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加特林
❶ 男子1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是谁创造的
男子100米世界纪录是9秒76
是美国短跑名将加特林创造的
❷ 加特林真能用手拿着打吗
加特林是一种重型机枪一般是车载或机载。大力士是可以提动的,但是其高后座力和高频率冲击是人体不能承受的。
加特林一般指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其人名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该续射速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
加特林的由来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设计出每发子弹的连贯射击,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
加特林的特点
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较好的持续火力,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加特林自动原理,即转管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或导出燃气动力来完成。
总体评价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早产儿”——当时世界主流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高效火力来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甚至后来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陆军都还经常采取大规模步兵集群冲锋的战术,可见知道20世纪初很多国家都还对机枪的威力不够重视。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在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当手动武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也就为自动武器的出现创造了成熟条件。
❸ 谁能把加特林机关枪详细资料说说
加特林机枪——清军最早装备的机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0年代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加特林机枪是威力最大的枪,现经改良后每分钟可发射3000发子弹。
制作由来
加特林本人和他的机枪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反倒一生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1862年11月月4日,加特林获得转管机枪的专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机枪模型的技术说明外,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
机枪结构
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枪的设计者沿用。 加特林机枪
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管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但在解决装填问题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枪膛直径过大,弹头在飞行过程中翻滚。于是加特林将独立的弹膛与枪管合二为一,开发了性能有显著改善的1865年模型,这个模型成为后来转管武器的蓝本。
由于种种原因,加特林转管机枪在美国内战期间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但他还是把全部精力用于转管机枪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中。1862型、1865型、1893型等十几个型号的转管机枪先后问世,口径有0.30英寸、0.45英寸、0.58 英寸、1英寸、13毫米等,管数有6管、10管等,供弹具有料斗、弹夹、弹匣、弹鼓及弹带等。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后期的转管武器在技术上也已相当完善了。
历史功过
19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早产儿”——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
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大炮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为自动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884年开始,采用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缺点却更加明显。当1903年理查德·乔丹·加特林的漫长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多管手摇式转管机枪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军队转而使用自动武器,如管退式马克沁机枪,导气式勃朗宁机枪和哈其开斯机枪。许多加特林机枪被当作废铜烂铁,彻底销毁,另一些则湮没在积满灰尘的仓库中,或被发掘利用在博物馆、私人收藏馆中进行展览。这个原因很简单,一是加特林机枪操作需要4个人,而马克沁机枪只需要1个人便可以完成。二是射速,虽然每分钟1200发已经很快,但是其他机枪例如马克沁机枪,射速可达每分钟600发。三是万一在战斗中卡壳,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而其他机枪在这方面完善的很好。
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机炮。现在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坐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前者成为外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后者为内能源(苏联喜欢用)。网上总是流传着另一种被称为“加特林机枪”的六管机枪,实际上那是美军的m134速射机枪,和加特林机枪没有直接的联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拓展。
理查德-J-加特林,速射武器的发明者在南北战争初期,加特林研制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次。现在新型加特林式速射武器快速射 击时每分钟可发射10000次(前苏联AK-630型机炮)。 然而机枪的发明者却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他研制这种机枪的目的绝非为了暴力和毁灭。由于这种机枪一个人就能操纵,加特林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整队整队的战士死于敌人的火力之下。经过30年的不断改进,他将他的发明卖给了柯尔特枪械制造公司。
他不仅发明了机枪,他出生在一个农场,曾帮助爸爸设计了一种间棉苗机。后来在他经商时,他设计了一种螺旋桨,进而发明了一种播种水稻的机器。从那时起,他开始专门从事发明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他是圣路易斯加特林发动机动力公司的领导人。他计划向市场投放他设计的一种新式机动犁。 他的朋友在谈到他时说,他是个研究者,也是个哲学家。他研究过医学,能照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虽然他的发明使他获得相当可观的金钱,但他在为西部地区修建铁路投资时损失了许多钱。他也曾尝过失败的苦果,其中一次是最近的一次枪膛爆炸事故。爆炸的枪是他模仿克虏伯公司的枪制成的。他认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有人破坏。
特林自动原理,即左轮枪式转膛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来完成。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可加速冷却,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转管机枪(即速射机枪)与转膛机枪的区别是:弹膛不动而枪管连续不断地旋转,这种枪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发射管都有自己的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一般采用电机驱动。转管机枪的射速更高,并可通过改变电机的功率来调节射速;枪管高速旋转可加速冷却,另外由于枪是由外能源带动,所以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会因不发火而影响连续射击。
加特林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真正用于大规模实战的机枪,是美国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机枪于1861年被发明,于1865年作了相应的改进,于1866年装备给美国陆军。加特林机枪可称是现代机枪的先驱。19世纪,当金属枪弹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时候,美国的发明家们开始了手动机枪的设计。不过,直到美国内战时期,机枪才受到军方重视。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令军方感兴趣的多管“莱普提”机枪、“巴特利”机枪和“克拉通”机枪。这些机枪的发明者不是枪械工或机械师,而是医学博士理查德·乔丹·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为了使自己的设计得以成功,他需要钱。所以加特林不管什么行当,有活就干。他当过录事和行政秘书,干过种棉临时工和收割庄稼的帮手,教过农民识字,最后去了圣·路易斯,在一家药店当售货员,并成了一名医生。美国内战爆发后,他在一家军队医院服役。一次,他在医治伤员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少数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够对付一个步兵团,那么己方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于是,加特林在1861年开始了多管机枪的设计,最初定名为“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加特林机枪设计成功以后,一边让工厂试制,一边写信给美国总统、政治家和军事家,并向全世界呼吁赞助,最终使研制的高额费用得到补偿。加特林成功地感动了F·巴特勒将军,使他购买了全部“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1865年以后,加特林机枪由4管改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并开始分发给美国的边防部队。1870年,英国政府经过对比试验后,在英格兰建厂生产加特林机枪。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更名为戈洛夫机枪。
加特林发明的快速发射机枪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史料称,俄、土战争中曾有8个连的俄军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英国军队借助加特林机枪,主宰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另一支英国海军部队开始在其船只上安装加特林机枪。直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马克沁机枪的问世,加特林机枪才被挤出战争的历史舞台
❹ “加特林”创造者竟是一名医生,他到底是救人还是杀人
我个人认为是杀人,因为它的出现让更多人丢了性命,战争是暴力的,因为有很多人会牺牲,但是战争也能激发人们创造出更多经典的武器,因此加特林就是在这种乱世中出现的经典武器之一,加特林虽然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至今仍然有很多国家青睐它的火力。
再后来,加特林也改良了它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改良以后的加特林甚至还可以直接安装在战机和战车甚至是船舰上使用。但就是这个以美好初衷开始的加特林机枪,让无数人的生命因为它而倒下了,这确实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但无论怎么说,加特林凭借自己强大的火力还是在机枪当中创造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❺ 军械爱好者进 加特林详解
加特林机枪——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1年设计而出的,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加特林机枪是威力最大的枪,现经改良后每分钟可发射3000发子弹。
目录
详细介绍制作由来
机枪结构
历史功过
各种型号美国的型号
相关游戏游戏简介
游戏背景
配置要求
安装运行
游戏截图
游戏简介
游戏截图
详细介绍
制作由来
加特林本人和他的机枪
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反倒一生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1862年11月月4日,加特林获得转管机枪的专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机枪模型的技术说明外,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
机枪结构
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枪的设计者沿用。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管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但在解决装填问题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枪膛直径过大,弹头在飞行过程中翻滚。于是加特林将独立的弹膛与枪管合二为一,开发了性能有显著改善的1865年模型,这个模型成为后来转管武器的蓝本。 由于种种原因,加特林转管机枪在美国内战期间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但他还是把全部精力用于转管机枪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中。1862型、1865型、1893型等十几个型号的转管机枪先后问世,口径有0.30英寸、0.45英寸、0.58 英寸、1英寸、13毫米等,管数有6管、10管等,供弹具有料斗、弹夹、弹匣、弹鼓及弹带等。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后期的转管武器在技术上也已相当完善了。
历史功过
19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早产儿”——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 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大炮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为自动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884年开始,采用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缺点却更加明显。当1903年理查德·乔丹·加特林的漫长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多管手摇式转管机枪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军队转而使用自动武器,如管退式马克沁机枪,导气式勃朗宁机枪和哈其开斯机枪。许多加特林机枪被当作废铜烂铁,彻底销毁,另一些则湮没在积满灰尘的仓库中,或被发掘利用在博物馆、私人收藏馆中进行展览。这个原因很简单,一是加特林机枪操作需要4个人,而马克沁机枪只需要1个人便可以完成。二是射速,虽然每分钟1200发已经很快,但是其他机枪例如马克沁机枪,射速可达每分钟600发。三是万一在战斗中卡壳,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而其他机枪在这方面完善的很好。 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机炮。现在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坐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前者成为外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后者为内能源(苏联喜欢用)。网上总是流传着另一种被称为“加特林机枪”的六管机枪,实际上那是美军的m134速射机枪,和加特林机枪没有直接的联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拓展。 理查德-J-加特林,速射武器的发明者在南北战争初期,加特林研制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次。现在新型加特林式速射武器快速射 击时每分钟可发射10000次(前苏联AK-630型机炮)。然而机枪的发明者却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他研制这种机枪的目的绝非为了暴力和毁灭。由于这种机枪一个人就能操纵,加特林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整队整队的战士死于敌人的火力之下。经过30年的不断改进,他将他的发明卖给了柯尔特枪械制造公司。 他不仅发明了机枪,他出生在一个农场,曾帮助爸爸设计了一种间棉苗机。后来在他经商时,他设计了一种螺旋桨,进而发明了一种播种水稻的机器。从那时起,他开始专门从事发明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他是圣路易斯加特林发动机动力公司的领导人。他计划向市场投放他设计的一种新式机动犁。 他的朋友在谈到他时说,他是个研究者,也是个哲学家。他研究过医学,能照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虽然他的发明使他获得相当可观的金钱,但他在为西部地区修建铁路投资时损失了许多钱。他也曾尝过失败的苦果,其中一次是最近的一次枪膛爆炸事故。爆炸的枪是他模仿克虏伯公司的枪制成的。他认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有人破坏。 特林自动原理,即左轮枪式转膛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来完成。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可加速冷却,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转管机枪(即速射机枪)与转膛机枪的区别是:弹膛不动而枪管连续不断地旋转,这种枪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发射管都有自己的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一般采用电机驱动。转管机枪的射速更高,并可通过改变电机的功率来调节射速;枪管高速旋转可加速冷却,另外由于枪是由外能源带动,所以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会因不发火而影响连续射击。 加特林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真正用于大规模实战的机枪,是美国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机枪于1861年被发明,于1865年作了相应的改进,于1866年装备给美国陆军。加特林机枪可称是现代机枪的先驱。19世纪,当金属枪弹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时候,美国的发明家们开始了手动机枪的设计。不过,直到美国内战时期,机枪才受到军方重视。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令军方感兴趣的多管“莱普提”机枪、“巴特利”机枪和“克拉通”机枪。这些机枪的发明者不是枪械工或机械师,而是医学博士理查德·乔丹·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为了使自己的设计得以成功,他需要钱。所以加特林不管什么行当,有活就干。他当过录事和行政秘书,干过种棉临时工和收割庄稼的帮手,教过农民识字,最后去了圣·路易斯,在一家药店当售货员,并成了一名医生。美国内战爆发后,他在一家军队医院服役。一次,他在医治伤员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少数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够对付一个步兵团,那么己方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于是,加特林在1861年开始了多管机枪的设计,最初定名为“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加特林机枪设计成功以后,一边让工厂试制,一边写信给美国总统、政治家和军事家,并向全世界呼吁赞助,最终使研制的高额费用得到补偿。加特林成功地感动了F·巴特勒将军,使他购买了全部“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1865年以后,加特林机枪由4管改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并开始分发给美国的边防部队。1870年,英国政府经过对比试验后,在英格兰建厂生产加特林机枪。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更名为戈洛夫机枪。 加特林发明的快速发射机枪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史料称,俄、土战争中曾有8个连的俄军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英国军队借助加特林机枪,主宰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另一支英国海军部队开始在其船只上安装加特林机枪。直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马克沁机枪的问世,加特林机枪才被挤出战争的历史舞台。
各种型号
美国的型号
现代的加特林机枪主要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但已经不是古老的手摇发射了,改用电动机或者液压马M61“火神”机枪
达驱动,最大射速达到6000~10000发/分。 M61型 20-mm"火神"机关炮(1959年) 这一系列最初的是 M61型 20-mm"火神"机关炮(1959年),F-14,F15,F-16,F/A-18等著名战斗机都是使用"火神"炮. 液压驱动,电击发,采用无链供弹系统,最大射速6000发/分. GAU-4型(陆军编号 M130) M61有一种导气式原理的 GAU-4型(陆军编号 M130),由于增加了导气机构,枪身重量比 M61型重约4.5kg,但不需要驱动马达,总体重量要轻约20kg。 M134型 Minigun 7.62-mm 6管机枪 M134型 Minigun 7.62-mm 6管机枪(1963年,空军编号GAU-2,海军编号Mk 25 Mod 0). 电力驱动,射速为每分钟 4000发(高速)或2000发(低速). 主要安装在各种直升机舱门. 主要是因为越战期间,美军发现直升机很容易遭到 RPG火箭筒等轻武器的袭击,M134就是用来赶苍蝇的. 电影中悍匪手持的 M134,射速不超过1800发/分,甚至有时只有250发/ 分,为的是减低后坐力。 M197型 20-mm机关炮加特林机枪
M197型 20-mm机关炮(1967年),M61型的轻量版,只有3管且射速为750~1000发/分。主要装备 AH-1"眼镜蛇"等型号直升机. XM214 Microgun 5.56-mm机枪 XM214 Microgun 5.56-mm机枪,20世纪70年代,6管,步枪口径,根据电机大小的不同,射速从400~10000发/分不等. 携带1000发实弹时全重 38.5kg,长104cm. GAU-8型 30-mm"复仇者" GAU-8型 30-mm"复仇者" 7管机关炮(1977年),主要搭载于"雷电"A-10战机,射速约4000发/分。主要用于反坦克,火力凶猛。 GAU-19型 12.7-mm机枪 GAU-19型 12.7-mm机枪(1983年),最初为 6管,标准型为 3管. 射速1000~2000发/分,主要供地面车辆使用.加特林机枪
。 以上是机枪/炮的原始型号,还有其他衍生出来的机炮吊舱型号,车载型号等。 苏联的型号 ГШГ-7.62机枪(GShG-7.62 ) ГШГ-7.62机枪(GShG-7.62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导弹与火炮司索引号:9-А-622)20世纪60年代,口径7.62x54mmR,4管,导气式原理,射速 6000发/分。 由前苏联KBP仪器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类似的枪械是M134“迷你炮”机枪,发射7.62 × 54毫米R子弹。目前它只是使用于机枪莱舱(例如GUV-8700)和Ka-29“卡莫夫”直升机的原型机的可转动型支架上。 ГШ-6-23机关炮(GSh-6-23) ГШ-6-23机关炮(GSh-6-23),口径23x115mm,6管,导气式原理,电控击发,射速10000发/分,主要装备苏-15,苏-24,米格-31等战机加特林机枪
据说还有ГШГ-5.45机枪,步枪口径,未有确切资料。
❻ 加特林机枪是什么时候变成非手摇式的。
一战前手摇加特林就被淘汰了,另外其实自动机枪同样需要4-6人的小组,马克沁回最多的我听说要10个人答... 加特林再次出现就是电动马达取代了手摇,已经是越战前后了...之后多用于航炮等不追求精度但要求射速的场景
❼ 求生之路2如何用秘籍创造重机枪
打开控制台输入Sv_Cheats 1,再输入give rifle_m60 就能调出来M60手持式重机枪了。
只有牺牲或者消逝或者更高级的版本才可以调出来,普通的不行~
❽ 迷你世界加特林怎么做
迷你世界加特林怎么做 迷你世界加特林用法,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关于迷版你世界加特权林怎么做 迷你世界加特林用法的信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小编带给大家有关迷你世界加特林怎么做 迷你世界加特林用法详情,一起来看看吧~
迷你世界加特林怎么做?加特林怎么用?哒哒哒,冒蓝光的加特林终于研发出来了,那么加特林要怎么用呢,一起来看迷你世界加特林怎么用详细攻略吧!
加特林重机枪是0.19.0.2版本中新增加在创造模式中的枪械。
本次版本更新时间如下:
电脑版更新时间 :8月17日周四上午10点~12点期间;
安卓版更新时间 :8月16晚大概21点~22点更新(具体时间以游戏更新为准);
苹果版更新时间待定 ,更新时间若确定,帘子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迷你世界:【安卓版下载】【苹果版下载】
笨重的加特林有着射速快,弹药充足的优势。但是强大的后坐力会导致精准度大大下降。
看起来很吸引人的加特林,不知道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反正小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体验这把重机枪啦!
❾ 制造枪械需要什么设备
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将近250年时间中,欧洲各国军队装备的都是前装滑膛枪。自19世纪初叶开始,在新冶金学、弹道学和金属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枪械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击针后装线膛枪逐步取代了前装滑膛枪,世界进入了近代枪械时期。[这一时期枪械的进步,首先表现在来复枪的改进上。1776年,英国的弗格森在后膛枪的基础上发明了来复枪。由于重新设计了枪栓,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并装上了标尺,因而使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穿透力和命中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这种枪造价比较高,发射时每颗子弹都必须用木棍敲到枪管里去,使得装弹很费时间;发射速度慢,结果直到19世纪,在欧洲国家的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给少数人。19世纪初,英国步兵最先对来复枪进行了改进,采用次口径子弹,子弹不嵌进膛线,使原来发射速率慢的缺点得到克服,于是来复枪被更多地用采装备部队。到1823年,英国军队来复枪的订货量已达到1万枝。l835年,普鲁士人道赖泽发明了击针后装枪。同前装枪相比,这种枪增设了闭锁机(亦称枪机或枪门)。闭锁机的机头与枪筒尾部密接,在射击时使火药气体不能向后面泄漏,这样就可以增大弹丸的活力和初速,提高命中精度和侵彻力。
19世纪在枪械技术方面带有革命性的改进,是火帽和圆锥形子弹的发明与应用。1807年,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福赛思在研究雷酸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雷汞。这种雷汞用锤一击即可爆炸,爆炸时火星通过火门引燃枪管中的发射药。1814年出现了用这种雷汞制造的火帽,起初是以扶、锡为材料,后来改用铜。1840至1842年,这种火帽被装于枪、炮中,从此便成为点燃发射药的基本装置。火帽的发明,使步枪成为在任何气候下都可以便用的武器,而且大大减少了不发火的情况。在此之前,隧发枪大约每射击7发子弹便瞎火一发;火帽应用后,则降低为约200发才出现一发。
火帽的发明,推动了子弹的革新。开始,火帽是与子弹分开的,使用时将火帽安装在武器击锤下面的火门上。1823年,英国的诺顿上尉设计了一种圆锥形子弹。这种子弹有一个中空的弹底,发射时它可以自动膨胀,封住枪膛,但英国政府没有采用。1849年,法国人米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米尼式子弹,随即,法国、美国也几乎同时造出了第一批完整的子弹。这种子弹将火帽与弹壳、弹头合为一体,弹壳为特制铜等软硬适度的金属制成,且有爆炸复合装置加以保护,通过枪门上的撞针撞击发火。圆锥形子弹发明前,来复枪由于装药困难,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新发明的子弹形体较小,不仅便于射手用各种姿势迅速装填,每分钟可发射6至7发;而且由于射击后弹头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的来复线中,获得很大的旋转速度,加上空气阻力小,从而大大提高了来复枪的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有人曾经对当时的滑膛枪与来复枪的射击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200步距离处射击,前者所费子弹相当于后者的2倍,300步处为5倍,400步处至少lo倍。超过400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复枪在800码处还可射击较大的目标;在1000码处,弹丸还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4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因此,有人说,与当时的其它轻武器或冷兵器相比,每个握有来复枪的士兵等于拥有一门可达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正因
为如此,精度高、射程远的来复枪也就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膛枪,成为步兵的基本武器。有的军事评堆家认为,在1850年至1860年间发明的来复枪和圆锥形子弹,与这前后出现的任何新武器技术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