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创造
Ⅰ 什么是信用创造
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和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的缘故。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韩被公认为信用创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20年发表了《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影响很大。他是这样论述信用就是货币的: “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韩的理论重点在于阐明了信用能够形成资本。他认为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他的著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
Ⅱ 什么是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是如何创造的
比如,央行发行100元货币,10%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A就可以向外贷100*(1-10%)=90元,a企业获得90元贷款后存到B银行,B银行获得90元存款,也是按照10%存款准备金率,只能对外放款90*(1-10%)=81元,b企业获得81元贷款再存到C银行,如此下去,共在这个系统中由100元总共可以派生出1000元的货币,这就是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Ⅲ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商业银行具有存款创造作用,即商业银行先利用其自身吸收存款以及获取各项资金来源的有利条件,再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达到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即一笔原始存款经过整个银行体系的循环存款和贷款发放,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数倍的存款货币。这一扩张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数量的大小;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原始存款数量越大,创造的存款货币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扩张的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存在以下计算公式:
△D=△R×1/rd
式中: △D——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量;
△R——增加的原始存款数量;
r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Ⅳ 信用创造的发展现状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资本同金融资本的结合,使得一定条件下金融机构商业机构之间的信用扩张越来越容易,这种二十一世纪信用的创造过程和创造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教科书所定义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范围。在全球货币流动性收获和扩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并不只是各个国家的央行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也不仅仅是以货币乘数为基础的传统信贷扩张。相反,市场上更多的流动性来自于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创造,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取决于全球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和信用创造能力的变化。就是和传统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货币流通性恐怕反传统,所以这是需要注意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二十一世纪的信用和货币的创造是把双刃剑,它使得过去五年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迅速扩张。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令信用遭到破坏以后,又会造成全球流动性迅速的收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流动性格局的复杂化,导致世界经济很可能蹒跚行走于通货膨胀上升与经济萎靡不振之间,美元也将一贬再贬。
第二是FDI从单向流入中国转变为流入与流出双向并重。从过去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是单向流入中国的,但在未来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将有两条道路:从外国流向中国,和从中国流向外国。
我们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扩大汇率的弹性,加快人民币的升值,特别人民币升值扩大汇率的弹性成为唯一选择和我们必然选择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必须踏上一条对外直接投资及走出去的道路。走出去包括产品的输出,也包括资本的输出,但是主要是指资本的输出,对外直接投资。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中国不仅需要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将资本带入亚洲和西方国家,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政府不能解决的难题,从而中国将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Ⅳ 信用创造的基本理论
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货币是一种交换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换手段职能的物品都是货币。信用既然被用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那么,信用就是货币。信用就是财富。因为货币就是财富,信用就是货币,故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生产资本,通过这种生产资本的扩张即信用量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使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约翰·劳认为,国家拥有的货币多,创造就业的机会就多,就能增加国民财富。他相信货币具有积极的力量,信用扩大,货币增加,就能促使工商业发展。英国银行家亨利·桑顿(Henry Thomton)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货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对银行券的需求扩大,银行券增多对商品的需求扩大,所以当银行券增多而商品对银行券的需求未扩大时,就必然使物价随之上涨。物价上涨,工资缺乏弹性,一方面刺激生产,另一方面制约消费,从而造成作为资本的商品增多”。
麦克鲁德认为,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和信用都是财富,信用是生产资本,能带来利润,银行是信用的创造者,因而也是资本的创造者,银行所能创造的资本决定于它的存款准备率。
信用创造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信用理论,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Ⅵ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1、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从银行券到支票及各种票据。 2、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0万元,然后贷给自己的客户,客户用其购买乙银行客户的原材料后,乙银行客户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又将其贷给其他客户,客户又用其购买丙银行客户的产品而将100万元支付给丙银行,从而丙银行又可向其他客户贷出100 万元,使其转而支付给丁银行并存入丁银行。这样,100万元原始存款就创造出300万元派生存款来,比原始存款多了 3倍。如果这种派生存款是在不提现金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信用创造活动将一直进行下去,派生存款就不仅仅是 300万元。得到贷款的客户如未用完贷款,而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产生派生存款,增大信用总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程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正比,商业银行体系越发达,信用创造的现象就越普遍,所创造的信用总量也越大。
Ⅶ 什么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类似杠杆作用,通过准备金的留存派生更多的存款;比如版商业银行收到一笔权现金100万,除留足法定准备金10万外,其余部分90万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接受贷款的客户并不完全支取现金甚至完全不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账户,以转移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使用。这样,由原来那笔存款经贷款后又形成一笔新的存款。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Ⅷ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过程
信用创造必须具备两大基本条件: ①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创造过程: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存款。A客户用存款进行转帐支付给客户B,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Ⅸ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
比如说:中央银行总共发行1000元票币,人们手中持有票币200元在商业银行存入800元,这时统计的货币总量为800+200=1000元;商业银行就可以用这800元中的一部分发放贷款,假如商业银行发放贷款500元,在这发放出去的500元贷款中又会有一部分再存入商业银行,假如再存入商业银行100元,这时候再统计的货币总量就是800+100+200=1100元,相当于说商业银行创造了100元的信用货币. 不知道对不对.
Ⅹ 请问银行的信用中介与信用创造有什么区别
信用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信用创造功能。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
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构成贷市供给量的主要剖;分,因玫:商业银行就可以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创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