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中国创造公司

中国创造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1-24 09:18:14

A. 最能代表“中国创造”的企业家有谁

海尔是张瑞敏
联想 柳传志

以下为IT界:
金山 求伯君
网易 丁磊
腾讯 马化腾
阿里巴巴 马云

B. 中国创造和中国自造有何不同

你想说的是不是制造啊。
其实众所周知的,中国就是世界工厂,我们现在打版出的标语也就是MADE IN CHINA,中国权制造。我们只负责最基本,最人力,最原始的那部分组装或者拆卸的这类东西。如上所述的,其实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磨具般的制作。大多数的厂家不是模仿别人的产品打着自己类似于别人的标志,就是按别人生产要求生产产品。可见原创的分量简直轻如鸿毛,但是,中国大部分企业貌似都很享受这种“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的生存模式,很少有动动脑子,或者舍得花点资金投入研发。而“中国创造”就是这种靠着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聪明智慧,用心调查市场,潜心研究开发新型产品的这种心态。不,不山寨,不急功近利,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标上自己的品牌,慢慢去培养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C. 中国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中国西电

输配电和控制设备及相关电器机械和器材、机械电子一体化产品、电子通信设备、普通机械的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研究、服务;

经营本公司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公司所需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国内外电网、电站成套工程的总承包和分包,及其他进出口贸易;商务服务和科技交流业务;房屋及设备的租赁。

2、中国一重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重型机械及成套设备、金属制品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金属冶炼及加工;金属材料的销售;工业气体制造及销售;冶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服务;承包境外成套工程及境内国际招标工程;进出口业务。

3、二重重装

二重重装,是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世界闻名的装备制造企业和中国最大、最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材料制造基地之一。

建厂51年来,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技术装备龙头企业,二重重装在为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神圣事业中,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旗舰”的骨干引领作用,显示了共和国行业领军企业的卓越风采。

4、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06月29日成立,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

船舶、海洋工程以及海洋运输、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租赁、管理业务。大型工程装备、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租赁、管理业务。

5、西飞国际

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飞国际),是由中国大型航空工业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独家发起、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制企业。

西飞国际A股股票(股票代码000768)于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航空制造业首家上市公司。

D. 百度是中国创造的吗

中国发明的,
网络,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0年1月1日,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徐勇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创建了网络公司

E. 中国的企业怎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历经30年风雨兼程,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过去低成本、薄利润、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结构升级和转型是中国制造面临的必然选择。

在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走出低谷的当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需跨越哪些障碍?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的机会又有哪些?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做客《22度观察》,为我们评说中国制造。

F. 体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的品牌

爱国者品牌
让我们来透过华旗资讯的企业文化来悟悟这个道理吧!

华旗资讯企业文化

1、六赢理念

坚持以“六赢”理念为准则,确保“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六方共同获得合理利益的满足和发展的机会,使公司能够坚实、稳定的发展。

2、国际象棋文化

兵:执著追求,实现理想

车:勇往直前,纵横驰骋

王:深入实际,优化管理

象:内政外交,信息互联

马:与日俱进,鼓励创新

后:重视女性,统合综效

炮:跨越发展,事半功倍

显然,华旗早已非常清楚,自身的存在首先是一个“社会的存在”,而华旗的产品要满足的,不仅仅是华旗自身的利益,是“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六方共同的利益,唯其如此,华旗才能获得真正坚实、稳定的发展,这是何等远大的认识!

而最有趣的是华旗的国际象棋文化。华旗从国际象棋中提炼出一整套管理理论,并深入渗透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他们在国际象棋中加了两个“炮”,使它变成有中国特色的“爱国者象棋”。每一年,华旗都会投入很多精力经营国际象棋文化。据说在华旗,每个员工都必须学会爱国者象棋,并且要熟知每个棋子所代表的含义,比如“兵”:执著追求,实现理想。在爱国者象棋中,兵走到底能生变成任何棋子,包括威力最大的“后”。在华旗,有清洁工成为高层领导的先例,想想看,这对每个华旗员工来说是多大的激励?

G. 为什么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原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简单版的劳动力而不是知识权智慧和脑力。技术能力是骨骼,制造能力是肌肉,创新设计就是给躯体注入灵魂,一个产品或品牌,才有了永久的生命力。

“中国制造”真的到了需扭转发力方向的时候,应该“给自己穿上行头了”。中国制造从拼数量、拼规模,到拼质量、拼价格,终于在世界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现在老路走不下去了,要拼技术、拼设计了,这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7)中国创造公司扩展阅读:

以苹果公司为例,我国的富士康是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富士康一类的公司以及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从那部时尚而尖端的手机里,只能分享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不足2%! 苹果手机的利润分配就说明了一切,中国人制造了苹果手机,但没有创造苹果手机,大量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毒物质,但最后我们分配利润最少。

H. 中国大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双重转移新趋势:一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所需要的研究型产业,转移的技术路径从垄断技术向技术研发转变;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在较早阶段就开始了国际扩张,将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转移到其它国家。在这一双重转移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领域也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服务业投资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 在承接国际产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正逐步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首先,低端产品的有限生存空间不能够维持低成本竞争优势:由于很多低端产品是靠价格战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低成本竞争,企业的利润非常有限,这使得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其次,“民工荒”引发工资水平上涨,导致中国制造业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再次,消费需求不足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的发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原因导致的农村消费需求不足,使得消费品结构失衡,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制造业的国内市场无法扩张,低成本竞争优势无法发挥。 尽管“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愈来愈弱,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增长还要依赖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有低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因此,我国制造业需要寻找低成本竞争优势新的突破点。从国内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低端产品领域经过残酷价格战存活下来的企业,一般都选择向高端领域进行突破,往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领域迅速扩张。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国际制造业正不断将研发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这种趋势,无疑为我国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链提供了一个突破点: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的研发产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制造业研发产业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跨国公司直接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二是我国政府或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承接国内外研发业务;三是其他国家在我国创立研发机构,承接国内外研发项目。 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搬到发展中国家,目的之一是降低研发成本,而我国拥有廉价的研发成本,自然会成为跨国公司降低研发成本的理想地,因此我国企业可以顺理成章地承接国际制造业研发转移的新趋势,成为世界制造业研发的新基地。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拥有丰富的研究机构和廉价的研发人员。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县以上研究机构5700多家,这些研发机构多数从事技术推广,拥有创新能力的不足1/5,且大部分研发人员尚未发挥出应有的功效,这为跨国公司以较低工资成本在我国招募研发人员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二,是用本土人员研发适合本土市场产品的隐性知识的成本较低。有研究表明,隐性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科学家40%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获得的;工程师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的知识达60%以上;80%的工程师通过相互交谈来解决项目中的有关问题。本土研发人员拥有开发适合本土市场所需产品的隐性知识,利用本土人员进行研发,获取这种隐性知识的成本相对较低。 廉价研发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三,是“中国创造”可通过大规模定制的方式占领中高端市场,以尽量低的价格提供更新、更好、更具个性的中高端产品,在中高端市场呈现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创造低研发成本竞争优势。 在承接国际产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需要考虑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出两个方面,战略重点应定位于产业双向转移:一方面需要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由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逐渐转移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 自主创新是承接国际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实际上是用研发方式降低成本、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链,在我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用研发方式降低成本的杠杆效应非常大。自主创新有很多方式,如整合创新、流程创新、技术颠覆性创新等,在承接国外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的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方式,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外向型国际化是承接国际制造业双重转移新趋势、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经阶段。笔者认为,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国内阶段、内向型国际化阶段、外向型国际化阶段及与国外合作阶段。我国引进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制造业,因此制造业内向型国际化阶段的发展已趋向成熟,而外向型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必须走外向型国际化发展之路。企业规模并非外向型国际化的障碍,中小制造业企业也可克服规模过小的困难,发现一些独特的方式进行外向型国际化经营。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是采取贸易和出口代理等方式,然后才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但外向型国际化没有固定模式,中小企业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方式跳越初级阶段,直接对外进行投资,将失去低劳动成本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转移出去。笔者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依赖于企业家的能力和努力,只有不断创新符合国际市场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I. 中国制造 和 中国创造

制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泰罗制的管理下的产品生产,只要有机器有原料有人力,就能制造;创造是高层次的突破,是在公司良好的激励和保健环境下所激发出来的有创意并且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比较符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J.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有何区别

制造指的是在中国造出来的商品(技术可能是从外面传进中国的)也就是不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创造指的是技术是中国自己的,也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