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沙漠创造绿洲

沙漠创造绿洲

发布时间: 2021-01-28 07:23:50

① 沙漠里的绿洲是怎样形成的

高山来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自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

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缝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这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

绿洲大多背靠高山,面临沙漠,因为这里有充足的水源。这些山大多高而积雪,夏季融化的雪水汇成条条河流,河流流经沙漠地带,在沙漠中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水源。

沙漠绿洲

② 沙漠怎么变成绿洲

有人曾经预言,在21世纪,人类将有能力使地球上的大部或全部沙漠变成一片片水草丰美的绿洲。当然,靠挥锹铲土和人工挖渠不行,靠植树造林和设置障碍也不行。所使用的方法是“超巨型工程”和机器人。
人类要想合理地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需要极大的劳动工作量,尤其像改造沙漠这样的工作更是如此。所以必须使用机器人,人本身的力量很难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在21世纪中叶,机器人将是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一位名叫保罗•肯尼迪的美国人在他的《为21世纪做准备》一书中谈到了机器人的商业化问题,书中说:“机器人给初次目睹这种新技术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当年在英国的工厂看到蒸汽机时目瞪口呆的参观者一样,到日本法纳克公司的自动化工厂参观的外国人看到机器人的一举一动感到十分畏惧:机器人在厂房里到处走动,哧哧地焊接着线路板,用机器眼检验它们所做的工作。即使是在夜幕降临之后,它们仍然在黑暗中从容地工作着。”
大约到2050年,机器人将成为寻常之物,据统计,在1994年,全世界已生产了60多万台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其中日本占7成左右。即使按比较保守的估计,全球机器人总数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以1994年的60万台为基点,从1994年到2030年的36年中,机器人的总数将达到60万乘以1.2的36次方(20%的增长速度),即5.1亿台。如果按30%的速度递增,将达到75.8亿台。按这个估计,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在21世纪的沙漠改造中缺少劳力了。而且,参与社会生产的机器人越多,社会产品(包括机器人本身)就会越便宜,甚至趋近于“趋零价”。
在21世纪,将有一批批具有改造沙漠经验的巨大机器人开进沙漠。它们能在沙漠上行走自如,巨大的推沙板矗立在它们的前面,它们行动时排成一排,在黄沙中向前推进。高大的沙丘往复推几次便平平展展。
与此同时,在海边建造的大型海水淡化厂已将淡化逐级提升上来,喷灌干燥的沙漠。淡化厂的副产品有海底矿物和海洋生物,还有许多有用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核聚变的燃料——氘与氚,它们被送到核电站,发出的能量再被用来淡化海水。
淡化的海水伴随着“固沙液肥”滋润着沙漠。然后由无人驾驶飞机播撒草籽。几周后再来看,原来黄沙漫漫已经变成绿色草原了。

③ 撒哈拉大沙漠“绿洲”到底是怎么回事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到红海海边,纵横于大西洋沿岸到尼罗河河畔的广大非洲地区,总面积大约有800万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米至300米之间,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还不到100毫米,气温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摄氏58度。

撒哈拉大沙漠当中,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水草丰盈的地方,被人们称做“沙漠中的绿洲”。所以,“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

那么,撒哈拉大沙漠从古至今难道一直是这样荒凉吗?经过人们艰苦的探索,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还真的是一片绿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们也曾经在这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一代灿烂文化。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的“绿洲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9世纪中叶的时候,德国一位叫巴尔斯的探险家,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曾经意外地发现了几处古代的文化遗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巴尔斯正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行走着,前边出现了一处高高的岩壁。巴尔斯抬头一看,只见那高高的岩壁上好像刻画着许多岩画,就急忙走了过去。等到巴尔斯走到岩壁跟前,看见那上边刻画着好多图案。这些图案当中刻画的有马、有人,竟然还刻画着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画得特别清晰。巴尔斯的心里感到非常惊讶巴尔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记住了这件事情。

不久,巴尔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水牛的岩画。这时候,巴尔斯的心里开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里既然有水牛的岩画,就是说这里曾经生活过水牛这种动物,否则,人们不会凭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画在岩壁上。既然这里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说明这里在远古时代一定会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么能活呢?既然这里有水牛,这就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一定有游牧民族在这里居住过。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话,撒哈拉大沙漠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个绿洲了。”

后来,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犀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岩画。他还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这种动物。巴尔斯感到更加兴奋。因为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会有水牛、河马!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在远古的时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决不会像现在这副样子,到处都是沙丘和流沙。

于是,巴尔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成了前骆驼期和骆驼期,来标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的鲜明界限。后来,考古学家们都普遍采用了巴尔斯这种对撒哈拉大沙漠的历史分期。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法国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质学家曾经到了阿尔及利亚奥伦南部。他在那里也发现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画。经过仔细认真地考察,法拉芒觉得巴尔斯把撒哈拉的历史分成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非常合理。这时候,法拉芒还发现这些古代洞穴壁画里边,早期的作品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画当中忽然就没有了水牛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法拉芒认为,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肯定是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源没有了,撒哈拉才逐渐变成了沙漠。这样,撒哈拉地区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没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里的人们当然也不再去刻画它了。

1956年的时候,法国一个叫亨利·诺特的科学家曾经带领着一支法国考察队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山脉和恩阿哲尔高原地区进行考察。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艰难跋涉,最后饮水用完了,大部分队员生了病,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亨利·诺特决定呼叫飞机前来救援,放弃这次考察计划。没想到,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山洞。亨利·诺特和队员们立刻忘记了渴,忘记了累,忘记了病痛,动手发掘了起来。结果,他们除了找到了一些古代山洞,还找到了一条隧道。在那些山洞和隧道里,他们找到了大约三万件壁画作品。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一看,哎呀,这些壁画作品的色彩太丰富了,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赶紧拍照的拍照,制作拓片的制作拓片,兴奋地忙碌了起来。

亨利·诺特和队员们从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国的巴黎以后,立刻对那些壁画的照片和拓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后,他们认为,这些壁画生动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区有绿洲时代的社会风貌。

这些壁画当中,有古代游牧部落围剿野生动物的狩猎场面。那些野生动物的形态刻画得非常逼真,让人一看就能够认出来是大象、狮子、野驴,还有什么河马、犀牛、羚羊。它们被猎人追得拼命地奔跑着,那模样特别疯狂,看上去就好像要从画面上跑出来似的。

这些壁画当中,还有不少专门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体显得很高大,最高的约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显得特别长,腰却很细,肩膀很宽,那模样非常像现在非洲黑人的身体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后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点,就跟现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装饰在身体上的标志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学家觉得这些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种族的模样。这就说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著黑人创造出来的。

这些壁画当中,有些作品刻画的是宗教仪式。所以,有些科学家认为,那时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在壁画里边经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这就说明水牛那时候可能在人们的生活里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就把水牛当成一种特别神圣的图腾崇拜的东西了。

那么,这些壁画是什么年代创作出来的呢?亨利·诺特他们用放射性碳14的测定年代方法表明,这些壁画大约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创作出来的。亨利·诺特他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显得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都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千年了。这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自从亨利·诺特他们有了对撒哈拉地区的重大发现和考察结果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纷纷走进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进行科学考察。这些科学家们不仅在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而且还在利比亚、尼日尔、马里、乍得和苏丹这些国家的沙漠里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盖的范围和现在的沙漠地区几乎一样的广远。

撒哈拉地区的绿洲时代是已经确定了下来,那么撒哈拉的绿洲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它的沙漠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就是说,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画里边,那些水牛、河马和犀牛的形象开始逐渐消失了。这就说明,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的自然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时候,撒哈拉地区所有的壁画几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区的史前文明也就开始彻底衰落了。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和研究,估计这也许是由于那时候的水源开始干涸了,气候开始变得特别干旱了,要不就是发生了饥荒和疾病。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的草原逐渐变成沙漠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下的雨迅速减少,一部分雨水落到干旱的土地上以后,很快就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干了;另一部分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量不多,也就滞留在了这里,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就形成了沼泽。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变化,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就变干了,这样就慢慢形成了沙丘。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变化得更加坏了,风沙也越来越猛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劲儿地砍伐树木,没有节制地放牧,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经过科学家们测定,山洞里边的骆驼形象大约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经过科学家们艰苦的探索,撒哈拉地区的“绿洲之谜”就算初步揭开了。不过,科学家们对一些问题还是有点解释不清楚。科学家们看着这些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不由地产生了一个疑问: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刻画了那么多的岩画,可是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刻画的呢?

有的科学家说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的一种岩石叫路石色页岩,能画出红、黄、绿一些颜色来,而且色彩十分艳丽。再说科学家们曾经在那些山洞里边发现了一个调色板,就是用这种页岩制作的。这个调色板上还残留着一些储石页岩的颜料。在这个调色板旁边,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小石砚和磨石这样的调色工具。所以说,生活在撒哈拉地区史前时期的人们也许是先用一种特别锐利的陵石,在岩壁上刻出野生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轮廓来,然后再把储石页岩做成的颜料涂抹上去。

这个问题不管科学家们解释得正确不正确,反正总是有了一种解释。可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撒哈拉地区山洞里的那些岩画经历了好几千年,可岩画上的颜色为什么没有怎么褪色,还是那样艳丽呢?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开,成为又一个难解之谜。

另外,撒哈拉大沙漠地区那些山洞里的岩画,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特别神秘的色彩。1956年,亨利·诺特他们在阿尔及利亚阿哈加山脉东北面有个叫塔西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那里边有一幅6米高的彩色人物壁画。当时,亨利·诺特看着这幅壁画,怎么看怎么感到纳闷。原来,这是一幅半身人像,刻画着人物的头、肩膀、两只胳膊和上身,奇怪的是就是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人物像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在脸的正中间,而另外一只眼睛却长到了耳朵边上,那模样显得特别怪诞、特别滑稽。当时,亨利·诺特越看越觉得壁画上的这个人物形象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刻画的,于是给这个人物起了一个名字,叫作“伟大的火星神”。

后来,好多当代的人们看了这幅人物壁画,都感到特别惊奇:“哎呀!它的表现手法,怎么会和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的表现手法那么相似呀?而且,它的人物外形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也十分相像呀?”人们除了惊叹以外,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撒哈拉地区那些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呢?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

这些问题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④ 撒哈拉大沙漠曾经的“绿洲”是怎样形成的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到红海海边,纵横于大西洋沿岸到回尼罗河河畔答的广大非洲地区,总面积大约有800万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300米之间,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还不到100毫米,气温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58℃。

撒哈拉大沙漠当中,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水草丰盈的地方,被人们称做“沙漠中的绿洲”。所以,“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

那么,撒哈拉大沙漠从古至今难道一直是这样荒凉吗?经过人们艰苦的探索,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还真的是一片绿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们也曾经在这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一代灿烂文化。

⑤ 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绿洲是怎么形成的

沙漠里有一片绿洲,因为那里有水,所以只有水可以导致生命,要在沙漠中建造绿洲,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是固定沙子,然后固化沙子。防风林带形成后,可以种植耐旱植物并逐渐绿化,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不容易的。然而,困难仍然需要解决,人们相信沙漠将来一定会变绿,沙漠的色调不是静止的,它也可以有各种颜色。

这其实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绿洲,虽然沙漠里几乎没有干旱和雨水,但有时水可以储存在地下,因为在沙漠中的一些地下水被雨水渗入地下, 其中一些由于沙漠中昼夜温差大,通过冷凝渗透到地下,另一种地下水是由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和流向沙漠地区的河水形成的。因为在有地下水的地区,大部分的人们依靠地下水灌溉并形成绿洲。


关于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绿洲是怎么形成的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⑥ 沙漠里的绿洲是怎样形成的

这和山有关.此类绿洲大多在山脚下,由于高山上的积雪溶水向下流形成了水流就有了绿洲.或者是由于某处的地势较底,低与地下水的表成,就会有水,一般就这两种情况

⑦ 阿联酋人民是怎么把沙漠变成绿洲的简介过程。

阿联酋人把沙漠变成绿洲花的代价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版个孩子”(这是许多国家的人无权法想象的事实)、“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砂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7)沙漠创造绿洲扩展阅读:

还有为园林浇水的“黄马甲工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所以,从2002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⑧ 沙漠里的绿洲是怎么形成的

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这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这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缝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这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沙漠里的绿洲,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于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绿洲往往形成奇丽的风光.
望采纳

⑨ 如何在沙漠建绿洲

沙漠来绿洲大都出现在背靠高山的自地方。每当夏季来临,高山上的冰雪消融,雪水汇成了河流,流入沙漠的低谷,就形成了地下水。地下水在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时就会涌出地面,形成湖泊。由于地下水滋润了沙漠,植物草丛开始慢慢生长繁衍,就形成了沙漠中的绿洲。地下水丰富地段也可能有绿洲。
所以,建绿洲必须靠近水源,想在无河流的区域建绿洲几乎是不可能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