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名词解释贸易创造效应

名词解释贸易创造效应

发布时间: 2021-01-24 20:41:16

1. [33]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所谓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我们假设,有三个国家,即甲国、乙国和丙国,在甲国和乙国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甲国从卖价较低的丙国进口商品A,而不从乙国进口。现在甲国和乙国组建了关税同盟,由于乙国的A商品再出口到甲国去不向甲国缴进口关税,而丙国没有加入关税同盟,要缴关税,所以,乙国A 商品在甲国市场上的卖价就要低于丙国,因而甲、乙两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了。与此同时,甲国的居民享受了较低价格进口商品的利益或曰“福利”。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是指形成关税同盟之后,由于取消了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但保留了对非同盟成员的关税,从而发生了同盟成员的低效率(高成本)生产取代非同盟成员的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即在差别待遇的影响下,某一同盟成员把原来向非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转向同盟成员国的高成本进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进口成本增加的损失。 说的简单点就是中国人长说的有钱大家赚么~求采纳

2. 简述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抄是指一国产品袭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2)名词解释贸易创造效应扩展阅读:

转移问题

1、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效果为何不如发达国家显著?

一谈到区域经济合作,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欧盟在各方面均遥遥领先,虽几经挫折,但每到关键时刻,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其实,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自50年代以来已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尤以拉美和非洲为甚。

但与前三者相比,它们似乎都“默默无闻”。原因何在?周建平教授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一书中将之归结为四点:

(1)成员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深,缺乏互补性。

(2)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不成熟,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贪大求全;

(4)没有强有力的相互投资和共同基金由富国向贫国转移。但实际上,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也可对之部分地加以解释。

3.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扩大贸易创造的条件有哪些

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以新创造的来自同盟内伙伴国的进口,替代原先的国内生产的状况。其效果是由于内部关税取消,不再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提供保护,以来自伙伴国的低价进口取代高价的国内生产,使消费者提高了福利。

贸易转移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最早出现的贸易转移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瓦伊纳在19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全称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贸易转移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名词解释贸易创造效应扩展阅读:

贸易转移效应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

随着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某种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的趋势。1994年及乌拉圭回合谈判前,不少国家更偏爱采用“灰色区域”性质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其国内市场,比如借助于双边谈判说服出口国自愿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日益严格禁止或限制类似措施,从而,使得保障措施这样一种“合法化”的补救措施脱颖而出。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区域集团化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势变化和冷战结束后经济矛盾突出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三)非关税壁垒的日益增多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在减低关税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国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增多,关税不再是主要的贸易壁垒,而又因为国家利益的永恒性和最大性,非关税壁垒就成了各国屡试不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4.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简述古典学派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与赫——俄原理的主要区别1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2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是固定不变的,物林在其理论中,则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生产率的差异,而是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2、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A非税措施的项目日益繁杂B非关税措施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C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长3贸易保护的重点以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3、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含义及其特点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处于不同国家的录事人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2其特点是A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国际性B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买卖的标的物是货物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为买卖。

4、简述国际贸易惯例的法的地位及其作用1国贸惯例的适用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本不是法律,对贸易贸易具有强制性,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2国贸惯例对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双方都同意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时,这项约定的惯例便具有强制性,若双方对某一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也未注明合同适用某种惯例,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和仲裁机构也往往会引用某一国贸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

5、试述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该理论学院伯一评价(一)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语。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交换傺 注重生产能力和形成,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不利于国德真正实现政治经济独立。

2批语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通过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

4保护对象为有发展前途,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和发展之后能够成长起来,并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以30年为最高保护时间。

5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中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二)理论政策评价

1积极意义

1)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

2)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家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力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

3)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

4)对美、德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2缺陷1)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乱。

2)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3)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

6、简述管理贸易、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区别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1)管理贸易不同于自由贸易,管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夹杂了许多人为干预因素。2)管理贸易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只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而管理贸易则是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7、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共同点: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白银越多,其财富的拥有量就越大,因而也就越富有。贸易可以不断增加一国货币量,从而增加国家财富。

区别点: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货币-金货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输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应尽可能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同时为保留货币,该理论禁止货币出口。

2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把货币与商品联系起来,措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主张扩大出口,养活外国制品的进口,主张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

8、简述班轮运输的特点船舶按照固定的航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收取运费,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点。

由船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也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班轮承运货物件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9、简述对发盘的实质性变更是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实质上变更发盘的条件。实质性变更是对发盘的拒绝,构成还盘。

10、试述关税的经济效应1关税的价格效应是指征收进口税,对征税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一般来说表现为促使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程度取决于进口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该征税商品的苍供求强发生 . 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是指征收进口关税对征收贸易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征收进口税在征税国为大国的条件下可以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

3关税的税收效应指征收进口税务局征税国税收收入的影响,一般而言,进口征税对一国税收的影响取决于征税带来的税收收入的增加,与由于征税而减少进口,从而减少的税收的净值。

4关税的保护效应提征收进口税对进口国国内生产的影响。一般地,征收进口税将会使进口品价格提高,对国内生产具有保护、促进、扩大的作用,但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特定条件下可以扶持国内新兴产业或幼稚产业。

5关税的国际收支效应指征收进口关税对征税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征税在供需弹性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会减少部分进口,对国际收支顺差有积极作用,但如果贸易对于国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征税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净效果则需做具体的分析。

11、简述二战后自由化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1表现形式A大幅度削减关税B降价或撤销非关税壁垒2主要特点A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B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C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D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中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E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12、简述协议性分工的适用条件1两个(或多数)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或生产Y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13、简述发盘的撤回与撤销的区别与联系撤回是指发盘尚未生效,发盘人采取行动,阻止它的生效。撤销是指在发盘已生效后,发盘人以一定方式解除发盘对其的效力。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在发盘到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盘人。

14、简述进出口公司审核信用证的要点1对信用证本身说明的审核,其中包括信用证金额应与合同金额相一致;

2对信用证有关货物记载的审核,如有关商品货名、规格、数量等各项内容必须和合同规定相符,注意有无另外的特殊条件。

3对单据的审核,主要包括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等。

4对信用证有关时间说明的审核。装运期等必须与合同规定相一致。

15、试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关税同盟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将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价格更低的产品所取代。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同时,该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养活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2贸易转移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前,该成员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关税同盟建立后,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市制国家。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其结果会增加进口成本,扩大消费开支,从而使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3贸易扩大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后,A国国内X产品的价格,无论是在贸易创造条件下,还是转移条件下都比成立前要低。如果A国X产品存在需求价格弹性则A国对X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将会使A国的X产品进口数量增加,促进成员国间贸易的扩大。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开支。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走私。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加强集体谈判力量。

16、简述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超保护贸易政策有着自己的特点:

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措施。

4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入限出的措施。

17、简述WTO的基本原则1贸易自由化。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

2非歧视原则。

3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把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

4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5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6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7区域性贸易安排。

8透明度原则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18、简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作用1对于承接方的作用A克服本国生产能力有余而原材料不足的矛盾,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B开发劳动力资源,增加就业机会,并繁荣地方经济C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对于委托方的作用A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B有利于委托方所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19、简述托收当事人及其职责1委托人,委托银行办理托收业务,通常是出口人。

2托收银行,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托收业务。

3代理银行,接受托收行的委托向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进口地银行,通常是托收银行的国外分行或代理行;

4付款人,买卖合同的当事人。

20、试述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1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一方自愿发价,另一方明确表示愿意承诺,双方自愿表示达成协议的诚意,承诺履行合同责任与义务,如果一方采取强制、威胁、蠛、许骗手段,迫使对方就范,则订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2卖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自然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拥有独立同产,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律实体。

3合同必须以双方互惠,有偿为原则。合同一方所享有的权利,是以另一方所负有的义务为基础,双方互有权利与义务,任何一方不按合同履行责任与义务,都负有向对方赔偿的责任。

4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佥。

5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21、简述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和途径1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实行赣性的管理2地区贸易集团通过条约、协定和建立超国家机构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

3通过多边政府协定和组织对参加方的贸易关系进行管理4通过具体的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的产、销、价格进行管理5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质量进行管理6通过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直辖市和管理双边贸易关系。

7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

22、简述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有哪些不同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3、简述仲裁协议的作用1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3使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取得对有关争议案的管理权。

24、简述寄售的特点1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市场(寄售地),然后经代销人在寄售地向当地卖主销售;

2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是委托代售关系,而非买卖关系3寄售物在售出之前,包括运输途中和到达寄售地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均由寄售人承担4寄售货物装运出口后,在到寄售地前也可采用出售路货的方法,先行销售,即当货物尚在运输途中,由代销人寻找买方出售。

25、试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的理论依据及其评价凯恩期在批判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酱效率、录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政策基点,把对外贸易和国内就业结合起来,创立了保护就业理论,其追随者又充实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观点,从宏观角度谁了对外贸易差额。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张国家干预,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最终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1投资乘数原理。认为一国投资量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客观存在一种依存关系,由投资而引发的国民收入变动往往几倍于投资量的变动,其倍数的大小则取决于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

2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一国出口或进口的波动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倍数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将几倍于出口或进口的变动量,公式如下国是淡理论评价1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领先地位。

2对外贸易乘数提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性。

3从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没有多少新意,与其他理论相比更侧重于政策方面,即理论的实用性,因而成为发达国家推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4没有考虑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一国的奖出限入热必会引起其他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长期看,会对一国经济与贸易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5对外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执行否则依靠降低出口价格来维护出口扩张的做法无法长期对国民经济增长奏效。

5. 举例说明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

楼主说得是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吧,好像这比较官方的将这两种概念成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吧
我说一下一般的定义吧,基本上,楼主可以用这个概念很容易就能举出无数的例子了。

(一) 贸易创造效应: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业化,这样关税某些同盟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取代,其结果,是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提高。
(二) 贸易转移效应:在关税同盟成立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国内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而不是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社会福利下降。

6. 什么是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呢怎样用图形进行分析啊

1.同盟前,如各成员国经济结构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同盟后,其专业化生产机会才会增多,贸易额才能扩大。
2.组成关税同盟规模的大小。如果规模越大,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者越有可能在同盟内部出现,贸易创造的效果更大。
3.建立关税同盟前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越高,建立同盟后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4.关税同盟成员国间地理位置越接近,则运输成本越低,从而贸易创造的效应也就越大。

7. 贸易创造效应的介绍

由于关税同盟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8.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是共存同时出现的吗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9. 国际贸易中试论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其中令人注愈的是美国经济学教授维纳(J " Viner)和利普西(R " G " Lipsey )等人所集中讨论的有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果。
(一)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表现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它由生产利益和消费利益构成。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其结果是:一方面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另一方面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源被更为有效地用于他处,从而提高了生产利益。 例如,某产 品在 A, B, C三国的成本分别为$ 25, 15, 10, A国进口关税水平为 200 %。关税同盟成立前,由于关税的保护,该产品以A国的价格为最低,因而 A国自行生产。AB两国成立 同盟后,对 B国取消 了关税壁垒,B国的该产品的价格下降,低于 A国水平,于是,A国从 B国进口该产 品。

2.贸易转移效果 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某成员国在购买同盟内廉价的产品时可能导致某种转移性损失。关税同盟成立前,该国可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同盟成立后,则通常转向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后者不同于前者,则意味着进口成本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得同盟内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同时,这也意味着关税同盟外最有效率的生产能力和最有效的资源被闲置,从而降低了世界福利水平。例如,某产品在 A, B, C三国的生产成本仍为$25,$15,$10, A国的进口税率则为 100%。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的该产品的价格(包括关税)最低,因此,A国从 C国进口。AB国关税同盟成立后,AB两国之间废除关税,B国的该产品价格低,于是,A国改从 B国进口。这样,就从成本最低的 C国转变到了同盟内成本最低的B国,这便是贸易转移效果。

(二)对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讨论
1.关税同盟产生 “贸易创造效果”与 “贸易转移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前面讨论贸易创造效果与贸易转移效果时,是假定 A, B,C三国都生产某产品,且成本各不一样。事实上,还有以下可能。(1)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不生产该产品,而从生产成本最低的C国进 口。那么,A, B结成同盟后,不会引起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 (2)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生产该产品,且比 C国成本要高,即各国在关税保护下重复性地自行生产并进行竞争。关税同盟建成后,则在同盟内进行专业分工,由生产效率较高的B国生产该产品并满足 A国的播要。这样,在同盟内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从而在内部创造和扩大了贸易,这就形成了贸易创造效果。(3)建立关税同盟前,A国不生产该产品,B国较 C国以更高的成本生产,这时,A国从 C国进口。A, B结成同盟后,A,B间废除关税并对C国采取共同的关税,此时,本从 C国进口就转向了从同盟内的 B国进 口,这就意味着在关税同盟内保护了落后工业。因此,要在形成 “贸易转移效果”的同时,表现出贸易保护的倾向。
2.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之间关系的分析 关税同盟既是同盟内自由贸易的政策工具,又是对同盟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从整体范围来讲,贸易创造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而贸易转移则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这种福利。对此,米德、利普西等经济学家利用供求曲线进行了更为精密而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如图 8一1所示,假定三个国家:本国(H),同盟国(C),同盟外国家(W)。S, D分别为 H国某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P为该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的数量,生产该产品的成本从低到高的次序为W, C, H。
最初,H国从 C国进口,价格为 Pwr(进口价格Pw与关税T组成),消费量为 ob,国内生产为 oa,进口量为 ab (ob - oa) 。
现在,H国与 C国结成同盟,该产品在 H国的价格下降到Pc(取消了关税),于是,消费最扩大到od,国内生产下降到oc,进口量为cd。此时,ca + bd为创造出来的贸易量。△efg与△hij为贸易创造带来的经济效益。△efg表明国内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下降,使本该用于此方面的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它被称为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 hij说明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增加,从而被称为贸易创造的消费效应。但同时,由于进 口从成本最低的 W 国变成 C国,贸易量 ab从全球最有效率的生产者进口转向同盟内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这种贸易转移意味着 H国利益的损失和全球效率的损失。将 H国作为整体考虑(即征收的关税亦是福利之一),结成同盟后,必须对 ab最的进口支付高价格Pc以代替Pw 。 Pc与Pw的差额就是韧外付出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矩形gilk就是贸易转移带来的福利的损失。 因此,维纳指出,建立关税与否,取决于这两者的实际效果 。同盟成立后 ,可能会发生 贸易创造得利大于 贸易转移的损失,也可能相反,它取决于△efgf△hij与矩形gilk的面积大小。 3.关税同盟静态效果大小的分析 关税同盟成立后,其静态效果所产生的福利的大小受到多因家的影响 : (1)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后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2)关税同盟成员的供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3)关税同盟成员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果越大;(4)关税同盟成员与非成员的产品成本差异愈小,贸易转移的损失愈小; (5)关税同盟成员对非成员的进 口需求弹性愈低,非成员对成员的出口供给弹性愈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6)关税同盟成员对外关税愈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7)关税同盟的成员愈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8)关税同盟成员间的贸易量愈大(或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愈少),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9)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大,则参加关税同盟获利的可能性越小,即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10)关税同盟成员间的经济结构越相似(或互补性越小),贸易创造效果越大。因此,关税同盟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间建立,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创造效应。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