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采油管理区
『壹』 请问中海油三大海洋石油采油区域,这些不同海域的的物流后勤都是中海油田服务基地集团有限公司在做吗
现在都有后勤服务公司是 配餐公司
直升机 有中信海直 和 南航
船舶物质 现在属于中海油油服公司管理
『贰』 请问:大庆油田有那几个集中的采油区分别在哪些镇或区或市
主要分布如下:
一场在萨尔图
二厂在红岗
三厂在萨尔图
四厂在红岗
五厂在红岗
六厂在让胡
七厂在大同区
八厂在高台子
九厂在红岗区
十厂在肇州朝阳沟镇
采油十一厂在肇东昌五镇
肇源头台油田作业区
让区主要以石油管理局为主
『叁』 胜利油田改革最新消息
你好:按照来《关于中国石化推源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实行扁平化管理。撤矿撤队,设立采油管理区。
采油管理区机关均按照“三室一中心”设置。即:技术信息室、综合管理室、经营管理室、生产运行中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哦!满意请采纳,谢谢。
『肆』 关于采油管理经验总结的材料
采油八厂由于受极复杂小断块油田地质条件的制约,油田生产经营管理面临着单井产量低、管理幅度大、吨油成本高的挑战。1996年以来,按照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排名、有考核兑现的管理思路,将采油厂降本增效涉及的各项工作全部纳入目标管理。围绕控制维持生产规模的操作成本、生产辅助单位成本、措施成本、自然产量四个分目标,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措施效益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实现了管理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原油产量连续六年实现了硬稳定、硬超产,2001年上升到34.6万吨,较上年度增长10;直接操作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比2000年降低85万元。经营管理逐渐形成了油藏经营网络化目标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概述
管理是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油田主业单位,强化采油管理,降低采油成本,提高采油厂整体开发效益是各级管理者的共同目标。采油厂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面、地下,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过程,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员工素质培训等多方面抓起,需要厂、矿大队(科室)、小队(组室)和班组的全部工作实现目标管理。然而,采油厂传统的经营管理是层层分解吨油成本和产量目标,目的是通过层层分解宏观的目标,增强各级管理者的压力,引导各级强化成本的控制,以“大河没水小河干”的观点引导下级强化管理,厂、矿、队各层次都在强调宏观目标的重要性,虽然各级管理者对经营管理的许多重点工作也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但是对实现宏观目标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与相关的环节、岗位、个人明确目标、责任并与利益挂钩始终没有探索到科学的目标管理办法。各项工作仅仅凭着领导个人的经验和能力评价好坏,并没有使各项工作做到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权责明确、奖罚分明、规范运作、管理科学”。各项工作、各项控制措施没有以科学准确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更谈不上与利益挂钩,无法对单位、岗位、个人进行绩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甚至连奖金都是平均分配。
要实现产量、成本的宏观目标,必须针对增产、稳产、增储、降本、基础工作、保障制度等目标层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让每一个岗位和个人都有与自己责任和能力相适应的目标,同时这个目标可以作为量化评价单位和个人管理绩效的依据,与责任人利益挂钩形成机制,才能做到整体管理到位。所以,现在是在坚持过去产量宏观目标的基础上,以“小河没水大河干” 的观点强化单项工作、单项措施、目标、责任的落实到位,并以单项工作绩效的汇总评价效果作为个人、岗位、单位绩效评价的依据,评价排名与利益挂钩。对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评价方法由单纯以上级测算的宏观目标为依据改变为以既考虑宏观目标,又考虑单项工作绩效,并加大主观努力效果的应用力度,彻底消除了单一的产量和吨油成本目标测算误差对采油单位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严重影响。使采油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部实现目标管理,企业的各个员工、技术人员、管理者都能象干自己的活一样做好各项工作,象花自己的钱一样控制成本,做到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确保宏观目标、整体效益的实现。
在创建目标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厂重点解决了以下四个问题:即目标的准确性问题。目标测算要依据充分,而不是简单凭预测核定指标;责任和能力相统一的问题。责任挂钩要科学,必须是与有能力的单位、个人挂钩;目标落实到岗位和个人的问题。所有的目标以及目标的所有控制措施及责任必须层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反映主观努力效果的问题。评价办法必须能够反映主观努力效果、奖罚科学。奖罚适度至关重要,要依据可控程度、指标准确程度分别制定奖扣比例。通过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做到目标层层细化,与岗位和个人挂钩。该管理模式对传统的宏观管理进行了科学的细化,在目标设置方面,由单一的、笼统的宏观目标,转变为宏观目标与具体控制措施的单项目标相结合的复合型目标;目标测算更加准确,由传统的凭经验和历史数据推算年度目标转变为既以单耗、实耗先进水平和生产规模测算年度目标,又有更加准确的月度目标,并制定了与生产规模变化相配套的指标动态调整办法;目标评价结果的实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过去仅仅作为单位奖金兑现的依据尚且无法规范运作,现在已成为单位、岗位、个人效益分配和界定管理水平高低、绩效优劣的依据,并能规范运作。
二、经营管理的具体做法
以有效控制直接操作成本为目的,我厂对降低操作成本的四个分目标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分别制定更为具体的单项目标,逐级细化,直至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管理体系和跟踪评价、量化考核、连续稳定的经营考核体系,建立了企业内部优胜劣汰、争优创效的竞争机制。
一坚持和完善网络化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维持生产规模的操作成本
维持生产规模的操作成本占采油现金操作成本的50左右,涉及采油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为最大限度降低维持生产规模的操作成本,我们通过科学的分解、测算要素目标,做到了层层实现目标管理。
1、对维持生产规模的要素成本科学设置单项目标
科学地设置目标是目标准确测算的前提。我厂依据责任与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将全厂成本总目标分解为36项要素成本,对维持生产规模的电费、青赔费、材料费、燃料费、维护作业费、运费、整改机费等16项成本要素,厂、矿、队进一步层层细分为若干项单项目标,分别与各级职能机关和基层单位挂钩,直至将目标落实到单井和个人。例如,电费其控制环节复杂、构成因素较多、职责相互交叉、控制难度大、单一部门难以控制到位,需要按照责任与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建立全天候的监控、核查、治理体系。因此,我厂依据电费控制的三项重要措施,线路流失控制、转供电流失控制以及内部科技节电、制度节电控制分别创建了目标管理体系,并与电讯、采油矿、治安大队挂钩,在加大考核力度的同时降低总电费的考核力度。电讯总站、治安大队和采油矿均将转供电流失、线路流失(待查和查清)、监控、核查、治理以及自用电控制细化落实到每个基层队、每条线路、每个转供点,每个责任人。由于指标设置的创新,指标能够反映主观努力效果,评价结果使做出贡献的得到肯定或奖励,薄弱环节及时得到暴露,因而促wenmi.net进了矿、大队、岗位对各项目标的控制、落实,做到了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不仅使流失电量、科技节电、制度节电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利的促进了外部环境的改善,大大降低了电力故障对油井生产的影响,其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是巨大的。电讯总站和治安大队在机构设置不变、人员不增、生产区域不变的情况下,目前日流失电控制在2000度之内,与99年初日流失高达6万度电量相比,年减少流失电量达2200万度,2001年开井数增加58口、全厂电费总量较2000年下降了431.61万元。材料费从厂级就开始细分为6项指标,其中,一般材料费与采油矿挂钩后,又进一步细分为单项指标分解至矿属各责任单位,分解至采油队后,采油队又将单项指标分解为具体的材料指标,将材料分项指标最终分解到计量站、单井,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青赔费从厂级开始分解为老污染、管线穿孔污染、井站污染、矿建施工、零星工程、临时占地、内部原因非正常发生、外部原因非正常发生、侧钻井发生等目标,分别落实到相关的机关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成本的控制责任更加明确。
2、科学地测算目标成本
目标的准确测算是目标管理规范运作的基础。根据成本单项费用要素的特点,对不同的费用要素制定了不同的测算办法,体现了指标的先进性,确保了考核兑现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测算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标准定额法、先进指标法、区块指标法和技术测定法。①根据设备单耗和实际生产规模确定定额成本,如电费。②依据上年度实际发生和单井消耗先进水平确定标准成本,如一般材料费。③依据区块单井消耗的不同特点、区块检泵周期的实际水平测算单耗系数,如单井维护作业费。④对随开井数变化的成本制定了指标动态调整办法,提高了指标测算的准确性。
3、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对采油一线人工费用控制建立了定员和薪点工资制度。将单位定员列入厂承包总体方案内,按定员确定单位效益工资基数。坚持“严格控制入口,放开出口”的原则,严格控制用工总量,2000年减少用工80人,2001年减少用工230人。开展了薪点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按“劳动强度差异、责任大小、绩效优劣”决定个人收入,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控制了人工成本。采油十一队卫星计量站在薪点工资制度实施前,由于井数少,是一个都争着去的计量站,改革后主动减员,从工资分配制度方面实现了工作量、劳动强度的自动调整。采油三队试点前油水井81口、职工总数88人,试点后油水井89口,职工总数76人,减员11人,年节约人工成本近40万元。
4、推行了科学的目标成本控制运作方法
实施了目标成本的项目控制。在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过程中,需纵向和横向共同控制的指标实行多级控制,全部是以项目组形式进行运作。项目组内部针对生产实际制定控制措施,从上至下按照统一目标、统一措施实施。
实施了“预算、措施、目标”一体化成本控制。层层建立成本分析制度,由笼统地强调钢性控制成本,逐渐过渡到分析现状,制定目标,提出具体措施,进行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层层建立了规范的成本控制制度,对不利于成本控制的人和事进行约束。从厂级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索赔到成本分析、签字结算程序等制定详细的标准和程序,努力做到控制维护性成本从一人一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决杜绝影响成本控制的人和事的存在。
建立了小改小革、五个一工程、修旧利废等成本挖潜管理制度,对潜在的增效措施给予奖励,鼓励员工开展科技创新、挖潜增效,最大限度地挖掘成本控制潜力。
通过推行目标管理,维持生产规模的操作成本投入大幅度下降。2001年维护作业费与98年相比下降了701万元,下降了62.5;电费自99年开始逐年下降,剔除涨价因素,2001在用电设备上升的情况下较97年下降了1142.3万元,下降幅度20;采油系统在新井增加的情况下,成本较去年下降306万元。其中单井材料费下降1564元,单井维护作业费下降7177元,单井运费同比下降1056元,单井流失电费同比下降3425.8元,单井整改机费同比下降1102.3元。
二细化、量化作业及后勤辅助单位经营管理,降低采油辅助生产成本
控制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控制人工费用,二是控制成本消耗。由于辅助生产工作量很难确定,劳务价格的工时利润含量不统一,造成后勤辅助生产单位成本控制效果和用工效率很难评价,为准确反应后勤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控制效果和用工效率,在对后勤辅助单位原先利润目标的价格依据重新核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能力工时目标、定额能力工时目标、成本目标、基础工作目标、保障制度责任目标,有效控制了采油辅助成本。
1、厂对后勤辅助单位的承包指标更加科学
⑴以能力工时和定额工时测算工作量。根据单位定员和设备能力确定内部应完成工作量,测算其能力工时,不仅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发挥了人员正常工作能力,同时确保了考核指标的准确,考核结果更加合理,解决了后勤单位工作量测算不准确、考核难以[1] [2] 下一页
『伍』 中石化最近发起向田明、薛梅学习,请问他们是谁
田明,现为中国石化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处高级技师、油田首席技师、中国石化技能大师。薛梅,现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二采油管理区营8更9井站采油工。
『陆』 采油管理区怎样制定绩效考核办法
给你一个参考样本:
4.1 基本要求
由直线领导对其下属员工进行动态HSE绩效考核,并填写《公司个人HSE绩效考核月度统计表》,考核应本着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每次考核结束均应公布员工HSE绩效考核结果,增加考核的透明度。
4.2计算公式
4.2.1 员工HSE绩效每月基础分值为10分,年度内,对员工进行动态HSE绩效考核,按照考核标准奖励或扣减分。考核结果作为公司员工全员绩效考核中HSE指标的考核。
4.2.2 年度员工个人HSE绩效考核系数={10X工作月份+(年度奖励分值-年度扣减分值)}/(10X工作月份)。
4.2.3 员工个人年度HSE绩效=年度员工个人HSE绩效考核系数X年度员工个人HSE绩效权重。
4.3 员工扣分标准
4.3.1 有下列行为的管理岗位员工,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扣减1分:
1) 未完成《个人年度HSE行动计划》安排的HSE工作的;
2) 不按期参加HSE培训,未完成年度HSE培训或违反培训纪律;
3) 不按期组织召开HSE会议或无故不参加HSE会议;
4) 直线领导没有组织制定下属员工HSE培训矩阵,或没有按照培训矩阵组织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5) 直线领导没有参加分管业务系统的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6) 分管业务范围的HSE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适用;
7) 没有开展安全行为观察与沟通活动;
8) 未为施工作业现场配备安全警示标识;
9) 发生其他未履行HSE职责、违反有关HSE规定的行为,尚未造成后果的。
4.3.2 有下列行为的管理岗位员工,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扣减2分:
1) 生产组织人员、现场施工负责人、HSE监督管理人员等未定期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检查和隐患排查的;
2) 安排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或安排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新入厂、转岗、复工人员上岗作业或实习期未满独自顶岗;
3) HSE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4) 员工通勤、倒班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船舶;
5) 分管业务范围内无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不完善;
6) 未组织分管业务领域、系统开展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 未对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进行管理;
8) 专职HSE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钻井、井下作业、重点海工项目海上施工现场未配HSE管理、监督人员;
9) 平台、船舶、海工海上施工现场救生、消防设施不齐全;
10) 钻井、井下作业施工未按规定设计和安装井控装备并试压;
11) 施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储备应急物资、个人防护装备;
12) 作业前,现场施工负责人没有将作业存在的风险以及制定的防范措施向参与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并确保其已经了解;
13) 对分管业务范围内查出的HSE问题、隐患未按照整改、销项制度落实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的;
14) 工作决策没有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的;
15) 发现他人违章,不按规定进行制止和纠正;
16) 分管业务领域的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仪表没有定期检验或委托非公司审定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的;
17) 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8) 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4.3.3 有下列行为的管理岗人员,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将被扣5分:
1) 无有效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设计,擅自组织施工作业;
2) 交叉作业、联合作业、非常规作业、危险作业以及进入新作业区域、使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工艺施工现场负责人没有开展作业前安全分析,未办理作业许可或作业许可未经有效审批,未进行HSE措施交底,未开展作业前HSE检查;
3) 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4) 平台、船舶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消防报警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5) 擅自停用HSE设备、设施或HSE设备、设施无法使用的;
6) 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质单位或个人施工;
7) 事故隐患未得到整改或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继续组织施工作业的;
8) 发生的事故、险兆、事件未如实、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的;
9) 违反规定组织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10) 在易燃易爆场所或禁烟场所吸烟的;
11) 其它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违章行为。
4.3.4 有下列行为的操作岗位员工,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扣减1分:
1) 未按照规定持《岗位HSE检查表》开展岗位HSE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查记录的;
2) 未按规定保养和维护本岗位的设备、工具的;
3) 工作属地脏乱差,工具、原材料没有摆放在正确位置的;
4) 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5) 不按规定参加安全活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6) 工作属地不按规定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7) 不参加企业组织的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8) 违反有关HSE规定,尚未造成后果的;
9) 上岗期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活动。
4.3.5 有下列行为的操作岗人员,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将被扣2分:
1) 从事非常规作业、危险作业未办理作业许可,未进行隔离锁定;
2) 岗位存在的HSE问题、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整改、上报的;
3) 无操作规程作业或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4) 封闭、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安全通道)或应急逃生出口;
5) 吊装作业无专人指挥、监护;
6) 不按规定使用个人安全、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
7) 岗位管理的设备、设施、装置、工具开关状态不正确;
8) 私拉乱接电气线路或手持式电动工具,或无漏电保护装置;
9) 工业气瓶不符合安全标准或储存、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
10) 岗位发生的事故险兆、事件未及时报告的。
4.3.6 有下列行为的操作岗人员,每次(每项工作、每人次)将被扣5分:
1) 从事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上岗操作;
2) 违反规定运输、储存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的;
3) 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的;
4) 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不防爆工具、电器、电子设备的;
5) 在易燃易爆场所或禁烟场所吸烟的;
6) 违反操作规程、HSE管理规定造成事故险情的。
4.3.7 发生下列结果性指标的人员扣10分:
1)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事故C级的,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2)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事故B级、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的,造成事故的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4.3.8 发生下列结果性指标的人员,扣年度HSE绩效的50%: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事故B级、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的,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4.3.9 发生下列结果性指标的人员,扣除全部年度HSE绩效: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事故、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负有主要或重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4.3.10 交通违章扣分标准
1)有下列行为的人员,每次将被扣1分:
a)驾驶公司车辆,不按交通标识、标线、信号灯等交通法规要求行驶的;
b)驾驶公司车辆,超速小于20%(含20%)的。
2)有下列行为的人员,每次将被扣5分:
a)未取得公司内部准驾证驾驶公司车辆的;
b)驾驶公司车辆,超速大于20%,小于50%(含50%)的。
3)有下列行为的人员,每次将被扣10分:
a)无有效驾驶证件驾驶公司车辆的;
b)驾驶公司车辆,超速大于50%的。
4.4 员工奖励标准
4.4.1 有如下行为的员工奖励1分:
1) HSE合理化建议被基层单位采纳;
2) 指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
3) 发现其他岗位HSE隐患的。
4.4.2 有如下行为的员工奖励3分:
1) HSE合理化建议被海洋公司、所属各单位采纳并推广;
2) 发现其他岗位重大HSE隐患,并经基层单位确认的。
4.4.3 有如下行为的员工奖励10分:
及时排除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或发生事故险兆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经公司所属各单位确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