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发明6
A. 达文西的所有发明有哪些
达文西?是不是就是达·芬奇啊?
1、 天文。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2、物理。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这一发现使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产生了动摇。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3、医学。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4、建筑。在建筑方面,达·芬奇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他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建造的。
5、水利工程。达·芬奇对水利学的研究比意大利的学者克斯铁列早一个世纪。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亚诺河的施工计划。他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由他经手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便利了农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6、军事和机械。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
7、地质学。达·芬奇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这个思想与300年后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的发现颇为近似。并且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他就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
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8、他是直升机之祖
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可能开创人类飞行的历史。
“如果他当初发表了他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猜测这种情况对人类的学术与社会的进步,当然是毫无用处的,但是我们可以万无一失地说,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人类的学术和社会的演变一定都会大不相同,”科学史家丹皮尔津津乐道的这位科学巨人正是达·芬奇。
事实上,达·芬奇时代的人们也与前人一样,有着飞行的梦想。在佛罗伦萨呆了一段时间后,达·芬奇又来到米兰。1483至1486年期间,达·芬奇绘制了一幅飞行器草图。
在达·芬奇的设想中,这是一种依靠飞行员自身提供动力来驱动的飞行器。这位天才称自己的设计为“扑翼飞机”,达·芬奇让自己的飞机同时具备了推动力和提升力。
让我们姑且根据达·芬奇画的草图来还原出这架飞机。飞机的外形由木头、帆布等当时的材料制成,在飞行器两侧是一双膜状的翅膀,结构和形状酷似蝙蝠或翼龙,这双翅膀展翼可以达到11米。飞行员背负着这个巨大的飞行器,通过不停地踩动一个动力滑轮来驱动,而这个推动力又通过手摇曲轴得到放大,同时向提升装置提供动力。
设计出这款飞机时,达·芬奇心中一直有个理念:只要力量足够就可以飞行。看来,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早在莱特兄弟之前就有可能开创人类飞行的历史。事实上,这个最早的飞行器的机械设计十分完美,但是,由于人自身所提供的动力和飞行器本身的自重相比不成比例,是无法实际应用的。事实上,达·芬奇称自己的发明也是提供一个直升动力,而不是真正能工作的飞机。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达·芬奇的设计视为直升机的先祖。
9、他设计出初级机器人
更为奇妙的是,达·芬奇还设计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脏修复手术。
达·芬奇曾自称自己没有受过书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师。而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不遗余力地履行着。为了认识人类自身,达·芬奇亲自解剖了几十具尸体,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精确了解和绘制。
在多次解剖后,达·芬奇发现了血液对人体所起到的新陈代谢作用,血液把营养带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又把废物从各部分带走。在具体的解剖观察中,达·芬奇发现了心脏由4个腔组成并画出了心脏瓣膜图。
事实上,当年达·芬奇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更为神奇的是,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不过,解剖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没有给达·芬奇带来声誉,而是遭到了无数的诽谤。
不过,就是对人体的这种深入了解,达·芬奇在手稿中甚至绘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
达·芬奇赋予了这个机器人以木头、皮革和金属的外壳。而如何让机器人动起来,才是让达·芬奇大伤脑筋的。在达·芬奇的构想中,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齿轮作为驱动装置。由此通过两个机械杆的齿轮再与胸部的一个圆盘齿轮咬合,机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挥舞,坐或者站立。更绝的是,再通过一个传动杆与头部相连,头部就可以转动甚至可以开合下颌。而一旦配备了自动鼓装置后,这个机器人甚至还可以发出声音。
原来,5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机器人的雏形。
10、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灵感之火的正是这辆“达·芬奇汽车”。
达·芬奇长达7000多页的手稿(现存约5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他就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而他的手稿页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的真正网络全书。
很早,达·芬奇就对当时的四轮马车不满。在他的科学世界中,早就有了汽车的影子。事实上,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灵感之火的正是这辆“达·芬奇汽车”。
既然是汽车就要考虑动力问题,达·芬奇在汽车中部安装了两根弹簧以解决这个问题。人力转动车的后轮使得各个齿轮相互咬合,弹簧绷紧就产生了力,再通过杠杆作用将力传递到轮子上。
那么怎么控制车速呢?达·芬奇也想到了。他在车身上安装了一个圆盘装置,圆盘表面设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块,和每个轮子连接的铁杆另一端与圆盘相接,这就是用于控制车速的装置。圆盘扇放置的木块数量越多,与铁杆之间的摩擦就会越大,阻力也越大,轮子的运转速度越慢,行驶的距离越长。
当然,达·芬奇也想到了刹车装置。位于齿轮之间有一个木块,拉动绳索将木块卡在齿轮之间,车就可以停止。不过,这辆汽车不能载人,因为仅靠弹簧的动力根本无法行驶很长的距离。
同时,达·芬奇还将弹簧巧妙地运用在了钟表设计上。后来大型钟表采用的原理,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设想。只是在这个设想中,弹簧的弹力被物体的重力所代替,物体向下的重力通过众多齿轮咬合作用被均匀传递,钟表便得以保持匀速运动。
此外,挖河机、潜水机、起重机、照相机、加热机、温度计……达·芬奇曾有过无数的发明设计。而这些发明足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科学文明进程提前100年。
11、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
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纺织物扩张器……达·芬奇将他无数的奇思妙想呈现在世人面前。故事的开头不得不说起达·芬奇初到佛罗伦萨学画的经历。事实上,这段经历开启了艺术家达·芬奇的大门,也开启了科学家达·芬奇的大门。
1460年,达·芬奇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同时开始学画。学画的达·芬奇参与安装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穹顶灯塔上巨型铜球,由此接触并感受到了各式各样机械系统的神奇。
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达·芬奇在安装穹顶灯塔上巨型铜球时,亲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机等机械装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由此,布鲁内莱斯基的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对达·芬奇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一批“锡耶纳工程师”对达·芬奇的科学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锡耶纳的工程师们设计的一种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机,用来清除浅水狂口的沙砾和淤泥,还有一种能够提高装载量又加快行驶速度的桨叶船,这些锡耶纳工程师的发明,让达·芬奇对机械的魔力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从此,达·芬奇对机械世界痴迷不已。
B. 奇妙的发明
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 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可是没有面粉了。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当时,人们都是用的这种办法。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老太太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里,鲁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来两块石料。他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圆盘,他还安上了木把。邻居们都很奇怪,鲁班做的是什么呢?大家都围过来看。只见鲁班把两个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还装了个轴。他在圆盘中间放上麦粒,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很快就磨成了面粉。大家高兴极了,鲁班真是为人们立了一大功啊「 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鲁班不仅是能为人民制造各种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个杰出的机械发明家。
鲁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休。那时,每个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墙。守城的将士们关上城门,站在城墙上守卫着。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过是弓箭、长矛之类,很难将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围了多日,干着急攻不下来。
鲁国国王命令鲁班制造攻城的器械。鲁班想来想去,想起了自己盖房子时用过的短梯。踏着短梯,能登上房顶,造一个长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墙了吗?如果在梯子上还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吗?于是,鲁班造出了”云梯“。这种”云梯“,能在乎地上架起来,够上高高的城墙,上面还可以站人射箭。现代消防器材中的云梯,就是从这个云梯发展演变而来的。
C. 阅读《奇妙发明》读后感
是一套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海洋科普绘本内高端读物,开容启了一段畅游海洋的奇幻之旅。书中向孩子们展现的是一个被海水覆盖着的神秘的蓝色世界,那里生活着千奇百怪的生物。孩子从中可以看到生命的奇迹,感受到海洋的神奇和力量,激发孩子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
"普及海洋知识,迎接蓝色世纪",保护海洋、合理开发海洋,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D. 惠特尼的发明奇妙在什么地方
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组装成成品,使原来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望采纳!
E. 奇妙六圆阵
第一行:9、4、3
第二行:2、5、8
第三行:7、6、1
F. 阅读《奇妙发明》的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奇妙发明》。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有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像电视机的发明家贝尔德,地球仪的发明家埃拉托色尼,冰箱的发明家法拉第,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等等,还有普通的劳动者发明家拉兹罗.比罗,威廉.艾迪斯等等。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经历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像电视机的发明者贝尔德,他为了发明电视机,曾被XX伏的电压击倒,昏迷在地上,醒来后还继续没日没夜的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正是有了他们的发明,使我们有了今天多姿多彩的生活。
这本书还告诉我,在日常生活中,发明创造无处不在,大到飞机.轮船,小到细细的拉链,无不包含着发明家们的奇思妙想和辛勤的汗水。而科学发现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它使人类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宇宙和大自然并从中产生了灵感,发明创造正是由此而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前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
我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被他们的精神深深震撼。我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G. 爱迪生的六大发明
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蜡纸、油印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不光彩的一页
1888年,美国电气工程师特斯拉和威斯汀决定发展交流电事业。爱迪生为了自己的直流电生意,激烈反对使用交流电,险些将交流电的使用扼杀于摇篮之中,延迟人类文明的进程。
他专门建立起一座巨大的实验室,雇用小学生们到街上去抓小猫小狗等牲畜做实验,残忍地将它们置于交流电下电死。他还疏通了纽约州监狱的官员,让他们答应将绞刑改为电刑,即改用交流电的电刑。由于没有经验,当局所使用的电荷太弱,犯人只是被电得半死。据当时媒体报道,这种恐怖的景象,比绞刑可怕得多。从此,交流电声名狼藉。交流电的推广和应用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
面对科学发明巨人爱迪生的连续诽谤和攻击,特斯拉与威斯汀毫不气馁。他们坚持实验,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交流电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1893年,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交流电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