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篆刻师

著名篆刻师

发布时间: 2021-03-08 02:07:27

Ⅰ 中国前一百位篆刻大师有哪些

文彭、何震]
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皖派、徽派]
开创者为明代何震,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宜、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未,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微县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交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并宗立派的邓石如(另行介绍)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风,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汪关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未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学习汉印有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

[浙派]
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因为他们都是杭州人,所以后世合称为“西冷四家”。又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冷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其它各派]
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

[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杜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吴熙载]
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杜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甚推崇可想。

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醋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赵之谦]
赵之谦,字 bian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

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一个新的天地。

[黄士陵]
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

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试点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

[吴昌硕]
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赵时枫]
号叔孺,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两种流派,赵时枫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齐白石]
齐白石,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参考资料:中华国学网文章:《篆刻流派》

Ⅱ 当代中国的篆刻大师都有谁拜托各位了 3Q

徽派 徽派从何震开始,后有以下几位: 巴慰祖(1774~1793) 字穆青,又号垢道人。 胡唐(生于1759年) 又名长庚,字子西。 董洵(生于1740年) 字企泉,号小池。 苏宣,字尔宣,号泗水。 汪关,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 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浙派 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 胡震(1814~1860) 字不恐,号鼻山,师事丁敬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浙派的特点,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犷,运刀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9~1908):字仓石,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是上海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Ⅲ 著名篆刻大师刻一字多少钱

几百上千都有,你要多著名,有的还不止,有钱买不到

Ⅳ 有哪些篆刻大师

文彭、何震
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皖派、徽派
开创者为明代何震,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宜、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未,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微县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交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并宗立派的邓石如(另行介绍)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风,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汪关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未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学习汉印有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

[浙派]
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因为他们都是杭州人,所以后世合称为“西冷四家”。又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冷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其它各派]
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

[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杜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吴熙载]
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杜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甚推崇可想。

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醋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赵之谦]
赵之谦,字 bian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

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一个新的天地。

[黄士陵]
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

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试点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

[吴昌硕]
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赵时枫]
号叔孺,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两种流派,赵时枫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齐白石]
齐白石,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 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

如果帮到楼主了,望采纳,谢谢。

Ⅳ 著名的篆刻大师以及篆刻作品

丁敬:小石仓
陈鸿寿:家在钱塘宝月山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赵之谦:无闷
吴昌硕:一月安东令

Ⅵ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最著名的篆刻家有那些人请一一列举。

主要有:

【文彭】

【何震】

【丁敬】

【陈鸿寿】

【邓石如】

【吴让之】

【赵之谦】

【黄士陵】

【吴昌硕】

【赵泥】

【邓散木】

【齐白石】

【傅抱石】

【沙孟海】

【方介堪】

【韩天衡】

【孙慰祖】

【陆康】

【李兹煊】

【傅嘉义】

Ⅶ 中国史上有哪些篆刻大师

吾丘衍(1292---1311)元代篆刻家。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龙游(今属浙江)人,精六书工篆刻,与赵孟頫齐名。力矫唐宋六文八体失真之弊,以玉筯篆入印,印学为之一变。著有《学古编》二卷、《印式》二卷、《周秦刻石释音》等。
文彭(1472—1573)、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徵明长子。授秀水训导,官国子临监士。工书法,初学锺、王后法怀素,晚年全力倾于孙过庭,以篆、隶最见粹。曾书《古诗十九首卷》,并有嘉靖三十年(1551)《题仇十洲摹本清上河图记》尤精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原多作牙章,后得灯光石,乃多刻石章。为后世所宗,称为流派印章的开山“鼻祖”,善写墨竹,老笔纵横,直逼文同。亦工山水,有《桐阴壁暑图》,类父风。传世画迹有隆庆六年(1572)作《兰竹图》卷,图录于《晋唐五代宋明清书画集》。亦能诗,著有《博士诗》。
何震(?---约1604)明代篆刻家。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婺源(今属江西)人。精六书,认为“六书不精邃入神,而能驱刀如笔,我不信也”,提倡在加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提高印章艺术。篆刻吸取秦汉印,尤取汉铸印之长,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创用以往采用的切刀灶台,刀痕显露,痛快生辣中有苍劲之气。程原曾谓其“白文如晴霞散绮,玉树临风朱文如荷花映水,文鸳戏波”。风格端重,名盛一时,为皖派(亦称“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并称“文何”。著有《续学古编》二卷。
苏宣(1553--?)明代篆刻家。字尔宣,又字啸民,号泗水,歙县(今属安微)人。其交苏汇善古文词。他幼承庭训,喜读书、击剑。虽断碑残碣,亦多窥研。后在上海顾从德、嘉兴项元汴等处纵览秦汉玺印,尽得其法。其作品能得汉印神貌,所流传极广。与文彭、何震齐名、有鼎足而三之称。董其昌、陈继儒、袁中道、孙克弘等人用印。皆出其手。著有《苏式印略》四卷.
甘蝪 明代篆刻家。字旭甫,号寅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精研篆刻,酷爱秦汉鉩印。尝见《印薮》木刻本,摹刻失真,乃以铜、玉摹刻,废寝忘食,期在必得,终成《集古印谱》五卷,内附《甘氏印正》、《印正附说》等。
吴迥 明代篆刻家。字亦步,(今属安徽)人.篆刻宗何震,深得其法。董其昌推重之,并书其谙曰:“亦步舞轻举妄象时气已吞虎,今犹二十许人,试以其印章杂之长聊(何震),深得其法。董其昌推重之,并书其谱日:“亦步舞象时气已吞虎,今犹二十许人,试经其印章杂之长卿(何震)印中,不复可辨。不知异时复作何状?”著有《珍善斋印印》二卷、《晓采居印印》四卷。
朱简 明代篆刻家。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休宁(今属安微)人。精研六书。颇多收获。篆刻着重笔意,以切刻石,自成面目。善诗,与李流芳、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和。著有《印品》、《菌阁藏印》、《修能印谙》等。
梁袠 明代篆刻家。字千秋,扬州(今属江苏)人。寄居白下《今江苏南京》。篆刻守其师何震法,能逼真。当时善监者见何震、染袠两人篆刻,竟难辨别。著有《印隽》四卷。弟年,字大年,同寓南京,亦精篆刻。
汪关 明代篆刻家。原名东阳,字果叔,因得一铜印《汪关》遂改名,更字子,翕现《今属安徽》人,寄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创作活动约在万历(1573—1619)间。专法汉印,能得其神髓,以冲以、以冲刀法刻之,在工整秀致中有蔬宕剥落之趣。明代末叶,名公巨卿、大书画家之印,多出其手。著有《宝印斋印式》二卷。
归昌世 (1573—1644) 明代篆刻家。字文休,号假庵,昆山(今属江苏)人,寄居常熟。归有光之孙。篆刻取法文彭,能不为其束缚。尝论印曰:“作印不徒学古人面目,而在探其源。源则作者性灵也。性灵出,而法弈偕焉。”(见《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善草、画兰竹,诗文得家法。著有《假庵诗草》等。
宋珏(1572-1632)明代篆刻家。字比玉,别号荔枝生,亦作荔枝仙,莆田(今属福建)人,寄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精八分书善篆刻,为莆田派创始者。渐江海宁周春论印诗云:闻说莆田宋比玉,创将汉奴入图书。“但至今未发现用汉隶的原作,即在宋珏绘画上所用印,亦未见以汉隶入印。亦善画,工山水、松:能诗。
胡正言(1582—1673)明清篆刻家。字曰从,可别号十竹主人,休宁(今属安徽)人,久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篆刻取法何震平实一路,运以已意,豪放虽不及何震,但能以工稳见胜。其风格曾风行一时,为世所重。著有《十竹斋印存》四卷、《胡氏篆草》二善绘画,于天启七年(1627)用木刻成《十竹斋笺谱》影响深远。
程原 明末清初篆刻家。字孟长,于细朱、满白、烂铜,切玉盘虬屈曲之文,各臻其妙。子朴,字元素,亦精篆刻,能得何氏嫡传。
程邃 约1605—1691 明末清初篆刻家、书画家。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垢道人,野全道道者、江东布衣,翕县(今属安徽)人晚年侨居扬州。诸先生。博学,工诗文。早年从黄半、道周,扬迁游。品行端悫,敦尚气世、节。明末阮大铖,马士英笔等大兴狱,邃只身匿迹幸免。篆刻取法秦汉,善以大篆入印,朴厚苍浑,能自己、见笔意,人皆宗之,为皖派首要作家。擅山水,初仿巨然,后纯用渴焦墨,沈郁苍古,别具蹊径。为新安画派中主要画家。现代黄宾虹评其画有“千裂秋风,润含春雨”之趣,杨孟截评曰:“黄子久画如老将用兵,不立队伍,而颐指气使,无不如意,惟垢道人能之。”书法不蹈袭古人,尤工分书,长于金石考证,亦精医道。崇祯十三年(1640)尝作同《仿黄子久深岩飞瀑图》轴,著录于《知鱼堂书画录》传世作品有康熙十三年(1640)为王时敏作《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著有《会心吟》、《萧然吟诗集》。
江皜臣 明末清初篆刻家字濯之,号汉臣,翕县(今属安徵)人一作源(今属江西)人。篆刻晶玉,行刀自然取势,无凝滞病。尝云“切玉后,恒觉石如宿腐,不得为”其学生陶碧,字石公,福建普江人,常随左右,勤奋学习,尽得刻晶玉之法~

Ⅷ 清末篆刻名家

张辛(1811~)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从子,张廷济侄,尝为廷济刻印,极受称赏.廷济清仪阁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窥珍秘,其艺日进.兼善刻竹,苍劲浑朴,别有生趣.
吴咨(1813~1858)清代篆刻家.字圣俞,又字晒予,江苏武进人.曾学於李兆洛,工篆,隶书.能昼花卉,鱼鸟,得恽寿平神趣.尤精篆刻,所见金石文字,秦汉碑版极多,故所作多字印与笔昼繁复之字,处理妥贴舒畅.曾寄居江阴陈式金家,为其刻印颇多.著有《续三十五举》及《适园印存》二卷,《适园印印》四卷.
陈介祺(1813~1884)清代篆刻家,鉴别家.字寿卿,号簠斋,别号海滨病叟,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富收藏,精鉴别.工书法,以颜真卿笔意出入钟鼎文字,自成一家.生平好占文字,与吴式芬,潘祖荫,吴云,吴大澄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钟,名其斋曰「十钟山房」.又以三代玺及秦汉印万馀方,辑成《十钟山房印举》.
胡震(1817~186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恐,号鼻山,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山人,富春大岭长,浙江富阳人.对篆,隶之学,造诣均深,尤工隶书.所作有乱头粗服,天真自然之致.与钱松往还甚密.同治元年(1862)卒於沪上.
钱松(1818~1860)清代篆刻家.字叔盖,号耐青,铁庐,别号末道士,西郭外史,云居山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流寓上海.善书法,能山水,花卉.精鉴别,工篆刻,为西冷八家之一.曾摹汉印二千方,所刻雄浑淳朴,在浙派中别具面目.著有《未虚室印谱》,《铁庐印谱》.传世昼迹有咸丰七年(1857)作《梅竹图》轴,图录於《名人梅花集》;八年作《仿黄子久山水图》轴,图录於《金石家书昼集》;同年又作《仿白玉蟾梅花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欣赏
江尊(1818~1908)清代篆刻家.字尊生,号西谷,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晚寓吴中.工篆刻,为赵之琛弟子,传乃师衣钵.戴熙,黄谷原为其作《西谷图》卷,均名流题咏.
孙三锡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又字桂珊,子宠,号怀叔,别号碧壶生,华南逸史,浙江平湖人;一说晚徙海盐;平湖,海盐,明清时均属嘉兴府.官陕西蛰厔县丞.工书法,学孙过庭.善刻竹;篆刻师陈鸿寿,浑朴遒劲,颇有韵致.善昼花鸟,为江介门生,亦清丽绝俗.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井叠,又号袖海,别号金叠山民,似鱼室主,馀粮生,浙江上虞人.善篆,隶,常用《吴纪功碑》体势入印,在吴熙载,赵之谦外,能另辟面目.刻款运刀熟练,不加修饰,有生辣遒劲之致.著有《金叠山民印存》二卷.作品欣赏
赵之谦(1829~1884)清末篆刻家,书昼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盦,憨寮,无闷,铁三,梅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文宗咸丰九年(1859)举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博古通今,与文人周白山(字双庚,号四雪,馀姚人)相友善.精篆刻,初学浙,院二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讲究,吉劲浑厚,闲静遒丽,别创新格,印侧刻昼像,亦属首创.书法初学颜真卿,兼习南北二派,一度去扬州鬻字,未得时赏,折回后苦心精思,悟彻书画合一之旨,求笔诀於古今人书,得包世臣,张琦的论著,而知钩捺拒送,万毫齐力之法,遂专力於篆隶八分,参以六朝造像,隶书师法邓石如,以魏碑笔势写行书,日臻神妙,创立自己面目.擅昼花卉蔬果,笔墨酣畅,水墨交融,设色浓艳,有宽博淳厚之趣,揉合徐渭,原济,李鳝诸家而抒出已意,开清末写意花卉新风.传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图》轴,《菊花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绣球图》轴,《山茶梅石图》轴,藏辽宁省博物馆.著有《二金蝶堂印谱》,《补环字访碑录》,《六朝别字记》等.曾总纂《江西通志》.1935牢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赵伪叔花卉册》影印本.作品欣赏
王石经(1833~1918)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字君都,别署甄古斋主,山东潍县人.与同里陈介祺交善,得窥其所藏三代器物,玺印,陶,瓦等,因对三代,秦汉文字,极有研究.所作篆法运刀,能合古制.刻古玺,有三代鼎彝末经剔刷的款识之生辣感.治汉印,规炬准绳,宁静平稳,颇有清气,惜呈疲软.著有《甄古斋印谱》(又名《西泉印存》).。
胡钁(1840~1910)清代篆刻家.字匊邻,号老匊,匊,一作菊,别号晚翠亭长,浙江崇德(今桐乡)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卒於宣统二年,享年七十一岁.工诗,善书,精刻印刻竹.得力於汉玉印,凿印诏版.所作白,匠心独运能於疏落中见紧凑,得自然之趣.曾摹刻宋拓《圣教序》,《麻姑仙坛记》及《醴泉铭》不失神韵.刻竹木一如刻石,不以平底光洁取胜,而著眼传神,故亦以刻竹家著名.著有《不波小泊吟草》,《晚翠亭印储》

Ⅸ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篆刻家有哪些

1、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

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邓少时家贫,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

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十分勤奋向学。后研习碑拓,苦练隶书等书体,终于成为有清一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湖广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

2、程邃

程邃(1607年—1692年),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明末清初篆刻家、书画家。歙县(今属安徽)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程邃早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才俊。

曾拜华亭名士陈继儒门下程邃从眉公学,不惟学画,实亦学其品格和学问。同时,也从眉公处结识了黄道周。 程邃为人,诚实正直,品质端悫。

崇尚气节,不与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同流合污,而和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大学者朱彝尊交谊甚契,为此招来不少横祸。

3、丁敬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开山祖,“西泠八家”之一。

4、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其书画作品传世者甚多,后人编辑出版画册、画集多种。

著《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谱》。

5、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俊倾,字昌硕,别号缶庐、大龙,苦铁等,晚年自称吴字,男,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