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南靖新型

南靖新型

发布时间: 2021-01-28 08:27:38

1. 传统居住民宅有哪些

民居,是人们为生活和生产之便利而建造的居住和休养场所。民居选址、立基、构架、室内外装饰摆设都是从当地的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出发,用设计构建出各式各样的建筑。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窗全都渗透着各民族深厚的文化风彩。形态各异的居住环境形成了不同风情的人文精神,绘制成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家居建筑,融合了民族的审美意识、思想情趣、社会风俗、宗法观念等,不论是繁华都市的深宅大院还是江南水乡的市井集镇或山庄村寨的石砌碉楼或林海环抱的木楼竹屋,无不洋溢着凝重、崇高、壮美的生活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们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辽代时期,四合院就已经初步成形。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现存的四合院,以清代的遗留为多。由于建造的时间和规划不同,内城和外城的胡同里的房屋建筑也不同。虽然在房屋建筑的基本格局上都是四合院,但内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却大不相同,内城胡同中的房舍大都是标准四合院。所谓标准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东西厢房四面围合,用卡子墙把房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式院落。老北京人叫四合房。其中厅堂、正房、院子、私塾、书房、游廊、厨房,一应俱全。大户人家甚至有园林和马车房,关上大门,自成天地。四合院的精髓在于“合”字。中心有个庭院,作为往来、采光、通风的用途。

四合院的样式古朴大方,庄重典雅,布局讲究,环境幽静。“高台阶红门楼,青砖灰瓦博风头",屋脊高高翘起的马尾脊、屋檐下油漆彩绘的山水烟云,磨砖对缝的墙面,玲珑精巧的花园,无不渗透着中国民居的古貌神韵。

正规的北京四合院一般以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内向心,对外封闭,方方正正。四合院无论大小,都是四面房屋合成一个庭院。只有一个院落的称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的称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叫三进四合院,由此类推,北京四合院可多达八进、九进院落,真可谓深宅大院。

因为建筑面积的大小和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说有大四合院、中四合院、小四合院之分。

大四合院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前廊后厦,抄手游廊,垂花门,影壁,隔断都特别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为大型住宅建筑,多为官宦人家。

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东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在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这样布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清代府制,因封爵等级不同,所居府第的规制也有差别,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门柱饰黝垩,中梁饰金,旁绘五朵杂花,公门铁钉,纵横皆七。侯以下递减。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时的那王府和恭王府等几个,壮观气派,还带花园。在四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一般中等有钱人家居住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五间的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耳房是单开门,所谓“三正两耳”。七间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连的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和耳房之间有个过道,可以通后院。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里外院都是砖地,雨过天睛后,院子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一眼就看见里院,就在月亮门的后边立一堵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凉。外院东西各有鹿顶一间或两间。鹿顶的房子比厢房要小一点,用做厨房或是仆人们住。南房七间的格局,尽东头儿的一间是大门洞儿,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尽西头儿的一间做车房或是做旁门。

普通人家居住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布局比较简单,一般是北房三间,大多都用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其中最东面的一间开作门洞。大门多是起脊门楼。院内都有青砖墁的甬道与各屋相通。老北京人一家两三辈人多住这样的小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重视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繁茂,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普遍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不用钢筋与水泥,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以防震。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以十分朴素庄重的印象。

四合院的配套设施

四合院的大门大多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大门一般是黑色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进了大门还有垂花门、月亮门等。垂花门是四合院内最华丽的装饰门,称“垂花”,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门内是用于起居的卧室“内宅”。

烘云托月的影壁是北京四合院与大门配套的建筑。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建在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这种影壁较普遍。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坐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呈“冖”

形的,叫雁翅影壁。这两种影壁或独自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主要用于挡住对面房屋和不太整齐的房角檐头,让从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的感觉。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平面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2—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用作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宽阔、富丽。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显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的北京四合院逐步被更方便的单元住宅楼所取代。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山村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傲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相传西晋末年,由于中原战争不断,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了躲避战乱而渡江南迁,至南宋时历时千年,辗转万里,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区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为“客家”。“客家”一词,就是相对“土著"来说的。为了生存与发展,客家人一方面披荆斩棘,开荒屯田,一方面建筑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在当时的条件下,家族聚居是防御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结果。举族迁徙的客家人就地取材,运用中原古代的建筑技术,仿照军事用途的城堡,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建筑奇迹——客家土楼。

土楼大多呈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福建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特别是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具有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光好等特点。因为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土楼用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沙、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土楼一般高三层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土楼结构奇特,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它们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气势磅礴,令人震撼。土楼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灿明珠”。

客家土楼一般地处于群山茫茫的山坳中,形态各异,形体单纯,几何感较强,常为方形、圆形。另外还有一种屋顶檐口高低错落多层重叠名为“五凤”楼的,其形态变化多样,结构很复杂。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圆楼是客家土楼中最著名的一种。圆楼都是由两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圆楼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备。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而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小间,其内侧为走廊。其中包括年代最久、环数最多的“承启楼”,直径最大的“深远楼”,直径最小的“如升楼”。据统计,现存完好的圆形土楼有700多座。

方楼在土楼中最为普遍。此建物类型的特点,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筑物。而扩建的制式规格普遍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这些相同建造形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到六层楼。最后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据统计,单是永定境内的方楼便有4000多座。目前所知最大的方楼是建于清咸丰元年永定县高陂镇的“遗经楼”。

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五凤楼名字的由来普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五风楼屋顶檐口多为无层叠,就像展翅的凤凰,因此得名;其二是说“五凤”分别指五种不同颜色的.“鸟”:品、黄、绿、紫和白色。它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以及中五个方位,因此称为“五凤楼”。不管因何而得名,不可否认的是五凤楼在客家土楼中最接近中原院落式民居建筑。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凸,很像中国古时笔架。并且所有的房子都为中轴对称。

五凤楼有几种不同的式样:三厅式的,两厅加一个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式的,三厅两边房加上后面围龙的,九厅两穿堂的。最为常见的五凤楼有三个厅堂两个边房。后堂和两边的房屋通常是两层的。在楼的前面都有一个半圆状的水塘,其中水塘的直径边靠近土楼与之平行。夹在塘与土楼之间还有一个称为“禾堂”的空地,它是客家人用来晒谷物的场所。五凤楼大多是对着河流而建,很多是坐落在山坡上。使得整个建筑群落由南向北呈阶梯式升高。从正面看屋顶展现出层层跌落的效果,气势不俗。五凤楼所在地区礼教兴旺,族人大都盼望子弟经过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鉴于五凤楼大门口常有匾书“大夫第”三字,表明主人身份显赫,隐喻主人期望:希愿子弟能步步高升、出人头地。

除了圆楼、方楼与五凤楼之外,以形状分类的土楼尚有凹字形、半圆形、与八卦形等。凹字形土楼主要地处于闽南南靖、诏安。半圆形分布于平和与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楼则偶见于永定、漳浦、华安、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其中全中国最大的八卦土楼则为道韵楼。

土楼大王——承启楼

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看起来很像一座城堡。这座土楼就是世界闻名的承启楼。巨大的承启楼正是借助这方寸的邮票名扬天下的。

承启楼处于福州高头乡高北村,相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动工,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时3代。其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都是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为感谢老天眷顾,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的造型艺术,融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1981年被收人中国名胜辞典,称作“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大放异彩。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

土楼王子——振成楼客家人从中原迁居而来,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极深,他们深知八卦自古以来是人们用以排兵布阵,抵御敌人的秘籍。因此,为求生计,他们面对着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困难,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从安全角度出发,在设计、建造土楼时使用了八卦。其最典型的是福建永定县的土楼王子——振成楼。

振成楼地处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问,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危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体;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互通。一旦盗贼进屋,卦门一关,便可瓮中抓鳖。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发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

馥馨楼坐落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769年,距今~1200年的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通体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民居的亲密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装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最大的方楼——遗经楼

遗经楼座落在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是现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方形土楼。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便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而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落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整齐,条理清晰,耗时70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还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组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中间是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上学。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

府第式土楼一裕隆楼

地处于福建永定县高陂镇,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历经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门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全楼纵深108米,宽5米,主楼高11.4米。全楼计有25个厅,118个房间。门楼外有17米宽的晒坪,30米宽半圆形的鱼塘一口,正楼后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长的扇形围墙。全楼占地近万平方米。整体建筑群院落重叠,屋宇参错中显得和谐统一,气势恢弘。

我国著名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该楼后,在《闽游记胜》中写道:“虽近傍晚,徘徊留恋,未忍遂行",在归途中即兴吟诗日:“仿佛仙山初入梦,自怜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

陕北民居

窑洞是中国北方陕北高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考古发现,轩辕黄帝部落活跃在陕北大地时,用作藏身的人工洞穴,正好记录、透露了这类原始穴居的信息。经过几千年的缓慢演变,原始洞穴逐渐成为定型的土、石、砖窑洞。据研究,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当今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为舒适宜人。

一院窑洞通常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洁白利落,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非常暖和。

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装饰一些画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叫做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的装饰,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陕北窑洞的窗户十分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大方。窗花坝占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照进来。

窑洞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冬季窑外滴水成冰,北风呼啸,窑内灶膛里烧些柴火就暖融融的。夏季7月窑外热浪翻滚,窑内却凉爽如秋,胜过安空调。人们常说陕北穷,这窑洞却是大自然给予陕北人的厚爱,也是陕北人的智慧象征。

陕北窑洞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在延安写下了窑洞史最为光辉的一页。1935年,中国共产党把延安当做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延安凤凰山下、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及鲁艺旧址的山沟里修建了众多石窑洞和土窑洞。

进入90年代,离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500米的地方,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延安窑洞宾馆。这一宏伟的整体纯窑洞建筑群依山而建,共八排268孔窑洞,按三星级标准修建。窑洞墙上挂着安塞农民画,窗户格子纸上贴着陕北剪纸。每排窑洞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洋。溢着陕北农家气息。延安窑洞宾馆成了延安旅游的新亮点。

山西民居乔家大院

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数祁县和平遥。乔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乔家大院坐落于美丽而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坐落在祁县城东北12千米处的乔家堡村正中。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此后又经扩建增修到1912年竣工。历时近两个世纪。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都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嘹望探口,这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名扬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五代乔致庸的堂名。

从高空俯览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建筑前低后高,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上的“前低后高,子有英豪"的说法。

走进乔家院大门是一条笔直的石面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书塾,因此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连,用做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表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风格。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千秋,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具特色。

乔家大院威严高大,富丽堂皇,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展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非常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毫不夸张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平遥古城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

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

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在普遍使用玻璃时,有的富商用的是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

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漫步在外滩上,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雄伟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游走于大街小巷,你会感觉那独具神韵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说起上海民居,一定不能忘记石库门。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因此叫做“石库门”。

19世纪后期,石库门建筑模式开始在上海出现,它是江南民居的一个分支。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有着江南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且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二楼有出挑的阳台。黑漆大门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普遍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但总体布局使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坡形屋顶常带有老虎窗。

红砖外墙,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细部使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后来,石库门逐步被上海接受。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都住进了石库门,现在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上海闹市区的石库门正在消失,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人美好回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但是,上海很注意保留老的建筑,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云南民居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低纬度的高原上,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民风淳朴。在这片神奇美丽的红土地上,生活着26个兄弟民族。而他们的居所自然而然地便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格:有高寒山区普米族

2. 诏安有什么特产或人文之类较有名的产物譬如一提到什么产物就知道是诏安

青梅最有名,诏安还是“中国青梅之乡”和“书画艺术之乡”呢!更多可查网络!
诏安县
诏安县九侯山花瓶石诏安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是海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是著名的“中国青梅之乡”和“书画艺术之乡”,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素有“福建南大门”、“闽南大温室”之称。
中文名称: 诏安县
外文名称: Zhao'an County
所属地区: 福建省漳州市
下辖地区: 南诏镇等
政府驻地: 南诏镇
电话区号: 0596
邮政区码: 363500
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
方言: 闽南方言厦门话、闽西客方言
气候条件: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乌山自然风景区等
车牌代码: 闽E
拼音: Zhào ān Xiàn
代码: 350624

简介
诏安历史悠久,山川毓秀,地灵人杰,文风炽盛,书画艺术源远流长,素有“书画之乡”之美称。诏安书画之风兴于唐代,经历代书画家的辛勤耕耘,丹青耀眼,翰墨飘香,名家佳作层出不穷,至明代已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清代,著名画家沈锦洲及其弟子开创了“诏安画派”,使诏安书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中国书画艺林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开放县的诏安,经济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书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敞开关门,八面来风,四方客涌,诏安书画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能书善画者遍布城乡,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形成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书画之乡”,名扬中外。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诏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闽粤交界处,毗邻广东省饶平县诏安县城夜景,地理坐标为北纬23°35′—24°11′,东经116°55′—117°22′。主要河流有东溪和西溪。漳诏高速公路、324国道过境。[1][2] 诏安县年降水量1447.5毫米,年均气温21.3℃。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 .3C.无霜期长349天以上,年均降雨量1442.3毫米,集中在4-9月,尤以6一8月为甚。风向以东南,西南风为主,西北风次之。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暴雨为境内主要灾害。[3]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有钛锆砂、铜、铅、锌、银、硫、铁、钨、钍、稀土、花岗岩、硅砂、石英石、水晶、高岭土、泥炭土、建筑用砂、机砖粘土、矿泉水、温泉、海盐水等。截止2008年5月,生物种类繁多,其中植物190科749属1323种60变种。[3]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08年,诏安县下辖:南诏镇、四都镇、梅岭镇、桥东镇、深桥镇、太平镇、霞葛镇、官陂镇、秀篆镇、金星乡、西潭乡、白洋乡、建设乡、红星乡、梅洲乡、国营西山农场、国营湖内林场、岭下溪国有防护林场、边贸旅游区管委会、诏安工业园区管委会。[4]
[编辑本段]乡镇简介
南诏镇 代码350624100 辖12个社区、2个村委会:~001_西门社区、~002_城内社区、~003_东门社区、~004_东城社区、~005_南关社区、~006_东关社区、~007_北关社区、~008_澹园社区、~009_光良社区、~010_文峰社区、~011_东北社区、~012_秀峰社区、~201_五一村、~202_梅峰村委会。 四都镇 代码350624101 辖1个社区、20个村委会:~001_四都社区、~201_东峤村、~202_上湖村、~203_田美村、~204_西峤村、~205_石溪村、~206_林墘村、~207_四都村、~208_外埕村、~209_马城村、~210_城楼村、~211_奇材村、~212_后港村、~213_西梧村、~214_东梧村、~215_港口村、~216_西张村、~217_林头村、~218_山后村、~219_盐仓村、~220_东葛头村。 梅岭镇 代码35062 辖15个村委会:~201_东门村、~202_南门村、~203_赤石湾村、~204_宫口村、~205_悬钟村、~206_腊洲村、~207_田中央村、~208_下傅村、~209_田厝村、~210_林厝村、~211_下河村、~212_高坑村、~213_石城村、~214_峰岐村、~215_寮仔村。 桥东镇 代码350624103 辖23个村委会~201_牙头村、~202_林中村、~203_西山村、~204_下寮村、~205_内凤村、~206_外凤村、~207_甲州村、~208_桥头村、~209_林巷村、~210_林家村、~211_桥园村、~212_溪雅村、~213_澳头村、~214_西沈村、~215_西浒村、~216_村东村、~217_村中村、~218_村西村、~219_仙塘村、~220_含英村、~221_西霞村、~222_东霞村、~223_洪州村。 深桥镇 代码350624104 辖28个村委会:~201_深桥村、~202_水溪村、~203_凤寮村、~204_万田村、~205_港头村、~206_后林村、~207_新寨村、~208_庄上村、~209_西坑村、~210行政分区图_双港村、~211_考湖村、~212_径尾村、~213_郭寮村、~214_溪南村、~215_上寨村、~216_埔上村、~217_白厝村、~218_新溪村、~219_寨口村、~220_岸屿村、~221_仕江村、~222_大美村、~223_溪园村、~224_下园村、~225_后埔村、~226_树美村、~227_华表村、~228_平屿村。 太平镇 代码350624105 辖19个村委会:~201_新营村、~202_榕城村、~203_文山村、~204_元中村、~205_雪里村、~206_河边村、~207_麻寮村、~208_林塘村、~209_科下村、~210_太平村、~211_白叶村、~212_新楼村、~213_雄鸡村、~214_景坑村、~215_厚径村、~216_新联村、~217_大布村、~218_山前村、~219_走马村。 霞葛镇 代码350624106 辖10个村委会:~201_五通村、~202_溪东村、~203_南陂村、~204_天桥村、~205_庄溪村、~206_嗣下村、~207_庵下村、~208_坑河村、~209_华河村、~210_溪林村。 官陂镇 代码350624107 辖17个村委会:~201_龙岗村、~202_凤狮村、~203_马坑村、~204_光坪村、~205_大边村、~206_官北村、~207_新坎村、~208_吴坑村、~209_下官村、~210_光亮村、~211_陂龙村、~212_新径村、~213_彩霞村、~214_地凹村、~215_龙示村、~216_公田村、~217_林畲村。 秀篆镇 代码350624108 辖17个村委会:~201_上洋村、~202_堀龙村、~203_东径村、~204_埔坪村、~205_彩山村、~206_焕塘村、~207_北坑村、~208_顶安村、~209_陈龙村、~210_寨坪村、~211_河美村、~212_示岭村、~213_青龙山村、~214_乾东村、~215_石东村、~216_隔背村、~217_注湖村。 金星乡 代码350624200 辖7个村委会:~201_湖内村、~202_公子店村、~203_田朴村、~204_蟳寮村、~205_院前村、~206_黎明村、~207_邱城村。 西潭乡 代码350624201 辖17个村委会:~201_桔林村、~202_新春村、~203_潭光村、~204_潭东村、~205_新厝村、~206_后陈村、~207_龙坑村、~208_山河村、~209_岑头村、~210_上陈村、~211_军寮村、~212_新安村、~213_青山村、~214_美营村、~215_沈寨村、~216_上营村、~217_福兴村。 白洋乡 代码350624202 辖15个村委会:~201_湖美村、~202_东山村、~203_塘西村、~204_桥安村、~205_兰里村、~206_麻园村、~207_阳山村、~208_白石村、~209_深湖村、~210_下径村、~211_玉楼村、~212_上蕴村、~213_汀洋村、~214_旧宙村、~215_搭桥村。 建设乡 代码350624203 辖10个村委会:~201_月港村、~202_建华村、~203_长埔村、~204_江亩坑村、~205_水头村、~206_赤田村、~207_坪路村、~208_三林村、~209_马头村、~210_万石溪村。 红星乡 代码350624204 辖15个村委会:~201_芹山村、~202_东埔村、~203_五洞村、~204_下河村、~205_许寮村、~206_西埔村、~207_朱厝村、~208_进水村、~209_六洞村、~210_庙兜村、~211_楼仔村、~212_圆林村、~213_新林村、~214_石楼村、~215_坪林村。 梅洲乡 代码350624205 辖7个村委会:~201_梅洲村、~202_梅东村、~203_梅南村、~204_梅西村、~205_梅北村、~206_梅溪村、~207_梅山村、~400_*梅州华侨农场。 边贸旅游区管委会 代码350624500 辖3个村委会:~201_樟朗村、~202_上营村、~203_后岭村。 闽粤边界开发区管委会 代码350624501 辖1个社区、1个管委会:~001_边城社区、~500_*加工区管委会。[5]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建漳州怀恩县南诏保,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怀恩县省入津浦县。宋称南诏场,元设南诏屯田万户府。公元1530年(明嘉靖九年)置诏安县,属漳州府。民国初属西路道(汀漳道)。1949年12月12日解放,历属龙溪专区(地区)、漳州市。 1950年,全县划为7个区、89个乡和8个街道居委会。1951年4月,全县改设为8个区。1952年2月,又改设为9个区,辖89个乡。 1954年,增设为118个乡。1955年1月,将9个区调整为7个区。1956年5月,城关、桥东合为1个镇。全县共有1镇4区,辖57个乡。 1958年5月,实行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城关镇及桥东、含英、下河、四都、梅洲、港口、溪南、上营、白石、西潭、美营、太平、大布、金溪、元中、进水、下官、上官、下葛、彩新、龙狮、陈龙、埔坪、青山、磜岭25个乡。 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卫星、太阳升、东方红、红旗、团结、幸福、上游、和平8个公社及建设、红星、金星3个农场。 1959年1月,幸福公社并入红旗公社;全县共有7个公社、3个农场。同年2月,公社改以驻地名称命名,增设深桥公社,全县共有8个公社、118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重新设区,并缩小公社规模,全县分为7个区、26个公社、4个农场。 1964年4月,撤区并社和调整生产大队,全县划为8个公社、4个农场。 1970年,调整部分公社的生产大队归农场。1971年,全县有城关、桥东、四都、深桥、西潭、太平、官陂、秀篆8个公社,以及建设、红星、金星3个农场。 1978年1月,从桥东公社划出下河等15个大队增置下河公社(1982年更名为梅岭公社)。 1980年,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1981年12月,城关镇改称南诏镇。 1984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全县共辖南诏、四都2镇及梅岭、桥东、深桥、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建设、红星、金星10乡,下辖214个村和8个居委会。 1987年6月,从官陂乡划出五通等9个村增设霞葛乡。全县共辖2镇11乡。 1990年,诏安县辖2镇(南诏、四都)、11乡(桥东、梅岭、深桥、西潭、太平、官陂、霞葛、秀篆、建设、红星、金星)。共有9个居委会,218个村。 1997年,面积1247.3平方千米,人口54.3万,辖9个镇、5个乡:南诏镇、四都镇、桥东镇、梅岭镇、深桥镇、太平镇、霞葛镇、官陂镇、秀篆镇、西潭乡、白洋乡、建设乡、红星乡、金星乡。县政府驻南诏镇。 2000年,诏安县梅洲华侨农场改制设立梅洲乡;梅洲乡辖梅侨居委会和原四都镇的梅洲、梅溪、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个村;梅洲乡政府驻梅洲村。区划调整后,诏安县辖9个镇、6个乡。 2003年,诏安县辖9个镇、6个乡:南诏镇、四都镇、桥东镇、梅岭镇、深桥镇、太平镇、官陂镇、霞葛镇、秀篆镇、西潭乡、建设乡、红星乡、金星乡、白洋乡、梅洲乡。[6]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
2008全年诏安县实现生产总值58.6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2∶30.5∶32.3。财政总收入2.21亿元,增长30.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4亿元,增长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7元,分别增长10.7%和10.7%。
工业经济
2008年,诏安县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增长2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9%;实现工业税收6431万元,增长16.8%。全县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总数达到124家,实现产值39.3亿元,增长59.2%;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家,净增4家。全县规模以上食品、纺织服装工业企业65家,实现产值24.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63.1%。外贸出口总额7176万美元,增长140%。
农业经济
2008全年诏安县农业总产值38.24亿元,增长6.7%,其中青梅产业产值达2亿元,创6年来增收新高;水产品总量21.86万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明显,全县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6家,县级22家,其中,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黄蜜梅等4个青梅系列产品入选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制成青梅馅月饼,鳗鱼、南美白对虾2个品种3个基地取得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东瀚实业有限公司烤鳗产品在第九届花博会上荣获“最佳销售奖”。
项目投资
2008全年诏安县落实成果对接项目59个,新增储备项目40个,储备项目总数达到375个;征集企业需求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7.8亿元,其中3个项目被列为“6·18”扶持项目,1个项目获“小发明、小创造”项目扶持;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3个,注册合同外资4632万美元,成功引进了福建动力宝电源科技、福建鸿鹰船舶修造、诏安县南山造船厂等6个投资上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6亿元,增长20.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增长28%。25个县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5.8亿元,其中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18%。全县在建与新投产工业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1.34亿元;城镇以上新开工项目总数达到82个,完成投资10.9亿元,增长28.8%;房地产完成投资2.97亿元,增长25.1%。[7]
对外贸易
新批外资项目29个,增长16%;合同利用外资4259万美元(新口径);实际利用外资4065万美元,增长25.9%。新批外资项目中有22个工业项目,合同外资3995万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6%和94%。海关出口实绩1444万美元,增长1倍。
[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2008年,诏安县加大支农力度,全年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993万元,增长23%;加强农民就业和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68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7万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85.3万元,全年修复各类水毁工程102处,恢复灌溉面积2480公顷,新增灌溉面积566.67公顷,东溪水坝和亚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四标段)相继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486.67公顷、节水示范片建设666.67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086.67公顷。 2008年,诏安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修编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33平方千米扩大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形成“一城四区”发展格局(即中心县城,诏安工业园区、金都工业园、梅岭临港工业园和火车站物流园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西区第二通道、文峰西路拓通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城区环境更加优化,围绕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迎接“创卫”三年复查验收,完成国道324线新大桥至分水关12千米路段的亮化工作和市民广场红绿灯改造工程,维修破损市区路面1000多平方米,新增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平方米。 2008年,诏安县科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申报实施省级、市级科技项目10个,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高考上线万人比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76.4%,全年兑现医疗费补助742万元;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顺利通过省级验收,4个重点治理镇和40个整治村的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在全国率先成功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平安建设通过省级“平安县”验收。[7]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城区怀恩古井系唐代开凿,清泉不竭。金星九侯山誉称“南闽第一峰”,有九侯禅寺(九侯岩)、望海楼、福胜岩、陈吊洞和历代名人题刻。闽粤通衢分水关有“闽粤之交乌山”、“漳南第一关”石坊,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梅岭是俞大猷、戚继光抗倭纪念地。乌山有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太平白叶村为元初畲汉农民军陈吊眼出生地和首义地点。诏安湾北岸港口人工湖游览区内接田园庄舍,外连汪洋人海,城州岛绿草如茵。名胜古迹还有:城区澹园院,南门关帝庙、梅岭悬钟城、望洋台,腊洲麒麟山祥麟塔,四都渐山七贤庵(石榴洞),西潭斗头岩,深桥南山寺,桥东甲洲临江亭、洋尾桥。 乌山:位于诏安县东北部,总面积9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17米。丛崖、奇石、深洞、巨壑、雨林构成乌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分为早春探梅、乡野觅趣、九侯怀古、金溪漂流、西山探险、乌山览胜、红土寻根、亚湖泛舟等8大景点,2004年11月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乌山同时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历史遗迹随处可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九侯山:位于诏安县东北部,山上有天开门、九侯禅寺、五儒书室、棋盘石、香炉石、风动石、云根石、天然桥、牛眠石、鲤鱼石、观音石、三宝石、飞来佛、罗汉洞、松涧泉、瀑布泉、花瓶石、福胜岩等二十四个景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梅岭:位于诏安湾的西北岸、诏安县东南的半岛上,三面环海,既是福建省古文化遗址之一,又是宋元以来著名外贸口岸和海防重地,还是诏安湾内的著名风景区。[8] 乌山自然风景区:距红星乡政府北部9公里处,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岗岩、流纹岩构成。并为闽粤边主要的革命圣地。[9] 诏安明代石牌坊群: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坊、关帝坊。[10] 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 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11] 诏安宋明寺庙:城隍庙址在南诏镇县前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门楼、前厅、拜亭、大殿组成。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坊、关帝坊。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诏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 诏安县南诏镇从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七百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明代石牌坊七座。按它们的建造时间先后依次为:夺锦坊、 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急 坊、;关帝坊。1988年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单士元(故宫博物院顾问)、郑孝燮(高级建筑师)来诏安考察时曾断言:“如此密集、完整的石牌坊群在国内亦属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年9月2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7月,诏安县人民政府已将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夺锦坊:位于南靖镇夺锦街,建于明代成化四年(1488年)。坊坐北朝南,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5米,宽7.5米,单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间三层。正面坊匾高0.42米,宽0.84米,题刻“夺锦”。坊额题刻“明成化戊子科许潜立”;背面刻“世科”两字,柱直径0.44米,柱头置大栌斗。建筑及雕刻粗犷,部分构件脱落,保存基本完好。附:《诏安县志·建置志·坊表》载:“夺锦坊,为明举人许潜、许判、许选立”。许潜系明成化四年(1488年)戊子科举人,为诏安县明代首中九侯山举人者,其子许判系明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举人;其孙许选系明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举人。“夺锦”、“世科”意即指此。 卿典坊:位于南诏镇东门街,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顶加二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中挂镌刻“ 卿 典坊匾,大额枋上镌刻楷书” 勒赠承德郎南京太仆寺寺丞胡清”。底层抱柱为石鼓、石狮。斗拱为一斗三升式。雕饰有松鹤、花卉、云纹等图案。匾额已废,部分构件失落,主体保存完好。 百岁坊:位于南诏圣祖街北段,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坊坐东朝西,花岗石仿木结构。四柱三层三间,高6.5米,宽8.8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坊匾题刻东西两面同为楷书“百岁坊”。坊额题刻“明万历庚辰秋为冠带寿民沈仲选立”。坊上雕刻花卉等图案,现保存完好。附《诏安县志·人物》载:“浓仲选,三都人。冠带寿民,寿一百岁。万历间有诏建坊旌其门”。 天宠重褒坊 位于南诏镇东门街,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5米,宽9.5米,单檐歇山顶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镌刻“天宠重褒”坊匾,大额枋上署“为万历甲戌科进士沈 赠南京户部主事沈玺立”(万历甲戌即1574年)。两面文字均同。 父子进士坊:位于南诏镇县前街,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东西朝向,花岗石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6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直写字匾(已失落),中镌“父子进士”坊匾,大额坊上镌“嘉靖丙辰科胡文万历丁丑科胡士鳌”、“万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楷书、两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为青石雕饰,为其立坊者:钦差提督巡抚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种,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甘来学,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张文耀,漳州知府杨际会,诏安县知县张大器等。 该坊于1939年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损坏南侧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体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 诰敕申坊:位于南诏镇东门中街最西侧,建于明万历三十年(

3. 漳州南靖丰田出囗货车能下高速吗

漳州南靖丰田出口货车是不可以下高速的,那里不允许货车进入。

4. 我是漳州市南靖县人,我们县城已经开通动车了。如果我在广州机场出发坐动车回家。请问我需要选择什么路线

广州没有直达漳州和南靖的动车。
坐地铁或其他方式到广州南站。广州南站先到深圳北站,转到漳州的动车(深圳北有一班车直达南靖,但是是早上7点半发车),再从漳州到南靖。

5. 漳州市南靖县社保农村户口已交10年以上可以自己交吗

农村户口,没有工作的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回每年最高可答以缴纳2000元,缴纳15年,或参加工作和单位一起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5年,就可以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合并领取养老金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