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四十八
⑴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出处:《周易.系辞上传》
原文节选: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译文:
大演天地之数以卜筮,是用五十根蓍草,(无则用竹代之,一加至十减五行为五十。)其用唯四十九根而已。
(留一不用,放会袋中以象太极。)任意分为二堆以象两仪,从右手堆中取一根挂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以象三才,以四根四根分之,以象四时的运行,先以右手取左手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数之,将其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挂于无名指与中指间,以象农历的三年一闰,再以左手取右手堆的蓍草用四四分之,将其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挂于中指与食指间,以象农历的五年两闰。
如是将挂于左手的蓍草取出,非五即九,即成一变,是谓再扐而后挂。
(1)创造四十八扩展阅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而实际生活中天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们显现的时候比较少且不易被人察觉,才会让人感到天机难寻!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系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八经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阴一阳构成,没有阴阳对立,就没有《周易》。
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⑵ 创造营2020和青春有你2里面SNH48的成员最后会有什么样子的结果
2020还没有开始播,48对于路人来说就是不太认脸,因为2020还没有播,青二里面就只有版许佳琪进前十,青权春有你许佳琪肯定会出道的,创造营2020还不一定哦!因为青春有你看热度出道,但创造系列大多是实力
⑶ 四十八套刑具都有哪些
一、动物行刑
这是罗马的暴君Nero Claudius Caesar时代的一种残酷的刑罚。这些女人都是给斗兽场的狮子、豹子等野兽作为食物的。
二、割喉刑
割喉始终是古罗马所特有的刑罚,因此有"罗马刑"之称。它的要旨就是割断喉咙。与砍头刑不同的是:在此刑中,头和躯干并不分离,但这两种刑的行刑原则是一样的,因为犯人主要是由于窒息、失血过多以至脑部失血而死,其直接原因在于颈动脉和主动脉被切断。割喉刑用的是匕首。但罗马的刑罚中却从未将“割喉刑”列为主要的死刑手段。
三、剖腹刑
该刑是用利刃刺入犯人的肚腹并拉开口子,导致内脏受损而死。希腊和罗马仅是整死人便罢手了,但在古波斯,割开肚腹之后,还要从中揪出六到八米的肠子,缠在绞车上,而日本的割腹刑则是由自己来执行,用于证明自己的忠诚、找回失去的荣誉。在剖腹的同时,一顶有英雄特征的桂冠便戴到了死者的头上。所以,并非一般的市井之民也有资格剖腹。他们一般是被砍头的。在日本,砍头不仅意味着剥夺生命,还有污辱灵运魂魄的意向。
四、投掷刑
该刑的关键在于让犯人从高处跌落。当然,在没有高处的地方,便不能够执行,例如沙漠里……
五、饿刑
如果单纯让犯人饥渴致死,便体现不出施刑者的创意与匠心了。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常使用的是"饥饿面具",当面具扣到人脸上后,犯人的口腔里会被塞进一条铁舌头,用于强迫他进行呼吸,如此,即便满地食物,犯人也无法进食,直至饿死。图片说明:立枷,犯人多有被活活饿死的。
六、十字架刑
该刑在古埃及时便有,在地中海沿岸及中东国家运用得十分普遍。一般说来是用于惩罚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如奴隶、乞丐。为了羞辱罪大恶极的犯人,有时也用十字架刑。
七、活埋
活埋一般用于大规模屠杀。在中国的战国时期,秦将白起一次便活埋了赵国降卒四十万,秦始皇的坑儒行动只是小巫见大巫。图片说明:日本的水刑——刚开始人还可以勉强将头探出水面,到后来……
八、木桩刑
对于此刑,19世纪的《大网络全书》下了这样的定义:"将人类的残忍性发挥到极致的创造之一"。行刑方法在于将木桩插入犯人身体,最常见的是插入肛门,任其死去。1958年,伊拉克国王的舅舅因同性恋被处木桩。
九、活剥
活剥即揭人皮,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 在古印度,活剥又称"小火去细毛",即用火把灼烧皮肤,把身体烤熟到三分。这时,活肉彻底附着在身体上的皮肤分离。然后“置犯人的叫喊于不顾,将他的皮整个地揭下来……他的肌肉完全呈现,血管清晰外露,可以看见内脏在搏动,光线照在他的胸前,肌肉纤维熠熠生辉”。
十、肢解
该刑意味着干脆地剁下四肢。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后,
施刑者认为“干脆”太便宜犯人,于是,有了许多种花样
波斯人别出心裁的做法是先从手指下刀,然后切脚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子……
中国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后用金创药止血,用布包住伤口、再塞入一只大瓮中,置放在厕所里,犯人要痛苦很久才会死去。到了汉以后,凌迟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许在行刑者看来,凌迟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如今,某些国家依然规定,对小偷可以采用截肢刑,巴基斯坦的法典规定:"第一次犯偷窃罪者将被从手腕关节处砍去右手;第二次犯者将被砍去左脚。"但藉此刑剥夺犯人性命的事几乎没有了。
亚洲和中东的民族尤为偏好此刑。该刑的关键在于将人体零敲碎打,直至死去。
十一、碎身刑
这是典型的西方死刑,与西方人酷爱摆弄机械密切相关。犯人赤裸着身体被固定在一只带铁钉的大轮盘上,通过摇动手柄,轮盘可以绕轴旋转,轮盘每转一圈,固定在地面上的铁刺就会剐下一条肉来,转个十来圈,犯人基本上就被扯碎了。图片说明:解剖刑——从声带至乳房,一块块地切割,与中国的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二、碾刑
碾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用一种固定的重物压死;二是将犯人放在中间,两边同时用力并逐渐加码;三是用带有利物的东西轧碎或扯烂。在罗马和埃及,常会把犯人铺在尖刺上,然后用巨石碾过,如此犯人决无活机。图为夹棍刑。
十三、压杠子
日耳曼人的碾刑用的是沉甸甸的木头大盘,由马拖着来回地碾压,直到犯人变成血肉模糊的 一片酱沫。在波斯,犯人则被塞入那种用来榨葡萄和橄榄的压榨机中,被这般处理过的犯人,形状全无
十四、火刑
用火烧人是最原始蛮荒的做法,古代的西方和东方都对火刑津津乐道。
十五、烤刑与炙刑
这两种刑均为常用的处死方法,它们与火刑的区别在于:对犯人一定要用"小火"来处理。将炉火控制在某种范围内,其目的在于让犯人在清醒状态下毙命。
十六、锯刑
这是一种特别的分解具是锯。据说东方人喜好横锯,而西方人酷爱直锯。在基督教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也热衷于直锯,他们惯常是从头顶开锯,而西方施刑者则倒行逆施,从两腿之间腹股沟的位置开锯,这样做的后果最可怕,因为在切到肚脐的位置前,犯人的意识都非常清醒。为了延长受难过程,往往会让犯人保持头冲下的姿式,这样脑部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可以避免血流失过快而死。锯刑史上最后的"杰作"是由某些患有狂躁症的盖世太保来完成的。他们有各种型号的钢锯,在他们手里,人变成一棵可以恣意妄为的树,想锯那个部位都成。图片说明:16世纪德国多见的一种酷刑——锯刑,在到达要害之前受刑者绝对意识清醒。
十七、箭刑与贯穿刑
大家看到她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说出她的用途你大概就会倒吸一口冷气了,这就是有名的纽伦堡之“铁处女”。她是一个可以开合的容器,内部布满锐利的铁钉,人只要被放到里面,随着她的关闭,那将会是地狱的风光。
十八、毒刑
从很早的年代始,服毒致死就是执刑方法之一。
有记录本案的早期毒杀是对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刑执行。苏氏因得罪雅典的权贵而被毒死。当毒药送到后,他问刽子手:"好吧,我的勇士,告诉我该怎么做?"后者告诉他,喝下毒药后不要在房间里走动,因为运动会减缓毒药的发作,延长死亡的时间。也要尽可能地少说话,否则就需喝下两倍以上的剂量。据说苏氏都接受了。那时的希腊,多是用欧洲普遍可见的毒芹中提取出来的毒芹碱来做毒药。
而在古中国,则多用从动物、昆虫、矿物、植物中的提取毒物,似乎比起西方,毒死人的渠道要多得多。
现代社会出于对有效性和人道的考虑,又开始使用先民的方法了。毒气室、安乐死注射似乎都是一种延续。
图为苏格拉底之死。
十九、吊刑
它有别绞刑,方法是将犯人双手反剪,再用绳子捆住手腕吊升到行刑架的顶端,然后,骤然松开绳子使其下落,停顿在高于地面仅数十公分处。在降落停止产生的冲力作用下,犯人的双臂会被拉得脱臼。
经过重量设计的吊刑则更为残酷,有记录表明,如果受刑人腿上捆上超过60公斤的重物受刑,就会连双腿都会拉脱臼。如果超过100公斤,那么在冲力作用下,全身的骨头都会碎裂,就算是肚皮绽开,五脏六腑溢出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19世纪中叶,中国的清政府曾用吊刑处罚过天主教的传教士,并将吊刑作为一种合法形式的刑罚普遍运用
二十、鞭刑与棒刑
鞭刑存在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现代社会文明程度高而鞭刑狠的国家首推新加坡。
二十一、车轮刑
这是一种将人绑在车轮上活活打死的刑罚。
二十二、磔刑
就是中国的“五马分尸”,该刑的特殊之处在于犯人的四肢要同时遭受"力的作用"……
二十三、扼杀
扼杀即勒死,它和绞刑一样是一种使人窒息的刑罚。但它不主要依赖犯人本身的重量,而是通过某种作用在脖子上的外力来致死。扼杀曾被亚洲和欧洲的许多民族所施用,但在欧洲若干地方有规定,不允许处女遭受扼刑,于是刽子手在用绳索或其他刑具套住犯人的脖子之前,要先使处女失身。
二十四、绞杀
绞杀并非绞刑。它与扼杀的原理十分相似,可以说是一种手工死刑的机械化。
最初的绞杀是让犯人坐在一块平台上,手系在腹前背靠着一根竖着的木桩,刽子手从木桩上的窟窿中放进去一根麻绳,编成环将犯人脖子套住,再将麻绳的两端在桩的另一面打结,从中插入一根棍。当转动棍子时,环收紧使犯人被勒死。这种方式丝毫不伤颈动脉,却造成人慢慢窒息而死。
后来,出现了用金属制造的绞杀机、铁项圈代替了绳套,可以旋转的螺丝让铁环的收缩更加容易。
不太全……
⑷ 曾仕强讲易经第四十八卦井卦
讲的不怎么地啊,别听了。
看看我做的水风井卦吧。
井卦水风井
《井》(下风上水) 第四十八
人生无常随时迁,丧得不拘落井泉;
有泥无水难食用,溢塘养鲤德不全。
饱学君子济世志,静候伯乐引荐言;
胸襟坦荡藏慧根,清心寡欲建家园。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羸léi其瓶,凶。
【译文】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有干。人们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将吊水罐打破,这是凶险之象。
往来井井,谓反复不断的取用井水。汔(qì),《说文》:“水涸也。”至,借为窒,淤塞,到底。“繘”,提水之绳,“繘jú井”淘井”。“羸” léi,通作“儡”,《说文》:“儡,相贬也。”毁坏、破败之意。“瓶”,古代用以从井中汲水之尖底陶罐。淘井。羸其瓶,犹言将打水的瓶弄破了。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井卦为修德之卦,以井为喻,阐明君子应修德养民,有常不变,始终无改,而养物不穷。先以城邑村里可以迁移,而水井不可徙移,以喻井德之有常不变。次以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所谓无丧无得,再喻井德之有常不变,始终无改。又以居民来来往往,不断的取水为用而赖以为生,以喻井德之养物不穷。
水在泽下,泽竭故困 ;水在泽中,汲之不穷;故而互兑为井。
刘沅曰:邑者,身之所居;水者,生之所赖。邑有时更,井无时息。此不得井利而丧其器者也,凡俢身治世之道,利济无穷而功不终者,皆若此。
2、3、4互“兑”,占地理为‘缺池、废井’为“井”。九二和九五居中无应,如果九二爻当位上应,则外卦为“坤”;“坤”占地理为‘国’为“邑”。初如果上行往坤中与四爻位有应,2、3、4就不是互“兑”,而是互为“乾”,即便二上行和五居中爻有应,外卦也不是“坤”,所以称为“改邑”。因两爻无应,二至四仍兑,与本卦体相同,因此称谓“不改井”。 井,以不变为德者也。
李中正曰: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八家为井,开四道而通八宅,凿井于中。历唐虞夏商以迄于周,邑随时有改,而八家为井之制,则一定而不改。
爻位无应不改变,本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称“无丧无得”。初至四卦象为正反“兑”,所以称谓“往来井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此言井水随取随来,日日取而不见其少,久不取用亦不见其多,故谓“无丧无得”。往来,指汲水之出为往与井水的地下补充为来;井井,前井为汲水之井,其水被取用。后井为蓄水之井,其水去而又来,仍保持着原状,故谓“往来井井”。
李士鉁曰:先王之制,因井为邑,改邑以就井者有之,不能改井以就邑也。盖政有损益,得随时而改,而建中于民之精义,百世不改也。井汲之而不涸,故无丧;注之而不盈,故无得。凡物有得丧者,不可久,井无得丧,所以久而不改。木下汲则水上升,升降往来,循环不已,故往来井井。
内“巽”占静物为‘绳’在下,2、3、4互“兑”为井在上,为井绳提到井上还没有离井口的卦象,所以爻象称为“汔至亦未繘井”。
3、4、5互“离”占人物为‘大腹’为“瓶”;3、4、5互兑占静物为‘毁折之物’为毁折为“羸”,古时羸累通用,“羸其瓶”是水瓶为井甓所拘羸钩挂的现象。瓶既为井甓所挂碍,非覆即破,因此称“凶”。
邱富国曰:改邑不改井,井之体也;无丧无得,井之德也;往来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橘井,未及于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李士鉁曰:水不自出,因物而出。道不自行,待人而行。井无得丧,有得有丧者,人也;性无成亏,有成有亏者,习也。瓶本以汲水,一间不至则丧矣,学所以复性,一篑未成则亏矣,可不竟其力乎?
井,即水井。《周易》以水井能够养人之意,比喻君子应当修美自身,惠物无穷。初六柔卑无应,如井底沉滞污泥而不出水,故无养人之用;九二阳刚居中,但上无应,井水虽清,而无人汲,终不能济人之用;九三阳刚得正,如井水已清,但下无可据之阴,故有无用之叹;六四阴柔得位,但无所应,宜静修以待;九五居尊得正,如甘泉之能养人;上六处《井》卦之终,井道大成,施用无穷。井不修则无养人之用,人不修则无济人之德,故《象传》说,君子应当效法此象,劝勉百姓互相资助。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jú井,羸其瓶,凶。”“邑”,古代8家为1井,4井为1邑,属邑可改,属井却不可迁,“改邑不改井”即此意,这里借以喻“井道”不移。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具体环境,凡具体环境就要以井道处之,对身边人不可得罪过甚,否则地位再高都可能遭遇困险,譬如嘉靖皇帝差点被几个宫女勒死。“无丧无得”,井水取之不竭,存之不盈,以此喻井道之恒久。“往来井井”,是说人来人往皆井之以井,此喻井道之秩序及普遍性。卦辞后一句意即水井都淤塞见底了,还不清理淘挖,以至把汲水陶罐都碰碎了,这是很凶险之事。卦辞劝诫人们面对或预防困境,要时时关注具体、基本生存环境,这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卦说为“井”,实际是以井借指基本生存之必需物品的生产和存储,比如储粮备荒,意义广延无穷。
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水桶进入于井中汲水,所以象征井。村落可能有变迁,但井不会变动,人们来来往往汲水,而井水则依然洁净不变。汲水的瓦瓶,几乎到达水面时,因为吊绳没有完全伸开,以致阻扰,使瓦瓶翻覆破裂,所以凶险。亦即,用贤的道理永远不变,用贤无功也不会有过,人事管道。应畅通无阻,造福人民的工具,不可毁弃;引伸为处理事务,应当遵循过去的成例,不可以任意变更,这样,就是没有功,也没有过,进退就不会有改变。另一方面,也应当谨慎小心,贯彻始终,不可功亏一篑。
水风井异卦相叠(巽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坎下巽,有树木得水滋润而蓬勃生长之象。水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设施。《易卦》以井为卦名。
用来集中反映劳动与生活,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用《易经》的语言,可以概括为“养”。在《彖辞》与《象辞》看来“养”具有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自然对人类提供的生养条件,另一方面批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爱惜养护,形成了“并养”与“养井”这一对特殊的概念。
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井卦,阐释用贤的道理。当在穷困中,就必须起用贤能,方足以振弊起衰。贤能被遗弃在民间,是莫大的人才浪费,但却往往人事管理阻塞,以致不能任用;因而,当政者必须时刻留意发掘人才,蔚为国用,以造福全民。而贤能的人,也应当诚心诚意,不断进修,充实力量,以服务人民为己志;否则,也会因不合时宜而被淘汰。
《通典》所述井田制十大德用,正是“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井养而不穷也”。井田制原是洛书九宫八卦在农业制度、营造规划制度的具体应用,后来演化成为三代时期“洪范九畴”治国根本大法。
井卦六爻以三阳为井水、三阴为井身。初六为井底,此井刚凿出,尚未安置木质井盘,故“井泥不食”。九二、九三为井水,井字木盘衬砌,水已澄清,九二下比初六,其向下行,故“射鲋,瓮敝漏”,九三仍处下卦而不能汲用于上,故“行恻”而“求王明”。六四为井壁,上比君王,修德如以瓦砌筑井壁,“井甃”可证西周王室发明陶瓦井。九五井水合中正之德,故“井洌,寒泉食”。上六至于井口,水井功成,“井收,勿幕”,邑人可受福泽矣。
陈梦雷曰:以六爻之序言之,初泥而二谷,井之地,在下未见于用者也。三渫而四甃,在人位,则人事尽可以待用矣。五洌而上收,则得乎天,功用及物,井道大成矣。
黄寿祺曰:后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槩自平,多取不损,少取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此铭将寒泉视为清廉公允的象征,称颂井水不损、不盈之质量,寄托作者对政治清明的殷切期望。
黄寿祺又曰:井卦将井予以人格化,先以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之特性,描绘一个守恒不渝,大功无私之君子形象:再以「汔至,亦未橘井,羸其瓶,凶。」告诫君子者俢德惠人,要有始有终,不可功败垂成。
【原文】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往来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未有功也。“羸léi其瓶”,是以凶也。
【译文】 《彖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滋润,树木得水而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这是井卦的品德。卦辞说“改进邑落而不改建水井”,因为九二、九五阳爻分居下卦、上卦的中位,位象相合,像水井适用,不用改造。“众人往来井边汲水,水井干涸淤塞,也不去加以淘洗”,是说长此以往水井将对人们失出功用。“打破吊水罐”,自毁坏生活用具,所以是凶险之象。
什么是井?彖曰“巽乎水而上水”,这就是井。即顺乎水之性,将其取上来。水性下,居亦下,今则将其取之于上,如何取?以绳系瓶深入水下,往来汲之。卦上坎为井中水,下巽为绳索,互离为瓶,绳、瓶落入水下为汲水象。巽为顺为入,坎为水,巽下坎上,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上卦“坎”占天时为‘水’,下卦“巽”占静物为‘绳’为‘直物’,水在下汲水需放绳汲水使上,故称谓“巽乎水而上水”。
马其昶曰:雨雪消化之水,渗入土石,积聚而成泉源,由地开孔以通泉谓之井。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
荀爽曰:木入水出,《井》之象也。
孔颖达《正义》曰:此就二体释“井”之名义。此卦坎为水在上,巽为木在下,又巽为入,以木入于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
来知德曰:凡井中汲水,井上用一辘轳,以井索加于其上,用桶下汲,方能取上。是以桶入乎其水方能上也。故曰“巽乎水而上水”。
“井养而无穷”,任由取用而不枯竭。此比人身与万物中之道物,日日耗损而却又能随之再来,去之多则来之多,去之少则来之少,如井水相似“无丧无得”。井水用以养人取之不竭,故称谓“井养而不穷”。
二爻五爻皆为刚不当位,两爻居中“刚中”为敌应,故而称“不改”。
改邑不改井,言村落可以改建迁移,但是井则不可。易以井喻生命之根,言万物之生命,其根既定再也不能改变,而其形体外表则能迁移或发生种种变化。彖曰“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此言所以不改井之故,即因刚居中。刚即阳,即是生命之根;居中则即生命具有可靠的牢固根基,此根基既定便不能改动,动则性命难保,故不改。所以,《系辞传下》曰“井,德之地也”,德即道,性命之根;地即此根所居之所。
孔颖达曰: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而井体有常,由于二、五也,二五以刚居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改变也。不释往来二句者,以「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皆由以刚居中,更无他意,故不具举经文。
汔至亦未繘,汔,水涸,汔至即到了井水枯竭时。繘,用以提水的绳索,亦未繘即是“提水的井绳也就不能再用来提水了”,此繘为动词,用绳提水义。
井羸其瓶凶,羸,挂住、卡住、夹住诸义;瓶为盛水之器。盛水之瓶被卡在井里,水取不上来,有水用不上,井也就徒有井之名,失去井之实,所以凶。
前三言为井的性质、作用,后二言为井失去井的作用后果。井枯无水,比为道物耗尽,提不出水来就是生命没有了道物,生命也便随之毁灭;井虽有水,但取水之具出了故障,也提不出水来,生命自然也不能再存在下去。这两种情况,都是万物所以毁亡的根本原因。
未繘故无功。井拘累其瓶使水覆。故凶。繘所以出水通井。今居初未得应五。故放绳汲水“未繘”,所以称为“未有功”。
“井”是称谓二爻,“瓶” 是称谓初爻,两爻不当位刚爻占中位,初爻欲应五爻,为二爻所拘“羸”,所以称为“羸其瓶是以凶”。
刘沅曰:人必资水以生,以其为生生之本,汲水将至,遽败其瓶,则失井养之功,并失上水之用,是以凶也。孟子曰: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从此出也。凡修身治世之道,可以利济于无穷,而不终其功者,皆类此。
【原文】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坎,坎为水。水下浸而树木生长,这是井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井水养人,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
《井》上卦“坎”为‘水’,下卦“巽”占地理为‘木’,因此称谓“木上有水”。
上“坎”占人物为‘江湖之人’为众为“民”为“劳”,故而称谓“劳民”。二至四互“兑”为言,故称谓“劝相”。是指以言语劝导,使“劳民”有所勉。
下巽木、上坎水,故有木上有水之象,木上有水言树木体中有水分津润,由根茎而向上运行,犹如井水被汲上以养人。君子者观察井卦木上有水,井水汲上,以养万民之象,悟知当教导人民,效法井德往来井井之勤劳,勤于耕稼以奉养其上,并劝民相友、相助、相扶持,以广益于民。
朱熹曰: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有木上有水之意。 郑玄曰: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桔槔,古人以横木架于井上,一端挂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以杠杆原理上下运动而取水。
吴如愚曰:君子观井象而以为井田之法,使民服田力穑,劝劳以奉养其上,又劝其相助而不敢惰。
张洪之曰:井田之制,未足尽井田之实义,沟洫外当掘井以备不虞,资灌溉,加以友助扶持,井养之意乃尽。
马其昶曰:木上有水即桔槔之象,井之用也。桔槹运转不已,亦有劳相之义。
李心传曰:劝相亦为井田而设,即相友、相助、相扶持。
井通也,下水上达。德之地也。井为汲水所用,人类须臾不离水之滋养。故井当稳定而不可迁移,《周易》以此形象告诫世人定要修养道德。即便必须改变之际亦当坚守正道,善始善终。故曰:井,德之地也;井居其所而不易位。井卦象辞曰: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者通也,下水上达。通者,通民意也,将民意上通于治国者;治国者当尊重民意,顺应民意,如此方可始天下恒久。所谓“劳民劝相”故曰:井以辨义。此义之义,乃谓深明大义也。
孔颖达疏:“劳谓劳赉lài赏赐也;相,犹助也。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劝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则养而不穷也。”
朱子(朱熹)曰:“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有关水井的发明历史,古文献中有“黄帝穿井”与“伯益作井”二说,二者并不相违。《周书》:“黄帝穿井”,《世本》:“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勿躬》、《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黄帝穿井”主要是指比较原始的水井,故曰“穿井”,而伯益是水利专家,“伯益作井”是说水井修造工艺的成熟,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
黄帝造井重在创立“井田制”的理想制度,井田制是君子“劳民劝相”的具体措施。杜佑《通典·食货典·乡党》云:
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诤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於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於邑,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夫始分之於井则地著,计之於州则数详。迄乎夏殷,不易其制。
上述井田制有十大德用,正是“劝相”之意。“迄乎夏殷,不易其制”即卦辞“改邑不改井”,《周礼·地官·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村邑的规划是以井为定则,故曰“改邑不改井”。
井田制将农业规划、城镇规划和社会治理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缔造了孔子所说的三代时期小康社会的主体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城镇、建筑的名物制度,城镇名称有:市井、井邑、井国、井曹、浩特(蒙语:井);聚落名称有:乡井、桑井、井庐、井墟,井闾,井里;街道名称有:井巷、井里、胡同(源自元代蒙语:井);宅院名称有:井屋、井庐、井庭、井院、天井;装修名称有:井阑、井床、井眉、绮井、藻井、龙井;等等。“井井有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的条理;“背井离乡”一词,源自井田制规划村邑以井为中心,井便有了家的概念。
井田制完全符合洛书九宫八卦格式,这不是偶然的,伏羲画八卦奠定了华夏文化的根基,5500年前的凌家滩含山玉版已有九宫八卦格式,这比黄帝早了700年,黄帝创立井田制是继承了华夏文化的道统。
《尚书》曰:“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洪范》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洪范即根本大法,“畴”本义为耕地(耕、畊,从井,“田”古文为井字格,此皆是井田制在古文字上的遗存),九畴原义为九宫格井田制,后来把九畴引申为国家的综合社会制度。
《说文》曰:“刑,从刀丼。《易》曰:‘丼者,法也。’”段玉裁注:“此引《易》说从井之意,‘井者,法也’盖出《易》说,司马彪《五行志》引《易》说同。”愚以为:“井者,法也”当是源自井田制,其不见于今本《易传》,应属古《易传》遗文。
刑字古文从井,此“井”旁当是指类似木质井盘的桎梏刑具,黄帝时已有桎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
《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 陆德明《释文》曰:“其即谓禹所受之《洛书》九类乎!” 王先谦《集解》引杨慎云:“九洛,《九畴洛书》。”
《汉书·五行志上》:“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从伏羲开始,洛书九宫八卦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井田制推行两千多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疆域划分,明堂九宫制度,四合院中间空地称为“天井”正是井田制文化之遗存,《内经》有九宫八风、九针之法,数以九为至尊,刘徽《九章算术注》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九章是也。”《周易》的阳爻称为九,术数学中的奇门、太乙以及堪舆玄空之学皆是以洛书九宫为象数模式。
困卦 是生命事物得不到足够的给养,存在受到威胁,更谈不到发展上升。究其根本原因,第一是保证生命安全的泽水下渗、下流损失了,第二是保留下来的水分也被阻塞、分隔,不能尽其所能。井卦刚好相反,如那些生长在干涸的罗布泊里胡杨林,用很深很深的根,能够汲取地下深处的水分,运输到枝稍,还能够吸收利用沙漠中昼夜温差形成的露水,形成木上有水的状态,也就是能够得到水、能够保障生命给养的状态。对于人来说,河流湖泊干涸了,仍在原地要活命,只得打井,通过打井,古代通过木制的辘辘或者水车,将水汲取到地面,也呈现出水在木车上、木桶上的井卦形象。无论是树伸根、人打井,都是利用地下深处的水,使之上升,保障给养。都是解困的根本智慧。第一,将下渗损失的水提升上来了,第二,将原来阻塞隔离的状态打通了。
井卦 的主题是讲解困得养的智慧。从水井保障民生用水发展出井养一词。井养:
第一层,是水井可以保障饮用水;
第二层,有水就有农业,就可以保障农业生产;
第三层,农业发展了,才可能保障其它行业发展,引起社会精细分工,形成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方,也就是市井,满足民生更广泛更高级的需要;
第四层,遵守社会规则的人,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够保障生活、生产和交换,这样,就产生了人类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保卫者、教育者。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真正享受劳动成果、享受社会井养之福;
第五层,人民需要物质享受,也需要精神享受,需要文化艺术享受,这样就又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不同状态,人正是生活在这种文明状态中,饥渴的头脑才能够得到得到井养,不断激发劳动创造的活力;
第六层,井养不只是求一时一地,井养力求持续广泛并获得不断提高。只有进入理想的大同境界,才有可能。
这六层井养的状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对于原始人而言,只要有水就有命。属于第一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农牧业生产劳动的社会,属于第二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手工业和低级商品交换的社会,属于第三层井养状态。对于产生了机器大生产的现代社会而言,属于第四层井养状态。对于科学和谐民主富有的理想社会而言,属于第五层井养状态。进入理想状态了,人类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级的追求,那就是第六层井养的社会状态了。
作为个体的人,都会在井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中居于一个层次和地位,都是在天地自然社会的井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上升的。在获得井养的同时,也对于井养的环境产生着或者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这样,每一个人就获得了不同的人生价值。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这里的君子,指社会上层、处于管理地位、保障社会安全地位和教育地位的人,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部分的人。这些人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又必须享用物质成果,也就是必须木上有水,得到井养,他们的井养如何保障呢?只有通过服务于经济基础,保障社会劳动生产正常进行,只有通过劝即教育人民掌握劳动本领又能够相、即互相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了,他们就可以获得税收,也才能过上得到井养的幸福生活了。
劳民,让人民勤劳致富,这个本身没有错。然而,在古代,由于脑体分工,限制了劳动人民享受文化艺术和优越的井养条件,君子们处于统治地位,处于小看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偏见中,只知道劝老百姓进行体力劳动,而不会激发他们的精神文化创造功能。现代的君子,应该为追求劳动人民知识化的境界而努力。劝相,教育人民相互扶助,这本身也是正确的。然而,在古代,也有虚伪说教的一面。因为存在着事实上的剥削和被剥削,穷帮富、穷养富才是剥削社会的本质。穷帮穷是自然的,富帮穷也应该、也很好,都应该提倡。对于只是为富不仁、不愿意帮助穷人的人,看不起穷人的人,只是欺骗穷人的人,穷人可不能只听他们虚伪的劝说,在困苦的境界中梦想求神保佑来世的幸福。现代社会的君子,应该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可能得到理想的井养,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荣誉和地位。
⑸ 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将军,她为何能拥有四十八座坟墓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巾帼英雄,虽然花木兰,穆桂英等女英雄也不输男儿气概,但是能称得上女将军的应该就是明末清初的秦良玉了,秦良玉一生戎马征战40年,是唯一一位被载入正史凭战功封侯拜相的女将军。而且在她死后,有48支送葬队伍送葬,并葬了48座坟,由此可见秦良玉对国家的贡献之大。
秦良玉的一生可以说丝毫不输于其他的大将军。并且她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我觉得这才是她拥有48座坟墓的原因。
⑹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什么 完全解释
〔第一愿〕,愿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愿〕,愿我刹中,无女人,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七宝者,金、银、璃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第三愿〕,愿我刹土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愿〕,愿我刹土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五愿〕,愿我刹土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池流华树,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六愿〕,愿我刹土中人,皆心相爱敬,无相憎嫉。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七愿〕,愿我刹土中人,尽无淫泆嗔怒愚痴之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八愿〕,愿我刹土中人,皆同一善心,无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九愿〕,愿我刹土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愿〕,愿我刹土中人,知身如幻,无贪着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一愿〕,愿我刹土中虽有诸天,与世之人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二愿〕,愿假令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第十三愿〕,愿假令十方各千亿世界,有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声闻、缘觉,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刹土中人,数有几千亿万,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四愿〕,愿我刹土中人寿命皆无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五愿〕,愿我刹土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漏尽,谓生死之漏尽也。) 〔第十六愿〕,愿我刹土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诸根寂静,尽般泥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般泥洹,即般涅盘,华言灭度。) 〔第十七愿〕,愿我说经行道,十倍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八愿〕,愿我刹土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由他,华言万亿。) 〔第十九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受持。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一愿〕,愿我刹土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念。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二愿〕,愿我刹土中人,尽得神足,于一念顷,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三愿〕,愿我名号,闻于十方无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四愿〕,愿我顶中光明妙胜,如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五愿〕,愿我光明,照诸无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六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慈和,过诸天人。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七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退转地者,谓行与位皆不退也。) 〔第二十八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然灯悬缯,饮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亦必得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九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 〔第三十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国。寿终不经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一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稽首作礼,喜悦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五体者,头及两手两足也。) 〔第三十二愿〕,愿十方无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不复为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三愿〕,愿凡生我国者,一生遂补佛处。惟除本愿,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者;即自在往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修一切善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四愿〕,愿我刹土之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愿,不复坠于恶道。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五愿〕,愿我刹土中菩萨,以香华幡盖真珠缨络种种供具,欲往无量世界,供养诸佛者,一食之顷,即可遍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六愿〕,愿我刹土中菩萨,欲以万种之物供养十方无数诸佛,即在其前,供养既遍,是日未午,即还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七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受持经法,讽诵宣说,必得辩才智慧。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八愿〕,愿我刹土中菩萨,能演说一切法,其智慧辩才,不可限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十九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诸相好,说经行道,无异于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罗延,华言金刚。) 〔第四十愿〕,愿我刹土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严净佛刹,即时应现,犹如明镜,睹其面相。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一愿〕,愿我刹土中菩萨,虽少功德者,亦能见我道场树高四千由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里,或八十里。) 〔第四十二愿〕,愿我刹土中诸天世人及一切万物,悉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众生虽得天眼,不能辩其名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三愿〕,愿我刹土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四愿〕,愿我刹土中菩萨、声闻,皆智慧威神;顶中皆有光明,语音鸿畅,说经行道,无异于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五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第四十六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普等者,谓于一切法皆平等也。) 〔第四十七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至不退转地。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十八愿〕,愿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三忍,即忍位中上忍、中忍、下忍也。)
⑺ 创造101火箭少女对战SNH48,谁是中国第一女
我是snh48的粉,但我从公正的角度上来说
第一,中国那么多o2o的女团最后都是面临解散,而snh48却生存下来其主要原因就是snh48通俗点来说就是有钱,能撑得起场子,而且是中国第一个o2o女团(也有人说蓝宝石少女是第一个)
第二,snh48到现在成立有六年时间了,积累一定的根深蒂固的粉丝,也就是说根基稳
第三,火箭少女毕竟只是个盈利的临时女团,到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综上所述,单从女团方面来说snh48会更持久,就像日本akb一样,akb到今年已经成立13年了,从女团角度来说日本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⑻ 创造与魔法为什么一直停在四十七级为什么不能升到四十八级
因为你不把经验弄满,再过一天就可以升级
⑼ 诸葛亮48代传人创造的福字代表什么意思
不知道诸葛亮的第48代传人是谁,真不真实。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死后,其子诸葛瞻和其孙诸葛尚战死绵竹,诸葛一门只传到诸葛京,也就是诸葛亮的玄孙,之后就没有记载了,断代好几百年,到了元代有个叫诸葛大狮的,自称是诸葛亮第21代孙,他凭借手中流传下来的八阵图,建造了八卦村,只要外敌进入村内,就会迷路失去方向,从而被村民捕获。这个村就是现在的兰溪市诸葛村,至于是不是诸葛亮后裔聚集地,史学家无法定论,有待考证。
⑽ 用最有灵性的木质 造最神圣的佛陀 庄严、清净、平等,发四十八大愿,积功累德,静待有缘人
我是无神主义者,此物收藏可以,让我信仰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