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创造
『壹』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最牛掰的技术创造。
『贰』 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有哪些
1、张衡发明地动仪。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5、走马灯。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创造了走马灯,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叁』 中国古代到底有哪些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1、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2、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3、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4、印刷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亦称“雕版印刷术”)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来出现的拓印碑石等。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之后,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技术。
5、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肆』 说说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
1、青铜冶铸技术:
中国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铜,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炼制铜锡合金的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青铜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其克服了纯铜的柔软弱点,且具有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古代铜器中的主要品种,并促进了车、船、雕刻、金属加工等制造技术和农业、军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应用,代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标志。
2、古代铸铁技术:
对铁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铁范(铸铁金属型)的发明。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铸遗址出土的铁范,曾用来铸造铁斧、锄、镰和车具。这些铁范结构合理,壁厚均匀,形状和铸件轮廓相一致,并已使用铁芯。有的范能一次铸两件器物,表明铸铁技术在这个时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铸铁热处理技术在此期间有明显的进步。由于铸铁都用木炭熔炼,碳含量大都在共晶点附近,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属于较纯的铁碳合金。不少器件用铁范铸造,壁厚一般在3~5毫米,属于薄壁铸件。在实践中,已采用了较为合理的热处理规范,因而所得韧性铸铁件质量较好。白心韧性铸铁件多数处理完全,很少残留渗碳体和析出石墨。黑心韧性铸铁件多数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基体,一部分以铁素体或珠光体为基体,石墨形状与现代同类材质相近。
3、古代铸钢技术:
灌钢法,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先进炼钢工艺。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期,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冶铁炉的温度因此得到提高,于是加速了冶炼进程,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伍』 中国古代的科技创造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萌芽较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稍晚,奴隶制时代的科技文化与古希腊科技成就相比也有距离。但由于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比西方差不多提前了1000年,而且我国封建社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封建社会相比具有较合理的形态,这一巨大的社会制度优势,使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从秦汉开始以不断加速的态势向前发展。
秦汉两代,中国封建社会如日东升,国家空前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形成,都为生产力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也促进了科学和技术上新的进步。秦汉时代技术上的成就首推冶铁术的成熟。不仅在农具和武器的制造上铁基本上取代了铜,而且还出现了炒钢技术。它的出现和逐步推广改变了整个冶铁生产的面貌,这是钢铁发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情。相比之下,欧洲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直到18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要晚约1900余年。秦汉时代还是建筑、交通及陶瓷、纺织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万里长城的修筑,不仅显示了秦代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阂阔的文化精神。秦汉时代还修建了许多驰道与栈道,开凿了灵渠,不仅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直接带动了车、船技术的发展。从东汉开始,瓷器和丝绸一起成为中国举世闻名的特产。汉代出现的造纸术,对整个人类文明史更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对技术的发展总体上是有利的,而对科学的发展则复杂微妙得多。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结束了百家争鸣,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中国以理解自然为目的的纯科学发展的进程。所以秦汉时代,一方面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科学知识的进步在整体上没有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大繁荣,人们追求科学知识和研究自然的风气已从春秋战国时代向后退了一步。”另一方面,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大一统政治统治的需要又推动着与生产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那一部分学科的迅速发展,这就开始形成中国古代科学重实用重经验的特点和技术化、伦理化的倾向。
秦汉时代科学的最大成就是农、医、天、算四大学科的成熟。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历来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秦汉时代,牛耕技术趋于成熟。汉代还出现了以《氾胜之书》为代表的数家农书,这标志着农业技术已发展到创立农学的阶段。秦汉时代医学在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被称为医圣的东汉人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而同时代的华佗,以其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艺流誉千古。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汉代天文学成就非凡,出现了张衡这样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古代宇宙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新的进展,除了最早的盖天说,又出现了浑天说和宣夜说。汉朝虽然没有人写出一部全新的数学巨著,但春秋战国时流传的一些已基本成书的著作被整理出来,其中汉代问世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传世数学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秦汉时期也还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奠基时期,炼丹术作为原始形式的化学,自战国时代兴起,到东汉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除此之外,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知识也有了新的进步。
从以上所述的科技成果来看,我们可以说在秦汉时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已形成自己成熟而独特的体系和研究风格。在同一时期,西方正是希腊科学衰退,罗马文明兴起和发展时期。因而中国科技发展超过西方的态势正在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精神比较自由,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特殊时期。所以这一时期古代科技的发展也呈放出独特的异彩。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使这一时期的武器制造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机械技术向精巧化方向发展。
三国时曹魏的马钧不仅发明了战争中使用的石车,而且将东汉发明的翻车改进为龙骨水车。在水泵发明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之一。与此同时,佛教和道教的蓬勃发展,打破了汉代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道教以长生成仙为目标,炼丹术的发展不仅推动化学进一步发展,而且带动了医药学的进步。这一时期,著名的道士葛洪和陶弘景同时又是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道教文化成为推动中国医药学,特别是养生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佛教寺院建造,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水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又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一时期撰写的数学书不下数十种,其中一部分被收入有名的《算经十书》一直流传至今。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刘徽和祖冲之这样两位数学大家,这表明中国古代数学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出现了高潮。天文学也非常活跃,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了岁差现象,生活于北魏北齐时代的张子信,在海岛上坚持了30多年的观测,从而发现了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这一时期,在恒星观测,历法计算和天文仪器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新成就。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一方面是对《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内容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而农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北魏时期贾思舞所著的《齐民要术》的问世,这是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中国古代农学名著。与此同时地理学也有不少新的创造,出现了裴秀的制图理论和杰出的地理著作《水经注》。
在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史上.这个时期科技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科技非实用趋向的出现。譬如这个时代两大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的工作具有明显的纯理论探讨的性质。与科学的非实用化倾向相呼应,奇器制作也出现了一个高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文化之所以在某些方面突破了秦汉时期形成的实用性和经验性的特征,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多元化。这同时也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先天缺乏理论建构的能力,造成中国科学实用化特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主义大一统的政治专制和“重政轻技”的思想文化禁锢。
『陆』 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1、瓷器
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发明了瓷器,西方到18世纪才有瓷器,比中国晚了1700年左右。
2、算盘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虽然现在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但是算盘依然有应用,算盘成本低,计算快速方便,是计算机不能媲美的,也是计算机不能替代的。
3、拱桥
中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中国现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拱桥是由李春发明并建造的隋代赵州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比西方于1345年建造的维奇奥拱桥,早了700年。
4、豆腐
豆腐是我国大众菜肴,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适合老百姓消费,相传豆腐是在公元前125年,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5、墨水
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墨水被用于书写或绘画。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墨水。1834年英国的史蒂芬斯开始在英国制造出书写用的墨水,15年之后才大量生产。1860年代,英德发明了人造墨染料。墨水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柒』 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有哪些
1、造纸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2、印刷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3、纺织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4、陶瓷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
5、冶金
冶金就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融合了冶金的发展历史。
『捌』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有哪些
医药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
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8)中国古代科技创造扩展阅读:
(1)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
①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政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②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③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宋元时期:
①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②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③金代的卢沟桥闻名中外。
④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4)明清时期: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约八十万能工巧匠中,最有名的是木工蒯祥,被誉为“蒯鲁班”。北京城有三重,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
宫城又称紫禁城。北京城的主体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钟楼、鼓楼位于城北。宫城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相配,充分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威严。
『玖』 列举中国古代所创造的世界科技之最不少于六个
1、《甘石星经》(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是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经、石经各八卷,共十六卷,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两书的合称,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
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两书合称《甘石星经》。
2、水运仪象台(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3、赵州桥(最早的石拱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
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4、故宫(最大的现存宫殿)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5、《敦煌星图》(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
敦煌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是敦煌经卷中发现的一幅古星图。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是世界上最早的星图。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
6、浑天仪(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仪发明者是我国西汉的落下闳,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世界之最
『拾』 中国有哪些古代的创造发明
1.建筑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2. 数学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3. 天文学
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4. 机械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
5. 地质学
地质学(geology)的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她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
6. 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7.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