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传说
『壹』 人类怎样创造的神话传说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他们都坚信这就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对宇宙、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做过很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开辟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采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这一类的神话,甚至有些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譬如说关于造人,这本书中的《女娲创造人类》、《世界最初的七天》、普罗米修斯分别是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有意思的是,它们都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不同的仅是造人的神,在中国,是女娲;希伯来则是他们信奉的耶和华上帝;古希腊神话中则是普罗米修斯。他们都是些对人类充满慈爱和关怀的神。为什么各个民族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是泥土所造的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戏说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泥永远都搓不完,仔细一想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第二类属于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仙山的传说》、《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蜘蛛和蜘蛛网》、《爱歌》、《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住在天空》等,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数量最多的是第三类——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候,原始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开始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古代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等。这里选编了《夸父追日》、《寒冰上的弃儿》、《舜感化了弟弟象》、《鲧和禹治理洪水》。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其中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就出自《山海经》。另外,女娲补天的故事见于《淮南子》、《列子》,女娲造人则出自汉代《风俗通义》,《盘古开天辟地》来源于《述异记》的记载。另外,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西方的神话则更加丰富了。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神谱》、《变形记》等,以及古希腊的
悲剧和喜剧。古罗马的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庇特;天后赫拉则为朱诺;雅典娜称密涅瓦。著名的爱神维纳斯,在古希腊神话中原名阿佛洛狄忒。本书有六篇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都是些非常知名的故事。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朱诺(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希伯来神话来源于《圣经·旧约》,本书所选四则故事(《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与夏娃》、《挪亚方舟》、《巴别塔》)全都取材于《旧约》第一篇《创世记》。内容都和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上述的神话故事在西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必须对这些神话有一定了解,才能明白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何谓神话?是单指神佛、英雄们的故事吗?在学术上,学者们所谓的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而学者们就是根据这个定义以区别神话与传说、神话与民间故事之间的不同。
『贰』 创造人类的传说
中国
女娲抟土造人
基督教国家
上帝造人
新西兰毛利人
有一位神,他有不同的名字,图、蒂基和塔内,他取河边的红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个自己的肖像或形象,有眼睛、手、腿,一应俱全。事实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复制品。他做成这个模特后,就向这个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气,使他活起来,这个泥人立刻有了生命并打了一个喷嚏。
澳大利亚:
创世者庞德一杰尔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块树皮。他在一块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调好。然后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块树皮上面,造成一个人形。他先造了脚,然后造腿,然后是身躯、手臂和头。就这样,他在两块树皮上各造了一个人,他对这两个人很满意,于是,又从按树上取下多纤维的树皮,把它做成头发,粘在泥人的头上。然后,他躺在他们的上面,使劲往他们的嘴里、鼻孔里和肚脐里吹气,这些小人立刻动了起来,围着神又蹦又跳。
生活在婆罗洲的达雅克人:
有一个大神,名叫萨拉潘代,天神命令他来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个石头人,但石头人不能说话,就被废弃了。他又造了一个铁人,而这个铁人的舌头比石头人还硬,天神看了很不满意。第三次,萨拉潘代造了个泥人,泥人极有灵性,一造好就开口说话,天神十分高兴,说:“你造的人能行。让他成为人类的祖先吧,你必须另造一些像他这样的人。”
在非洲白尼罗河生活的希卢克人:
创世者乔奥克决定创造人类,他拿起一块泥土,对自己说:我将造人,但他必须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里去工作,所以我将给他两条长腿,像火烈乌一样。这样做了以后,他又想:人必须能种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将给他两只手臂,一只手拿锹,一只手拔杂草。于是他给人安了两只手臂。按照这样的构思,他先后给人安上了两只眼睛,一张嘴,一个舌头和两个耳朵,于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人类。
古希腊的神话:
人类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创造的,他们先造出了一个黄金人类,这些人像神仙一样生活,没有悲哀,没有恐惧,死亡就像是沉睡一样;接着诸神又创造了白银人类,虽然他们不能跟黄金人类相比,但也算得上幸福、安宁;随后就是青铜人类,因为有了他们,欲望和争斗便开始咬啮这个世界,他们不受神的爱护;最后是铁的人类,这是乱世中的种族,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人。铁人类的命运就是日夜劳作和无穷的烦恼,直到种族灭绝时为止。
生活在北美洲亚利桑那州的皮马人
是大地之主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又造了一个漂亮的泥像,并称这个泥像为人。可是人这种东西并不好,不知怎么搞的,一下子就变出了那么多,以至水和食物都不够了。这些人也奇怪,他们从来不生病,也没有人死去,结果,他们吃光了世界上的所有东西,最后开始互相残杀,互相吞食。大地之主十分伤心,他抓住天上的挂钩,把天往下拉,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压成了粉末儿。接着,大地之主用他的手杖将大地凿穿7一个洞,他来到了大地的另一边,又开始重新创造世界,创造人类。
阿拉伯的创世神话
上帝派阿兹列来创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来到阿拉比亚,然后造成了一个人形,并把这个泥人放到一个地方,使它慢慢变干。过了40天,当泥人变干以后,上帝给了他们生命,并赋予他们理性的灵魂。
南美奎什玛雅人的圣书《波波尔—乌夫》:
最初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只有造物主特拍和古库马茨,他们创造了所有的动物,并对这些动物说:“你们的肉将被撕得粉碎,就这样,这将是你们的命运。”接着,他们想造一种灵物,“让我们造出能供养我们的人来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受人祈求,在地上被人祷念呢?……那么就让我们造顺从的、恭敬的、能供养我们的人吧!”于是,他们用泥土造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很不美,虽然会说话,但却没有思想。造物主没有办法,只好打碎重新来做。他们又用黄谷和白谷磨碎和成面因造了一个人,但这些人没有灵魂也没有思想,于是,神又找到了可以进入人肉体的东西,人就开始在地球上繁殖。
『叁』 汉字创造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还有相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肆』 传说中文字是谁创造的
仓颉汉字,”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所创造的。他观察万物,依据物体的形状造字。不过虽说古书上有记载,但这毕竟只是”传说”而已。 ■ 其实汉字是起源於先民”结绳记事”(注1)(注2),是我们祖先共同努力的创作,仓颉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人。 ■ 文字是因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渐由少变多的, 是约定俗成的。 ■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文字,所以在秦以前,文字的写法也因为国家的不同而有不同。汉朝时候隶定,把图画式的小篆,改成一笔一画的隶书,更方便传抄使用,文字的形状大约就定型了,当然还是有所改变与增加。 ■ 而繁体中文,就是『仓颉』所发明的喔! 古文全都是繁体字喔!(注2)※※(注1)结绳记事:上古没有文字时,在绳上打结做为记住事情的方法,为汉字最早的起源之一! (注2)古时候,由於还没有文字的发明,凡事都要利用打结的绳子来记载事情。一天,仓颉请一位名叫「二木头」的属下用一匹马去换二辆车回来,而二木头将绳子的一头打了一个结,再将绳子的另一头打了二个结后、便牵著马往市场出发,二木头找到了卖车的老板后,将带去的二匹马换了一辆车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去向主人交差。然而,回去之后,仓颉一看、怎麼他交代换二辆车、却只换了一辆车回来…,心理正纳闷究竟是怎麼回事,打算好好问问二木头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麼吗?哇!原来二木头虽然将绳子打了结,但是却将要买的东西记反了,将原本「一马换二车」记成了「一车换二马」了,白白让市场老板赚了一匹马呢,搞得大家错误百出、人仰马翻,也让仓颉大人伤透了脑筋呢!由於吃过这种苦头,仓颉心想,究竟如何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呢? 仓颉每天在沙地上涂涂写写,很是懊恼…,有一天,仓颉看到了挂在窗台上的一串鱼,突然心生灵感,咦!聪明的仓颉灵机一动,脑中渐渐浮现出类似『鱼』的象形文字,一连串的文字又一一浮现脑海中,才恍然大悟,原来太阳就是『日』字、田地就代表了『田』字,还有『口、目、耳』也是由图形转变而来的文字,他发现每个东西都有图形代表它的意义,由景物转变成的文字叫「象形」字,真是太妙了! 仓颉自言自语道:一棵树就是『木』、树木多了就是『林』;一个『石』代表石头、三个石头就代表很多石头,也就是『磊』字;人在树下歇著,就是『休』字;古时候的人,觉得女人留在家里最安心、就发明了『安』字,把两个字合起来,形成另一个意义的字,就叫做「会意」字,真是太有意思了!而「指事」原理造出的字,更能令你马上看出意思,像是上和下,两个人拿刀互斗就是『斗』字;因为后来文字不够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加上形或声的符号,成为「形声」字,像是鲤,把里字和鱼字合起来就是『鲤』;另外还有「转注」字,是把形声意义相近的字,互相转用,像是依和倚;而另一种「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借作别的意思,像是考和老!仓颉拿起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也越来越有心得,终於发现了用文字记事的诀窍及要领,就是形成中国文字的六种原理,叫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一旁的大龙及小太极直呼中国字真伟大,开心地手舞足蹈起来! 仓颉会造字的消息传到宫中,有一天,黄帝召见仓颉进宫,仓颉便向皇上一一说明了文字的由来和代表的意义:「太阳刚刚升起,就是『旦』字;他又画了一个「手」字、加了一个「目」字,把手放在眼睛上,手加目,就可以变成『看』字」。黄帝听了哈哈大笑,便请仓颉以后专心的造字。之后的每一天,仓颉便更用心、也更积极的创造出更多的文字,以造福大众,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字的起源!
『伍』 传说是()创造丁中国汉字。
传说是(仓颉)创造丁中国汉字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陆』 传说中国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仓颉仓颉也称苍颉,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但普遍认为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柒』 传说()创造了文字.他开始造字模仿(),后来根据()创造了文字。
他根据龟纹、虫蛇、黍骥、山川、草木等的形状和动态创造的文字。 (把我的答案设为最佳回答吧,求你了。)
『捌』 20世纪的科技创造了哪些神话传说
1、电视
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没有专电视的生活已属不可想象了。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黑白和彩色电视从一条条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流入世界各地的工厂、学校、医院和家庭,正在奇迹般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尼龙
美国有机化学家卡罗瑟斯,在1935年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原料制得聚合物,由于这两个组分中均含有6个碳原子,当时称为聚合物66。他又将这一聚合物熔融后经注射针压出,在张力下拉伸称为纤维。这种纤维即聚酰胺66纤维,1939年实现工业化后定名为耐纶(Nylon),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
3、塑料
19世纪60年代里,美国由于象牙供应不足,制造台球的原料缺乏。1869年最早的人工制造的塑料赛璐珞取得专利。赛璐珞虽是最早的人工制造的塑料,但它是人造塑料,而不是合成塑料。第一种合成塑料是将酚醛树脂加热模压制得,是在20世纪初,1910年美籍比利时化学家贝克兰德制成。
『玖』 传说什么创造了文字
仓颉是远古黄帝时期的史官,在仓颉没有造字之前,人们都是用绳子打结记录事情,他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记录不同牲口、数目,每个结代表一个数量,时间一长,太多不同的结记录着什么,他也记不清楚,于是,他想找个简单易记的符号,记录事情。
有一天,他在侑水河的高台上坐着研究易记符号。忽然,从天上掉下一片羽毛,发现羽毛上印有野兽的蹄印,不知道是什么野兽的蹄印?正巧狩猎的老人赶来说到:“这是貔貅的蹄印,这貔貅的蹄印和其它野兽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就知道。听到狩猎老人的话,给他很大启发。既然一个蹄印代表一种野兽,为什么我不能用符号来记录事物呢?观察万物的主要特征,画下来,这样大家都能记得。于是,他开始每天观察万物的主要特征,并画下来,这样造了许多象形文字。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海,以及各种飞禽猛、应用器具等。时间长了,他收集大量的象形文字,交给黄帝,黄帝十分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教他们方法。于是,这些象形文字开始流行起来。
仓颉发明象形文字,有了文字,这样就方便多了,于是人们进入一个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