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是谁发明的
1. 是谁发明了电线
这应该没有一个确来切的人,大家自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逐渐使用上来的! 你的这个问题就象床垫是谁发明的一样!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你说呢?其实你初入电线行业,对这个东西有没有理解都无所谓的!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2. 是谁最早发明了水泥电线杆
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唐山启新水泥厂前身)发明了世界第一根水泥电线杆和水泥铁内路枕木。
启新洋灰公司运容输科在成功发明了水泥电线杆后,常鸿吉和同事们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根水泥铁路枕木。启新洋灰公司有厂区至火车站的铁路专用线,铁路上使用木质枕木造价昂贵,并且腐朽后需要及时更换。启新洋灰公司运输科在水泥电线杆试制成功的基础上,开始试制水泥铁路枕木,其尺寸与木质枕木一样,加钢筋用水泥混凝土浇铸而成。试的水泥铁路枕木首先在厂区至火车站的铁路专用线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随后唐山开滦、钢厂等大型厂矿企业广泛使用,并逐步在全国的铁路系统中得应用。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水泥铁路枕木改进为预应力弓形结构样式,其弹性、使用寿命等性能均优于木质枕木。水泥铁路枕木的发明是铁路建设史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打了坚实的基础。
3. 电线杆是什么人发明的
李毓蒙则是以一位集发明家、工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是内中国弹棉机的发容明者,创办的制造絮棉机器厂是温州最早的机器制造厂。也是他在瑞安土地上插下了第一根电线杆子,从此,作为“有电”标志的电线杆立满了瑞安的大街小巷。
4. 谁来发明用一根电线输送高压电流,变三相为
三相电是指交流电在发、输、配、用电过程中采用的的一种形式,不仅用在高压,低压领内域中的应用也很容普遍,比如工厂里就有大量的三相电动机。三相交流电是三相交流发电机发出来的,也可以是从直流电逆变来的,A,B,C(也可用U,V,W)三相的“相”指三者的参数依时间顺序所呈现的均匀分布规律,先后相差120度(加起来为360度,也就是发电机绕组旋转一周)。由于高压电的热量损失比低压电小,所以远距离输送多采用高压。交流电的优点是不同等级的电压通过各种变压器可以转变。家里的火线是三相中的某一根相线,零线是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中性线,它与相线形成回路(电流只能在回路里流动)。三相线加一根零线构成三相四线。家里三孔插座上第三孔内的桩头应该与良好接地或者接零的安全线相接,作用是泻放电器中的故障电流,避免人触电。所以不是“三相”,只能称为单相。
5. 电线杆是谁发明的
搞电线的人为了方便发明的!!
6. 电线是怎么发明的
斯蒂芬·格雷(1666—1736),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艺家庭,精于工艺。晚年对电学很感版兴趣,连续进行权了三年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时发现了电的传导现象,确定了有的物体是导电体,有的物体时非导电体。
电导的发现历程
格雷为了研究电究竟能传多远,用木棍、麻线、钓鱼竿等做过多次试验,最长的达650英尺(约200m)。实验中为了能把用来传电的麻绳吊起来,他曾用丝线和铜丝悬挂麻绳,结果发现用铜丝时,电就不能沿麻绳传导了。他猜想,可能是电通过铜丝和铁钉跑掉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电通过金属比通过丝绸更容易传导,因此,把电容易通过的物体叫导电体(如金属),而把电难以通过的物体叫非导电体(如丝线)。格雷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个小孩用几根粗丝绳水平吊起来,用摩擦过的带电玻璃管接触小孩的胳臂,孩子的手和身体便能吸引羽毛和铜屑。这表明,人也是导体。
7. 第一根电线是谁发明的
我认为因该是富兰克林
8. 这种电线是哪个公司发明的
电子线助焊剂DXT-126A要看是什么样的,现在广东这边好多电线电缆工厂。
9. 电线是谁发明的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於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产生和使用不方便、长距离输送困难等等。所以社会对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19世纪初电磁学领域的一系列发现,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 发电机的发明 1819 年由丹麦科学家欧尔斯德(Hans Christian Oersted)在教室里偶然发现放在电线下之指南针不再指南,而与电线成垂直方向。经此之后,他便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次年法国人安培(Andre Marrie Ampere) 根据欧尔斯德之报告,对磁场与电流间之关系作一整理与研究,并提出认为两条电线平行置放时,电流流动之方向相同时会相排斥;而相反时会相吸。若将电线绕成线圈并行通电后,则如自然之磁石一样。现在,『安培』的名字已家喻户晓,成为电流强度单位之名称。 1830年英国有一位学者名叫法拉第(Michael Farady) ,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时,会使电流流入线圈;拿出磁铁时,电流则反方向流动。为使所发生之电能连续流动,法拉第用一只十二英寸的铜盘装在架子上,盘中央安置一曲柄,以手摇曲柄转动铜盘,整个铜盘置於一马蹄型磁铁内。将电线一端接於铜盘轴上,另一端则以接触器接出。当铜盘转动时,电线会不断切割磁力线,并产生连续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