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创造孙悟空

创造孙悟空

发布时间: 2021-01-30 04:03:39

Ⅰ 西游记中吴承恩为什么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先让他反抗,例如大闹天空,然后再让他一步一步走向归顺呢

我倒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反抗。
他开始反叛,反的是天庭,后来皈依的是佛教,所以认为作者的内心反对当时的朝廷吧,希望改朝换代。
但最终还是要换个人人统治自己这种心态,大概就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了吧!

Ⅱ 《西游记》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西游记》是吴承恩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的。

《西游记》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创造孙悟空扩展阅读:

在明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这部《西游记》,是全真教祖师丘处机丘真人写的。

丘处机确实有一本《西游记》,但多了几个字,叫《长春真人西游记》。丘处机从中原出发,千里迢迢跑到西域去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劝说大汗不要滥杀无辜。丘真人的弟子李志常,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书,叫做《长春真人西游记》。

这本书写成后,在社会上流传不广。但丘处机本人实在太有名了,于是人人纷纷传说,市面上流传的小说《西游记》就是丘处机写的。

今天的百回本《西游记》不可能成于丘处机之手,因这里面出现了很多明代才有的东西,比如锦衣卫。但不能否认,《西游记》和全真教以及丘处机有亲密关系。

在甘肃张掖博物馆曾对外公布了一组“西游记”壁画,在约十六平方米的墙面上,绘制着10个西天取经的故事。据专家考证,这批壁画的绘制年代可能应是元末明初,这就意味着,要比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还要早200多年。

此外,在敦煌莫高窟中,也发现了唐僧取经壁画,比大佛寺的又要早一百多年。在壁画中,取经的队伍只有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而这也正是西夏(北宋)这一时期流传的“西游记”版本,或许是最早的《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虽然成型很早,但由于一直没有具体的作者,使得这部作品的改编整合者吴承恩成了作者,从而名垂青史。

Ⅲ 关于孙悟空

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去往西天取经,死过不只一次,很多次了。
孙悟空死过一次,因为阎罗王把他的魂勾走了,后来大闹阎罗殿,把自己和其他很多猴子的生死簿都勾掉了。

Ⅳ 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吗还是吴承恩参考某个什么东西才创造出来的。

我看过一本复书,书名字忘了制,写了一些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一些过程
书上说 猪八戒这个人物不是他创造的,他根据一个传说里面的故事加入的这个角色,貌似我记得孙悟空也不能说他完全创造的角色,他只是把这个角色创造的更加鲜活,具体,更加丰富

Ⅳ 用创造苹果壳,孙悟空机器猫等编写小故事大启发

也没兴趣写

Ⅵ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Ⅶ 孙悟空到底有何来历为何三界的“大佬”都对他很好呢

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的西游记,这主角光环自然不会生的无缘无故,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何三界之中无人敢杀孙悟空?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太上老君多次暗中斗争,孙悟空居然还是折在了如来佛祖的手里,并且如来借力打力乘机将孙悟空收入麾下,并且借由安天大会的由头,明确对玉帝表示了忠心,这也让太上老君的计划彻底破灭。

Ⅷ 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

一、 不畏自然艰险,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他具有锄强扶弱,抱打不平的英雄本色,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但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而且也是为民除害。

他疾恶如仇、敢于斗争、有胆、有才、有识。取经路上,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而且也是为民除害,他要铲除一切妖魔怪,荡尽黑暗他“志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抱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二、 追求自由,反对神权,对神佛依然保持桀骜不驯的一贯作风,归于佛门并不意味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已的独立人格,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

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气馁,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返求民主的精神,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正体现了他的 叛逆性和妥协性的性格特点。

三、 孙悟空的性格是动物的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猴子的机灵、顽皮、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与人的好名好胜,好戴高帽的自尊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他具有多层次性格特征。

体现情节:

在黑松林,唐僧被被黄袍怪拿住。幸得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相救,百花羞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猪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猪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孙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

乌鸡国国王因不敬文殊菩萨被狮猁怪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联合乌鸡国太子揭露假国王的真面目,狮猁怪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8)创造孙悟空扩展阅读:

南宋时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的“白衣秀才猴行者”是孙悟空第一次在文本资料里出现,应是吴承恩创造孙悟空的雏型。猴行者作为取经过程的护法形象出现,使玄奘取经故事脱离了历史原型,给取经故事增加了丰富、神奇的内容。

这位猴行者原是一位大罗神仙,因偷吃王母蟠桃,被贬至花果山。他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秀才,诚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能知过去未来之事,还知道西天取经有百万程途要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

他能广施法力,将玄奘等六位凡夫俗子带到天上水晶宫赴斋。大梵天王赠给猴行者的隐形帽、金锡镮杖、钵盂三件法宝在西天取经、降妖伏怪、征服险阻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在整个西天取经过程中,他一直和法师患难与共,结伴同行,从东土一直走到西天。

Ⅸ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有历史依据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有历史依据?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的吴承恩根据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小说里的唐僧即是玄奘,那么小说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也有历史依据?

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里一幅900多年前的壁画,给出了答案。

在中国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千佛洞里,有一幅900多年前的壁画,描绘了玄奘师徒的形象,成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水月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壁画主体是端坐的观音,神态自若,周边彩云环绕。画面右下角,是玄奘和徒弟。玄奘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面向观音,沉静虔诚;而满脸猴气的徒弟,牵着马,手搭凉棚,好奇地眺望着观音,调皮的神态跃然壁上。虽然整幅画面,观音的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相对较小,但从人物衣着,以及马背上看不到装经书的包裹、装经文的木盒等细节判断,壁画描绘的是玄奘取经途中的情景。

综上所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是有历史依据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