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著名
A. 说明日本枯山水和日本茶庭的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
枯山水源于日本,多见于禅宗寺院。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山水又称假山水(镰仓时代又称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不过这时所言的枯山水并非现在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不过那时的“枯山水”已经具有了后世枯山水的雏形,开始通过置于空地的石块来表达山岛之意象。真正的枯山水还是起源于镰仓时代,并在室町时代达到了极至,著名的京都龙安寺庭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禅宗美学对于日本古典园林的影响非常深刻,几乎各种园林类型都有所体现,无论是舟游、回游的动观园林,还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观庭园,都或多或少的反应了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不过这些庭园形式当中将禅宗美学的各种理念发挥到极至的,还是当属枯山水。虽然日本禅宗庭园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虽然也简洁、纯粹、意味深远,在表现禅宗枯寂的哲学意境和极少主义的美学精神上也堪称绝妙,但在写意手法上并不突出,其庭池花木的布置是为了营造一种淡泊宁静的“悟境”,而非隐喻自然山水。
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分明,人民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日本人民对变化的极度敏感。日本植物生命的季节性变化不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 时世无常 之感,这种精神随即被融入茅道精神。茅道精神实际正是禅宗哲学的基础。
日本园林设计师兼禅宗法师枡野俊明就认为,园林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日本列岛虽然在一个相对较为单一的环境下发展,但在文明萌发的初期就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明显影响。这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构成了日本审美文化的特点。枯山水是可看作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是基于生理快感的,因此具有较浓重的生命意识、现实主义精神和功利色彩,是喜乐的;日本人的审美心理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泛神宗教式的崇拜,多少带有一点悲观色彩,这是二者最为典型的区别
禅宗美学终究是来源于悲观主义的佛教美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幻论的痕迹,因此其对于现实世界仍然是一种消极的、虚妄的态度。禅宗美学表达的是一种枯与寂的意念,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再绚丽的美都是虚妄的幻象,都是万物轮回中的短暂的存在。当美好的事物趋于消亡的时候,这种美丽又是多么绚烂旖旎,多么哀挽和虚幻!当人们用诗画庭园等方式将这些易逝的美“永恒”的保留下来的时候,这种“永恒”反倒更添对尘世眷恋的哀愁,要想摆脱这种轮回之苦,惟有进入那种枯与寂的境界,那种摆脱一切人世间欲念羁绊的境界——佗。因此我们无法从日本禅宗庭园中感受到那种至乐之象,而是一种哀怨与枯寂之情,这种哀怨与枯寂之情是与佛教悲观主义的幻论美学和日本的物哀美学有着密切关系的。
上古的日本民族还保持着对自然泛神崇拜的信仰,因此对自然美有着朴素的亲近感。这种朴素的审美意识在后来江户时代的国学家们的总结下,就是“诚”的概念。
因此,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与传统园林相比,舍去水体等活跃要素的枯山水是凝固静止的,是“永恒”的,也是了无生气的。枯山水表现的是从自然之中截取的片断,将这种片断凝固下来,使其获得一种不变的“永恒”。这种“永恒”虽然至美,但也至哀。枯山水一方面通过写意手法表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另一方面也通过凝固的“永恒”来时刻提醒观者这种美的无常与短暂,从而劝谕观者惟有认识并超越这种无常与短暂,摆脱尘世欲念的羁绊,方能达到永恒的精神存在(佗)。
日本枯山水发展至今,备受各国百姓欢迎,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可以省略空间和降低成本。这一点恰与日渐拥挤的现代都市的要求相吻合。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这种艺术从寺院搬到现实社会中,在一些住家门前、公园里、展览厅内甚至越来越多的仿古餐厅中也不忘辟出一角,堆砌起独自的山水世界,既增加了艺术气氛,又拓展了空间。
茶道的建筑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茶室与茶庭。 茶室与茶庭是供茶人举行茶事的地方,所以它们的 茶室与茶庭是供茶人举行茶事的地方, “美”是与“用”结合在一起的。也正因为茶道建筑是与“茶” 结合在一起的。 筑的“ 筑的“美”源于“用”,所以它的美呈现出多样、 源于“用” 所以它的美呈现出多样、 精巧、谦和、雅淡的风格。 精巧、谦和、雅淡的风格。
茶室又称“本席” 又称“本席”、“茶席”,在茶道建筑中居于至高的地位, “茶席” 在茶道建筑中居于至高的地位, 茶事活动的场所,闹市中的隐居。 茶事活动的场所,闹市中的隐居。 茶室质态朴拙,在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是一种艺术品, 茶室质态朴拙,在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是一种艺术品, 内涵之丰在世界建筑中也应当有一席之地。茶室要体现和、 内涵之丰在世界建筑中也应当有一席之地。茶室要体现和、 寂的宗旨。 敬、清、寂的宗旨。 茶室是茶人品格、修养、个性的表现,一个合格的茶人, 茶室是茶人品格、修养、个性的表现,一个合格的茶人, 能够设计别具一格的茶室是必须的能力。 能够设计别具一格的茶室是必须的能力。每个茶室独一无 禁止仿造。 里千家茶室咄々斎(とつとつさい) とつとつさい) 茶室的特点茶室的标准规模为4张半榻榻米, 8.186平方米。布局紧凑, 茶室的标准规模为4张半榻榻米,即8.186平方米。布局紧凑, 平方米 利用最小的面积,追求多样的变化; 利用最小的面积,追求多样的变化;尽量利用茶室造成主客 之间的近距离,制造一种亲密的、能倾心交谈的环境; 之间的近距离,制造一种亲密的、能倾心交谈的环境; 非对称的特点,如窗孔小而多,并用各种色调,各种形式, 非对称的特点,如窗孔小而多,并用各种色调,各种形式, 调节出外明暗。特别构造,如地炉、小入口、台目榻榻米、 调节出外明暗。特别构造,如地炉、小入口、台目榻榻米、 小天窗等。给茶室艺术之美带上了静谧、神秘的色彩。 小天窗等。给茶室艺术之美带上了静谧、神秘的色彩。 用料上采取尊重自然形态的原则,原木、原竹等,所有不必 用料上采取尊重自然形态的原则,原木、原竹等, 要的布置和外表装饰全部去掉。 要的布置和外表装饰全部去掉。
茶室的魂魄 壁龛(床间):茶室的魂魄,挂轴、茶花; 最能体现茶道艺术特点; 躙口:最能体现茶道艺术特点; 点前席(主人进行点茶技法表演的地方) 客席; 点前席(主人进行点茶技法表演的地方)、客席; 炉及地炉(出炉、入炉); 炉及地炉(出炉、入炉); 茶道口(供主人进出的出入口); 茶道口(供主人进出的出入口); 小窗:增加节奏变化,调节室内光线等(墙底窗、连 小窗:增加节奏变化,调节室内光线等(墙底窗 连 子窗 、壁龛窗 、炉前窗 ); 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 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
茶室种类小间:四叠半“榻榻米”以下,不使用任何台子,棚物等。 小间:四叠半“榻榻米”以下,不使用任何台子,棚物等。 也 被称为“佗茶的世界” 被称为“佗茶的世界” ; 广间:四叠半“榻榻米”以上,使用台子,棚物来装饰。 广间:四叠半“榻榻米”以上,使用台子,棚物来装饰。又 被 成为 “书院的世界” ; 书院的世界” 四叠半:可被称为以上两者。 四叠半:可被称为以上两者。
B. 日本枯山水庭的详细分析
离开金阁寺,造访紧邻的拥有知名景观“枯山水”的龙安寺。在日本的庭院艺术中,枯山水是最有禅意的一个。平安时代成书的《造庭记》给枯山水下的定义是,完全用石头石子摆放出村庄、山峦和河流的模样。石头本是天下最无情之物,艺术家借此物之状之态之色之纹,创造出天下最有情的山水,寓动于静,幻化出一种抽象的形象,自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日本的枯山水,以龙安寺方丈南庭和大德寺塔头大仙院的两处名气最大,而前者的思想和艺术水平远在后者之上,能亲眼目睹龙安寺的枯山水,实在是我此行的一大福气。
踏上古铜色的木地板,穿过黑暗的甬道,眼前一亮,便是南庭著名的“石庭”,地面设一个大沙盘,满铺白色石粒,或象征宇宙、大海、空间、虚无;石粒中又有山石陈列,或象征渺小、岛屿、时间、实有;从精神到物质,抑或象征集合、离散、远近、起伏。靠思辨夸张,体现了禅宗理想追求的精神内涵,为天下一绝。据说白沙上的石头一共十五块,按照5-2-3-2-3排列,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总有一块看不到,意蕴人生之不完美。我才疏学浅,领悟不到其中深奥禅意,只能坐在阶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望着这片白色的海和海上的“岛屿”,感受这个虽有几十名游人,却格外清静的庭院带来的舒适。
C. 枯山水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庭园与建筑的联系极为密切,两者在空间上互相渗透、延伸,小面积的庭园内容极专简约。以沙代属水,以石代山,往往是一组或者若干组石景,白沙或者绿苔铺地,配置少量的乔灌木。
此外别无他物,人不能进入庭院,只可以从旁观赏犹如大型盆景,即后期的枯山水,石景的平面布局大体上按照直线与三角形相综合的规律,立体构成则以三石一组为基本单元。
(3)枯山水著名扩展阅读
枯山水对于植物非常讲究。枯山水在营造时很少使用开花的植物,为的是观摩它的禅宗人员能够保持平静,安心参悟,而其它的一些植物则需定期剪修,让它以一种姿态延续下去。
意境深远。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一样,园子的建造也寄托了精神情怀在里面,而日本的枯山水则侧重表达了质朴,空灵的意境,所以枯山水更像是日本禅宗抽象出来的产物。
D. 日本枯山水式的庭园建筑有什么禅意
在室町时代,在禅宗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枯山水式的庭园。陈志华说,枯山水的大师多数是禅僧,他们不仅把淡泊弃世的情调带进了园林,而且据说他们用枯山水来表现摆脱了一切生老病死的永恒。没有树木花草,就没有了四季的荣谢和连年的生长,没有真实的流水就没有盈涸和运动。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水面和池,只点缀简素的灌木等。最著名的有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龙安寺庭院。日本的枯山水具有一种日本特有的禅意。
E. 日本有什么经典的古典园林 举个例子 详细说下
龙安寺位于日本京都,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50年细川胜元将德大寺家的别墅改作禅寺,此后又在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庭院中铺以白沙。名为“虎负子渡河”的枯山水,由15块大小不同的石头组成。石头放置奇特,据说无论从何角度望去,都必有一块石头隐而不见,可依所看之人的不同思想及心境做出各种解释。
庭园的东北角,有一座古钱形状的‘手水钵’,运用汉字的巧妙,四边的字加上中间装水处的‘口’,就成了吾、唯、足、知,四个汉字,昭示了“知足常乐”的禅宗教谕。
西芳寺原是作为圣德太子别墅而建的寺院,1339年重建为禅宗寺院。西芳寺的庭园最为著名。其庭园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庭园为枯山水式园林,下段则为池泉回游式庭园,满园生长有100多种苔藓植物。因此,西芳寺又被称为“苔寺”。西芳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园之一。西芳寺景区介绍 进入西芳寺的青苔庭园,就像走进了一个被施了魔法的森林。它是伟大的禅宗僧人梦窗疏石(1275-1341年)在1339年设计的。在过去,它像龙安寺的庭园一样朴实无华,现在青苔生长起来,已有100多个种类,形成了长在枫树下面的富丽地毯,也就赋予了这个地方一个通俗的名字--苔寺。
许多参观者都想观赏这美丽的庭园,现在要求观赏它必须最少提前一周申请(京都TIC有详细的说明)。付一笔可观的费用,还可诵佛经或做冥想一个小时。虽然花费高了点,但庭园让你物有所值。
F. 日本京都府有什么有名的景观
洛中
京都府观光地图[15]
东寺:世界文化遗产。在兴建平安京之时,于京城正门罗城门东西各营造了东寺、西寺,以镇护国家。823年,嵯峨天皇将东寺下赐空海大师,成为“东寺真言宗”的总本山,本尊为药师如来。寺内有讲堂、御影堂、南大门、金堂、五重塔、灌顶院等。其标志性建筑为56米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大的佛塔。
西本愿寺:是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大本山。西本愿寺的开山祖师——亲鸾圣人圆寂后,其女觉信尼于1272年在东山大谷营建庙堂,安置亲鸾圣人的遗骨,是西本愿寺的发源。1591年,丰臣秀吉捐款移至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堀川花屋町下。净土真宗在日本佛教最大的派别之一,之所以能吸收如此之多的信徒,其主要原因是亲鸾圣人主张和尚吃荤娶妻。西本愿寺内收藏有许多古代文物,包括许多中国古画。2011年4月9日将在本愿寺御影堂举行“亲鸾圣人750回大远祭”。
东本愿寺:是日本净土宗真宗大谷派的大本营。德川家康为分化净土宗的势力,于本愿寺(即西本愿寺)之东再建东本愿寺,扶植净土宗的另一门派。寺内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级的木结构建筑物。
京都御所:市民休闲的广场,始建于781年,是日本的旧皇宫,后因迁都移至东京。御所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700米,共有四门——贤春门(东)、宜秋门(西)、建礼门(南)、朔平门(北);御所正殿是紫宸殿,是天皇加冕即位大典之地。紫宸殿中央设有“御帐台”,是天皇和皇后的宝座;殿左右侧有百宫上朝休憩之地。
二条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后经德川家光扩建,是京都最有名的历史建筑之一,仿唐朝长安城而建,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高大围墙。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曾是德川将军的寓所。1867年,幕府“大政奉还”于皇室之时,奉还仪式即在“二之丸”御殿内举行。走廊铺设了“莺鸣地板”(莺张り),当敌人侵入之时,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会发出黄莺鸣叫之声。
三十三间堂:是日本最宽的殿堂,因为堂内被立柱间隔成三十三间,故名“三十三间堂”。堂内以九面千手观音坐像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观音立像。两侧有28座护法神、风神、雷神立像。每年成人节时举行骑射仪式——“通矢”。
北野天满宫:京都北野天满宫,是日本全国各地天满宫神社的总社。祭祀着日本的学问与文艺之神——菅原道真,每逢考试升学之时,便有许多学生前来祈愿。
下鸭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原为豪族贺茂氏所盖的家庭神社,故名“贺茂御祖神社”。该社每年有两个热闹非凡的大祭,一次是5月3日的“流镝马祭”,一次是5月15日“葵祭”(京都三大祭之一),七月还有“御手洗会”。
洛东
名胜古迹图册1(20张)
平安神宫:1895年,为纪念迁都平安京1100周年而建,曾是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祭神之地。其造型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的缩图设计。院内林木茂盛,是明治时代园林建筑的代表。每年10月22日,还在这里举办“时代祭”的游行。
清水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处京都东山上,由延镇上人所建造。尚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1633年,由德川家光重建。有正殿、钟楼、三重塔、经堂、地方神、成就园等。被定为国宝的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撑,宛如一个硕大的舞台,被称为“清水舞台”。清水寺还出现在《源氏物语》、《枕草子》、《更级日记》、《梁尘秘抄》等古典文学作品中。
银阁寺:原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山庄,名为“东山殿”,仿金阁寺而建。寺内有外部全都贴上了银箔的银阁。寺内还有东求阁,是日本最古老的四叠半茶室之一。
南禅寺:是由龟山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成,是临济宗南禅寺派的总寺院。寺院内有著名画家狩野探幽的门画和饮水虎。还有出自小堀远州之手的“枯山水”名庭——“虎子渡”。禅寺的山门称为“石川五卫门”,人称“绝景”。
洛北诗仙堂:建于1636年。曾是江户时期的诗人石川丈山隐居之地。在其正堂的“诗仙之间”,四壁有江户时期著名画家狩野探幽作画、石川丈题词的肖像画。庭园清雅幽静。
曼殊院:采用枯山水造型,以白沙象征喷泉,巧妙地引入洛北的名胜,寺内收藏着一千多件寺宝,被定为日本国家级名胜。
修学院离宫:日本京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地处京都市北部,原为江户时代后水尾上皇修建的离宫,后成为巡幸天皇的茶室。公元1884年又成为离宫。宫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美丽。宫分为上茶屋、中茶屋、下茶屋三部分。
宝池公园:京都市最大的公园,以宝池为中心,草坪埔地,自然林茂盛,并设有散步小径和广场。池畔建有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其设计采用日本传统建筑和现代风格相融合的独特造型。
洛西
名胜古迹图册2(20张)
金阁寺:与二条城、清水寺、岚山并称为京都四大名胜。金阁寺正名是“鹿苑寺”,原为室町时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山庄,后改为禅寺。因建筑物外面包有金箔,故名金阁寺。1950年毁于大火,1955年重建。金阁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龙安寺:以“枯山水庭院”闻名全日本。在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庭院里,铺着白沙,配着15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放置怪异,不管是从任何角度观赏,都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这就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总本山。山名大内山,寺院本尊为阿弥陀如来、开基者是宇多天皇。仁和寺有高达二米左右的御室樱200多棵,4月下旬是赏花的季节。在古代随笔《徒然草》里开场的一句“仁和寺有一个法师”的句子也非常有名。
妙心寺:曾经是花园上皇的离宫,长500米,宽400米,寺内有47座塔,其中仅有3座对外开放。内有狩野探幽绘画作品《云龙图》也非常有名。
天龙寺:是足利尊氏为供养后醍醐天皇,于公元1339年创建的禅地。天龙寺是临济宗天龙派总寺院,地处京都岚山渡月桥畔。寺内的庭院曾逃过八次火灾之难,是第一号国家特别史迹。
岚山:有“京都第一名胜”之称,是春季看樱花,冬季看红叶的好地方。山下有周恩来总理“雨中岚山”的诗碑。
嵯峨野:位于优美的小仓山东麓,曾经是皇室的别墅所在地。在日本古代和歌中,它经常被人们吟颂。竹林和枫叶,最为文人所喜欢。山中有许多智者隐居修行的小屋;内中有清凉寺和大觉寺。[
G. 日本的枯山水的禅意有哪些特点
日本的枯山水没有树木花草,就没有了四季的荣谢和连年的生长,没有真实的流水就没有盈涸和运动。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水面和池,只点缀简素的灌木等。最著名的有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龙安寺庭院。日本的枯山水具有一种日本特有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