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创造 » 李约瑟四大发明

李约瑟四大发明

发布时间: 2021-01-17 11:08:21

『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谁第一个提出的

第一个提出中国四大发明的是英国汉学家 李约瑟。

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第一次提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

『贰』 为什么李约瑟说中国最伟大的发明是“四大发明”我们就跟着说,我们自己的观点有吗

[编辑本段]简介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得以诞生,却突飞猛进,超越中国,领先于世界。从此,中国的科学发展基本上就一直落后与西方国家。以至于最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直接打到了中国。在清朝,强迫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人都知四大发明,因此而津津乐道。但是,千百年已经过去,国人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发明呢?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改变人类历史的大发明却层出不穷,不计其数。例如:蒸汽机,电力,电灯,电脑,汽车, 飞机,互联网,等等。尤其是美国人和欧洲人改变世界的大发明真是数不胜数,大家是否看到他们因为自己国家的大发明而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得到处宣扬呢?他们的大发明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屈指可数,就这四个呢?了解自己国家过去的光辉历史,固然重要,但是死抱着过去,就会导致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中国人的大发明不应该只有这四个,应该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增加才对。所以四大发明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四大古发明。
[编辑本段]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辗转传入欧洲后在航海大发现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学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那么,中国发明指南针后对指南针理论作过什么样的探讨?吉尔伯特的理论是否及时传到了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又对我国指南针理论的发展有过哪些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关增建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基本上还是空白的问题。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关增建介绍,11世纪中叶时我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但对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却没有一点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随后,文人学者们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提出各种指南针理论。例如,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首先提出如下逻辑: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关增建表示,从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蒙氏理论”完全异想天开,但从事物的属性出发解释其行为,在东西方科学史上都是常用的做法。我国古代阴阳学说昌盛,用阴阳学说阐释指南针指南及“常微偏东”的原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特别是,该理论认为磁石不同端面有不同属性,它们决定磁针的指向,这种说法很容易启发人们发现磁石的两极,并进一步联想到磁极与磁针指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找到可能的途径。
南宋人的指南针原理,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只是围绕磁偏角现象,立论依据更多转向地理方位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人认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这样地表面必然有个中心,过该中心的那条子午线就是唯一的南北方向。南宋人曾三异等认为,一旦测量地点不在这条南北线上,指南针所指向自然“少偏”。到明代,有人假托南唐人著作指出,指南正针由大地方位系统决定,而偏角则由天体方位划分系统所决定。关增建认为,这种说法“体现了传统指南针理论在阴阳感应学说和磁偏角的存在这一矛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窘迫”。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科技知识。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阴阳五行的作用不断淡化,力学角度的分析不断增加,但吉尔伯特1600年提出的科学理论连西方学界都没统一,更谈不上入主东土。传教士中,1658年抵华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系统,但他认为决定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的地理南北两极本身,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而不像吉尔伯特认识到地球本身存在一个磁体。南怀仁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我国仍有学者用它解释指南针问题。而此时,清末来华的传教士已开始着手把西方近代磁学知识介绍给中国了。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汉朝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是磁铁做成的。磁铁能吸铁,通常称为“吸铁石”,古代称为“慈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好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人们才称它为“磁石”。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叁』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③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尽管中华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四大发明的概念却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国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而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有些人认为现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

『肆』 关于古代四大发明被李约瑟成为是中国史上的科学里程碑是哪位

11世纪,我国同时出现了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被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推崇为“中国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另一个是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 沈括于1031年出生在浙江钱塘(今杭州)的一个官吏家庭。自幼随做官的父亲到过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地,走南闯北,广见博闻。他不仅喜爱读书,而且注重实践,善于思考。 有一年4月里,沈括到深山里去游玩,看到桃花开得正盛,可是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了。他联想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两句诗:“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正好应了他眼前看到的景色,暗自佩服白居易诗句贴切。他转而又想,深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比较晚呢?他边走边想,终于弄明白了,地势、气温与开花的时间有关系。山里地势较高,气温就较低,植物开花就比较迟。于是,他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此地气之不同也!” 有一次,沈括到河北去,沿着太行山向北走,看到山边的石壁里嵌着许多贝壳和鹅卵石,就像一根很长的带子。他一开始很是奇怪,这高高的太行山怎么会有贝壳和鹅卵石呢?后来他想到沧海桑田的说法,又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终于得出结论。这里在远古时代曾经是海滩,而太行山东面的华北平原,就是河水夹带泥沙在海口沉积而成的。他还联想到陕北的黄土高原,被雨水冲刷以后,留下一个又一个的黄土包,而被冲到大海里的泥沙,日积月累,逐渐高出海面,便成了陆地。沈括的这些论断是比较科学的,在西欧,直到18世纪末期,英国人郝登才说到流水的浸蚀与搬运作用,这比沈括晚了大约700年。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沈括经过自己的实践,对它又有重新的发现。他用磁石去磨针尖,针尖就指向南方。可是他发现针尖并不完全指向南方,常常略微偏东。他没有放过这微小的偏向,把它记载了下来。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磁偏角记录。我们现在知道,地球的磁极和南北极相离不远,但是并不重合,因而形成地磁偏角。西方传说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400多年。 1064年,常州地区发生了一次流星下坠的现象。当时沈括刚刚结束十年含窗之苦,中了进士,出任扬州司理参军。他赶到陨石坠落的地方,仔细了解,认真察看,并把它十分形象地记录下来: “治平元年,常州日落的时候,忽闻天上大声像雷一般响,一颗几乎和月亮相似的大星,在天空的东南面出现。一会儿又震动了一声,却移到西南方向去了。然后又震了一声,坠落在宜兴县民许氏花园内,远近的人都望见,火光赫然照天,许家园子的篱笆都被烧坏了。等到火焰熄灭后,看到地面有个杯子大小的洞入地很深,往下望时星就在里面,火光荧荧,许久才逐渐暗淡,但还是热得不可接近。又隔了许久,才把地洞掘开,在深三尺多的地方,得到一块圆石,这时还热得很,大小和拳头差不多,一头略微尖锐,颜色似铁,重也像铁一般。” 这段文字成文我国天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科学记录。 沈括在晚年,把他一生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科学实践和见解,都写进里《梦溪笔谈》。这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全书现传26卷17目,计有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极易、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加上《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共有条文609条。其中属于科学技术的条文有255条,涉及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农学、医药学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伍』 中国现代四大发明和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中国现代四大发内明一般是指“新四大容发明”,2017年诞生的网络流行词,具体是指“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事实上这四项并非由中国发明,只是在中国推广应用较为领先、对国外影响较大而误传。

『陆』 中国四大发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四大发明,指造纸抄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近代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也曾说过:“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变化是这么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昨和影响。”由此可见,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柒』 四大发明是谁下的定义

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的高度评价。自此以后,这一观点长期影响了之后中国史学家的观点,世界史学界也就此认为,‘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进程。”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论述和介绍,确实让世界范围内更加认识了古代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里有一段与李约瑟类似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这段语录印在现在的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里,教育现在的中学生们,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充分认识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对世界历史进步的贡献。

对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看法,不是唯一来自李约瑟;但是,李约瑟把“四大发明”升华成为一种学术观点,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约瑟写出的煌煌巨著《中国古代科技史》,提到了许多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比如,分析了宋代苏颂的水运象仪,认为里面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纵擒机构,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比欧洲近代机械钟表的自动纵擒机构早几百年。但是,李约瑟并没有把苏颂的这个自动纵擒机构认为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只是客观地分析了苏颂水运象仪先进的技术思想和机械结构。因为苏颂的机械,没有对国外的钟表机械发展起过直接启发和领路的作用,也没有将这种木头做的天文仪器作为商品输出到其它国家;只是中国人的内部发明创造,在中国本土也没有推广普及。李约瑟在论述古代中国的采矿技术时,特别赞扬了四川自贡的盐井凿井技术,和盐卤水的抽汲技术,以及就地取材的巧妙方法。李约瑟巨著里所论述的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如果要用数字来统计究竟有多少项的话,那是远远超过了一些国人的“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但是李约瑟对古代中国只提到了四大发明。余秋雨先生和另一些学者认为不能在外国人的排名认定之后,我们才来肯定自己;笔者以为这里有一个对古代科技成就界定的标尺问题——是在中华文明内部来评判,还是在世界范围来评判。

李约瑟总结出的古代中国四大发明,是从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这一角度来认定。可以比较,纸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是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纸前时代各个民族记录文字的形形色色载体材料,甚至用纸来写字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积累和传承交流。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的发明,如上文所引述,马克思已作了精辟的分析。

『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

1、指南针: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没有具体追溯到某一人发明,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2、造纸术:蔡伦。人们都知道蔡伦造纸,实际上,在东汉蔡伦大规模造纸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20世纪在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西汉时期的古纸片,可以证明这一点。

3、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4、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元代,著名道家学者、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8)李约瑟四大发明扩展阅读:

新四大发明是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2017年12月,入选“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候选字词五大候选国内词。 2018年3月5日,委员建议鼓励移动支付“出海” 新四大发明引领世界潮流 。

理由:“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高铁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网络处理一些事情。让旅途更加充实。

『玖』 中国"新四大发明"有多厉害

曾经,中国的互联网都被认为是山寨硅谷,C2C: Copy to China(拷贝到中国)。然而现在,美国猛然意识到,中国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创新已经跑在了最前面,甚至出现了KFC:“Kaobei from China(从中国拷贝)”。
中国创新正在改变全世界的生活、惠及全球?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创新会大量涌现?央视财经《对话》将带您揭秘!
“新四大发明”或将回应著名“李约瑟之问”!
对于中国创新的“新四大发明”一说让大家不禁联想到李约瑟博士在27卷的科学技术史著作中提出来的 “老四大发明”,也就是“李约瑟之问”。在央视财经《对话》现场,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 吴浩给我们解释了“李约瑟之问”的意思,中国古代有这么辉煌的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什么现代、近代的科学技术产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一般来说,学术界把它称为“李约瑟之问”。
“我想我们‘新四大发明’尽管从5月份一个调研的方式提出来,到现在时间不长,还不到半年。但可能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下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成就。站在今天的立场,对当年李约瑟博士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回答,但是到底将来是否能够立得住,是否能够真正的载入未来的历史,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验证,但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做起,能把“新四大发明”不断的推向前进。”

中国为什么现在诞生“新四大发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 高宇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其实大家如果去想想,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代谈到中国所谓的“新四大发明”,他们在背后,不是所谓的凭空出世,不是突然间就产生了所谓的“新四大发明”,它是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甚至更长的时间以来中国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积累形成的这样一个经济的巨大的经济体、巨大的分工网络。
“最后结出来的四个非常典型的结晶,无论是高铁、还是像自行车王国产生的共享单车、巨大的物流网络支撑的淘宝、先进的这种金融服务,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所支持的支付宝的体系,背后都有巨大的中国经济的实体作为支撑。另一方面,特别有感触的是,有一位外国朋友说到一句话,他说,他的感觉是在加州那里是一个富人的科技中心,而深圳不一样。其实我想告诉他的是,是不一样,深圳是一个大众的科技中心。今天为什么所谓的“新四大发明”可以被这么多朋友认可,就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是塔尖上的少部分人可以享受到的所谓的高科技、黑科技也好,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的这样的所谓的黑科技、新发明。”

“新四大发明”是以史为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执行院长 吴浩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重新回顾我们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一部凝聚了中外的交通史。
“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这种交流、交融、交通以及他们文明的互学互鉴,往往借助的是以各种技术进步、物质载体作为标志的。比如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所命名的丝绸之路,传统的丝绸之路不单单是以丝绸作为一个标志的道路,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茶叶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瓷器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老四大发明’,通过这样一个路径,向西方、向全世界来传播。在我们当下这样一个和平发展、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的一个中国,在整个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什么样的形象和符号是被我们所调研的20国青年、外国青年,以及更广大的‘一带一路’沿线的民众他们所期望的,他可能是需要当下这样一个中国提供怎样一个创新型的公共产品、创新型的公共服务,乃至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升华出来怎样的发展理念和治理的理念。‘新四大发明’在我们调研之前,可能曾经有或多或少的心中的期许,但是以如此这样精练的方式提炼出来,我想可能真是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我想它不单单是我们以在座的‘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这么一个物质载体,那么在它的后面可能更广阔的是我们讲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传播的一个路径。”

“新四大发明”有了更多和世界牵手的机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 高宇宁表示,其实“新四大发明”让中国有了更多和世界牵手的机会。“首先,移动支付的发明带给我们的是所有人和金融服务机会的一种牵手。很多很多欠发达国家,它的人之所以无法摆脱贫困,是因为它没有机会和现代社会所必备的金融服务机会进行牵手,移动支付就做到了这一点。
淘宝是让所有想要参与这个市场的人和商业机会牵手。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国内有淘宝村,我觉得将来即使到了太平洋的小岛上,到了南极的科考站,都能够和这个巨大的全世界进行牵手,这是他们未来发展巨大的一次机会。
而高铁显然我觉得都已经不用我说了,已经带来那么多牵手的机会。而且我特别想说的是,高铁和之前的航空给我们世界带来的改变还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航空带来的是起始城市和终点城市之间的牵手,而高铁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是和沿线所有停靠的国家站点之间的牵手。‘一带一路’这样的一种牵手。
Ofo小黄车这类的共享单车带来的是一次和绿色生活的牵手。因为我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研究说,他们估计,2016年中国整个共享单车大概在节约最后一公里的交通上,为中国节约了24万吨的汽油燃烧,大概是一百万吨碳排放的量,大概相当于丹麦这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一年的碳排放的量,所以它虽然带来的是我们生活当中一小部分的改变,但是实际上让我们和绿色的生活模式离的更近,让我们和绿色的生活牵起了手。”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