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孩子创造力
A. 正在扼杀孩子创造力的,是那些非常听话的孩子吗
邻居家的孩子名叫小楠,是个特别喜欢"搞破坏"的家伙,其实他搞的破坏并不是多么大,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瞧瞧这个、摸摸那个俨然成为他的日常。
小楠的妈妈有洁癖,见不得家里有一丁点乱,所以每次看到小楠搞破坏的时候,她就会非常生气,甚至会打骂孩子。
时间长了,小楠也害怕了,他渐渐的觉得做这些所谓的破坏一点意义都没有,不仅被妈妈打还没有成就感,后来索性就放弃了。
很多孩子都像小楠那样在无声期间泯灭了自己的创造力。孩子处在好奇的探索这个世界的时期,很多父母不仅没有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反而一直在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在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想要孩子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一定要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不然孩子再优秀,也只是一颗随时会被取代的"螺丝钉"而已。
B. 谁在扼杀创造力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类似于下面这样的情况,一定曾经在你身上发生过。
在你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做很多的习题。当某道习题的答案应该是A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却都会选择B。
为什么呢?因为参考答案是B。
就这样,在老师讲评答案的时候,这些学生仍然认定答案是B,但是老师宣布的结果却让大家大跌眼镜——参考答案印错了。
于是,又会有许多学生长叹一口气:“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选A来着。”
这是一个非常普及的现象,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里,其中一个是中国家庭,另一个则是美国家庭,它们的相同点则是都有一个刚刚上学的孩子。
每当中国的孩子画好了一张画后,他总是会拿着自己的画,飞快地跑到父母身边让他们鉴赏,同时会问题:“你看,我画得像不像?”而每当美国的孩子画好了一张画后,则会向父母提问道:“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在这一字之差中,我们的思考就此开始。
关于第一个故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迷信标准答案?
在那些选择B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脱离思考,直接抄录了之的,另外一部分则是经过了思考,却因为知识掌握不足而错选B答案,然而最主要情况则是——本来选对了,看到答案后则放弃了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三种情况中的何者,都暴露出一个直接的问题——我们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自我精神,缺乏自我想象的能力!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我们的学校教育固然要负一定的责任,然而最主要的责任,则应当归结到这些孩子早年的家庭教育中。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标准,当孩子在如此种类繁多又死板教条的规矩、标准下成长时,所受到的要求、管制必然导致了他们逐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象与创造的潜质,继而变成无主见、无思想,无灵活性的“小机器人”。
当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此方面的缺陷时,便不能不为其感到由衷的悲哀。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颇为耐人寻味。
一天,3岁的小女孩朱迪告诉她的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妈妈听后非常吃惊,于是便问她是怎么认识的。
朱迪说:“是她的幼儿园老师克丽丝小姐教的。”
于是,这位母亲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克丽丝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一切圆形物体,然而当她学会了26个字母之后,朱迪便失去了这种能力。鉴于此,这位母亲要求该幼儿园赔偿小女孩克丽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经过审判,法庭得出的结果是起诉成立,判决幼儿园赔偿小朱迪精神伤残费100万美元。
在这位母亲因为女儿失去想象力而痛心不已,以至于不惜与幼儿园诉诸公堂的时候,几乎我们的每位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认识几个字而欣喜交加。
关于第二个故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孩子的问题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答案很简单,当我们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画作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么可能是粉色的!”
反过来,当美国家庭的孩子作出相同的行为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只粉色的熊,真不错,看上去很新鲜。”
于是在此之后,中国的孩子仍然会继续画画,但是在他的笔下,却再也不会有粉色的小熊诞生了;而受到夸奖的美国孩子,则会继续自己的创作,继续自己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出蓝色、绿色甚至银色的其他动物来。
在中国,三千年的文明传统为我们缔造了太多的礼仪和规矩,当这些条条框框渗入到家庭中时,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教育成为了传承这些条框的手段,几乎每一代孩子都在这些条框的限制下生活,等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被剥夺一空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规矩的传承者,于是,调教下一代懂规矩、讲礼仪的过程便再度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我们整个民族在创造能力上的不足。
当我们了解到这样的现状后,一个新的问题又横亘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此执迷于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C. 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在我们的工作中,创造力是最具有价值的。对于一件产品而言,创新点是最好的卖点。所以,公司会极力培养有创造力的员工。可见,创造力的价值有多大。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力,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们给消磨殆尽了。所以,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培养出孩子优秀的创造力。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让孩子自己单独完成一件事。其次,对于孩子无法理解的一些行为,家长不要过多干涉。最后,支持孩子的兴趣还好。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三、支持孩子的兴趣还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孩子喜欢画画,有些孩子喜欢弹钢琴。因此,家长要极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他们的兴趣爱好中,他们最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以上就是一些避免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一些方法。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D. 如何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孩子的一切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不给孩子表现的机会。无论做什么都必须听话,这个就是在严重扼杀小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E. 如何避免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周末,波波和他的妈妈去艺术馆参观,由于天气太过炎热,今天参展的人不是很多。
妈妈用车推着波波一幅画一幅画的坎,虽然波波才九个月大,也不会说话。有时候波波会看看画,有时也会看其他的参观者。
妈妈停在了一幅巨大的剪纸画前面,那副画用明亮的色调呈现出了抽象的舞者轮廓。看着这幅画,波波咧着嘴笑了,开心的挥舞手臂,用力踢腿。
当他们要走向下一幅画时,波波呜哇了一声,他不想离开这幅画。
故事讲完,大家看懂了什么?
艺术教育不是独立发展的
艺术,同任何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一样,不是独立于其他能力单独发展的。
在早期成长阶段,艺术教育发展必然与感知,身体,认知等密切相关。
体现在:
1.少儿如何区分线条,颜色和形状?2.他们具有运用工具所需要的协调能力吗?3.对于一件艺术制作,他们是否有兴趣?或者是否准备好了?4.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达所见事物的美学特征吗?......
当他们看到不同的视觉艺术实例时,他们是否能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以及原因呢?
艺术教育-两种视觉艺术能力
创造艺术和欣赏艺术。
大部分艺术教育方法,只关注了前者,也就是艺术创作,而忽视了欣赏。
不过,通过鼓励少儿回顾他们使用工具的行为,相当于为他们理解和欣赏艺术做了铺垫。
核心:艺术教育中,少儿喜欢创作,并且能够欣赏艺术。
我是美学教育实践者郝跳舞,点击上方关注,已备好茶,等您交流。
F. 现在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现在的教育还是有多种的,各有利弊。
应试教育给部分孩子一个光明的将来,但一定程度上的确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并对另一部分更适合其他方面的孩子造成很大影响;素质教育能够更全面地发掘孩子的潜能,包括创造力,但有时候却让孩子败在高考这个门槛前。个人比较倾向于素质教育,在保证孩子的兴趣的前提下,大部分孩子还是能通过自己的爱好发展出自己的空间。
G. 为什么别对孩子创造力扼杀
在知识的培育上,我们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束缚作用。 西方国家的幼儿园划成活动区,允许四五岁的儿童自由走动,大声唱歌,甚至还可以跟同伴捣乱。中美两国教师对此作出了不同评价:中国老师说这些孩子有多动症,应当治疗;美国老师说这些孩子的做法并不过分,从小得到个性自由的锻炼。
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对孩子保护过度,替代过多;另一方面又对孩子限制太死,忽略了对孩子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家乔治·戴克曾经就“猫和老太太有什么相同点”分别问过中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中学生说,都有生命,都会呼吸;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说,都怕冷,都爱吃鱼,都爱睡觉,睡觉时都爱打呼噜,平时都爱自言自语。论文化知识水平,中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高得多,为什么答案却远不及后者精彩?这就是因为长期追求一个答案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培养“五分+绵羊”的标准件,而要造就一代有责任感、有开拓精神、有创新意识、有交流合作能力和终生学习本领的一代。
我们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
有时候,家长的懒惰与无知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总的来讲,我们不喜欢孩子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喜欢做的是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是用一句“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有什么用?”驳回,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道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进行解释的麻烦。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触角,而不是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他寻找答案的途径。
如果让孩子当总统,父母的职位最好是“顾问”,当孩子遇到难以决断或不明白的问题时,父母只需在旁边加以引导。但是,做一个“高级顾问”并不容易,父母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并视孩子为成人。
人与人交往时,可能会出现多种自我形态,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将他当作孩子般看待,他的表现会是任性和依赖;如果你以朋友或成人般看待他,他便会用真诚与交心的态度与你交流。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懂得自重的人,就必须让孩子去克服困难,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让他自己穿衣袜、自己收拾玩具等。有一些孩子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忙,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替他做了他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 要将孩子当作成年人看待。当他跌倒时,让他自己爬起来;当他学讲话时,不要替他找词汇,要让他自己说完自己的意思;当他上学时,让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牵着他的手;当他懂得花钱时,给他零用钱,让他自己安排购买日用品;当他选择朋友时,让他自己做出决定。除非有危险性,否则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要干涉孩子正在做的事。他将会永远感谢你允许他自己成长的。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看重、肯定和认同。一旦被别人委以重任,便会对自己增加信心,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同样地,父母若把孩子当作成人看待,孩子便会很快地建立起独立的性格,将潜能发挥至最大。
父母在委以重任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年龄、兴趣、能力及是否可以胜任等因素,然后再分配给他适合的工作。
这些工作对父母而言,可能是非常简单的,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孩子年纪尚小,能力和经验自然比不上父母,加上是初次尝试,可能会有过失或不完美的地方。 父母切记不要在孩子还未完成任务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去其工作,由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完成。
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要经历一连串的冒险和对未来世界的挑战的。在孩子的生活里,是没有“失败”二字的,所有的体验都将是“经验”。
那么,做“顾问”的最好方法是“开会讨论”,家庭会议是素质教育一直提倡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父母从与孩子的谈话中所得到的情况,可帮助父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有时父母试图用简单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一个很明显的错误思想,如果不能得到任何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思考、选择的机会,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而孩子是不会与父母争论的;如果父母同孩子的讨论走入了歧途,孩子就不愿再继续讨论下去,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父母认为他们的观点不对,在做他们的工作,好让他们承认错误,改换观点。这时,父母可以先停止讨论,把问题放到一边,过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谈,一定要避免做硬性规定。教育箴言要将孩子当做成年人看待,当他跌倒时,让他自己爬起来。
H. 那些不经意间扼杀孩子创造力的父母,是怎样炼成的
孩子在没有上学的时候,其实父母就是他们的老师教他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很好的教育的话,那么孩子也不可能茁壮的成长。其实在家长的有一些瞬间就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一些行为,甚至会抹杀孩子的一些创造力,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帮助的。有很多的学生他们天生就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情。
如果在平时的时候,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对于他们来说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有很大帮助的。相比较去学习来说,他们也会觉得其他的东西很有意思。这样长大之后,其实相比较让孩子去学习,对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也就帮助越大。
如果是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他们如果在其他的地方非常优秀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会超越其他的学生。但是如果家长在平时的时候扼杀了他的创造力,那么渐渐的他也就会失去了乐趣,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那些父母总是在不经意间去扼杀孩子,其实他们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孩子好,孰不知这些行动只会害了孩子,而且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帮助。而且在长大之后他们有了独立思维之后,会觉得家长对于他们的这些束缚,就是在控制他们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I. 是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胡坤圣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创造力?中国孩子是否缺乏创造力?举身边的两个例子来回答。其一:有一次,早上学生到校,预备铃声一声接一声响起,学生们却拥挤在教室门口,原来保管钥匙的同学钥匙忘记在家里了。全班学生根本无法进班上课。作为班主任的我,万分焦急,办法用尽,正准备最后一招——砸锁。这时,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男孩犹豫再三,战战兢兢的走到我跟前,小声说:“老师,我能把锁打开。”情急之下,别无他法,只有默许他施展绝技。只见他找了把旧钥匙,三下五除二,打开了紧闭的大门,大家蜂涌而进,上课依旧。其二例:去年有两则消息常见诸报端,春天时,工商部门披露,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人造鸡蛋,其大小、形状、甚至打开后里面的样式、口感,都和普通的鸡蛋一样,非专业人士且水准很高者很难辨别。这件事还没有下文,到了夏天,市场上又在销售一种人造豆腐,不用一颗黄豆,生产出来的豆腐畅销各地,也许你我餐桌上吃的就是这种用化工原料,生产出来的人造豆腐。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中国人缺乏创造力吗?不,中国人根本不少创造力。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很聪明,尽管第二例有点讽刺的色彩,可说真的,即使化学家诺贝尔再生,也要由衷的敬佩中国人的创造力了。可一个铁的事实又折磨着中国人的神经,据统计近四百年来世界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一出自中国人之手,诺贝尔奖自创立以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获得一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方面的奖项。似乎在这些方面,国人的创造力一下子消失殆尽。连科学泰斗钱学森临终之前,都上书国家总理,控告中国几十年来教育的失败。钱老的话没有人想到去思考,也没有人敢不信,好像人们一下子找到中国人与诺贝尔奖绝缘的原因了,是教育一步步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是学校和老师把原先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变成了没有创造力的”平凡人”。今天我要站起来大声疾呼,不要把罪过都强加到老师的头上,他们是有责任,可他们柔弱的肩膀承担不起这么沉重的负担,他们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他的种种角色,学校、主管部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其实都在伸出一把把无形的黑手,共同扼杀着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来加以解说: 一、 对分数的追求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中国社会是个考试的时代,全社会对考试、对分数的痴迷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学校要分数,老师重分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可仅仅老师吗,家长要不要分数?可以说没有多少家长不把孩子成绩看的比命还重要,他们到校开家长会时,第一就是看孩子考了多少分,好老师坏老师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老师所教班的成绩在学校排多少位。社会不要分数?从每年高考时各部门的紧张状态就可看出,从媒体对高考的狂轰烂炸就能看出,从各地对高考、中考状元的炒作追捧就可看出。升学率一下子成了一个地方进步的标志,成了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志,甚至成了一个地方政绩的衡量指标。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学校怎能不把分数看成重中之重,否则怎么向家长交代,向社会交代,向上级领导交代,又怎生存发展?政府向教育局施压要成绩,教育局向校长要成绩,校长向老师要成绩,学校制定种种规章制度,把分数和名次挂钩,与工资福利挂钩,与老师职称挂钩,与评优升职挂钩。老师就只有辛苦自己和学生了,不问学生要还问谁要?考考考成了教师的法宝了,分分分就成了学生的命根了。学生只有沉浸在书本之中,作业之中。无休止的课程,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就成了学生唯一的生活。在这样生活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必然被一步步磨尽,没有了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去做创造性的工作,怎能不勉为其难。 二、 好孩子的标准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激情。当老师的都有一个普遍的心理,喜欢成绩好的和老实听话的学生。因此老实听话也就成了老师心中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他们也以这样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学生。符合这个标准的就喜欢、就关心、就表扬、就给奖状、就坐好位子、就做班干部小组长。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孩子就是调皮学生,是坏学生,问题学生,就处处找错,时时看守,只有批评,不喜欢、不关心、坐最差的位置,永远没有奖励,永远被管制被压制,长期在这种好学生价值观中耳濡目染的学生,长期被压制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唯唯诺诺。他们哪敢质疑,哪敢提反对之声,敢有叛逆之举?前例帮我开锁的小男孩提心吊胆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不仅学生如此,看看周围,哪行哪业,哪个部门,哪个单位,哪个领导喜欢不听话的人,喜欢叛逆的下级,允许有反对声音的存在。老师这样对待学生,那么老师自己在单位敢不老实,敢不听话?除非你缺小鞋穿了,工人敢叛逆?公司员工敢叛逆?除非你和自己饭碗过不去了。部门人员敢不老实听话,单位职工敢不老实听话?下级敢在上级面前不强装老实听话,除非你和自己的前途命运过不去了。这样老实听话就成了全社会好人的共同标准。“外方内圆”成了中国人处世的准则,哪怕你内心再有自己的想法,有再深的城府,在领导面前,老板面前,上级面前也要做出老实厚道的样子来了。否则你就不在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人了,你就很难再这个社会立足了,更别提做出一番作为来。国人做过一个统计,国家领导人大多清华大学毕业生,同样地位的北大却很少,姑且不论清华学子不去做科研,不去发展自己的专业这个问题。但考究两校毕业生在官场近况差别的原因,笔者想起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来。清华学生大多理科,外表少言木讷,显得憨厚老实,做事有条理,这样的人才怎能不让领导喜欢和放心。北大偏重文科,文科学生思想激进,做事冒进,再加上北大传统思想的影响,北大毕业生肯定表现不出人们心目中老好人的样子来。这样的毕业生怎能让领导喜欢,又何来自己事业的蓬勃发展呢?学生争做好学生,全社会争做老好人,有什么危害?最大危害莫过于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做事谨慎,做人小心,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殊不知,所有的创造都从质疑中来,从反对中来,从叛逆中长生,从否认前辈否认权威中产生。伽利略没有反对的勇气和决心,亚里斯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理论也许还要统治下去。请问什么重大的理论的发现和提出,不是在颠覆前人的前提下产生的?没有了创造性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了创造的热情就没有了创造的举动,就永远失去了人类固有的创造力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标准,社会眼里好人的标准,领导眼里的好下级标准其实是扼杀中国孩子、中国人创造力的无形杀手。 三、“安全重于泰山”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空间陶行知先生一生兴办教育,致力于教育救国。他办学的宗旨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学生中间成立许多社团,或务工,或种菜,食堂由学生全权管理,学生学习音乐、绘画,经常出外演出,为抗战宣传,为学校募捐。学生们大量在校外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也因此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试问在现今,有哪个老师能把孩子带到校外,有哪个学校领导、哪个主管部门能同意老师把学生带到社会。其实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我自己就10年没有带过学生春游了,一句“安全重于一切,责任大于泰山”的口号就会让所有老师望而却步。学生们只能龟缩在教室里,向书本要分数了,也因此造就了无数的四只眼、豆芽菜、眼高手低者、高分低能者了。也许有人说不是有好多的兴趣班吗?大家仔细看看,除了家长自主送去的外,学校内成立的所谓兴趣班,兴趣小组等,哪一样不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哪一样能和当年的育才学校社团相比?到这里,笔者要慨叹陶先生办学的眼界、胆识,也慨叹现如今,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竟然还
J.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啊
额,格式化教育是元凶,无知的家长,靠不住的老师,单调的教育环境是帮凶。 无助,无能,无力坚持自我的孩子是受害者,最终成长为新的帮凶~ 搏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