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国外发明女王

国外发明女王

发布时间: 2021-01-25 20:37:25

① 外国有哪些发明家,发明了什么

外国发明家
1.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

--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男,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素,后经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弗莱明名列第43位。

2.拉斯洛·拜罗—圆珠笔

--拉斯洛·拜罗(1899-1985),匈牙利发明家、雕塑家、画家和记者。圆珠笔发明者。拉斯洛·拜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在1938年发明的圆珠笔。在布达佩斯做记者时,拉斯洛·拜罗看到杂志印刷工使用一种快速变干的墨水,这位曾经的画家和雕塑家由此想到发明一种能让字迹迅速变干的笔。不久,为躲避纳粹入侵的威胁,拜罗被迫逃往匈牙利。后来,在阿根廷流亡期间,他和弟弟乔格继续改进了这种笔。成为了现在的圆珠笔。拉斯洛·拜罗的圆珠笔很快就被英国皇家空军采用,飞行员用它作为进行航行计算的书写工具。即使在飞行中气压和高度发生变化时,这种笔也不会像自来水笔一样漏墨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和美国的军队中,“拜罗”笔十分流行。圆珠笔获得了巨大成功,现在每年都有上亿支“拜罗”笔售出。

3.维尔纳·冯·西门子—发电机

--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国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创办西门子公司。
4.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汽车(内燃机趋动)

--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5.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电话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

6.伽利尔摩·马可尼—无线电报

--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874年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获得成功。1937年逝世。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称作“无线电之父” 。(1943年,美国最高法院撤销马可尼胜诉的原判,裁定特斯拉为无线电的发明者。)
7.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炸药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8.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电灯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9.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磅秤

--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于1670年将他发明的案秤报送巴黎科学院。

10.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1889年5月25日-1972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当多的功绩,而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等........

②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有哪些女王

英国公认的第一位合法女王玛丽一世(1553—1558年),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她继位后,天主教势力一度复辟,新教徒受到迫害被视为异端烧死的达300余人,女王因此被称为“血腥的玛丽”。1554年,她与西班牙王腓力二世结婚。
第二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是英王亨利八世另一位女儿,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女王。她统治时期,恢复其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法案。当时,英国与西班牙矛盾激化,她利用海盗和走私活动,扰乱西班牙航船。西属尼德兰革命爆发后,又得到英国的支持,西班牙腓力二世对她极其仇视,利用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伊丽莎白则在把玛丽囚禁20年后处决。1588年,西班牙出动庞大的“无敌舰队”,对英国发动大规模海上进攻,在英国海军反击下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伊丽莎白终身未婚,无嗣。

第三位女王玛丽二世(1688——1694年)是英王詹姆士二世之女,其父在1648年政变中被推翻,国会把玛丽二世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者威廉迎到英国继承王位。从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第四位女王安娜(1702——1714年),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因玛丽和威廉没有子女,威廉死后,王位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安娜死后无嗣,王位由其堂弟汉诺威选侯乔治一世继承,从而排斥了信奉天主教国王复位的可能性。

第五位女王维多利亚(1837——1901年)是英王乔治三世的后裔,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女王,1876年,又受议会加封为印度女皇。
第六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即位至今,是英王乔治六世之女,英国瑞任女王。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女王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坎特伯雷大主教把忏悔者爱德华的沉重王冠戴在她头上,接着响起了铜号吹奏的乐曲,大家齐声高唱“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与爱丁堡公爵结婚,生有二子一女,长子查理是王位继承者,将来即位后,将成为查理一世。

③ 为什么英国历史上那么多女王

到现在为止英国四十一王里面,女王只有七位,这还要算上只在位9天的简格雷。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自都铎王朝后期才开始有女王,前面都没有的,而“血腥玛丽”是第一个英国女王(简格雷夫人在玛丽女王之前,但是一般不把她当女王而只称夫人),这是有原因的。

1,都铎王朝特别是亨利八世时期,是英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变革时期,亨利八世在早期对抗天主教的时候,把“爱国主义”作为自己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纲领,从而使得英国爱国主义思想萌发,国外的继承人很难被接受。

2,亨利八世本身血脉单薄,唯一活到他死的那天的男性后裔(亨利八世一辈子都在渴望男性后裔)只有年幼的爱德华,爱德华即位后不久就去世,又无其他有继承权的男性后裔,根据亨利的遗嘱,玛丽和伊丽莎白才有机会成为女王。

当然这中间还涉及《继承法案》的争端,亨利八世各个妻子之间的争端等等。(这点不要把“血腥玛丽”与“苏格兰玛丽女王”搞混了,她们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人,这里说的是“血腥玛丽”女王)

我们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各个女王,基本上都出现在各个王朝的末期。根据传统的继承制度,在有男性继承者的情况下,女性继承者的继承权一般都会在男性继承者之后。但是女王在都铎王朝之后的各个王朝频繁出现,也说明了自都铎之后英国王室的血脉一直很薄弱,而英王血脉也很早就与欧洲大陆王室血脉断了联系(王族血脉被打上国家烙印也是欧洲民族国家思想的作用之一),使得可选择的继承人非常少。

④ 国外历史上有名的美人都有哪些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生平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1](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克丽奥佩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丽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丽奥佩特拉五世(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姐姐)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后,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
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对埃及的王位之争进行调停。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于夜间潜入亚历山大里亚,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勇气和美貌深深打动了恺撒。她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妇。而托勒密十三世却在对恺撒的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遭到了失败,溺死于尼罗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依恃恺撒,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而在名义上则按照埃及的传统,与另一异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约公元前59~前44年)结婚,共同统治埃及。为了取悦于恺撒,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持,陪伴他乘坐游船溯尼罗河而上,观赏风光。不久,恺撒因战事去小亚细亚,后转回罗马。其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或恺撒里昂。
公元前45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恺撒实践誓言,在罗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乌斯族系祖先的维纳斯的神庙,还把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黄金塑像竖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为罗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后,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其子被宣布为阿蒙神之子。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他在腓力比战役中最后击败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和喀西约的军队后,按照与屋大维的协议巡视东方行省,筹措资金。公元前41年他到达西利西亚的塔尔苏斯,遗使埃及,召见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对罗马政局和头面人物颇为了解,认为这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据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乘坐一艘紫帆银桨的镀金大船,从埃及出发,先到西利西亚,再经后德诺斯河抵达塔尔索斯。这艘船上挂着用名贵的推罗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楼用金片包镶,在航行中与碧波辉映,闪发光彩。女王打扮成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模样,安卧在串着金线,薄如蝉翼的纱帐之内。美丽的童子宛如朱必特一般侍立两旁,各执香扇轻轻摇动。装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银桨,在鼓乐声中有节奏地划动。居民们见此情景,疑是爱神阿佛洛狄忒乘着金龙来此与酒神(安东尼)寻欢作乐。人们奔走相告,观者如潮。安东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迷人的风姿,优雅的谈吐,神魂颠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责问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对“三头”战争中的暖昧态度的问题抛到九霄云外,而且当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杀害埃及王位的继承人和竞争者、当时避难于以弗所的异母妹妹雅西斯。不出数日,这个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虏,跟随地一起到埃及去了。他们在埃及一起度过了公元前41~前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东尼回到意大利。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奥克塔维娅为妻,以罗马传统的联姻方式巩固政治上的联盟。到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准备远征帕提亚。他以征途艰辛,不宜安置于军营为理由,把奥克塔维娅遣送回罗马。而当安东尼到达安条克,即邀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会面,并且,违反罗马的传统习惯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结婚。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行备,准备远征帕提亚,以及同屋大维进行斗争,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正当埃及托勒密王国发生深刻的社会危机之时,她施展种种手腕,包括运用迷惑安东尼的方式,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加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为了满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野心,安东尼把埃及、科埃雷-叙利亚和塞浦斯路,赠给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支持安东尼远征帕提亚,结果未能获胜。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丽奥佩特拉称为“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称为“诸王之王”。安东尼在东方的所作所为,特别是他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关系,始而受到罗马人的非议,继之激起了他们的恼怒。他们斥责安东尼将罗马的征服地赠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准备迁都亚历山大里亚另建新王朝。在罗马,人们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认为她是除了汉尼拔以外构成对罗马最大威胁的女王。这就使安东尼威信扫地,丧失了国内的有力支持。这一点被屋大维利用,也是造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斗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安东尼应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屋大维也发誓为其姐所受的侮辱报仇。他不顾冒犯罗马的传统习俗从维斯塔贞女手中取得安东尼放置于神庙中的遗嘱,公布于众。安东尼的遗嘱记述了他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领土分配,还指令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里亚。遗嘱一公布,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据此,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早就研究各种自杀的方法。她躲进了墓堡,但为屋大维所智擒。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维生擒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⑤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女王和女君主

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有19位女皇帝,加上女王不到50位。其中日本是女皇帝最多的国家。

中国武周王朝:武则天

古马其顿帝国托勒密王朝: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伊琳娜女皇

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佐伊女皇 狄奥多拉女皇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叶卡捷琳娜一世、 安娜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受争议的中国女皇帝 北魏殇帝 公元528年 (元姑娘) 年号:武泰 在位不到1年 北魏殇帝(元姑娘):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从后宫抱来一个女婴,假称是孝明帝之子,让女婴做皇帝,改元“武泰”,不久胡太后为了避免被众人知晓此事,于是杀死该名女婴,另立元晖之子元钊为帝,是为北魏幼主。因此该名女婴在胡太后的操纵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历史上连她的名字都没留下,一般可称“元姑娘”,胡太后之后匆匆给女婴加上谥号殇帝(一般正史不可见),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⑥ 为什么外国还有女王

在今日的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在位国王之中,有三个是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女王贝亚特里克丝、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她们都不是本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王。 在欧洲历史上,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的骑士时代,皇帝、国王这些名词从来都只是男人的专利,只有东罗马帝国出了几个影响不大的女皇帝。但从14世纪开始,在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一个又一个的女王(皇)断断续续地出现了,一直到当代,累计有三十来位。(统计一下,英国6位,俄国4位,荷兰3位,卢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麦2位,奥地利1位,波兰1位,匈牙利1位,还有苏格兰、纳瓦拉、那不勒斯等现在已为人兼并的国家也出过女王(不过有些女帝王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继承”王位,而只能说是“夺取”王位,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以及中国的武则天等)。不知有无错漏,请各位大虾不吝指教。 三十来个,在欧洲庞大的帝王群体中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但她们不但将欧洲历史谱写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实实在在在史书上留下了足以流芳后世的业绩。总的说来,欧洲女王的表现还算不错。其中丹麦的玛格丽特一世(1387—1412年在位)、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一世(1474—1504年在位)、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亚(1740—1780在位)分别被本国的史学界认为是本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他女王基本上处于中上或中下的位置,而甚少有荒淫无道祸国殃民之辈,唯一一个被推翻的女王是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二世(1831—1868年在位),但使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是她的祖父和父亲,她本人要负的责任其实也不多矣。 她们走上女王宝座的路径不外乎两种:从公主到女王和从王后到女王。身为王后,在国王丈夫死后,继承人尚年幼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便自己走上权利舞台的中心,进而即位称尊的情况,在世界各国历史上司空见惯,在欧洲则以俄国的两个叶卡捷琳娜为典型代表。但更加有欧洲特色的是从公主到女王的情况,欧洲历史上的女王大多属于这一类。 在即位之后,基本上男性国王能承担的事务,她们也能承担,但亲自带兵打仗除外,不过,17世纪之后,国王亲自带兵打仗的情况已越来越少见,因此也不见得是严重的问题。女王结婚之后与丈夫之间权力如何分配也是一个问题。有不少女王,结婚后就将主要王权交给丈夫,甚至把王位也让出,如瑞典女王埃里奥诺拉,也有的女王结婚后能将丈夫和整个江山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如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更有甚者,有的女王选择了终身不婚,以保证自己的权力不旁落,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

⑦ 英国的第一位女王叫什么

英国的君主世袭制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成文和不成文法,在位君主之子有优先继承权。如君主无男嗣,女儿也可以继承。英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国王是男子,女王只占少数。
王室女子享有继承权是从“世纪开始的。1553年,英王爱德华六世去世前,诺查兰伯爵阴谋让爱德华的儿媳简·格蕾继位,怂恿临死的爱德华在假遗诏上签字。由于枢密院的反对,简·格蕾上台9天就退位了。
英国公认的第一位合法女王玛丽一世(1553年~1558年),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她继位后,天主教势力一度复辟,新教徒受到迫害被视为异端烧死的达300余人,女王因此被称为“血腥的玛丽”。1554年,她与西班牙王腓力二世结婚。
第二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是英王亨利八世另一位女儿,英国都铎王朝的末代女王。她统治时期,恢复其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法案。当时,英国与西班牙矛盾激化,她利用海盗和走私活动,扰乱西班牙航船。西属尼德兰革伞爆发后,又得到英国的支持,西班牙腓力二世对她极其仇视,利用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伊丽莎白则在把玛丽囚禁20午后处决。1588年,西班牙出动庞大的“无敌舰队”,对英国发动大规模海上进攻,在英国海军反击下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伊丽莎白终身未婚,无嗣。

⑧ 外国女伟人 简介

伊丽莎白二世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全称为“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AlexandraMaryWindsor),是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
1936年,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被迫逊位。由她的父亲艾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伊丽莎白则成为王储。
1947年7月9日,因她的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现为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放弃希腊王位继承权,改东正教信仰为英国圣公会,加入国籍并取了个简短的名字菲利普·蒙巴顿。英王室才同意他们订婚,同年11月20日结婚。
1952年2月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除了作为英国世袭国家元首,她是: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巴哈马女王、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格林纳达女王、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圣卢西亚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纳丁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图瓦卢女王、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3个成员国)最高元首。
伊丽莎白二世有三子一女。长子查尔斯王子(威尔士亲王)、次子安德鲁、三子爱德华、女儿艾丽斯·路易丝公主。查尔斯王子和他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分别是排名一、二、三位的王室继承人。
1986年10月,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是英国目前唯一一个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

⑨ 棺材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

外国人发明的,在埃及,5000年前就有了。中国只有3000年历史。

⑩ 国外 历史上 厉害的 女王 都有哪几位

中国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655年-705年掌握实权)
古埃及
哈特谢普蘇特(第18王朝、在位:公元前1473年左右 - 前1458年左右)
克娄巴特拉七世(托勒密王朝、在位:前51年 - 前30年)
朝鲜半岛新罗
善德女王(在位:632年 - 647年)
真德女王(在位:647年 - 654年)
真圣女王(在位:887年 - 897年)
英国
玛丽一世(蘇格兰、在位:1542年 - 1567年)
玛丽一世(英格兰、在位:1553年 - 1558年)
伊莉莎白一世(英格兰、在位:1558年 - 1603年)
玛丽二世(英格兰·蘇格兰、在位:1689年 - 1694年)
安妮(在位:1702年 - 1714年)
维多利亚(在位:1837年 - 1901年)
荷兰
威廉明娜(在位:1890年 - 1948年)
朱丽安娜(在位:1948年 - 1980年)
贝娅特丽克丝(在位:1980年 - 2013年)
西班牙
乌拉卡(卡斯蒂利亚、在位:1109年 - 1126年)
佩德罗尼拉(阿拉贡、在位:1137年 - 1162年)
伊莎贝拉一世(卡斯蒂利亚、在位:1474年 - 1504年)
胡安娜(卡斯蒂利亚、在位:1504年 - 1555年)
伊莎贝拉二世〈在位:1833年 - 1868年)
葡萄牙
玛丽亚一世(在位:1777年 - 1816年)
玛丽亚二世(在位:1826年 - 1828年、1834年 - 1853年)
瑞典
克里斯蒂娜(在位:1632年 - 1654年)
乌尔丽卡·埃利诺拉(在位:1718年 - 1720年)
波兰
雅德维加(在位:1373年 - 1399年)
安娜·雅盖沃(在位:1575年 - 1587年)
日本
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
皇极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
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
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
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
孝谦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天皇,764年-770年在位)
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
後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
越南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
拜占庭帝国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
阿比西尼亚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
其他
玛格丽特一世(丹麦,挪威和瑞典女王−卡马尔联合女王、在位:1375年–1412年)
卑弥呼(邪马台国、在位:175年 - 248年)
台与(邪马台国、在位:235年 - ?)
宰努比亚(帕尔米拉帝国、在位:267年 - 272年)
阿玛拉逊莎(东哥特王国、在位:534年)
玛丽亚·特蕾西亚(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在位:1740年 - 1780年)
利留卡拉尼(夏威夷、在位:1891年 - 1895年)
安眉(柬埔寨王国、在位:1835年–1841年、1844年–1845年)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