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我爱发明路肩

我爱发明路肩

发布时间: 2021-03-10 04:02:21

① 山野村夫的嬉说系列节选

上回说到我糊里糊涂地游了一回老子的极虚世界听老子讲道,尽管眼前白茫茫一片虚无飘渺,却也未曾想老子的一番说道的确让我懂得不少道理。
而今天,让我们去看看孔子在台上说些什么?
只见孔子一身儒士装扮,两袖清风习习,双目神采奕奕;童颜光彩照人,白须迎风飘扬;笑容兮兮,文质彬彬。他一边激昂地演说着,一边又给大家表演着作揖、跪拜、叩首之大礼,看得出来,他乐此不疲。
孔子有两颗大板牙,所以他一直只是面带微笑,很少看到他哈哈大笑的样子。但尽管如此,他的笑容依然很美很善很慈祥。
孔子说他不喜欢不仁不义无廉无耻之小人,不喜欢不诚不善无德无信之伪君。孔子说他喜欢被约束被管束被制约被统治被奴役的感觉,所以他制订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用以束缚自己也束缚他人,当然,这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主要还是用来束缚他人的。他亦喜欢山水,但他认为那是仁者与智者的专利。他也喜欢女人,但他却担心女人难养。他说他胆子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但他却不害怕君子。孔子爱美、爱享乐,但他并不喜欢原始之美,他认为美是应该至善至美的。
孔子还在慷慨激昂地振振有词地说着,台下数千人学着他行拜师之大礼,其场面蔚为壮观,这正是孔子喜欢的事儿了!孔子喜欢壮观,喜欢大,喜欢壮美。
孔子一生想侍候君王,但最终都不能如愿。想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其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事儿,只是,他制订的一系列行为标准,虽说只是针对广大百姓,对于君王及与君王密切相关的统治者们无效,但他们眼瞧着这许多的条条框框,心里还是有些拿不准的,因此,谁还敢把实权交给他呢?所以说,注定了,孔子只能替统治者们量身裁衣,却无法给自己做出一身如意的官袍来。
孔子反对自由散漫,反对自然主义,反对无为,从这一点上看,他应当也是属于一个反潮流的人,这与他所提倡的一系列规范有所不符:他所反对的这些,是他老师李耳所大力提倡的,而他现在却要反对,说是天人不能合一,天高高在上,代表神,代表王权,从小的范围看,天又代表师,代表父,即:天地国亲师是也!这些天是神圣的,是不可触犯的不可违背的!作为天的子民,只能顺天,不可逆天。
老子也说顺天,但老子的天是指天道,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宇宙万物的客观变化;而孔子的天,已经不是单纯的天道、自然这一客观规律了,而是神化后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唯心的权威的象征。
因此,像孔子这样一边打着尊师顺天的旗号、一边又创改老师的学说的作法,使得录用他的大王们十分怀疑!他们很愿意采纳孔子的提议,但他们不敢委他以重任。
孔子反潮流不地道的作法还在于:刚刚毕业拿到文凭证书的孔子,离开恩师李耳没几天,就坐不住了,东拼西揍找来一大捆牛皮布,缝缝补补竟然做成了一面大旗,并提笔歪歪扭扭地题上个斗大的“儒”字,然后把它高高地举在尼山顶上,并大声疾呼:儒教成立!
孔子的这一出道立儒的行为,算是违规乎?假设道家李耳也以“君子”“小人”地计较,我想他肯定要骂孔丘一句:好你个孔老二,小人也!不过,道家讲究包容,故无事。
哦呵呵,我过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其实在老子的道学里,已经包含了孔子的这一反潮流的现象,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这段话说明“道”尽管恍惚窈冥的“无”,却也包含着“象”、“物”、“精”。从老子的“无”中,生发出孔子儒家这一“有”来。
世间万物都生发于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早就预言了他的“道”会生发出一系列的学说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及如今的众多名家,哪一个能脱离这大“道”?
这样看来,如今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各路“创始人”等,须当把脸洗干净,谁是创始人?你的创造发明早就包含在老子的道说之中了!
且再找找孔子叛逆的证据!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看来他是跟“仁”较上劲了。大家知道,老子是不提倡“仁”的:“大道废,有仁义。”而孔子在这里却将仁义比君子,同时也告诉台下的人们,孔子我则君子是也!因为我是君子,所以我想要仁义,仁义就来了。
不过还算孔子有点良心,没有说他的恩师不是君子是小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他说君子中有可能出现不仁的,但小人中是不可能出现仁义的。哦哦,如果恩师是君子,则当属于“君子而不仁者”也。
孔子的“仁、义、廉、耻、礼、智、信”等,后来被弟子们粉丝们追捧,中华大地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浪潮。直至昨天,“仁义廉耻礼智信”被丢失了,以至使小人当道君子蒙羞。不过,也有许多的人认为孔子的这些道道不错,是好东东,于是就四处寻找,结果在被扔掉的垃圾堆里找到了。
由于扔掉的时间太长,有些发霉,也因为是垃圾堆里找到的,因些,就有人嫌太旧太脏……总之,喜欢“仁义礼智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喜欢就不喜欢罢,由他去好了,顺其自然嘛!更何况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放眼当今之画坛,孔子的这些道道缺失久矣!一个个阴险庸俗奸诈之小人,纷纷粉墨登场,极尽鼓吹蒙骗欺瞒之能事,谋得显著之地位,赚得巨大之财富,一张嘴,一便腹,大有吞尽天下君子之势……唉,由之任之,我等一介草民,地处微谷,奈何?
老子喜欢无为的璞拙的原始之美,以至使他说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偏激的言论来。这,让孔子先生坐立不安,因为孔子爱美,爱享受,他听到音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并说“尽美也,又尽善也”。于是他顾不得恩师李耳的面子了,理直气壮地说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义廉耻,美好的音乐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嗯,这话可不能反过来理解,那样的话就变成了:对美好的音乐(五音)不感兴趣的人是没有仁义廉耻的!哦,太可怕了!恩师李耳的面子该往哪里放好啊!孔子要革命了!革的是自己恩师的命啊,呜呼哉!
——不会的,不是这样的,我不信,相信诸位也不信!
孔子还是滔滔说个没完:“《韶》,尽美矣,又尽善矣”“《武》,尽美矣,未尽善矣”……呵,原来孔子并非革恩师的命,他的意思是说美应当包含有“仁义廉耻礼智信”,没有这些的美,就是不美的。他的意思是说,美的作品是可以去感化教育他人的,因为它里面有“善”这种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包括了“仁义廉耻礼智信”。看来,好的作品还必须有好的思想作为指导才行!
包含有好的思想的作品、有意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东西不能称其为作品!——不知道你我生产出来的作文与图画属于哪一类?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继续说道。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继续说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继续说道。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继续说道。
……
要禁绝郑国音乐,要远离奸佞之徒。因为郑国音乐淫秽,奸佞之徒危险。
孔子说美应当是有节制的,我们可以点到为止,但尽管可以点到为止,其中也必须包含能使人振奋使人向“善”的好的思想与灵魂。孔子的“文”与“质”之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根据“美”与“善”统一结合提出来的,他的这一“文”与“质”、“美”与“善”的“和”之说,也是符合老子“阴阳”相“和”之说的。
孔子的“和”之说,说明了他同意老子的“虚实”、“有无”、“气象”、“美妙味”等等相互统一之说。
出现在孔子以前史伯也说过:“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也符合老子的“阴阳二气”之说。
“色、声、味”相统一,也就是绘声绘色、有声有色,再加上“文”与“质”的统一结合,一幅至美至善的作品诞生了!
绕了半天,原来孔子要说的是这么一个道理!这就是中国文人们的传统:含蓄,欲隐还露、欲说又止;这就是中国绘画的传统:写意,借物取象、以形传神。
嗯,孔子是把“有”与“无”、“虚”与“实”等等之美程式化了,具体化了,并让这种程式化的东西走进千家万户去,使其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在孔子看来,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美术作品,不能只是自我表现的产物,它还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感染他们教化他们。我们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不能以“看不懂”了之,还应当走进大众的心里,并使他们更好地平和与社会的谐调,使他们进入和谐社会!
记住,大师们!孔子说作品不只是自我渲泄,不只是连自己也看不懂!
记住,大师们!孔子说的“文”是能耐,是你的聪明才智,“质”是本质,是灵魂,文与质是彬彬然的,是分不开的。你有能耐,有很高的智商,才高八斗且学富五车,但你的心术不正灵魂丑陋,那么,你的作品也是丑陋的,那么,你这个艺术大师也是丑陋不堪的肮脏的!
记住,大师们,孔子亦说艺术品还是壮美的崇高的,不是阴阳怪气下三烂的玩意儿!子曰:“!巍巍乎……荡荡乎……焕乎其有文章。”诚问,君之所作,焕乎哉?
孔子还在激情地演说着,弟子们越聚越多……
山野村夫我亦愿穿越时空前去行跪拜之大礼! 除夕夜,炮竹声声,烟花满天。朵朵散开的火花划破夜空,又尽情地喷化开来,书写满天满天的景色,真个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值此,回望我一路的奔波,一路的酸甜苦辣,心中不觉感慨良多!但尽管是苦了黄莲酸了杨梅,尽管皱纹爬满了四十多年的老脸,尽管白发覆盖了愁丝紧缠的头首,然举头遥望盛开的火花朵朵,不禁又是激情澎湃,久久不能自持……
为追赶那一轮太阳
我喘息着粗重的奔波
一路肩起沉重的双脚
来到渊旁路的尽头
来到渊旁路的尽头
一路肩起沉重的双脚
停步撑着茫然的孤立
痴望太阳慢慢沉落
啊太阳慢慢地沉落
淹没在雾海的深窝
好一张空白的画面啊
何须在心底填写什么
脚下是森冷的深渊
眼前是沉浮的云朵
也许我不该追赶这一日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探首
也许我该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重新阅读温暖的感受
可回首茫茫坎坷啊
已溶于夜色溶于黑河
深渊发出恐怖的回响
在一阵碎牙的颤栗过后
我伸开双臂向雾海猛跳
同时发出凄沥的狂笑
去破雾寻觅渊底的太阳
去把翻腾的雾海傲游
忽一声声霹雳响彻四周
忽一道道闪亮直冲九霄
直冲九霄直冲九霄
又化满天星雨洒落
啊满天星雨洒落
照得黑夜如同白昼
眼前的雾海云散烟消
脚下依旧是光芒大道
重新肩起我的双脚
忘却了一路的奔波
道路依旧道路依旧
只是太阳还在前头
还在前头还在前头
脚下的路通往目标

② 谁知道轮胎的技术参数及使用和保养

我爱标致206

轮胎的技术参数及使用和保养

谈到轮胎,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的轮胎享有盛名,这家法国公司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的内部帘布编织排列方向与胎面中心线成90度角,形似地球仪上的子午线而得名。胎顶加钢丝层,能承受较大的内压应力,胎面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地面抓力和稳定性,十分适合高速行驶。目前,现代轿车的轮子都是使用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的规格包括宽度,高宽比,内径和速度极限符号。
再以丰田CROWN3.0轿车为例,其轮胎规格是195/65R15,表示轮胎两边侧面之间的宽度是195 毫米,斜线之后的65 表示高宽比,“R”代表单词RADIAL,表示子午轮胎,15 是轮胎的内径,以英寸计。
有些轮胎还注有速度极限符号和载重指标值,分别用P、R、S、T、H、V、Z 等字母代表各段速度极限值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载重指标值,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请阅轮胎速度代号表和轮胎载重指标表)。

汽车轮胎速度代号表

速度代号 安全速度(公里/小时)
P 150
Q 160
R 170
S 180
T 190
U 200
H 210
V 240
Z >240

轮胎载重指标

载重指标 最大载重(公斤)
75 387
76 400
77 412
78 425
79 435
80 450
81 462
82 475
83 487
84 500
85 515
86 530
87 545
88 560
89 580
90 600
91 615
92 630

养护轮胎

在汽车各个配件中,轮胎的价格相对昂贵,因此特别要留意做好汽车轮胎的保养工作。
1、高速行驶保持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这样可以减少对轮胎的损害。为了自己的行车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2、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
3、气压是轮胎的生命,轮胎所充气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同种类、规格轮胎所指定的气压。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与不足都会对轮胎产生异形磨损、花纹沟底龟裂、帘线折断、帘布层脱层、轮胎爆破等损坏;如果要持续高速行驶,气压宜在标准气压上提高5%-10%;同时轮胎行驶后会因温度升高引起内气升高,此时不能放气。
4、要适时适当地对车辆上的轮胎换位,坚持在车辆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时检查轮胎,保持轮胎的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外径稍大的轮胎应安装于外轮。
5、翻修后的轮胎不要在前轮上使用;前轮尽量使用竖线条花纹的轮胎,后轮尽量选用横线条花纹的轮胎。
6、轮胎磨损到磨耗标记处,必须予以调换。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胎压要适当

轮胎胎压往往是驾驶者容易忽视的地方。最初的轮胎里面充上空气是为了更好地减振。而现在的轮胎技术已经把轮胎结构与胎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入适当的空气使胎压达到标准位、轮胎的优良性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两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轮胎的使用。

若胎压过高,虽然滚动助力减小,但胎面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仅胎冠中央部分,接地面积减小,并产生胎冠中央磨损现象;胎面张力也随之增大,受外力冲击时易产生外伤,同时也易造成胎面脱层沟底龟裂;另外也会降低制动性与舒适性。

若胎压过低,滚动阻力增大,油耗随之增加,并且产生胎冠两肩磨损现象;同时易使胎温升高,进而使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与帘线断裂;另外胎唇与轮辋之间摩擦过大,引起胎唇损伤或轮胎与轮辋脱离,严重时将产生事故。因此,要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当然还要检查备胎胎压。检查胎压必须要在轮胎冷态及一定的载荷条件下测量才是准确的。

让轮胎自然降温

轮胎内部帘线之间和胎面与地面之间不断摩擦会造成胎温升高。当胎温升高到极限温度时就会产生爆胎。在炎热的夏季,胎温升高更快,同时胎压也会随之升高,而当轮胎发热量与散热量平衡时,胎温将不再升高。

长时间高速行驶后胎温很高,应降低车速或停车降温,且应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轮胎。若经常使轮胎在胎温很高的环境下工作、轮胎的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在这里要注意只能让轮胎自然降温,切勿放气降压或泼冷水降温,这都会对轮胎造成伤害。

定期做平衡检查

在轮毂边缘通常会看到装有一块或多块小铝块,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对轮胎的平衡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调节这些小铝块的质量及其位置分布,可弥补车轮整体上质量的分布不均,从而达到平衡车轮的目的。

轮胎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若出现静态不平衡或动态不平衡,都会导致车轮颠簸、跳动或摇摆,从而引起不均匀磨损,一旦出现不平衡状况,应尽快查明原因。不过也应定期做轮胎的动、静平衡检查并调整,以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使其在稳定的条件下转动,延长寿命。

当心车辆异常颠簸

四轮定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其中主要的“三倾一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前轮前束是前轮定位的主要参数。如果前、后车轮受到较大的碰撞或其他外力,车轮定位可能受到破坏,于是就会出现车辆跑偏或颠簸,以及轮胎胎冠的不均匀磨损。若出现上述现象就应立即做车轮四轮定位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轮胎要定期换位

由于前、后桥的分配负荷不同、驱动轮与从动轮的不同以及路面状况差异,车辆各个轮胎的磨损状况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损状况,轮胎的定期换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使用手册中会明确指导轮胎的换位。一般情况下,建议前轮驱动车辆每行驶8000~10000km进行一次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最好在6000km时进行换位。若备胎与其他车轮同规格,它也可参与换位。

轮胎规格不可随意进行更换

有些发烧友喜欢又高又宽的轮胎,于是自己动手进行轮胎规格上的升级,换上宽胎面低扁平率的轮胎。虽然这些又宽又扁的轮胎看起来野性十足,增强了抓地性能,但也应该注意一下,轮胎的规格尺寸与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各电子辅助系统(ABS及TCS等)、油耗及车速和里程显示等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切不可随意进行更换,一旦升级不当就会造成车辆机械方面的不协调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③ 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有什么区别(高手进)

  • 前置前驱优势在与动力系统结构紧凑,驱动轴短,动力输出损耗低。

  • 在操控方面,前驱车天生具有转向不足特性,容易驾驶。

  • 在布局方面,没有传动轴经过车厢,可以降低车身中间的隆起,增大车厢可用空间。

  • 其缺点是起步时,前轴荷会减少,导致轮胎附着力降低,影响动力输出。另外,前轮要负责驱动、转向和大部分的制动力,所以磨损严重。

  • 后驱车正好相反,起步加速能力强,四轮负荷平均,但是在转向时时容易出现转向过度,需要很好的技术或先进的电子设备辅助。所以大多数的赛车还是使用后轮驱动。按照操控性能来讲,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发动机后轮或四轮驱动。

  • 目前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轿车大多数采用的是前轮驱动方式。由于采用前轮驱动方式,汽车的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各位车主在日常使用维护及更换轮胎时需留意。一般来说,采用前轮驱动的车辆,由于其前胎在负重、加速、驾驶、转向、制动中承受绝大部分作用力,因此前胎比后胎磨损快,其磨损比可达2:1。

  • 前置前驱代表车型: 大众迈腾、丰田凯美瑞、奥迪A3、奔驰B级等。

  • 前置后驱代表车型:丰田锐志、宝马3系、奔驰C级、法拉利599等。

拓展资料:

前置后驱优势:

采用了前置后驱驱动型式的整车具有如下优势:

一,在拼合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负荷增大(即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其牵引性能比前置前驱型式优越;

二,轴荷分配比较均匀,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三,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

四,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前置后驱弊端:

一,由于采用传动轴装置,不仅增加车重,还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影响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二,纵置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等总成的布置,使驾驶室空间减小,影响乘坐舒适性;同时,地板高度的降低也受到限制;汽车正面发生碰撞时,易导致发动机进入车厢,会对前排驾驶员造成伤害。

三,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启动加速时,后轮推动车身,易发生摆尾现象。

前置前驱优点

1.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

2.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室的空间,驾驶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3.发动机靠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4.发动机等总成前置,增加前轴的负荷,提高了轿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简化了后悬架系统;

6.在积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驶时,靠前轮牵拉车身,有利于保证方向稳定性;

7.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

8.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所以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缺点

1.启动、加速或爬坡时,前轮负荷减少,导致牵引力下降;

2.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

3.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并且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

4.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等速万向节,其机构和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5.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其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参考资料:网络:前置前驱

网络:前置后驱

④ 我爱发明路肩成型女编导是谁

一个人就算再好,但不愿陪你走下去,那他就是过客。一个人就算有再多缺点,可能处处忍让你,陪你到最后,那就是终点。都想找个十全十美的爱人,但人总有缺点。所以,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找一个你愿意忍受他的人,又能一起走到最后。爱情就是相互忍,彼此真,过一生。

⑤ 我是意大利籍的,听说国际驾照+香港驾照可以在意大利使用,那我可以在中国办理吗,如果可以在哪里可以办理

据说北京有办理国际驾照的!

⑥ 请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是怎么引起的,急需,快帮帮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报告

如果说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哗然,那么,1986年 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事故,则震动了世界,其后果几乎影响到整个国际能源界。
这一天的凌晨1点23分,位于苏联大城市基辅以北130公里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发生了事故,反应堆猛烈爆炸,引起熊熊大火导致反应堆堆芯毁坏和部分厂房倒塌。
这次事故是发生在该机组计划停堆检修,做一个透平发电机运行状态试验的过程中,反应堆出现突然的功率波动导致反应堆毁坏和堆芯积累的一部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事故发生以后,引起的大火被扑灭,展开了限制和消除事故后果的紧张工作。撤离了核电站毗邻地区及电站周围30公里地带的居民。
为此,苏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一个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为首的工作组,以协调各部和其他国家机关消除事故后果及援助居民的工作。还成立了一个政府工作委员会,着手调查事故的原因和执行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从事恢复工作,其作用在能够动员全苏必要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应变能力。
一项工业生产事故引起国家最高当局重视并亲手处理,这在苏联的历史上恐怕是少有的。可见核科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他们动员了部队、地方及其他各产业部门的人力、物力和交通运输工具等,也动员人民献血和组织现场快速处理事故的志愿人员。
更重要的是,事故不只是影响到了核设施所在地区所在国家的利益,它越过了国界,波及到毗邻国家,引起了别国的慌乱,使那里的人民失去了安全感。因此,与其说事故本身之大,还不如说是国际舆论惊动了苏联的整个领导层。其实,在苏联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工业生产中,一次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远大于这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有的是。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对比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同一天,印度一座水电站大坝开裂,造成成千上万人丧生,而三里岛事故中却无一人死亡。可是印度的水电站事故并没有引发如此复杂的舆论和触动由低级到高级的各阶层人士。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为取得国际舆论的谅解,苏联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代表到事故地点进行观察,给他们机会了解事态的真实情况,让他们亲眼看一看为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代表们向全世界报告了他们的评价。一些国家的政府,许多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甚至个人,表示愿意向前苏联提供援助,以帮助消除这次事故的后果,并且有些援助已被苏联所接受。例如接受了国外机器人投入事故现场处理工作,邀请美国著名骨髓移植专家到苏联帮助医治受幅照严重的伤员等。
面对核事故的威胁,除了商业竞争者的幸灾乐祸之外,人们表现出了空前良好的合作关系,它已经不是一般中立的“红十字会” 的作用,而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后出现的情况,充分说明,人类面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时,彼此表现出的谅解、团结和合作是可以战胜互相猜疑和敌视的。
鉴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空前的国际影响,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核事故,也由于这个电站在技术上、管理上及事故处理方面向世界提供了许多难得的而且是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此,打算对这个电站建造的前因后果、事故过程与善后工作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也许还可以在日后给包括科学工业在内的社会各界提供若干有益的借鉴。
这次事故是由几个没有想到的事件的综合原因所造成的,其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应该从积极方面去考虑。如果就此而放弃核能,那么正如前苏联国家原子能利用委员会的报告所指出的:“将大大地增加有机燃料的开采和消耗。由于后者连续不断地向生物圈释放有毒化学物质,这对于人类无疑将增加疾病的危险性,还增加对水资源和森林的破坏。”
“核能除了其各种优越性外,作为一种能源和作为一种保护天然资源的手段,核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也存在一种国际性的潜在威胁。其中包括:放射性物质跨国界的传播(特别是各种严重的辐射事故和核武器的扩散),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一旦发生战争核设施意味着的特殊危险性。所有这些表明,在发展核能和确保其安全方面迫切需要的是加强国际合作。”
如果大家都能对此取得一致的意见,那么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还是很有益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建造 在前苏联的能源设想中,为节约有机燃料的消耗,建立核工业联合企业,已制订了计划。
此计划采用三种堆型:建造中的核电站以VVER(轻水反应堆)、RBMK(大功率压力管式石墨反应堆)和FBR(快中子增殖反应)型反应堆为基础。前两种为轻水冷却热中子反应堆,现在它们是俄罗斯核电站的基础,其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第三种为钠冷堆,目的是对已采取的技术方案和逐渐发展以钚为基础的闭路燃料循环做工业规模的实验。
按照苏联1986~1990年和直到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规定了高速发展前苏联的欧洲部分领土和乌拉尔地区的核动力。1985年,核电站的发电量为1700亿度,而到2000年将增加5~7倍。
这样的发展意味着将要由核电站提供欧洲部分的能源系统需求的额外容量,从而缓解对新的烧有机燃料热电站的需求。
位于前苏联欧洲部分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森林区,建造了一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周围地区的特点原是一个低人口密度地带,直到开始建核电站时,这个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大约是每平方公里70人。1986年初,在距核电站30公里半径的区域内总人口已有大约100000人,其中49000人居住在普里皮亚特镇,该镇位于距电站3公里的安全区以西。有12500人居住在地区中心切尔诺贝利村,该村位于电站东南15公里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一期工程(两座RBMK-1000型反应堆机组)是在1970年至1977年间建造的,第二期工程两座核电机组的建设任务于1983年末在同一个厂区完成并投入运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86年4月25~26日晚,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建造工程厂区有值班操作人员和各部门的工人以及维护人员176人。此外,在第三期建筑工程现场还有268名夜班建筑工和安装人员。
为了检修,计划于1986年4月25日第四号机组停闭反应堆,此时堆芯共有1659根具有平均燃耗为10.3兆瓦日/公斤的燃料组件,一根附加吸收器和一条未装料的孔道,大部分燃料组件(75%)是首次装料时装入的燃料棒束,其燃耗为12~15兆瓦日/公斤。
在停堆之前,以某种规定的方式在8号透平发电机上要进行一些试验,即在停机过程中靠透平机(注,即涡轮发电机turbine)来满足厂用电。这些试验的目的,就是试验在断电期间透平发电机切断蒸汽供应情况下动用转子的动能维持机组本身用电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实际上被用于反应堆快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的一个子系统。如果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并具有必要的附加安全措施来进行操作的话,这样的一种试验在运行中的电站上做不应被禁止。

类似的试验在切尔诺贝利电站已经进行过。那时发现,在停机过程中,在耗尽转子动能之前发电机的母线电压早就跌落。在1986年4月25日计划进行的试验中,实验人员打算利用特制的发电机磁场调节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可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8号透平发电机上进行试验的工作大纲,以及根据这个大纲要进行的这些试验都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得到必要的审批。

图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使用的前苏联特有的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照片,上图为结构示意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公式化的大纲在指导操作

工作大纲质量低劣,以一种纯粹公式化的方式草拟了有关安全措施的部分(该安全部分仅仅说到:在这些试验当中执行所有接通开关的操作都要有值班长准许,在紧急事件情况下工作人员按电站规程行动,以及在这些试验开始之前总指挥--一位电气工程师,不是反应堆装置专家--应该通知值班的安全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该大纲基本上没有附加安全措施的规定,大纲要求关掉反应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这就意味着在整个试验过程里,即大约4个小时,实质上降低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在这些试验中,由于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有关工作人员对试验没有做充分地准备并且不知道可能的危险性,加之,如下面所述那样,工作人员违反大纲要求,从而为这次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月25日l点整,工作人员开始降低反应堆功率(直到此时,该机组一直在额定参数下运行),在13点05分反应堆功率为1600兆瓦(热)时切除了7号透平发电机。机组本身所需要的电源(4台主循环泵,两台给水泵,和其他设备)被切换到8号透平发电机的母线上。
在14点,按照试验大纲的要求,把反应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与强迫循环回路(MFCC)断开。可是,由于控制室的要求推迟了机组从运行状态下解列。于是,在违反运行规程的情况下,该机组在应急冷却系统断开后继续运行。
在23点10分又开始降功率。试验大纲中,发电机惰走的同时供给机组需要的电源应在堆功率为700~1000兆瓦(热)下完成。可是,当局部的自动调节系统切除时(这是按低功率下运行规程应该做的),操作人员未能足够迅速地消除因自动调节棒的测量部件所引起的不平衡。结果,功率降到30兆瓦(热)以下。
4月26日1点,操作人员才成功地使功率稳定在200兆瓦(热)。同时,因为反应堆“中毒”仍在继续,进一步提高功率受到了小的可利用的过剩反应性的限制。所以,当时的功率实际上低于规定要求的水平。

保护系统被解除

尽管如此,仍决定继续做这些试验。在1点3分和1点7分,各有一台备用主循环泵从各自一侧投入,与已经运行的6台泵一起工作。所以当完成该实验时,在MFCC系统上仍有四台泵运行用来安全冷却堆芯。
由于反应堆功率以及因此导致的堆芯和MFCC系统的水阻显著地低于所预计的水平,又由于8台主循环泵都投入运行,所以,通过堆芯的冷却剂流量高达56000~58000立方米/小时,个别单泵流量达8000立方米/小时。这违反了运行规程。这种运行方式是被禁止的,因为泵有被损坏的危险和在主冷却剂管道内形成空泡,从而能发生机械振动。备用主循环泵投入并导致通过堆芯的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蒸汽量的减少,汽鼓汽水分离器内的蒸汽压力下降,并引起反应堆其他参数的改变。操作人员企图维持系统的主要参数,但是,他们这样做并未完全成功。在这一阶段,他们看到在汽鼓汽水分离器蒸汽压力下降大约0.5~0.6兆帕,而且水位低于紧急事故标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停堆,操作人员切除与这些参数有关的事故保护系统。
同时,反应性缓慢地持续下降。l点23分30秒,操作人员从快速反应性计算程序输出看到,现在过剩反应性已达到要求立即停堆的水平。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据此停堆,而是开始做各种实验。
1点23分4秒第8号透平发电机组事故调节阀关闭。反应堆在大约200兆瓦(热)功率下继续运行。与两台透平发电机组(7号透平发电机组于4月25日关闭)的应急调节阀关闭有关的事故保护系统都被解除,以便若第一次试验失败的话,将有可能再重新做该实验。这意味着更进一步违反实验大纲,大纲没有规定在关闭2台透平发电机组时切除反应堆事故保护系统

操作人员不遵守规则

实验开始之后不久反应堆功率开始缓慢上升。
在1点23分40秒,机组值班长发出命令按动AZ-5按钮。这将把所有的控制棒和快速停堆棒插入堆芯。这些棒下落几秒钟后,感到有一些振动,而且,操作人员看到吸收棒没有完全插到堆芯底部停止位置。接着他切断了棒控制系统的伺服机驱动机构的电源,以便使吸收棒靠本身自重坠入堆芯。
根据4号机组外侧的目击者们提供的情况,在1点24分接连发生两次爆炸。燃着物的团块和火星冲入反应堆上空,其中有些落到汽轮机厂房屋顶并开始着火。
在反应堆的设计中,考虑到了它的各种物理特性,并都提供了保护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包括技术方面的保护措施,也有为核电站实施工艺过程而制定的各种指令和严格的规则。
在准备和进行透平发电机的实验过程中,透平机在惰走过程中要满足该机组电力的需求,而操作人员却切断了各种重要的保护系统,违反了有关技术工艺过程安全管理上最重要的操作规程的规定。
操作人员的主要目的,是想尽可能迅速地完成这项实验。没有充分准备,进行实验时不遵守规程,也没有遵守实验大纲本身的要求,对反应堆装置操作的轻率,证明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也不懂得反应堆潜在的危险。

灭火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事故后的首要任务是灭火。反应堆爆炸使得加热到高温的堆芯碎片散落到反应堆的一些工作间、除气站和汽轮发电机厂房的屋顶上,于是引起了30多处着火。由于部分油管破裂,电缆短路和来自反应堆的强烈热辐射在汽轮机厂房7号汽轮发电机上方、被毁反应堆大厅和与大厅相连的部分厂房起了火。
1时30分核电站的值班消防队从普里皮亚特和切尔诺贝利城赶到事故现场。
由于汽轮机厂房屋顶的火势直接威胁到相邻的3号机组并且火势愈来愈猛,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全力以赴来扑灭这一重要地区的火灾。与此同时,利用灭火器和室内固定消火栓组织了室内灭火。到2时10分扑灭了汽轮厂房屋顶的火,2时30分反应堆厂房顶部的火基本上被扑灭。到凌晨5时大火被扑灭了。
由于一些熔化了的燃料可能集中达到临界质量并发生自持链式反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必须采取防患措施。此外,被毁反应堆一直在向周围环境排放大量放射性。
事故初期,曾试图利用应急辅助给水泵向堆芯空间供水以降低反应堆坑室内的温度和防止石墨砌体着火。这一尝试无济于事。
随即不得不以两种决策中选取一种:一是用吸热剂和过滤材料覆盖反应堆堆体,把事故限制在就地;二是允许堆本体的燃烧过程直到自行结束。
因为第二方案有可能使大面积受到放射性污染并危及大城市居民的健康,所以采纳了第一种方案。

紧急措施

一个专家组开始用军用直升飞机投放硼、白云石、砂子、粘土、铅的混合物来覆盖毁坏的反应堆。从4月27日到5月10日共投放了约5000吨的材料,这主要是在4月28日到5月2日进行的。结果反应堆被一层能强吸收气溶胶粒子的松散材料所掩盖。到5月6日放射性排放不再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已降到每昼夜几百居里,到该月底降到每昼夜几十居里。
同时解决了降低燃料温度的问题。为了降低温度和减少氧的浓度,由压缩机站用鼓风机往反应堆坑室下的空间送氮气。
到5月6日反应堆坑室的温度停止上升,并随着通过堆芯到大气的恒定的空气对流而开始下降。
由于担心可能性极小的反应堆下部建筑结构的破坏(虽然在事故的最初几天它是可能的),采取了双保险性措施,决定了在厂房基础下部修建人工的排热通道。所采取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板上设置一个平板式热交换器,至6月底计划工作已告结束。
经验证明,所采取的决定基本上是正确的。
从5月底以来,形势大体上已经稳定。反应堆厂房被毁灭部分处于稳定状态。经过短寿命同位素的衰变之后,辐射情况有所改善。从机组进入大气的放射性量主要取决于风带走的气溶胶数量。放射性排放量每昼夜不超过几十居里。反应堆坑室的温度状态已经稳定。反应堆各部分的最高温度为几百摄氏度,并以每昼夜大约0.5℃的速率稳定下降。反应堆室底部混凝土板是完整的,并且大部分(~96%)的燃料局限在反应堆内和蒸汽-水管线及下部水管的隔室内。

图为 在事故现场修建排热通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事后的最初努力

为消除核电站事故后果,对厂区实行去污,对30公里地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清除措施,并且对4号机组进行长期埋藏的构筑物工程。
事故时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厂区上空,落到汽轮机厂房和3号机组的屋顶上、管道的金属支架上。
由于放射性气溶胶和放射性尘埃的降落,整个厂区以及建筑物墙壁、屋顶也受到了严重污染。厂区沾污是不均匀的。
为了减少放射性尘埃从厂区扩散,汽轮机厂房屋顶、路肩用不同聚合物的溶液进行处理。以便将土壤表层固定并防止尘埃扬起。
事故后,人们对大气和地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特点和可能的生态学后果还作了估计。
从事故的最初几天,对30公里以内和30公里范围以外的水体底部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组织了监测。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冷却水池中,可以观察到对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辐射影响。
在切尔诺贝利电站周围30公里区域以内,在个别受放射性沉降灰污染的区段,观测到相当高的辐射水平。这可以明显地改变这些区段对辐射敏感作物的状态。但在30公里以外地区的辐射水平,当时似乎未发现对植物和动物群体有明显的影响。
根据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30公里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情况的分析,对城市、乡镇、村庄和其他居民点居民的实际的、预期的辐照剂量作了评价。根据这些评价,采取了疏散普里皮亚特和其他一些居民的决策。疏散人口计135,000人。
采取这些和其他措施的结果,可以使居民受到的照射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同时,还估计了居民在最近几十年内的辐射效应。

一年后的伤亡统计

由于在事故发生后最初几小时参加抢险工作的原因,电站和事故处理的部分工作人员遭受了大剂量辐射。同时,参加扑灭火灾的人有的被烧伤。政府对所有受伤者提供了紧急医疗救护。到1986年4月26日晨6时,已有108人住进医院。在当天,经诊治观察,又有24人住院。1986年 4月26日晨6时由于重烧伤,一人死亡,一名在事故机组上工作的人失踪。可能他工作的地方位于倒塌的结构物区,并且是强放射性区。
根据前苏联采用的早期诊断的程序,在最初36小时内,对一些人作了急性辐射综合症诊断,从而确定哪些人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为了接收住院,在最靠近事故地点的基辅,挑选出临床治疗单位,并在莫斯科挑选出一专门的单位,以便保证最大限度的援救和对检查结果作出权威性的分析。
在最初的两天内,送往莫斯科129名患者。在之后的三天中,这些病人中84人确定为Ⅱ-Ⅳ度急性射线并发症患者,27人为Ⅰ度急性射线并发症患者。在基辅,有Ⅱ-Ⅳ度患者11人,Ⅰ度患者55人。
据1987年7月8日即一年多以后的报道,工作人员中,由于烧伤和急性射线并发症死亡的总人数为30人。

生物基因发生变异

报告查明,前苏联提供的环境污染地图和评价除了锶水平估计过高以外,一般是准确的。该报告对受污染地区居民的剂量估算较前苏联专家的估算结果低1/2~1/3。这种差别不是由于不准确的测量造成的,而是由于前苏联的计算中故意加入了慎重的保险系数。
事情当然不会到此为止,到了1995年4月26日,俄罗斯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9年前的这天所发生的悲剧。这时的统计,至少有14万人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
同年,美国佐治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田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距核电站半径30公里以内地区的田鼠基因发生了巨大变化,仅细胞质线粒体上的一个基因就有46种变异形式,而他们对30公里以外地区10种动物的研究表明,这种基因只产生了4种变异形式。
研究人员的这一新发现向生物学家提出了新问题,生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基因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变异将会导致种群灭绝,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田鼠产生的基因复异,超出原先生物学家认为的极限约40倍,但这些田鼠仍然“鼠丁兴旺”,研究人员推测生物抗自然灾害带来的基因变异能力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
1996年美国与乌克兰的联合研究人员,对基辅水库和距该反应堆20公里范围内的12个池塘中的416条鲫鱼的血细胞中的DNA也进行了分析,发现某些鱼的血细胞中所含的DNA数量比正常情况下多2~3倍,其数量因细胞而异。这种现象是由放射线造成的。
大风吹走了放射性物质

这里面有一种意外的情况,人们未曾料到。
与10年前科学家们估计在今后的数十年至数百年,区内的大片土地将成为寸草不生之地相反,美国一群科学家先后9次,深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30公里范围的受辐射污染区,他们意外地发现,区内竟然生机勃勃,不少野生动植物正在迅速成长,数量大大增加,它们重新返回以往被人类霸占了的地方。而且那些动物的外貌,并没有受到辐射损害的明显痕迹。
科学家考察后认为,这是因为事发当天刮大风和下大雨所致,在反应堆爆炸以后,第一团毒气吹到了核电站的附近树林,把那儿的树木毁灭;其他的放射性化学物质则被吹送到更远的地方,雨水再把化学物质带进泥土里去。
因此,远在北欧的驯鹿会吃到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苔藓,可核电站邻近的土地,反而能避过这场浩劫。
据白俄罗斯政府1997年公布的资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在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6000平方公里土地暂停使用,400多个居民区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以及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白俄罗斯政府预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白俄罗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白俄罗斯32个财政年的总和,政府为消除核危害,每年的拨款要占整个国家预算的20%~25%。
白俄罗斯有个儿童血液治疗中心。这里共有81个患儿,其情景让人触目惊心,病房里的孩子无论男女几乎清一色地没有头发。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健康。
白俄罗斯筹建了一座特殊的纪念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纪念馆,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前前后后以各种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不会忘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更不会忘记切尔诺贝利。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需要数百年。

瑞典的报告

据瑞典国家射线保护研究所发表的一项报告,在受这一事故影响最严重的瑞典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1995年仍有2.6万头驯鹿由于其铯含量过高在屠宰后被销毁。这些地区内陆湖泊中的鱼,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和蘑菇,每公斤铯含量也超过规定值。不过在农产品中已找不到来源于切尔诺贝利的放射物痕迹,各类食物对人的健康已无害。
研究工作表明,鱼和野生动物体内的铯含量减少较慢,这是因为来源于切尔诺贝利的铯中有一小部分极易活动,它们在湖水与森林中循环,可能要过30年才能消失。
该研究所估计,瑞典人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影响而患癌症的可能性,与其他能够诱发癌症的因素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大家关心的核事故“远期效应”即辐射致癌风险等问题,在2000年有一个给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显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14年来,迄今除了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童年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有十万分之几例的增加外,没有发现可以归因于辐射的总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任何科学证据,没有发现白血病增加的任何科学证据,也尚未发现直接与辐射照射有关的非恶性疾病增加的任何科学证据。

切尔诺贝利石屋

后来,据1989年11月间苏联的《新闻周刊》报道: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年多以来,苏联专家学者做了工作总结,认为土地和农产品(尤其是牛奶)的放射性核污染水平未能降低。发现有的地区(如纳罗季奇区)有大约半数儿童甲状腺异常或淋巴腺肥大。成人癌症患者成倍增加。先天性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动植物体积竟变得比平常大3倍以上,以致出现“鼠大如猪”的景象,看那体态:行动敏捷,浑身灰褐,尖尖的嘴巴,硬硬的胡须,拖着硕长无毛尾巴,身体足足有3英尺长。核辐射使这里的动物,如狐狸、兔子、野猪,就连河中的游鱼,也怪得不可名状。事故后新长出的松针比通常的长,一些植物、花卉的苞蕾也异常肥大。在普里皮亚特市的一个大型温室里培植的黄瓜,比通常的大2~3倍;这里培植的土豆种子具有抗病力强的特性。
全国10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云集于此。47国1200名科学家来访,并建立了国际科研中心。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为制止该电站第4机组废墟中残留的核燃料扩散,有关单位用厚厚的混凝土堆造了一个有复杂通风系统的多层大型建筑物,把第4机组的全部设施埋在其中,这个建筑物成了“石屋”。(新闻报道称之为“石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但是,5年后,据美国《科学》周刊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果,汇集了辐射科学家的评估后发表了一份报告,判断污染区实际辐射水平低于前苏联专家的估计,同时责备前苏联政府采取了过于小心的防护措施。
这个被称作“国际切尔诺贝利科研项目”的考察工作始于1990年,是应前苏联的请求而设立的。来自25个国家的约200名科学家和医学专家集中调查了居住在污染区的82.5万居民。

1996年11月30日晚22点,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关闭,以后将不再使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乌克兰现有的5座核电站之一,原有4个发电机组。1986年4月第4号机组发生爆炸,酿成核泄漏事故以后,由于乌克兰能源短缺,其余机组仍然继续运转。但西方国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