EX-BURLINGTON AIR EXPRESS

36、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HANGHAI BELL ALCATEL BUSINESS SYSTEMS CO.LTD.
37、法国布依格集团 / BOUYGUES / BUREAU VERITAS
38、卡贝尔松国际运输公司 / CALBERSON LTD.
39、家乐福(上海) / CARREFOUR
40、企顾司企业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 CEGOS MANAGEMENT CONSULTING (SHANGHAI)CO.LTD.
41、上海东方卓德物业顾问有限公司 / CHESTERTON ORIENTAL PROPERTY CONSULTANTS
42、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43、法国昆庭金银器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 CHRISTOFLE SHANGHAI (REPRESENTATIVE OFFICE)
44、嘉士坚(远东)有限公司 / CLASQUIN (FAR EAST) LTD.
45、欧洲联合工商银行集团上海代表处 / COMPAGNIE FINACIERE DE CICI ET DE L’UNION E
46、中国BR国际医药交流公司 / CPR INTERNATIONAL

47、东方汇理银行 / CREDIT AGRICOLE INDOSUEZ
48、法国商业信贷银行 上海代表处 / CREDIT COMERCIAL DE FRANCE
49、法国里昂信贷银行 / CREDIT LYONNAIS
50、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部 / DANZAS Z.F. FREIGHT AGENCY CO.LTD HEAD OFFICE
51、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空运部 / DANZAS Z.F. FREIGHT AGENCY CO.LTD SHANGHAI AIRF
52、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海运部 / DANZAS Z.F. FREIGHT AGENCY CO.LTD SHANGHAI OCEAN
53、迪卡侬上海分公司 / DECATHLON SHANGHAI
54、埃尔夫阿托化学 / ELF ATOCHEM
55、法中企业协会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地区企业国际发展协会 / ERAI Entreprise Rhone-Alpes International
56、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 / SHANGHAI ETHYPHARM PHARMACEUTICAL COMPANY
57、怡乐食-创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EUREST CHINA
58、法国欧罗华公司 上海代表处 / EUROCHINA CONSULTING Bureau de Representation
59、瑞达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 EVERREACH LOGISTICS(SHANGHAI)CO.LTD.
60、菲纳海外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 / FINA OVERSEAS S.A. SHANGHAI REPRESENTATIVE OFFICE
61、法马通连接器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 /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法马通 / FRAMATOME S.A.
/ FRANCE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ANTS
62、法国燃气公司 / GAZ DE FRANCE
63、金普斯(上海) / GEMPLUS(SHANGHAI) / GSE
64、古帆餐具(上海)有限公司 / GU FAN TABLEWARE (SHANGHAI)CO.LTD.

65、德国海格 / HAGER
66、索菲特海仑宾馆 / HOTEL SOFITEL HYLAND SHANGHAI
67、上海巴黎国际银行 / THE INTERNATIONAL BANK OF PARIS & SHANGHAI
68、上海精艺斯塔姆不绣钢制品有限公司 / SHANGHAI JINGYI-SITRAM STAILESS STEEL WARE CO
69、仲量联行 / JONES LANG LASALLE
70、上海拉法基小野田石膏建材有限公司 / LAFARGE ONODA GYPSUM (SHANGHAI) CO., LTD.
71、法国罗格朗公司 / LEGRAND
罗格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LEGRAND(SHANGHAI) TRADING COMPANY
72、上海龙马工程塑料塑料有限公司 / SHANGHAI LONGMA ENGINEERING PLASTICS CO.,LTD.
73、美宝莲(苏州)化妆品有限公司 / MAYBELLINE (SUZHOU) COSMETICS CO.,LTD.
74、米其林亚洲(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代表处 / MICHELIN ASIA(H.K.)LTD .
75、法国外贸银行 / NATEXIS BANQUE

76、诺顿磨料磨具(上海)有限公司 / NORTON ABRASIVES(SHANGHAI)CO.LTD.
77、诺顿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 NORTON PERFORMANCE PLASTICS(SHANGHAI)CO.,LTD.
78、诺顿抗磨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NORTON WEAR RESISTANT TECHNOLOGIES (SHANGHAI)CO.
79、香港永兴洋行 / OLIVIER CHINE

法国亚义赛公司 / AEC ASIATIQUE EUROPEENNE DE COMMERCE
欧洲阿达姆斯国际法律事务所 / ADAMAS SOCIETE D'AVOCATS
亚洲公共设施广告有限公司 / ADVERTASIA STREET FURNITURE LTD.
法国宇航北京代表处 / AEROSPOTIALE
法国北加莱海峡大区发展署协会 / AGENCE REGIONALE DE DEVELOPPEMENT Nord PasdeCalais
法国航空公司 / AIR FRANCE
法国液化空气公司 / AIR LIQUIDE
空中客车工业中国公司 / AIRBUS INDUSTRIE CHINE
阿尔卡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 ALCATEL CHINA LTD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阿尔斯通公司 / ALSTOM
北京阿尔斯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BEIJING ALSTOM ENGINEERING CONSULT

鞍山阿丽贝塑料储罐有限公司 / ANSHAN ALLIBERT CUVES S.A.R.L. BEIJING
法国建筑设计公司 / ARCHITECTURE STUDIO
亚吉国际 / ARJIL INTERNATIONAL
法国粮食出口协会 / ASSOCIATION FRANCE EXPORT CEREALES
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 / AUTOMOBILES CITROEN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 / AUTOMOBILES PEUGEOT
法国安盛保险集团 / AXA GROUP
碧氏国际有限公司 / B&B INTERNATIONAL LTD.
巴黎国民银行中国区总部 / 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 CHINE
巴黎国民银行北京分行 / BANQUE NATIONALE DE PARIS BEIJING

(香港)伯灵顿全球空运有限公司 / BAX GLOBAL EX-BURLINGGTON AIR EXPRESS
必尔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 BEAT MEDIA CORP.LTD.
贝特佛 / BERTRAND FAURE
法国布依格集团 / BOUYGUES
布依格海洋工程公司 / BOUYGUES OFFSHORE
北京德瑞卡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BSL INDUSTRIES
法国布尔有限公司 / BULL S.A.
卡贝尔松-天保名门 / CALBERSON-M&M
家乐福(北京) / CARREFOU

『柒』 饮食类现在归属于非物质文化了吗

首先要区分开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饮食类的食材或名菜,如猪、牛、鱼或红烧肉、烤牛排、松鼠桂鱼这都是物质类的。而非物质文化指的是对中国著名菜品的发明制作技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食品本身,而是创造食品文化人的智慧结晶。就拿全聚德烤鸭来说,只有全聚德的传统技艺制作的北京烤鸭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哪个店里做的北京烤鸭都叫非物质文化......。

『捌』 叙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国家对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制订食用农产品产地区划。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系统调查农产品产地污染状况,开展重点地区、典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控。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由目前的37个城市扩展到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建立原粮污染监控制度,开展原粮质量安全和卫生监测,建设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监测网络。开展非食品原料风险监测,系统调查非食品原料污染情况,建立重点食品强制性标准全国专项检查制度,实施电子标签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完善国家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2.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严格实验室资质管理,初步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满足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监管的需要,力争使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基本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修订。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
4.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国家对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要素的直报网络;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5.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和相关战略研究。跟踪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主要贸易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评议。加强食品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又与国际接轨、开放的食品安全科研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6.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
7.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其动态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食品安全决策和管理的基础。
8.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初步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专栏8 食品安全诚信
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 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
量化分级管理 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
9.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食品企业日常监管措施,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和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社会监督网和监管责任网,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10.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
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加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饲料产品质量认证力度。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完善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储藏和运输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绿色市场认证,提高食品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11.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在对食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重点对食品中农兽药、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标签标识进行查验。建立和完善“一个模式,十项制度”(即“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种植养殖基地备案管理等十项管理制度)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则,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12.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制订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宣传报道,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培训体系,对政府管理人员、执法者、企业管理与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消费者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