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音乐的创造

音乐的创造

发布时间: 2021-01-22 09:51:39

Ⅰ 怎样理解音乐课中的创造

没学过音乐...
按我的理解的话,创造是指制作一种跟以往不同风格的歌曲吧
毕竟创造不同于创作

Ⅱ 西方的音乐调式创造了哪些东西

西方有大调式(调式主音与上方三度音为大三度音程)、小调式(调式主音与上方三度音专为小三度音程)及一些宗属教音乐调式;并运用音乐的这种自然原理创造了具有色彩变幻和紧张与舒缓作用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叠置、同时发出声音的和声;创造了具有立体透视效果的、既独立横向运动又与上下声部构成相应关系的对位、复调;创造了起调色板作用的、分配与组合乐器音色、调整音响力度与响度、使多个声部的音型形成统一和对比的配器、织体;创造了设计建筑一样的、使多个音乐句子与段落按音乐的逻辑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曲式结构;创造了具有一般法则但却有万般手段来组织音乐材料的作曲技法。

Ⅲ 怎样理解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

音乐艺术既生动、鲜明,又飘渺、抽象;既无需借助诠释、译述而能给人以直接的感受,又往往令人觉得深邃高远、扑朔迷离、难以言状。因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又常常被人说"听不懂",尤其是一些器乐作品。音乐何以这样感人?它怎样表情达意?繁复的品类样式有哪些分辨的线索?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感性的积累,也需要理性的把握。正是: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认识;只有认识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

音乐--作曲家精心谱写的作品,经过表演家精心唱、奏而呈现在听众面前,并被听众感受到的音乐,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它续续扬扬,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引发人们种种相应的生活、情感的体验和联想,使人随之步入艺术审美境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由这段概述引申开去,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加以简要剖析。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物质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这一点是音乐具有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种种特殊性的根源所在,也是音乐诸多艺术特征生成的根源所在。音乐不同于口技,不同于戏剧、影视中的"音响效果",音乐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独特的艺术品种。这首先由于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不是一般意义的声音;是人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经过反反复复的选择而留取下来的,经过多方面加工组织起来的一些特殊的声音,它们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但又超脱了"自然客体"的属性。譬如,从高低方面讲:太高太低的、不易清晰听辨和不便准确控制的声音,都被陆续淘汰,留下来在音乐中使用的,大体上就是现在的钢琴上所能奏出的那88个音。这88个音各有自己固定的音高;由低至高依次排列起来,成为"音列"。音列中的音根据振动频率的倍数关系,被划分成若干"组"。每组--即每一个"八度"之中,按高低相等的距离,分设12个半音,其中有7个音被称为"基本音级"(如钢琴上的白键音),另5个音被称为"变化音级"(如钢琴上的黑键音,7个基本音级分别命以固定的名称--C、D、E、F、G、A、B,这就是"音名"。变化音级的名称,按基本音级加注"升""降"来称谓。如"升C"(#C)、"降D"(b D),"升D"(#D)、"降E"(bE)等等。

为了歌唱方便,各音还命有"唱名",这便是:"Do、Re、Mi、Fa、Sol、La、Si"。构成"音列"等等还只是音在高低方面的初步组织。音列中各个音间距离相等,每个音都有等同的意义,而这种相互等同、各自孤立的音是不能表达音乐思想、感情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组织:以某一个音为稳定音,其它若干音依不同的倾向关系与稳定音联结成一个体系--调式。
调式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调式有:西洋大、小调式;中国汉族五声调式,其它民族调式等。调式体系中的音叫做"调式音级"。

调式音级除了按各自级数称谓--二级音、三级音、四级音、五级音……--之外,还分别命有专用的名称,如大小调式各组音分别称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调式体系中的各个音级之间,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音高关系,同时还构成了旋律和音程的关系。在调式音级稳定与不稳定的基础上,进而将旋律、音程在纵向与横向方面相结合,形成多声部--和声、复调……以上是对音在高低方面的一些选择和加工。同时,在长短方面进行加工,组成节奏、节拍体系;在音质、音色等方面进行选择加工,形成"乐种"、"声种"、"声部"、"乐器组"等等不同意义上的各种分体系。经过这诸多方面的选择、加工而构成的"音乐音响"总体系,其声音的优化程度、美化程度、可操作程度;运动中的稳定与不稳定、平衡与不平衡、紧张与舒缓等内在的动力和逻辑、色彩、力度等等--一整套表现性能,不仅具备了,而且完善、强化起来。对它的掌握和运用,愈益能够体现人的自觉的意愿和要求。这样的声音,也只有这样的声音才成为了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
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

音乐艺术特别生动活跃,特别具有"动人也切""入人也深"的感染力量。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这样思考:为什么音乐的表现力比色彩大如许之多?结论是--因为它是时间性的。事物在运动中存在,人在运动中生活,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有一个过程,人的思想感情的深化、发展也在过程中实现,因此,通过声音运动过程来展现的音乐艺术,对反映运动着的事物,表达发展、深化的思想感情,有着特殊的适应性。调转过来,在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这种"特殊的适应性",便转化为特殊的感染力。例如:欣赏一幅摄影或绘画作品《晨曦》:广阔的近景、遥远的天际,金黄与绯红的光芒涂抹着朝霞、铺洒向大地。构图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爽丽。从建筑物的轮廓、路面的净洁以及道旁的花草、人物的眉宇之间,都可以看到脉脉生机、欣欣向荣。然而,这晨曦中的大地怎样地在醒来,勃勃生机又怎样地在涌动……要进一步真切地感受这些,则需欣赏者发挥想像力,将自己身置其境,并使画面上的一切活跃起来去体味。可是欣赏音乐作品情况便不同了。譬如听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作品第46号)中的第一曲《朝景》:长笛在中高音区奏出一个四小节的乐句,柔和的68节拍,明亮的E大调,清滢流动的旋律线……明彻的音色、委婉的曲调,在木管组长音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甘美,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这一旋律由双簧管降低8度在中音区奏出,衬景长音改由弦乐组担任。随后,这两句音乐上移大三度,在#G大调上重复。经过在B大调短暂停留过渡,这一旋律又由整个弦乐组在E大调上奏响。曲调引伸,音区扩展,织体绵延,和声、调性的转换等等,这一切融成一体,注入人们的心田。于是,人们感受到的不是一个静止的"朝霞满天"的画面,而是个有变化的过程,"光线"在变,"色彩"在变,"温度"在变,由太阳"吐露微明"到"喷薄欲出"到"冉冉升起",勃勃生机也由萌动、积蕴到习习涌动……这些感受获得于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音乐展现的过程,二者同步。
音乐艺术有一种引人"介入其中"的力量。这是因为音乐的律动和起伏,会自然诱发人体运动机制产生变化、与之相应。一支队伍集合起来出发行进,没有人喊"一二一",众人的脚步自然走不齐。倘若此时,有一支军乐曲奏响,它节奏鲜明、雄壮有力:过一会儿请看,人们的脚步随着这乐曲的进行,已经整齐划一。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注意力集中于它,而且肌肉、肢体、喉咙、牙关以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会随着它而张弛。身体运动机制的活动、变化,又直接作用于情绪使之兴奋、波动。所以,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可以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使众多的人按照同一意向感奋起来,而且可以达到那样强烈的程度。正因如此,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军队,都要搞军乐、军歌、进行曲和其它能够统一步调、鼓舞士气的音乐。近几年,我国社会音乐生活中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品类失衡。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反映人民奋发进取、建设"四化"的内容,明快嘹亮、催人振奋、鼓壮威风的音乐作品和表演。这是群众的呼唤,人民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呼唤。

三、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所谓"音乐形象"是形成于头脑中的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

表现艺术是相对于再现艺术而言的。这两类艺术都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再现艺术反映生活要模仿、复现客观生活的形态,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象,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达意抒情。表现艺术则是将来源于客观生活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披露出来。音乐是典型的表现艺术。音乐的音响是感情的直接载体。涵载着感情内容的音乐,给人的感受是直接的,或者也可以称为是"直观的"。人们在从音乐音响中直接获得相应感受的同时,会生发种种想象,这想象可能浮现为具体的"画面"、"图景"、"情境"……生动、活跃的想象,反过来可以强化自己的音乐感受,但音乐自身却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任何实实在在的可视的形象。例如,欣赏伟大的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C小调练习曲》(作品第10号之12)时,你可以听到:八小节强烈、激愤的引子过后,左手奏出急速上下奔腾、持续不断的音流,有如狂风咆哮;右手奏出带有附点节奏、急促有力的旋律,传递着激越奔放的情绪,气势恢弘。随着音乐发展,情绪愈加高涨,一泻千里,强劲的艺术感染力撼动着人们的心弦。如果,聆听这音乐的听众,对作曲家肖邦崇高的爱国主义品格、炽热的民族情感有所了解,又知道这首乐曲写于1831年波兰起义失败之后,那么他的欣赏活动会更加主动积极,进而捕捉到更多的东西,碰击出更多的"火花"。当然,对作品中艺术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痛苦、不安、愤怒、激昂,对其为祖国的悲剧而感发的慷慨的斗争精神,也会有更加深切的感受。然而,不论听众欣赏过程怎样积极,艺术主人公却不因此而真的呈现在舞台上。演奏这一乐曲的钢琴家也不是英雄"角色"的扮演者,他只在演奏,把作者的、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直接、倾心地表现给听众。

四、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音乐的表现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演绎性的一面

歌谱、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把用符号记载的音乐变为实际音响的音乐,需要通过演唱、演奏,这唱、奏表演即被称之为"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可以无数次地进行,而每次唱、奏,无论对于谱面的原作来讲,还是对于前次的表演来说,都不是"复述"或"重播",而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再创造是积极的,包含着演奏、演唱者对作品的再理解;对作者艺术表现意图的再领会和技术、艺术上的再处理、再发挥。因此,音乐表演被看作是"对作品的解释"、"对作品的表现";也因此优秀的演唱、演奏者被称为"表演艺术家"。

艺术贵在独创,二度创作同样贵在有独到的处理。同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1号),海菲兹和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两位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的演奏,在音色、力度和若干细部的处理上,有很大差别,反映着两位演奏家对作品表现的不同,演奏风格的不同。不论是更加酣畅明丽(前者),或是更加浓郁深情(后者),都使人获得很高的艺术享受和满足。因而,人们绝不缘于他们演奏的各有不同而取此舍彼或厚彼薄此,相反人们会把它们视为同样珍贵的两种版本、两种范例。

乐队演奏也是这样,同是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作品第95号)由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奏的,与卡拉扬指挥演奏的,与小泽征尔或李德伦指挥演奏的,各有艺术表现上的明显差异,各有独到的意趣和价值。于是人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美术鉴赏家、收藏家以持有原作、原件为显贵,而不以握有多种临摹品为荣;相反,音乐鉴赏家、收藏家则以藏有诸多名乐队、名指挥、名演奏演唱家的音响品为富有。其原因就在于临摹是复制;而后者,作品虽是一个,但每人、每次的表演都是一种再创造;各有独到之处的(音响)版本,都别有自己的艺术价值。从音乐这一特点的角度来看,广泛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大都已不是或者根本就不曾是严格意义上的"原件""原版"。

音乐艺术得以在人们不断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智慧、才华、创造性注入其间,因而具有永不凋谢的生机。音乐艺术之所以特别鲜活,也得益于它流传在不断的再创造、再丰富的基础之上、过程之中

以上所述是音乐艺术的四个基本特征。沿此线索,深入进去、体味开来,可以领会到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是怎样相互通联、又怎样相互区别的。音乐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技法、规则、方式等等,也无不根植于此

Ⅳ 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创造了音乐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 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 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但到底是谁发明了音乐?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千年来,有许多种说法。 有人说,音乐是神创造的。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拉柏图认为,音乐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天上有个主管音乐与诗词的缪斯女神,她附在音乐家的身上,给音乐家以灵感,召唤音乐家去创作,于是人间才有了音乐。中国古书《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禹的儿子夏后启是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天帝非常敬重他,经常邀他上天赴宴,而每次宴请时都要演天乐助兴。天乐极其美妙动听,夏后启把它偷偷记下带回人间,于是,人间就有了音乐。 有人说音乐起源于摹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针;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鸟那里学会了唱歌。”我国古代也有这种说法,《吕氏春秋·古乐》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听凤凰之鸣”,“效八风之音”。 有人说音乐起源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是高等动物,不同于一般低等动物。低等动物要把全部精力用于维持和延续生命,而人类则在维持和延续生命之外,还有过剩精力,于是在游戏中便创造了音乐。 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音乐艺术呢?我国著名音乐家扬荫浏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这个回答完全符合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美学论断。恩格斯说:“只是由于劳动……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基础上,它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注意到,歌曲是出于劳动的呼声。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说:抬大木的人,前面的人喊出“邪许、邪许”的声音,后面的人也跟上去喊着,这就是在抬重物的劳动中所产生的歌曲。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造……” 总的来说,音乐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

记得采纳啊

Ⅳ 《音乐的奉献》创造来源是什么

此外,他的《音乐的奉献》(有几首键盘乐曲,也有几首未写明固定演奏形式)和《赋格版的艺术》(未完成,原意用何种乐器演奏不清楚)都是复调艺术的伟大精品。《音乐的奉献》是1747年他同长子威廉·弗里德曼访问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宫廷时,根据皇帝指定的主题所作的一系列即兴创作。他先作了一首六部赋格,回到莱比锡后,又改写了一首三部的键盘乐里切卡尔、一首六部键盘乐里切卡尔、十首卡农和一首四个乐章的长笛、小提琴与通奏低音的三重奏鸣曲。《赋格的艺术》有权18首最严格的卡农和赋格,采用了最复杂的对位手法。

Ⅵ 什么时候出现的音乐,是怎么出现的是谁创造出的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 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 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 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a、弦乐器起源的传说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有一天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无意中踩到一个东西, 那东西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他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于是墨丘利 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弦乐器。后人考证弦乐器出现在墨丘利之前,但弦乐的发明有可能正是从此 得到了启发。 b、管乐器起源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传说中他曾进入西方昆仑山内 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传说并不完全可信,但 把它作为管乐器的起源也未尝不可。 原始时代的人类,他们的劳动生活,可以说是和音乐为伴而开拓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Ⅶ 是谁第一位创造音乐的

第一位音乐的奠基人和创造者 冷伦,是黄帝的乐宫,他用毕生精力创造了音乐,成为后世音乐的奠基人和创造者。 盘古开天辟地后的时期,天界和人类根本没有乐器和音乐。没有音乐的生活,是多么的单调、乏味、孤独和寂寞啊! 音乐是在人类主宰世界的时候才开始有的。但那时候的音乐,只不过是拿起木棒、竹棍、瓦罐、石器、皮鼓等互相撞击敲打出来的声音而已,停起来单调、嘈杂,根本没有韵律又很不和谐。不过就是这样的音乐,在当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打仗时,用它来鼓舞士气;胜利时,用它来庆功取兴;祭祀时,用它来敬神消灾;平时则用它来庆贺太平,陶冶性情,驱逐寂寞。 然而,黄帝对这样的音乐很不满意。在他看来,乐器应该精美,音乐应该有和谐的旋律。他请聪明过人的乐官冷伦来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冷伦愉快地接受了黄帝的命令。他挑选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乐师,背上行装,带上弓箭和工具,日夜兼程,长途跋涉,翻越了西方著名的大夏山,来到昆仑山的阴坡,安营扎寨,准备选取材料制作乐器。 可哪些材料最适合制作乐器呢?当初,大家争论不休,各说不一。冷伦就让大家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选取各自喜欢的材料。有的人砍来植物的枝干,有的人雕琢石头,大家各显身手,大显其能,制造了一堆千奇百怪、音调各异的乐器。 就这样,冷伦一一比较鉴别后,认为竹管做的乐器声音千变万化,清脆悦耳,韵律悠扬。于是,大家从山溪边砍回大量的竹子,选择腔壁厚薄均匀的部分,截成三寸九分的竹管,制成了一大批竹管乐器。可是,尽管众多的乐师演奏,其声音还是比较单调。冷伦经过反复琢磨,发现同样粗细的竹管乐器,由于长短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迥异。他想,要是同样粗细的竹管,制作一系列长短不一的乐器,演奏时互相配合,声音不就变得丰富而悠扬了吗?经过反复试验,冷伦终于制造了一大批管乐器,并把这种竹管乐器吹奏的取名为“舍少”。 终于冷伦把新乐器制造好了,用什么来确定每个音的高度呢?他与请来的乐师们想啊想啊,后终于来想到了百鸟之中,凤凰的啼叫声最美,认为凤凰的啼叫声作为乐律的标准,才是最理想的。而这里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昆仑山是凤凰聚集的地方,冷伦每天早出晚归,随着凤凰的啼叫选配乐律。凤凰鸣叫着,冷伦附和着;凤凰的啼叫千回百啭,冷伦的吹奏声声声悠扬悦耳。终于,冷伦从中感情到了乐律变化的规律。他把音从低到高定为十二律,又叫十二音。这十二音,正是凤的六种啼叫声和凰的六种啼叫声。从此,只要冷伦根据十二律来演奏,成群的凤凰就会飞翔而至,翩翩起舞,出现了“凤凰来仪”的空前盛况。 黄帝十分欣赏和佩服冷伦的工作,就封他最高乐官,负责全国的音乐创造、演出和乐器制造。 由此可见,中华远古第一位伟大的、专职研究制作音乐的奠基人和创造者正是—冷伦!!

Ⅷ 音乐内容和创造

内容可以是你梦里的美好事物,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事物,等等、至于创造嘛!当然得看自己的风格咯!

Ⅸ 世界上第一首音乐是谁创造的

很多人愿意听音乐,更有人懂音乐,创作音乐,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艘音乐是谁创造的吗?

西方的音乐据说最早就是基督教音乐,但是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音乐的一些内容,这个意思就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有了音乐,至于是谁最先穿着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对于西方音乐的源头何在不大知道。

音乐的价值在于用心感受,当然第一个是很重要的,就如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一个英雄。我们需要铭记,我们更要记住的是感动人心的好音乐,这些人的目的也是用心来创作,感动着你我。这就够了,你说呢?

你觉得第一首音乐真的很重要吗?

Ⅹ 怎么创造音乐

一位博学的音乐家曾经说过,“你已经掌握了你所知道的所有理论、音阶和内调式……把它容们都忘了吧!”确实是这样,吉他上的那些知识是很有用的,但它们也只能把你带到这里了。想想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弹奏的东西,它们只起到练习的作用。如果你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那么现在就应该把它放到一边,开始你掌握吉他的旅程。

准备好了吗?那么我们开始吧……

从现在起,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家,而不是吉他手。把你自己想象成一个画家,吉他就是你的画笔,吉他知识就是你的调色板,听众的耳朵就是你的画布。画家永远都不会用那些吉他手弹琴的方式去画画。“让我看看,我要画这个图案,并把它跟另一个图案连到一起,然后用我的刷子弄一些很酷的东西,它将非常新颖,会让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

成为任意一类艺术家都要进入到灵魂,和你的作品一起生活、理解它,然后让它像堤坝崩溃一样倾泄而出。

给你提几个问题:你知道怎样才能不再去弹那些连复段、音阶和调式,而进入旋律和感觉吗?你如何表达你的愤怒、惊恐、悲伤和喜悦,并且把它们融入到一首歌曲中?为什么有的音乐能够强烈地改变我们的情绪呢?——由快乐变得内省、由伤感变得乐观。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