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发明了火车吗
❶ 爱迪生在火车上发明了什么,炸伤了耳朵
爱迪生的耳朵是怎么聋的
关于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 年)的逸闻和传说多不胜数,其
中有很多不是事实。这是由于爱迪生自己的记叙模棱两可和人们以讹传讹的结果。
爱迪生少年时代耳聋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他从12 岁起在往返于波特休伦和
德特路易特之间的火车上卖报纸和饮料,挣钱帮助维持家庭生活,同时赚些实验费
和零花钱。不久他便把药品和化学器皿等搬进空闲的吸烟室,在卖完报纸后,钻进
吸烟室,一心搞实验。
大家熟悉的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他正大作试验,列车突然倾斜,水里
放着黄磷的罐子从架子上掉下来。罐子破碎,黄磷遇空气燃烧,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列车员史蒂芬森急忙跑过来,帮助他扑灭了火。但史蒂芬森大怒,向爱迪生打了几
拳,有一拳头打在耳朵上,鼓膜破裂,爱迪生的耳朵从此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到了
下一站,列车员把爱迪生推下车,接着,实验器皿和药品也被一点不剩地扔掉了。
不过,据爱迪生本人说,情况完全相反。他说: “有一天,我上火车晚了,两手抱着一大捆报纸,勉强抓住已开动的车的把手, 但力气不足,渐渐下滑。列车员赶忙伸手来拉,不凑巧抓住了我的耳朵,就这样硬 把我拉了上来,当时我的耳朵嗡嗡作响,我的生命得救了,但耳朵却聋了。” 就是说,列车员不但心眼不坏,反而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此后两人一直
相处得很好。据说,由于在车内失火,被勒令把实验器皿全部拿下车,是确有其事,
这件事发生在1862 年。而他变成聋子,则发生在两年前。
但是,爱迪生的耳朵似乎在这以前很早就不太好。据说,他出生不久,便得了
重猩红热病,发了高烧。病总算治好了,但耳朵却不好使了。
爱迪生8 岁时到附近一家小学读书,但听不清老师讲话,理解能力也差,因此
有人嘲笑他呆头呆脑,最后终于休学,跟着母亲学习。这也是一个有名的故事。大
概是因为老师和周围的人(或许连爱迪生本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耳朵听不清吧。
❷ 爱迪生在火车上当报童的故事
爱迪生的童年时代,人们对电的兴趣正如我们现在对宇宙旅行一样浓厚。对一切事物感兴趣的爱迪生通过电报对电发生了兴趣。 为了赚钱研究自己喜好的电报,爱迪生经过和母亲的讨价还价,终于在列车上当上了报童。 爱迪生开始在火车上兼售食品时,已是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孩。虽然爱迪生对穿着不讲究,但人们喜欢他的外表。他十分爱忘事,因为尽管他有时也和别人在一起,但脑子里却总是在想着如何做点新鲜的事情。他和别人谈话或者玩游戏时,头脑里却常常忙于考虑其他事情。 他的营业收入相当可观,每天都能抽出一元钱交给母亲贴补家用。余下的除了吃饭以外,全用在买书和充实实验用品上。日长月久,他从没乱花过一分钱。 火车要在底特律停留6个小时,每天火车进了底特律站,爱迪生迅速把事务料理之后,就赶到青年人协会的阅览室里看书。 每当爱迪生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看书时,母亲的话便在耳边响起: "牛顿和瓦特在学校都不算是优秀的学生,可是他们并不灰心,仍然继续不断地努力,最后终于发明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只要你好好用功,妈妈相信,你也可以发明东西。" 由于他天天去图书馆,他和图书馆人员也就熟悉起来。一天,管理人员问他读过多少书了,爱迪生说?quot;我已经读完第一架上的两层书了。"管理人员听后,不禁哈哈大笑,然后严肃地说:"我看你先后读的这两层书,内容是毫不相干的呀!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爱迪生说:"我是按照书架上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里的藏书全部读完。"管理人员非常佩服年轻的爱迪生读书的毅力,但认真地劝他:"你的精神真令人钦佩,但读书要有个明确的目的,什么书都看,效果不好。你以后应选定一个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看书才好。"管理人员的劝告,使爱迪生深受启发,他开始懂得了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的道理。从此,他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并注意学习方法
❸ 爱迪生在火车上做什么试验
白磷燃烧
❹ 爱迪生为什么停止了火车上的实验
爱迪生在火车上干了三年,这项工作对他十分合适。在底特律4小时回的中途短暂停留给了他答很充裕的时间来研究这座城市;他在车上的差事并不忙碌,他可以随便和乘客混在一起,满足他的好奇心。化学使爱迪生着了迷,他积攒了一些资金,在行李车厢里搞试验,有一次,因他那心不在焉的习惯,把一瓶磷忘在车上,几乎使火车起火,这才停止了试验。
❺ 爱迪生在火车上发明什么
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周刊)——《先驱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❻ 爱迪生一生发明了哪些东西
【重要发明成就】爱迪生与他的发明
同步发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由于爱迪生本身是电报技师,便著手改良传统发报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在无线电还没有发展的当时,同步发报机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改良电话机
我们都知道,现代电话是由贝尔所发明的,事实上,电话能够清晰的接收与发话,要归功于爱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突破传统的窠臼,制造出碳粉送话器,一举提高了电话的灵敏度,音量,接收距离。
留声机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着,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留声机第一次留下了声音,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多作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后来,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式为止。
电灯——光明的使者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
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复印机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
18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拓展资料: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❼ 是诺贝尔在火车厢做实验的时候被人把耳朵打聋了,还是爱迪生啊
是爱迪生: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回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答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 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❽ 爱迪生曾在火车上做实验引起火灾在我国哪个行为被禁止
目前的话在高铁上是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的物质的,所以如果爱迪版生在今天的话,就权没有办法点燃酒精灯了。当然在高铁的话,还是禁烟车厢。所以点燃蜡烛,嗯点燃香烟,点燃酒精灯,这种行为本身就要完全禁止的。所以他应该是违反了两条主要的规定要求,第1个是携带,第2个是点燃
❾ 爱迪生为什么在火车上被打(请详细说)
爱迪生于1847年 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
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
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
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
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
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
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
《自然与实验哲学》。10岁时酷爱化学。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
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
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
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
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
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
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❿ 爱迪生小时候在火车上卖的报纸是什么
《先驱报》?, 爱迪生是自办自卖吧?
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内迪生买了一容架旧印刷机,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周刊)——《先驱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