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鸩创造者

鸩创造者

发布时间: 2021-02-20 11:10:19

❶ 沉这个汉字的故事

仓颉也称苍颉,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但普遍认为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

❷ 一个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在“十一”假期中我看了不少书,对《童年》这本书最感兴趣。据我了解,《童年》是高尔基用自传体写的小说三步曲的第一部(第二、第三部《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它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还有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风貌。
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的,起码我比他幸福。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我为自己庆幸——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没有受到这种苦,自己没有失去父母……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得在小时候,我很调皮,也很淘气,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一次,阿姨帮我买了几条小金鱼,但她没告诉我怎么养就走了,爸爸妈妈妈又不在家。我看到柜子上有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灵机一动,把花瓶拿下来,丢掉里面的花,加了点水,把小金鱼放了进去。看到小金鱼在花瓶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心里乐滋滋的。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看到我趴在桌上一动不动地看花瓶,就笑着问我:“你干嘛呢?”“看金鱼呀!”我回答道。妈妈一听,说道:“啊?不会吧!你把金鱼放在花瓶里了。不行,这花瓶一会儿姥姥还要拿走呢。”我二话没说,把花瓶抱进房间,就是不让她们拿走。最后,妈妈拿我没辙,只好打电话给外婆,告诉她事实,姥姥听了这件事,也哈哈大笑起来……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这本书,我有很大的启发,书中告诉我们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妙语佳句
[编辑本段]

◆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各人不过有各人的名字,而权利人人都一样。
◆官像顽皮的孩子,走上来就把一切法律破坏了。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历,忧伤也是节目,闹火灾就是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怨恨是块冰,遇暖就融化。
◆她的一连串“后来”,我似乎觉得是一架梯子,它离开她深深地往下面什么地方延伸着,一直到黑暗的地方,到孤独的地方。

西游记读后感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❸ 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阿贝拉尔,彼得
(1079至1142年)。法国哲学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中世纪的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大约1113年,而教学神学在巴黎,阿贝拉尔爱上了他的学生埃洛伊丝,其中他秘密结婚,他被谴责为异端几年,由于对他nominalist共性的意见后。
相信宗教信息来源
相信宗教信息来源
我们2300 宗教科目名单
电子邮件
阿那克萨哥拉
(公元前500 - 公元前428)。希腊哲学家谁Presocratic据说已取得雅典奥运会的中心哲学,并已苏格拉底的老师,他拒绝了四个要素理论的恩培多克勒和假定而不是无限的独特粒子数目,所有的对象组成。
安瑟伦,圣
(一〇三三年至1109年)。意大利僧人与文人神学谁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圣安瑟伦成立到神学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综合,并认为原因及启示是相容的。他是最有名的,他影响力的神的存在本体论的论点。
阿奎那,圣托马斯
(1225 - 74)。学校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他的想法是,在1879年,使官方天主教哲学。他纳入基督教所显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要与希腊思想统一教会的教义。在他的系统,理性与信仰(启示)形成两个独立而又和谐的境界,其真理补充而不是互相反对。他提出了有影响力的哲学证明上帝存在。
亚里士多德
(384 - 322年)。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许多学科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并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在335他打开了学园,一个重要的哲学和科学的雅典学院。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自然的观察和分析了所有的东西,“四大原因。”在伦理,他强调说,德是极端之间,并认为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他的智力使用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大部分是从第五到失去了基督教文明通过第12世纪。
奥古斯丁的河马,圣
(354 - 430)。与拉丁教会的父亲也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圣保罗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强调人的需要为宽限期。他的口供,并在上帝的圣城高度的影响力。
阿威罗伊
(1126 - 98)。西班牙出生的阿拉伯哲学家,律师,医师,其详细的评论对亚里士多德超过300年的影响力。他强调了信仰与理性哲学知识的相容性,但认为必须从理性而得。教会谴责了他的看法。
阿维森纳
(980 - 1037)。伊斯兰出生于波斯中世纪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解释,他极大地影响了包括圣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的哲学家。阿维森纳也是一名医生,在医学上他的著作近500年来的重要。
培根,柯罗马蒂
(1561年至1626年)。英国政治家,散文家和哲学家,一对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伟大先驱,并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的信念。他强调了归纳推理在追求知识的使用。
波爱修斯
(公元前475 - 535)。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感到安慰的哲学(写在监狱)被广为整个中世纪阅读翻译,它表明原因的,在面对不幸的角色,是古代哲学家和经院学者的联系。
笛卡尔,勒内
(1596至1650年)。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现代哲学探究的父亲。笛卡儿试图扩大在他的数学方法来确定搜索所有的知识。扬弃中世纪呼吁权力后,他开始与“普遍怀疑,”发现的唯一一件事不能被怀疑是他自己的想法。结果是他著名的“我思,ETM总之,”或“我思故我在。”
杜威,约翰
(1859年至1952年)。美国领先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杜威发达的查尔斯皮尔士的观点 - 在他自己版本的实用主义(1839 1914)和威廉詹姆斯。他强调,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把调查和攻击,认为知识是被动的。
黑格尔,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
(1770年至1831年)。德国哲学家的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高度影响力,它是基于对世界作为一个单一的由它自己的内在逻辑的发展阶段,通过所谓的三重奏生物体“的论文,对偶,与合成”的概念,并逐步来体现的原因。 黑格尔举行的君主制是国家最高的发展。
海德格尔,马丁
(1889年至1976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研究了谁。海德格尔自己的理念,是由克尔凯郭尔的影响,强调有必要了解“存在”,特别是独特的方式,人类的行为,并涉及到整个世界。
霍布斯,托马斯
(1588年至1679年)。英国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利维坦,霍布斯认为,由于男人是自私的本质,一个强大的绝对统治者,是必要的。在“社会契约”,男子同意放弃许多个人自由和接受这样的规则。
休谟,大卫
(1711 - 76)。英国经验主义的论据反对神的存在的证据仍然是有影响的。休谟认为,道德,信念都没有依据的理由,但仅仅是基于习惯。
詹姆斯,威廉
(1842年至1910年)。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个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和他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詹姆斯认为,意识是积极塑造现实,作为“权宜之计”的思维方式定义的真相,并认为这想法是指导,而不是复制过去的经验我们今后的行动工具。
康德伊曼努尔
(1724年至1804年)。德国哲学家,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倍。他合成为他的“批判哲学”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和休谟的怀疑:即思想不符合外部世界,而是世界,可只知道,因为它符合心灵的自己的结构。 康德声称,道德需要上帝,自由和不朽的信念,虽然这些可以既不科学也不是形而上学证明。
克尔凯郭尔,索伦
(1813 - 55)。丹麦哲学家,宗教思想家,而且非常有影响力的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即宗教是个人的事,那人的关系,上帝要求的痛苦。
莱布尼茨,戈特弗里德威廉
(1646 - 1716)。德国哲学家,外交家,数学家,对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莱布尼茨是一个(与艾萨克牛顿)发明的微积分和现代数理逻辑的祖先。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系统,表达上帝的计划。
洛克,约翰
(1632 - 1704)。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认为,所有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中的经验和没有一个是天生的。他还认为,权力源于单从被统治者的同意,一种观点认为,深深地影响了美国革命和美国宪法的写作。
马基雅弗利,尼可罗马基
(1469年至1527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和政治作家。在王子,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书籍之一,马基雅维利认为,任何旨在争取握有权力的统治者的行为是允许的。 这个词是权谋用来指任何被狡猾和电力为主的政治策略。
迈蒙尼德
(1135年至1204年)。西班牙出生的中世纪犹太哲学家和思想家。迈蒙尼德试图综合亚里士多德和犹太思想。他的作品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
马克思,卡尔
(1818 - 83)。德国的革命思想家,社会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想法,与恩格斯制定,奠定了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与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基础。虽然马克思最初是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很快就拒绝了唯物主义赞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其中的近200年来最重要的著作。
密尔,约翰斯图尔特
(1806 - 73)。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逻辑系统描述了所有的科学推理的基本规则。 由于边沁的学生,他阐述了功利主义伦理学,在论自由,他提出了对个人权利的任何政府的权力神圣认罪。
摩尔,通用电气(乔治爱德华)
(1873年至1958年)。英国哲学家谁强调,“常识”的现实的物质对象的看法。在伦理,穆尔认为,善是已知的道德直觉的质量和直接,这是一个谬论,试图界定它的任何其他条款。
此外,托马斯爵士
(1478年至1535年)。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者和政治家领导,主校长英格兰。更多被斩首拒绝接受该教会的头王。受希腊思想,他认为在社会改革,制定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和平状态的图片。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
(1844 - 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作为一个道德家,他拒绝了基督教的价值观和倡导的“超人”谁创造一个新的,生命的肯定,他的英雄伦理“权力意志”。
帕斯卡尔,布莱斯
(1623 - 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和神学家。他(“思想”)追授pensees认为,原因是对人类本身的精神需求不足,并不能带来人的上帝,谁可以被称为只有通过神秘的理解。
柏拉图
(公元前428 - 公元前348角)。西方哲学和苏格拉底的学生雅典的父亲,经过他的逝世,他走过广泛。在返回雅典,他创立了一个学院,在那里他教,直到他去世。他的著作是在其他的苏格拉底和雅典之间对话的形式。柏拉图的许多意见中规定的共和国,而一个理想的状态假设哲学家国王,特别是在道德和数学知识的最高水平的培训。 柏拉图的其他作品分析,道德品德,知识性质和灵魂的不朽。他的观点对宇宙论的强烈影响未来的科学思想两千年。
普罗提诺
(205 - 270)。埃及出生的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谁综合了柏拉图和其他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普罗提诺认为所有的现实是由一个从神源澎湃(所谓emanations)系列造成的。虽然不是自己是一个基督徒,他是一个对基督教产生重大影响。
卢梭,卢梭
(1712 - 78)。瑞士和法国思想家,在日内瓦出生。卢梭一直有很大影响力的政治哲学,教育理论,浪漫主义运动。在社会契约论(1762),他认为是人民的“总意志”或的理性选择,表达对男人的共同利益的政府。卢梭强调人的自然善良。
罗素伯特兰
(1872年 - 1970年)。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有影响力作为一个不可知和和平主义者。早期与怀特海工作诞生了现代逻辑。罗素改变了他的意见,多次,但总是设法建立一个科学哲学,特别是认识论。
桑塔亚纳,乔治
(1863 - 1952)。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和诗人威廉詹姆斯的学生。桑塔亚纳试图调和柏拉图主义和唯物主义,研究如何产生原因,并发现“动物信仰”,或者冲动,是理性和信仰的基础。
萨特,让保
(1905 - 80)。法国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萨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通过他的生活了。他认为,人是“注定是自由的”,并承担责任作出自由选择。
叔本华,亚瑟
(1788 - 1860)。德国后哲学家康德认为,虽然不合理谁将会是在人类事务中的动力,它是注定不能得到满足。他认为,只有艺术和沉思可以提供从宿命论和悲观逃脱。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尼采,弗洛伊德,托尔斯泰,普鲁斯特,托马斯曼。
司各脱,约翰邓
(公元前1266年至1308年)。苏格兰出生的士林哲学家谁试图融入基督教神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司各脱强调,所有的事情要靠不仅是对上帝的智慧,但对神的意志为好。
史密斯,亚当
(1723年至1790年)。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认为,如果政府在离开市场以自己的设备,一个“看不见的手”将保证这些成果将惠及民众。史密斯已成为现今对经济学家巨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
(464 - 399年)。雅典哲学家谁据称写下他的意见都没有,从他的信念,据说写歪曲的想法。他的主要学生,柏拉图,是对什么是知道他的生命知识的主要来源。苏格拉底的质疑,对他们的道德,政治和宗教信仰雅典人,如柏拉图的对话描写,他的问话技巧,所谓辩证,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哲学。 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的说,“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在公元前399年,他被带到法庭受审,败坏青年和宗教异端邪说的指控。被判死,他喝了毒药。
斯宾诺莎,本笃(巴鲁)
(1623 - 77)。荷兰出生的哲学家从阿姆斯特丹犹太社区为异端,在1656年被驱逐,他被基督教神学家14年后的攻击。在伦理,斯宾诺莎提出一套演绎推理数学系统的看法。一元论的支持者,他持相反,笛卡尔,即身体和精神是一个单一的物质,他所谓的上帝或性质方面。
伏尔泰(弗朗索瓦玛丽Arouet)
(1694 - 1778)。法国哲学家,散文家和历史学家,对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之一。一个戴斯特谁是反基督教,伏尔泰广泛提倡宽容和自由的思想,积极的社会采取行动。他的小说Cyandide是莱布尼茨模仿乐观。
白石,阿尔弗雷德北
(1861 - 1947)。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谁与罗素。白石试图融入大自然的形而上学二十世纪物理学的。
奥卡姆的威廉(奥卡姆)
(公元前1285 - 角1349)。方济各会修士和重要的英语神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唯名论,反对他的许多思想和圣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还拒绝了教皇的世俗领域的权力。

❹ 成语是根据什么来创造的,现代还可以创造吗每个成语都代表一个典故吗

tw答: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大多来源佛教
略举一些:一切众生,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一瓣心香,七手八脚,七颠八倒,人穷智短,八面玲珑,三生有幸,三灾八难,三姑六婆,三教九流,三头六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千差万别,口碑载道,大千世界,大发慈悲,大吹大擂,大吹法螺,不二法门,弓折箭尽,寸铁杀人,不可言宣,不可思议,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天花乱坠,心到神知,心心相印,手忙脚乱,方便之门,水中捞月,水泄不通,水涨船高,牛头马面,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半路出家,半斤八两,四大皆空,生老病死,吐丝自缚,因果报应,因风吹火,回头是岸,安身立命,在劫难逃,有口皆碑,老僧入定,肉眼凡胎,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衣钵相传,佛口蛇心,佛眼相看,作贼心虚,邪魔外道,拂袖而去,披毛戴角,抛砖引玉,拈花微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沿门托钵,金刚怒目,勇猛精进,皆大欢喜,看破红尘,苦海无边,借花献佛,旁门左道,神通广大,唯我独尊,救苦救难,清规戒律,现身说法,极乐世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僧多粥少,超凡入圣,无事不登三宝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看僧面看佛面,解铃还需系铃人.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 愚公移山 万象更新;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1.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2.结构凝固性 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3.风格典雅性 成语大都来自古代文献,其语体风格至今仍保留着书面语庄重、典雅的特色。在构成上大都保留着古语词、历史词语和古代语法结构。这与惯用语、歇后语通俗、平易的风格不同。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O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Z 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争取最好。 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❺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位哲学家及其著作与观点.

世界著名哲学家简介
佚名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网络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网络全书派的领袖。
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网络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
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
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
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1870.4.22-1924.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http://www.lbx777.com/11/s_zxjdz/xgzs06.htm

外国哲学家
http://xsh.gxun.e.cn/lkzx/kejian/maze/%CE%C4%B5%B5/%D5%DC%D1%A7%C9%B3%C1%FA/%D5%DC%D1%A7%BC%D2/%D5%DC%D1%A7%BC%D21.htm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鼻祖——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名言: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回答者:wuyanzhu123 - 助理 三级 2-19 13:10
http://..com/question/4004920.html

❻ 世界伟大哲学家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G..Leibniz 1646-1716)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网络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网络全书派的领袖。
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
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网络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
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
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
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
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列宁(1870.4.22-1924.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但是当培根十八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
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虽然他有高朋贵亲和显赫的才华,但是伊丽莎白女王拒绝委任他任何要职,或有利可图之职。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议会中果敢地反对女王坚决支持的某项税务法案。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借”债累累,无所顾忌。(实际上他曾一次因欠债而被捕)。
培根成为一位踌躇满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顾问,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当埃塞克斯野心膨胀,阴谋发动一场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政变时,是培根告诫他,要把忠实女王放在首位。尽管如此,埃塞克斯还是发动了政变,但却未遂。培根在起诉伯爵犯有叛国罪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斩首。整个事件,使许多人都对培根产生了恶感。
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名言: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❼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

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

(7)鸩创造者扩展阅读

马钧的主要发明:

马钧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❽ 指南车的发明者是

关于指南车的出现时间,有四种说法:一、西晋崔豹所著《古今注》及《志林》等
古籍说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二、《古今注》及《鬼谷子》等古籍说周公(即周武王弟)作指南车,是因“越裳氏”来进贡,迷失了归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车,为他们引路。三、刘仙洲在所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说指南车的发明应以古籍《西京杂记》记载为据,定为西汉。四、王振铎在所著《科技考古论坛》中说“创造指南车者,当以三国时马钧为可信”,并引《魏略》所记来加以证明。如何看待以上四种说法呢?
从现有资料判断,知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有两种可能性:利用机械系统之定向性或磁铁的指极性。若以考古资料为据可知,中国齿轮出现的时间,在战国到西汉之间。《宋史》记载了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具体结构,可知宋代的指南车肯定是齿轮传动系统,依靠机械传动系统的定向性。则此种指南车出现时间不可能早在齿轮之前,上述所谓黄帝或周公造指南车之说都不能成立,尤其黄帝发明之说更早于车的发明时间。以刘仙洲所说西汉已有指南车较为妥当。至于王振铎主张三国有指南车说,则就更稳妥了,但将这说成指南车出现的时间就保守了些。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能自动离合齿轮系装置的车辆。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有许多传说和记载。据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三国时代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宋史·舆服志》中对指南车的结构和各齿轮大小和齿数都有详细记载。
现今虽可知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内部结构确是机械系统,与指南针无关,但对其他朝代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未见任何古籍及参考资料,也就无法证明其他朝代指南车内部是利用了什么原理。但如指南车利用了磁铁的指极性,而指南车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过磁铁的发现,现今认为中国磁铁的发现时间为公元前三世纪,与黄帝与周公发明指南车矛盾
---来着《网络》

❾ 苏格拉底饮鸠是什么意思

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鸠自杀
鸠 jiu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苏格拉底被判刑的罪名有两条。一条是亵渎诸神,二是毒害青年。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马克思称之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是雅典人,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他的容貌极丑,鼻子扁平,但眼睛很大,散发着一股摄人的智慧之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一贯生活朴素,吃喝简单,无论春夏秋冬只穿一件破烂衣服,常常光脚走在冰天雪地里,耐受力惊人,勇气也超乎寻常。苏格拉底最喜欢的消遣方式是与人讨论问题或给年轻人讲授哲学,据说受他母亲助产士的职业启发,他和别人对话只提出问题,自己不回答,自称为对话式的助产士,目的在于促使对话者‘诞生’自己的真理。他终其一生述而不作,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学生柏拉图流传下来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哲学命题上。“认识你自己”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本来是刻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但却成为他哲学探索的指南。据说当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后,他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证实这个结论。结果他发现这些所谓的有知识的人既缺乏知识,又不聪明。于是他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没有智慧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认为有智慧;他比别人高明与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一无所知。因此,他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

在这种对人类“反躬自问”的哲学探索中,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理性思维,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才的思想火花,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同时期希腊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作用的缺陷,后世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们高举的理性主义的大旗在这里就可以找到源头。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他的名言“我无知,所以我求知”;“知识即美德,邪恶即无知”标榜着他对知识的重视。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他心目中优秀的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修养,崇尚理性。他大部分时间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真理、正义、高尚等人的精神修养的哲学命题,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乃至于西方哲学的新方向。

苏格拉底的思想倾向使他背上了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在他70岁的时候,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本来,只要他妥协一下,完全可以避免死刑。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这样,他就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18世纪法国的画家雅克-路易·达维德的作品《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鸠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撑盛毒酒的杯子,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画家的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

苏格拉底悲剧性的死,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使起永远闪耀着诚实与正义的光辉。

❿ 修改病句、成语运用(选择题)、的题目、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改为:他跳下池塘,游了过去,很快就到了池边。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9、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01、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
C、我相信,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的钟灵毓秀。
D、 从你出生就在影响你,与生俱来、无所不在,潜移默化。02、使用恰当的一项(B)
A、 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
B、 说话吞吞吐吐,言不由衷,隔靴搔痒,何必写杂文呢?
C、 十多座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
D、 这个公司厝火积薪,防患未然。03、使用正确的一项(C)
A、 如果把缺点掩盖起来,无异是饮鸩止渴。
B、 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美满。
C、 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
D、 我们应该向先进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鄣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04、使用正确的一项(B)
A、 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B、 美国政府应以失败为契机,改弦更张,以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C、 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 许多人对PPA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仍执迷不悟。05、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B)
A、 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B、 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
C、 词,经过词人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高雅的文学形式。
D、 相敬如宾是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06、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B)A、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
C、自从八十年代开始,年年方兴未艾。
D、全场都不情不自禁地应主持人要求唱起歌来。

0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B )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08、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C )A.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自然是拍摄电视节目的绝好背景,但也经常出现阴差阳错的麻烦。
D.认为电影剧本的景不用写得太具体,太具体了反而越俎代庖,这种论点是不能成立的。0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A.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驰,川流不息。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
滥竽充数。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 )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C、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