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新论
1.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创造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创造教育: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开创造教育研究之先河,著有《遗传的天才》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奥斯本研究集体创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教学在美国得到发展。如布法罗大学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实验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视,1960—1979年有关创造力培养著述译作有250多种,并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设“发明教室”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创造教学已成世界性潮流。陶行知为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于20世纪30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60年代后,台湾省教育界亦就此进行实验研究。如贾馥茗1968年在国语科中进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造教育在中国再度兴起。如1982年中华创造力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进行实验,运用一些专门编排和设计的教法。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创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并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创造教育的三个关键: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习惯和因材施教三个关键”。
2. 关于教育的最新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以下几条: 1. 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它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的,即图式( scheme ,schema) 。图式一经与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这种适应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的。同化是当儿童每遇到新事物时,在认识中就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消化) ,如获成功,就得到在原有认知上的平衡,实现了认知量上的增加,如婴儿吸吮图式,从吸母亲奶头到同化奶瓶上的橡皮奶头。反之,便要通过顺应(调节) 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以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实现认知质上的变化。如从吸吮图式到咀嚼图式。 2. 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跟着一个出现,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先后次序不变,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结构的基础,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如0~2 岁属感觉运动时期,为了对付当前世界,婴儿组织天然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2~7 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参与,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合逻辑,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7~11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地思维的能力,能守恒,但仅仅在他们能借助于具体对象与活动时才可能这样做。11~15 岁属形式运算阶段,青年发展起来了在一种真正抽象的与假设的水平上有条理地思维能力。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即有的儿童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年龄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数的含义。在不同学科方面的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青少年一般先在自然学科领域出现形式运算思维,在社会学科领域的思维发展较慢。而且,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了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又可能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成人即使不在15 岁,20 岁左右一般达到某些形式运算的阶段,他们却在特殊的兴趣或能力范围内使用形式运算。例如,一个汽车机械师较少以形式的理论和方法思考有关哲学、医学或文学等方面的问题,但可能在汽车出了毛病时使用形式思维。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 1. 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这些结构的构成乃是把现实在行动中或在思想中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1 ]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每一阶段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能说明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教育则要适合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水平提高,并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式认知外界,进行第二级抽象,在学习概念时,不象前运算阶段儿童那样首先要从大量的例子中抽象概念的关键属性,而是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关联,从而获得意义。但是一般来说,他们要凭借具体实际经验,也就是要凭借各种关键属性的例子,所以小学阶段借助一些反映关键属性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的概念是必要的。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他已经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开始由具体形象的智力操作,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应适应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认知的新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可以说,中学生的大部分新概念都是这样获得的。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为一种新的讲授教学作好了心智上的准备。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具体的实际经验,发现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必要了,对相当的中学生来说,也还未充分达到这一水平,或是在某些领域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因而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例如,在讲解几何学中“一个点围绕着另一个固定点的等距运动的轨迹是圆形”这一抽象原理时,有的教师利用生活中驴拉磨的具体形象加以说明,就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圆形的概念了。 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例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分类概括能力很低,但通过分类训练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幼儿园有许多分类训练的游戏。小学语文教科书,从1 - 2 年级起也有不少字汇概念分类练习,这不仅能扩大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发展他们的概括思维能力。当然,认知发展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不是短期的、简单的训练能达到的,这种训练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经验的规则,并不能导致守恒概念的获得与巩固,唯有经过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训练,对于认知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 再如,对概念的理解,儿童生活中间有着多种多样的概念,有实物概念,有社会概念,儿童在口头上也会说出各种概念,但并不等于孩子理解了概念,特别是一些社会概念,如“工人”,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的理解水平可分四个等级:不理解、笼统理解(如说“我爸爸是工人”) 、开始分化(会说“工人是盖房子的”) 和开始能和某些本质属性联系起来,接近于初步定义,如说“工人是做工的”。教育可以在引导儿童在对多种具体形象“工人”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向更高概括水平上的“工人”概念发展。其它概念的形成也是如此,这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当然,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发展有个“度”,在这一点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或中间状态) 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即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向新的最近发展区靠近,从而实现着学生认知上的发展,故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2 ] ,桃子不能一伸手就摘得到,而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即把儿童置于适合下一阶段学习的条件下加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参考资料: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03.
3. 论文:关于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几点思考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面对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情景,在教学上做到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我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将自己和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和学生一起比身高、度量身高,将所有人的身高记录起来,然后每个小组进行,看看谁最高,高多少,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就抓住时机,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引入课文内容、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课文内容,学生也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接受了新知识。
二、启迪学生创造思维
三、要在知识迁移时进行思维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创新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是知识的“点金术”。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首先提供学法示范,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等阅读数学课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讲读结合,课堂上要把知识讲授和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从课本中找答案,实现知识迁移。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强化思维训练。如应用题教学,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有联系的已知条件去思考问题的条件推导法,根据问题思考需知条件的因素分析法,并把这些方法从各个应用题的具体解答中概括为一般的解题思路。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
五、创新评价体制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尝试。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而不是教师摘果子喂学生。同时,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
4. 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高创造力的人才。就目专前我国基础教育属而言,我国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还很薄弱,不论家庭、学校、社会,压制摧残儿童创造力的现象都很严重。为了培养一代新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创造教育,大力开展创造教育。
在我国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创造教育的是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在自己长期教育实践里非常重视儿童教育问题,曾对儿童教育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就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前瞻性。重新发掘,研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遗产,推进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创造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定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第一部分: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一)从学术背景来看,他科学地吸收了王阳明和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儿童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并把“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5. 儿童教育新论的作者简介
刘晓东,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著有《儿童精神哲学》《儿童教育新论》《解放儿童》《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等。 “作者力图从儿童自身的诸种精神现象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出发来建立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往各种教育学教材和专著……一般只是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形式面的简单描述作为论证根据,而未深入到儿童心理的内容面――儿童精神世界的诸多丰富现象之中……本书则对儿童的哲学、科学、伦理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在精神世界作了深入阐释,并力图据此探索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当说是对当前教育学(尤其是低龄儿童教育学)的一个贡献。”“在几个专题分论中,作者对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和整理在国内应属开创性研究。……在儿童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是有所开拓的。在其他几章中,作者也同样表述了一些新的观念。”(见鲁洁教授序)
该书主张,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儿童的世界;儿童教育学学科的理论建构应当以儿童的天性和儿童世界(或儿童生活)以及儿童成长的轨迹和规律作为逻辑起点。
目录:
鲁洁序
前言
第一章 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经的儿童观:儿童生而有罪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白板说”的儿童观与“儿
童的发现”
五、“教育心理学”运动:对科学儿童观的召唤
六、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已成为可能
七、20世纪:“儿童的世纪”及其问题
第二节 儿童观演变的原因
一、人类主体的发育水平对儿童观演变过程的制约作用
二、时代精神对儿童观演进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福利与权益的发展
第四节 儿童崇拜
一、中国的儿童崇拜
二、西方的儿童崇拜
第五节 儿童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及其现代化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二、中国近现代的儿童观
三、中国当代的儿童观
四、儿童观的现代化途径
第二章 教育观
第一节 “教育”一词的初始意义为儿童教育
一、“教育”的词源学意义是指儿童教育
二、再论教育的原初意义是儿童教育
第二节 教育发生(或起源)的原因
一、童年的由来与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
二、儿童期的存在对于游戏和教育发生的意义
第三节 儿童教育的本质
第四节 教育与发展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
第五节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质及其对教育的决定
一、儿童心理发展存在阶段性
二、阶段的连续性是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结果
三、外部条件不能影响发展阶段连续的次序、时间或速率
四、教育不能够超前,亦不可以滞后,它应当着眼于当前发展的关键期(兼
论什么年龄入学最适宜?)
第六节 教育应当“无为”----园丁说与否定教育论述评
一、园丁说
二、否定教育论
三、综论
第七节 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
第八节 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第九节 教育者的人格:一种巨大的教育影响源
第十节 论教师职业及其幸福
第三章 儿童的身体与儿童体育
第一节 儿童的身体
一、儿童身体的由来人类胚胎的发育是对人类产生以前的整
个生命史的复演
二、儿童身体的发育需要文化环境
三、儿童身体的发育是在全面地辩证地复演人类文化演进历史的
过程中完成的
第二节 儿童体育的目的和功能
第三节 怎样进行儿童体育
一、儿童保健
二、儿童身体锻炼
第四章 儿童的哲学与儿童哲学教育
第一节 儿童的哲学
一、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
二、什么是儿童的哲学
三、儿童的哲学与成人的哲学有什么不同
四、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五、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哲学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
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
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
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培养世界观以及提升精神境界的功能
四、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
五、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
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
六、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第三节 怎样向儿童进行哲学教育?
一、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
二、作为智慧探求的哲学教育
三、作为文化陶冶的哲学教育
第五章 儿童的科学与儿童科学教育
第一节 儿童的科学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
一、科学的功能
二、一些思想家对儿童科学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三、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怎样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
一、科学方法
二、科学精神
第四节 儿童科学教育的误区:消灭童话世界
第五节 我们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坦
第六章 儿童的伦理学与儿童道德教育
第一节 儿童有其自己的伦理学
第二节 儿童的伦理学:儿童对外部规定的建构
一、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构建
二、角色承担与道德认识的来源
三、观察学习与道德认识的来源
四、儿童的伦理学演进的动力
第三节 儿童的伦理学:儿童的道德困惑与道德认识
一、儿童的道德困惑
二、儿童的道德认识
第四节 儿童的伦理学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网络
一、什么是道德范畴
二、儿童的道德范畴是逻辑的系统的展开的
三、儿童的道德范畴系统是怎样的
第五节 总结:儿童的伦理学的性质
第六节 方法论方面的思考
一、系统方法
二、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
第七节 研究儿童的伦理学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一、儿童的伦理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
三、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
四、发展儿童的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
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
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七、帮助儿童建构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八、与儿童开展对话
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第七章 儿童的艺术与儿童艺术教育
第一节 儿童的审美
一、审美是儿童的天性
二、主客体演进对儿童审美表现的影响
三、儿童的审美是与认识平行发展的
四、审美和艺术具有怎样的关系?
第二节 儿童的艺术
一、儿童都是艺术家
二、儿童艺术的性质
三、怎样理解儿童的艺术
四、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
第三节 为什么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在促进儿童主体发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审美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教育可以进一步发展这种方式
第四节 怎样进行儿童艺术教育?
一、保护儿童的艺术天性
二、儿童审美教育
三、儿童艺术创造教育
第八章 儿童的语言与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 儿童的语言
一、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潜能
二、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三、儿童语言习得的阶段
四、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
五、儿童的言语演生的逻辑路径
第二节 儿童语言教育
一、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是在认识和交际过程中表达出来的
二、在对人类已有思想的理解中学习语言
三、对于儿童应当进行适度的专门的语言培养
第三节语言教育的误区:超前识字
一、超前识字观念的文化根源
二、超前识字的局限性和危害性
第九章 儿童教育的整体构型
第一节 真善美的统一与教育的整体构型
一、真善美是辩证统一的
二、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与教育的整体构型
第二节 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的一致性与教育的整体构型
一、精神发生学研究的历史
二、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过程是一致的
三、精神发生的坐标模型
四、现代精神个体的发生是教育发生
五、个体与类的精神发生的一致性与课程设计 跋
本书试图建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学体系,是一部儿童教育学专著,亦可用作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儿童教育学教材。作者力图从儿童自身的诸种精神现象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出发来建设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往各种教育学教材和专著虽然也将教育与儿童身心特点相适应作为基本规律,但由于对儿童身心特点的论述不够全面和深入,一般只能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形式(如认识、情感、意志等)的简单描述作为论证根据,而未深入到儿童心理的内容面——儿童精神世界的诸多丰富现象之中,为此教育与儿童特点相适应的论述不免流于浮泛。本书则对儿童的哲学、科学、伦理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在精神世界做了深入阐释,并力图据此探索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当说是对当前教育学(尤其是低龄儿童教育学)的一个贡献。作者简介
刘晓东,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学前教育学。目录
6. 关于学前教育创造教育的例子
亲爱的~我没有看明白的问题的意思~你能说的分具体些吗?
我推荐一个学前教育的机构给你~
孙瑞雪教育机构
下面附上
净化儿童生存环境全民行动书!
20年的“爱和自由”教育之路,我们一直在尝试做更符合生命成长法则、更符合儿童成长需求的教育。最早,我们只在校园内从事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然后,我们以持续11年的全国公益巡讲开始协助和支持家庭教育的改善;今天,我们想要尝试从最简单的举动开始,让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耕耘出一片能看见儿童、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成长的土壤。
因为,这个国家的未来不是某个人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孩子也不是某个人的孩子,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孙瑞雪老师说:“我和我的团队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唤醒爱!”让我们从自己开始,从这些点滴的行动开始,唤醒全社会对孩子的爱!
1、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上的时候,请您报以友善的微笑:)
2、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想要和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请您蹲下身,让您和孩子处于同一个视觉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
3、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绝对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你妈妈(或爸爸)就不要你了(或不喜欢你了、或生气了)!”
4、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甚或于更为暴力的行为;
5、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看到哭闹的孩子时,请您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允许和一个空间,并报以最大的耐心和理解;
6、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不试图以道德劝说甚至要求孩子分享属于他的物品;
7、不论您是谁,在可能的情况下,当孩子专注时,请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愿望完成一件事;
8、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试图用您的催促、责备、抱怨去加快孩子的速度。
9、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偏爱。
10、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恐惧、害羞等),不诱哄或勉强孩子做他不乐意或无能力承受的事情;
11、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一个孩子在向您表达和表述的时候,请用眼睛看着孩子,认真聆听。
不论您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角色,与孩子是什么样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孩子的处境。
维护意味着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规范和促使环境中的他人共同维护;维护还意味着当您遇到一个人对儿童施予任何形式的暴力时,请告诉他对待儿童的正确方式。
本信息孙瑞雪教育机构版权所有,我们欢迎所有单位、组织、个人转发。如果您基于任何原因,不愿意注明出处,我们也很高兴能支持到您!改善儿童生存环境,让我们与爱同行!
7. 论小学的创新教育
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或创造性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 开发,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 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 质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科学启蒙,丰富实践活动
谁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现在初等教育乃至学前 教育阶段就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中小学阶段,科学启蒙教育的重点在于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和方法,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科技现象、对科学成 就的关注和求知欲,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打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最富创造力,而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 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根据青少年认识特点,让他 们更多的接近实际,对大自然的体验学习以及家庭、田间的劳动实践,将使青少 年受益终身。仅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看,丰富的早期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具有 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拥的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有益于创造人格的培养。大量 的实践活动又丰富了青少年的表象储备,为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原 料。而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关专 家调查后指出:与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书面知识丰富,脑筋灵活,但城里孩 子缺乏实践,导致了他们创造力的下降。为此,在学校和家庭中,必须解放青少 年的空间和时间,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 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家长还应当是有心人,对于那些爱搞制作或 喜欢写作以及对某一专业或某一活动非常入迷的青少年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2.变革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学生“have a try”(试一试),鼓励学 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 的意识和技能。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为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 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 也就是说,让学生充分有“have a try”的机会。同时,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要 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上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总之, 教育者应重视学法研究,以更大的宽容心和鼓励精神去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
3.丰富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 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 于想象。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 目标。
有关研究证明,创造力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充分发展、有机结合的结果。 可惜的是,迄今各国的教育,大多数是重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对发散思维的培 养。其结果,聚合思维的发展往往以忽视甚至抑制发散思维为背景、为代价的。 因此,在创新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我们必须在各种教学活动 中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 种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 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
8.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字:创新素质教育健康创新精神由于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比较偏重于一种解法。而现在的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花力气引导学生,还要把学生的思维扩散开来,寻求多种多样的答案,从而有所发现,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 一、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合作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讨论可以使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学生间、师生间多维信息交流的渠道。 讨论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方法,目的不在求同,而在求异,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二、在教学中大胆质疑、设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也应是创新教育的一项准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创新的前兆。我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没有疑问,就难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标准,以老师的讲解为准绳,就难有创新,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有学问,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多思多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古今中外许多事例都早已证明,只有善于思考、敢于发问,才会有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发明创造的出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引导学生的多思多问入手,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思想,创造一个"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发现、质疑、思索、研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一旦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问,就会主动地思索、研究,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能力。当然,引导学生多疑多问的方式也非常丰富,既可以个人提问,也可以小组质疑;既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书面报告。 总之,让问题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教学中用想象的方法拓展创新思维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益。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要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创造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步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联想、想象的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如果能经常这样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那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将不再是件难事。在教学中利用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找到"触发点"、"着火点"。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常规和定势,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开放、民主的氛围,活跃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尤其是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能否形成。民主性之一要求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改变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你服从的师生关系,放弃长者的种种威压,不再求会责备,能容许学生有不完满甚至错误的表现,不再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民主性之二意味着全体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无论他们的智力水平与心力水平有何等差异,都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都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都可以得到鼓励与赞许,而不是在分数所定的三六九等中备受压抑,失意落寞,不会因为分数的暂时落后和学习的一时困难而遭受歧视和嘲笑。民主性之三指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现、培植、张扬和发展。一个扼杀个性、排斥多样性、压制标新立异、禁止自由想象的环境,一个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是极不利于创造思维存在和生长的。在这样的"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中,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从而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教育,贵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把数学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1、《教育科学研究概论》,魏龙渝主编 2、《数学教学新视野》,张之伟主编 3、《课堂教学技能》,张学敏主编 4、《中学数学教学建模》,伊道恩主编 5、《中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孙春成编著6、《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苏]巴般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