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ram
① 几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
关键词: 非易失性存储器;FeRAM;MRAM;OUM引言更高密度、更大带宽、更低功耗、更短延迟时问、更低成本和更高可靠性是存储器设计和制造者追求的永恒目标。根据这一目标,人们研究各种存储技术,以满足应用的需求。本文对目前几种比较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图1 MTJ元件结构示意图铁电存储器(FeRAM)
铁电存储器是一种在断电时不会丢失内容的非易失存储器,具有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和抗辐射等优点。
当前应用于存储器的铁电材料主要有钙钛矿结构系列,包括PbZr1-xTixO3,SrBi2Ti2O9和Bi4-xLaxTi3O12等。铁电存储器的存储原理是基于铁电材料的高介电常数和铁电极化特性,按工作模式可以分为破坏性读出(DRO)和非破坏性读出(NDRO)。DRO模式是利用铁电薄膜的电容效应,以铁电薄膜电容取代常规的存储电荷的电容,利用铁电薄膜的极化反转来实现数据的写入与读取。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就是基于DRO工作模式。这种破坏性的读出后需重新写入数据,所以FeRAM在信息读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擦除/重写的操作。随着不断地极化反转,此类FeRAM会发生疲劳失效等可靠性问题。目前,市场上的铁电存储器全部都是采用这种工作模式。
② 具体解释一下内存是什么
按内存条的接口形式,常见内存条有两种:单列直插内存条(SIMM),和双列直插内存条(DIMM)。SIMM内存条分为30线,72线两种。DIMM内存条与SIMM内存条相比引脚增加到168线。DIMM可单条使用,不同容量可混合使用,SIMM必须成对使用。
按内存的工作方式,内存又有FPA EDO DRAM和SDRAM(同步动态RAM)等形式。
FPA(FAST PAGE MODE)RAM 快速页面模式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较早的电脑系统普通使用的内存,它每个三个时钟脉冲周期传送一次数据。
EDO(EXTENDED DATA OUT)RAM 扩展数据输出随机存取存储器:EDO内存取消了主板与内存两个存储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他每个两个时钟脉冲周期输出一次数据,大大地缩短了存取时间,是存储速度提高30%。EDO一般是72脚,EDO内存已经被SDRAM所取代。
S(SYSNECRONOUS)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为168脚,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机型使用的内存。SDRAM将CPU与RAM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锁在一起,使CPU和RAM能够共享一个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便开始传递数据,速度比EDO内存提高50%。
DDR(DOUBLE DATA RAGE)RAM :SDRAM的更新换代产品,他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RDRAM(RAMBUS DRAM) 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是RAMBUS公司开发的具有系统带宽,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的新型DRAM,他能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通过一个简单的总线传输数据。他同时使用低电压信号,在高速同步时钟脉冲的两边沿传输数据。INTEL将在其820芯片组产品中加入对RDRAM的支持。 由于这种内存的价格太过昂贵,在pc机上已经见不到他的踪影。未来的内存是ddr2 和qbm的领域。
③ 闪存和内存的区别
内存,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东西,但根据用途又分为两大类,就是常说的RAM和ROM,RAM就是运行内存,常说内存;ROM就是存储,又叫闪存。
④ ROM和RAM最大的区别的什么
ROM 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ROM)
是一种半导体内存,其特性是一旦储存资料就无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通常用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子或电脑系统中,资料并且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例如早期的个人电脑如Apple II或IBM PC XT/AT的开机程序(操作系统)或是其他各种微电脑系统中的轫体(Firmware)。
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英文简称ROM。ROM所存数据,一般是装入整机前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而不像随机存储器那样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写。ROM所存数据稳定 ,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其结构较简单,读出较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除少数品种的只读存储器(如字符发生器)可以通用之外,不同用户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内容不同。为便于使 用和大批 量 生产 ,进一步发展了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EPROM)和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PROM需用紫外光长时间照射才能擦除,使用很不方便。20世纪 80 年代制出的 EEPROM ,克服了EPROM的不足,但集成度不高 ,价格较贵。于是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存储单元结构同 EPROM 相似的快闪存储器 。其集成度高、功耗低 、体积小 ,又能在线快速擦除 ,因而获得飞速发展,并有可能取代现行的硬盘和软盘而成为主要的大容量存储媒体。大部分只读存储器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管制成。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1、随机存储器特点
①随机存取
所谓“随机存取”,指的是当存储器中的消息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无关。相对的,读取或写入顺序访问(Sequential Access)存储设备中的信息时,其所需要的时间与位置就会有关系(如磁带)。
②易失性
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RAM和ROM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而ROM不会。
③高访问速度
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中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取存延迟也和其他涉及机械运作的存储设备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
④需要刷新
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依赖电容器存储数据。电容器充满电后代表1(二进制),未充电的代表0。由于电容器或多或少有漏电的情形,若不作特别处理,数据会渐渐随时间流失。刷新是指定期读取电容器的状态,然后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为电容器充电,弥补流失了的电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释了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易失性。
⑤对静电敏感
正如其他精细的集成电路,随机存取存储器对环境的静电荷非常敏感。静电会干扰存储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引致数据流失,甚至烧坏电路。故此触碰随机存取存储器前,应先用手触摸金属接地。
2、RAM ROM 内存的区别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①简单地说,在计算机中,RAM 、ROM都是数据存储器。RAM 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的特点是易挥发性,即掉电失忆。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 相反。ROM又分一次性固化、光擦除和电擦除重写两种类型。
②什么是内存呢?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从一有计算机开始,就有内存。内存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技术改进,从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内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今天,服务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内存呢?目前,IA架构的服务器普遍使用的是REGISTEREDECCSDRAM。
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一个DRAM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0还是1取决于电容是否有电荷,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但时间一长,代表1的电容会放电,代表0的电容会吸收电荷,这就是数据丢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对电容进行检查,若电量大于满电量的1/2,则认为其代表1,并把电容充满电;若电量小于1/2,则认为其代表0,并把电容放电,藉此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⑤ 内存是什么
内存在电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只不过因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
通常所说的内存即指电脑系统中的RAM。 RAM有些像教室里的黑板,上课时老师不断地往黑板上面写东西,下课以后全部擦除。RAM要求每时每刻都不断地供电,否则数据会丢失。
如果在关闭电源以后RAM中的数据也不丢失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在每一次开机时都保证电脑处于上一次关机的状态,而不必每次都重新启动电脑,重新打开应用程序了。但是RAM要求不断的电源供应,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即给RAM供应少量的电源保持RAM的数据不丢失,这就是电脑的休眠功能,特别在Win2000里这个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休眠时电源处于连接状态,但是耗费少量的电能。
按内存条的接口形式,常见内存条有两种:单列直插内存条(SIMM),和双列直插内存条(DIMM)。SIMM内存条分为30线,72线两种。DIMM内存条与SIMM内存条相比引脚增加到168线。DIMM可单条使用,不同容量可混合使用,SIMM必须成对使用。
按内存的工作方式,内存又有FPA EDO DRAM和SDRAM(同步动态RAM)等形式。
FPA(FAST PAGE MODE)RAM 快速页面模式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较早的电脑系统普通使用的内存,它每个三个时钟脉冲周期传送一次数据。
EDO(EXTENDED DATA OUT)RAM 扩展数据输出随机存取存储器:EDO内存取消了主板与内存两个存储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他每个两个时钟脉冲周期输出一次数据,大大地缩短了存取时间,是存储速度提高30%。EDO一般是72脚,EDO内存已经被SDRAM所取代。
S(SYSNECRONOUS)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为168脚,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机型使用的内存。SDRAM将CPU与RAM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锁在一起,使CPU和RAM能够共享一个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便开始传递数据,速度比EDO内存提高50%。
DDR(DOUBLE DATA RAGE)RAM :SDRAM的更新换代产品,他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RDRAM(RAMBUS DRAM) 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是RAMBUS公司开发的具有系统带宽,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的新型DRAM,他能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通过一个简单的总线传输数据。他同时使用低电压信号,在高速同步时钟脉冲的两边沿传输数据。INTEL将在其820芯片组产品中加入对RDRAM的支持。
内存的参数主要有两个: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存储容量越大,电脑能记忆的信息越多。存取时间则以纳秒(NS)为单位来计算。一纳秒等于10^9秒。数字越小,表明内存的存取速度越快。
⑥ 手机RAM和ROM的存储类型分哪几种
1、MMC卡
MMC卡的全称为Multi-Media Card,是一种小巧大容量的快闪存储卡,1997年由英飞凌公司和首推CF卡的SanDisk公司推出。该卡的外形尺寸大约为32×24×1.4立方毫米,重量在2克以下,由于封装技术先进,MMC卡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由于它的构架较为简单,因此具有不错的兼容性,加上体积小、抗冲击性强。
2、RS-MMC卡
特点:尺寸、重量仅为MMC卡的一半
RS-MMC标准最初由MMCA(多媒体卡协会)于2002年11月正式对外发布,华腾微电子于今年3月率先向业界展示了容量为256mb的RS-MMC卡。RS-MMC的外形尺寸仅为普通MMC卡的一半,重量只有1克,然而却继承和沿袭了MMC卡所有的优势和性能特征。作为一项存储卡的技术延伸,它将海量存储及小巧的外形尺寸融为一体,基本解决了困扰手机开发者已久的存储卡所占空间的问题。由于它的出现,未来的手机外形设计有可能趋于小巧。
3、SD卡
特点:安全性强、速度高于MMC卡
SD卡的全称是Secure Digital,意为“安全数码”,是由日本两大电器集团松下电器和东芝联手SanDisk共同推出的,于1999年8月首次发布。由于SD卡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皆由MMC卡发展而来,因此大小接近MMC卡,尺寸为32×24×2.1立方毫米,比MMC厚了0.7毫米,可容纳更大容量的存贮单元。不过在重量上,SD卡还是秉承了MMC卡的“轻盈身段”,仅重约1.6克。
4、miniSD卡
顾名思义就是SD卡的缩小版本,利用转换器可以兼容原先的那些使用普通SD存储卡的设备。所以原先的SD卡读卡器也还能够继续使用。
5、T-Flash卡
特点:体积最小的存储卡
面对手机的加入,存储卡必须尽力往“小”发展才能适应市场。2004年2月28日,SanDisk发布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可移动闪存卡T-Flash。这种只有手指甲般大小的存储卡主要用于新型移动电话和DC、DV等电子消费品。T-Flash的体积为11×15×1立方毫米,即便在RS-MMC面前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个子”,由于T-Flash的出现,手机制造商可以在不改变手机体积、甚至将手机制作得更小的前提下,给手机加入强大的可移动存储容量性能。
6、Memory Stick
支持机型举例:索尼爱立信P802、P908、P910、S700
特点:索尼全是列产品惟一采用的存储卡
从1997年7月索尼宣布开发Memory Stick以来,这种被直译为“记忆棒”的存储卡已经在索尼的全是列产品上得到充分应用,野心勃勃的索尼甚至希望通过自己丰富的数码设备产品线,将Memory Stick打造成为业界标准。
7、Memory Stick Duo
Memory Stick Duo是由SONY推行的一种存储体,可以在SONY的数码产品上广泛使用,因此索爱手机的存储卡也都用的Memory Stick Duo,例如K750,S700等,但是手机中多数采用短棒产品,不过在包装中赠送了扩展卡,还是很实用的。
⑦ ROM,RAM是代表什么总分不清了!
名词解释1,ROM: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顾名思义,就是说这种存储器好像写保护的软盘,CD-R一样只可以读不可以写,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ROM中的信息一旦写入就不能进行修改,其信息断电之后也仍然保留。有人可能要问,那么原来的数据又是如何写进去的呢?事实上,ROM在刚做好是是没有数据的,在ROM出厂之前,厂家可以通过加电来一次性写入数据,和一次性可写光盘(CD-R)一样, 这种ROM就是大家常说的掩模ROM(Mask ROM)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叫做ROM的原因。
ROM的特点是:烧入数据后,无需外加电源来保存数据。断电数据不丢失。但速度较慢。适合存储需长期保留的不变数据。
ROM的发展和分类:IT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在要求能无电保存可靠数据的同时,还需要在必要时可以改写里面的数据或程序从而提升性能(当然不是轻易地,随时地改写,否则就并不可靠了)。市场的需求促使技术的发展,新的ROM品种不断地推出,功能不断地多样化。以至于很多人对ROM和RAM的界限开始模糊。下面就来简单对ROM分类一下:
-Mask ROM (掩模ROM):上面已经说过了,一次性由厂家写入数据的ROM,用户无法修改。
-PROM (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 和掩模ROM不同的是出厂是厂家并没有写入数据,而是保留里面的内容为全0或全1,由用户来编程一次性写入数据,也就是改变部分数据为1或0。地球人都知道每一位就是一个数据用0或1来代表。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写ROM): 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掉原先的程序。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解决了P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
-EEPROM (E2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EEPROM是通过加电擦除原数据,通过高压脉冲可以写入数据。方便使用当然价格也是很高,而且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Flash ROM闪速存储器: 闪速存储器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编程可靠、加电擦写快捷的优点,而且集成度可以做得很高,它综合了前面的所有优点:不会断电丢失数据(NVRAM),快速读取,电可擦写可编程(EEPROM),因此在Mobile phone,PC,PPC等电器中成功地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一种存储单元结构,用于保存CPU处理 的数据信息。"随机"(Random)存取是与"顺序(serial)"存取相对而言的,意思是CPU可以 从RAM中任意地址中直接读取所需的数据,而不必从头至尾一一查找。
RAM的特点是:内容可以随时刷新,访问速度快,但是掉电后其存储的信息会丢失。
RAM的发展和分类:在RAM 随机存储器中,其中又有SRAM(Static RAM静态RAM)DRAM(Dynamic RAM 动态RAM)。只要只要电源开着,就会保存。而DRAM保存数据的时间很短,需要不断地刷新才可以保持数据。从价格上看,SRAM是非常昂贵的,而DRAM相比很便宜。在2001年,一种新型内存:DDR内存 (Double Data Rate)面世了。对大多数人来说,DDR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它确是数以百计顶级内存和系统设计师3年来通力合作的结晶。DDR的出现预示着内存带宽和性能的全面提高,而DDR的价格更低。DDR与普通同步动态随机内存(DRAM)非常相象。普通同步DRAM(现在被称为SDR)与标准DRAM有所不同。标准的DRAM接收的地址命令由二个地址字组成。同步动态随机内存(SDR DRAM)将时钟与标准DRAM结合,RAS、CAS、数据有效均在时钟脉冲的上升边沿被启动。DDR内存与SDR内存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DDR在时钟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均读取数据,所以数据传输率可以是时钟频率的两倍。这个和我们的话题扯远了,暂且不提。
PPC中的ROM和RAM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新一代ROM和RAM的最大差别在于断电是否可以保留信息,而不在于是否可以读写。现在让我们看一下PPC中的ROM和RAM。
1,PPC中的ROM:通常的机器厂家都会说明ROM和RAM的大小,例如64M ROM和64M RAM。PPC中不存在象PC里的系统重装问题,PPC的操作系统(如WinCE,PPC 2002, 2003, 2003se etc.)是固化在它的ROM里面的(也就是Flash ROM ,下同,因为方便升级改版,例如英文机可以刷成中文机就是改写了Flash ROM里的系统)。PPC用户不必象PC用户格式化硬盘来重装系统,你只要硬启动你的机器就可以直接达到和PC上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的效果,得到PPC出厂时的系统。可见,操作系统放在ROM里掉电可以保存,安全可靠,随时可以恢复。PPC的ROM就是用来存放这类数据的。例如HP iPAQ系列的机器会在ROM里面预留出一定空间(如20M)给用户使用或备份,放在iPAQ file store里面。这样如果需要重装时可以把需要保留的数据或程序放到iPAQ里。
注: PPC上ROM的大小,请到setting中的系统信息里查询(例如iPAQ的HP Asset Viewer),否则请向厂家查询。
2,PPC中的RAM:由于RAM的速度快,所以需要运行的程序包括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都会放在RAM里面以便随时执行操作。例如,如果你新装一个软件到你的PPC里,这个软件是会被放到PPC的RAM里面以备随时调用。顺带说一下,PPC的注册表数据和运行程序需要的系统文件也是放在RAM里面,他们是被用来设置应用程序运行时的参数的。进入PPC->setting->memory你可以看到你的RAM已经被划分位两部分来管理了, 一部分是storage, 另一部分是program。Storage就是指用来存放你安装软件的那部分内存。Program部分自然就是用来加载操作系统和运行软件时使用的内存了。RAM空间越大,特别是the space for program,机器的速度就会相应地越快。
附录-Q&A
1, 在坛子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ROM相当于PC的硬盘,RAM相当于PC的内存。我想说的是:两者并不等同。当然,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简单地说成那样。但决不表示他们是一回事。最典型的一个区别就是在PC中是不会把应用程序安装到RAM里面的,而PPC却是如此。另外就是注册表了,在PC中是不会把整个注册表放到RAM里的。
2, 在某些PPC RAM中的资料并不是一掉电立即资料全无,有可能会利用PPC自带的电源暂时供电支持一会儿,但是时间不会很长。取决于不同机器的设计。
3, 外接的插卡象CF, SD, MMC等在硬启动时数据不丢失,所以其实备份时只是安装在RAM中的备份软件和注册表。
4, 有些PPC安装程序时也可以选择安装到ROM里,例如象HP的PPC可以安装到 iPAQ file store里,这样就算重装也可以保留软件了(导入注册表就可以用了)。
⑧ 什么是RAM技术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版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权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英文: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M,DRAM)。
⑨ 什么是STT RAM
STT RAM(Shared Transistor Technology Random Access Memory)
STT-RAM写入数据的自旋矩传输(STT)方法
STT-RAM属于第二代MRA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内动态存储技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