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书
❶ 中国创造的图书
”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已经渐渐的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体现的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在世界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创造》是一本专门探究中国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书籍,通过研究中国的模式特点,和历史现状,通过对社会的思考,提出了”中国创造“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想法,力在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
❷ 中国智造的书籍
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是守在全球产业价值链条的末端混饭吃,还是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在全球分工中,中国怎么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进化?中国企业如何全面参与“国际游戏”,中国品牌如何以新姿态、新机制加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国智造》将为您一一解答:为您揭示品牌运营的秘密,探寻大国崛起的中国征途,揭开新经济时代财富流变规则,为您解读后奥运时代中国国家品牌革新战略,以“中国智造”新思维倡导品牌蓝海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突破瓶颈带来全新思路,以商业创新和品牌战略赢得属于我们的尊严!
“中国智造”突围
“中国智造”的发展正是要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对科技创新有着不同的声音。据媒体报道,来自科研院所的委员说,没有好的途径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科研人员无法提高积极性;来自企业的委员则说,尽管中央提出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际上大部分科研经费还是落到了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创新的经费捉襟见肘。虽然角度不同情况不同,但这些问题都与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有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说,打造人才高地和政策高地,才能形成科技创新高地。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在一些技术领域长期处于跟踪和追赶状态,已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的内涵包含了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今后20年将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和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绝佳发展机遇期。
“中国制造”遭遇成长的烦恼
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已有22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经过新中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尽管近10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有多少真正叫得响的中国品牌?然而,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撰文表示,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1.77%。
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以单车利润来计算,德国人卖一辆宝马,中国人可能要卖20多辆甚至更多的吉利或者奇瑞。一个爱马仕包动辄数十万元,中国需生产多少个包才能抵得上一个爱马仕?一双耐克鞋能卖到千元以上,而中国生产多少双鞋才抵得上一双耐克的利润?
标有“Made in China”的iPad在国外售价每台499美元,组装费只占售价的3.4%,每卖出一台iPad,富士康和深圳工厂的40万员工仅得9美元报酬。
高端回流、低端失守,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后夹击式的围堵”。
目前,中国服装[0.70%资金研报]年出口量达400多亿件,制鞋产量已突破百亿双,皮革箱包出口占全球总供应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每项出口量都是世界之最,但是我们的企业多数在为国外的品牌“做嫁衣”。
专家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大量制造业企业总体上仍处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以光伏企业为例,不久前欧盟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对处于困境中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同许多光伏企业一样,目前不少中国制造企业正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烦恼来自多个方面,主要原因是我国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廉的自然资源,取得了全球中低端产品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各生产要素需求持续提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
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表示,目前,我国一些制造企业综合成本已经超过越南、印度等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消失,部分外资企业正在迁往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则认为,如果失去“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中国制造”是“中国创造”的基石。
“中国智造”备受期待
中国正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迈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但是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体量的增大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未来我们的发展不在于快,关键是怎么样持续、健康。”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
“中国智造”的发展,正是要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一改过去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状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
“一个好的想法或许能改变整个世界。”这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奠基地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第三任校长密斯的名言;“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是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的理念。
苹果系列是“全球代工”的经典产品。公司只负责设计、技术监控和市场销售,而所有的生产加工环节都以“委托生产”方式,外包给遍布世界各地的下游制造商。“我们动脑,他们流汗;我们出思想,他们卖体力”。以高技术专利和创意能力见长的跨国公司,把廉价的加工环节和生产基地像包袱一样甩给“打工国家”。
我国90%左右的出口商品,都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前有发达国家抢占高端制造业,后有新兴国家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
一方面,一些中国的大型企业加快了创新的脚步,据统计,2012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资金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5%。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加快自主创新,走品牌化之路仍显得艰难。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他们的4倍至10倍;资源绩效居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倒数第6位;据世界银行估计,污染物排放的70%源于制造业,环境污染给我国带来相当于3.5%至8%的GDP损失。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说。
在“中国智造”发展过程中,各行业不乏典范,制造业自主创新也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上天、入地、下海、高铁、输电、国防等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创新力量。
如在许多数控和智能化产品领域,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中兴。
又如在冰箱行业连年衰退、压缩机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浙江加西贝拉依然交出了属于“中国智造”的一份漂亮成绩单:今年1月至8月,加西贝拉销售1360万台,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近4成,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如此良好的市场表现,源于创新研发带来的“乘数效应”。
还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动车组的发展,是对电力机车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产品创新的结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机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竞争力并不仅在于低成本,还包括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等。但他同时表示,降低对“成本优势”的依赖将是我国面临的长期任务。“现在必须抓住有限的时间实现产业升级,突破产品和生产工艺在技术上的瓶颈。”
以改革促创新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委员指出,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已经有碍于进一步的创新,造成了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五项重要任务。一是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加强协同创新。三是改革科技管理。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五是营造创新的环境。
万钢表示,因为国家经费支持下产生的科学成果是我们共同享受的资源,我们将实行科技报告制度,把每一个验收的项目让大家都可以查询。我们还在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使我们大院、大所、大企业科学研究的设备向社会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十余年的艰难探索,让很多中国企业更懂得发展的不易和今天转型的意义所在——唯有创新才能不败,唯有转型升级才能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从整体看,投入尚显不足,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研发机制也没有真正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表示,要全面迈向“中国智造”,还需以开放式创新思维引领“内涵式”发展。
吕政指出,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经历证明,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占领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
“当前,国家出台了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要把自主创新转变为内生动力,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建议说,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在不同领域的优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建议政府要更多的重视基础研究,鼓励高等院校更高的参与到国际前沿的、涉及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而在市场上有应用的、竞争力的应该鼓励企业去做,同时通过某种政策、杠杆让企业和高校的研究更好地结合。“这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这是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李家俊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说:“我认为德国走过的道路我们可以借鉴,主要方式是加强创新力,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滨海高新区工委书记荣建勋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他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让企业有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同时我们还要搭建平台,让企业家、科学家和我们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于创业的人,多联系多沟通;我们也搭建平台,让这些企业家、科学家和银行以及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加强联系,这样就把产学研、企业、民间资金、科学成果结合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0.00%]有限公司董事张赛娥则建议,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观方向和愿望虽然正确,但亦不宜有太多行政手段干预,否则可能影响中国过去数十年工业发展的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中国继续发展软实力,例如高科技人才培训、鼓励创业及创新精神、完善法制及其他高科技工业所需的配套,则高科技工业自然会兴旺。
❸ 中国创造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已经渐渐的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版它体现的不再是简权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在世界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创造》是一本专门探究中国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书籍,通过研究中国的模式特点,和历史现状,通过对社会的思考,提出了”中国创造“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想法,力在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
❹ 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各是什么意思
”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已经渐渐的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体现的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在世界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创造》是一本专门探究中国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书籍,通过研究中国的模式特点,和历史现状,通过对社会的思考,提出了”中国创造“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想法,力在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
❺ 中国制造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中国制造》by周梅森.txt下载: http://vsy6.kaixinget.com/file/57132-409660277 点击普通下载即可,满意记得给个赞哦。
❻ 有关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书籍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全球化时代真的已经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全书按实践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历险,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地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❼ 中国最早的书是谁发明的
仓颉,乃上古时代人,据传是中国汉文字的创始人、轩辕皇帝的记事官员、中华民族的文字之相、中国“四圣”之一,本姓侯冈,名颉。由于他创造文字,功德无量,黄帝赐他“仓”姓,意即仓颉是人下一君,君上一人。仓颉出生于陕西白水县北塬乡杨武村,终年111岁,卒于白水县史乡利乡亭(今仓颉庙)。 仓颉依据象形创造文字,他把创造的文字整理成两本书(后经随乱失传),现存“仓颉鸟迹书碑石”藏于仓颉庙前殿内,通过画卦、结绳,再到鸟迹书是破天荒的事业,是文字的发展过程。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埋葬他的地方栽植松柏,修建庙院、墓冢,即现在的仓颉庙。此庙在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初具规模,现保存碑石16通,其中以“仓圣鸟迹书碑石”和“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庙碑”最为珍贵(现已移迁至西安碑林)。
❽ 中国创造发明国度 的书
推荐《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读一本好书,就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
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人的书,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书作者罗伯特.坦普尔先生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各种基本发现和发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全世界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的贡献。
此书的资料主要源自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此十分有必要把李约瑟博士其人其书简要介绍一下。李博士是位在生物化学方面颇有贡献的生物化学家,但他为了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科学发展史,把他的后半生无私地投入了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研究,真可谓是科技战线上的白求恩,他以一个杰出科学家公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系统地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果,肯定了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巨大贡献,他全力以赴,精心整理与研究中国古代丰富的科技遗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那部尚未全部完成的科学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珍贵礼物,这是至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第二个人从事的一项伟大工程,他令我们国人汗颜。
他指出人类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科学技术是东西方文明互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步被人们遗忘,就是在我们中国大多数人也只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而对我们祖先在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上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史实却知之甚少,中国古代的发明几乎函盖了现代科技发展的全部领域,这是我们必须向下一代要交代清楚的。
李博士的这套书规模空前,出齐达34册2000余万字,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整理出来的珍宝,我相信除他之外大概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能力与毅力承担起此项重任,他把我们中国人的事当作己任,真是可敬可佩。我们当代的青年人除专业人士之外,几乎不可能去拜读这部巨著,好在我们尊敬的罗伯特坦普尔先生为了使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李博士的书以及尚未出版的书稿中撷其精华编写了一本《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的科普书。从我国丰富多彩的科技遗产中,选出了在时间上和科技内容上居世界第一的一百个事例,图文并茂地作了具体简明扼要的介绍,它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年青一代了解祖先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的一个缩影。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将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很适合青少年阅读,它以确凿的史料和令人信服的证据,全面系统地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科学技术成就做了历史的概括,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性,激励我们发奋图强赶超现代科学技术领军位置的信心。
为此书,著名科学家、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重版亲笔题词;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为中译本撰写了序言。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与这本书相比我们平时的一些说教多少有点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要教育年青一代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那么叫他们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他们一定能从我们祖先辉煌的成就中得到鼓舞得到启示。
★21世纪出版社《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❾ 中国制造的相关书籍
作者: 周梅森 著
出 版 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
字数: 313000
版次: 1
页数: 282
印刷时间: 2009-8-1
开本: 16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560123
包装: 平装
❿ 中国有那些著名书籍
1、《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2、《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3、《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
4、《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5、《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