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知名校友
A. 东南大学少年生有哪些杰出校友
一、东南大学不招少年生。
二、东南大学的杰出校友:
吴健雄 世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
黄纬禄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任新民 “两弹一星”元勋,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张永和 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学院建筑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荣获2012年度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2013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
黄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交通运输工程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茂 美国康奈尔大学董事[50] 。
吴海军 深圳新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
沈向洋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张桂平 苏宁环球集团(苏宁集团)董事长。
陈兴汉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徐寿波 195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
闵桂荣 1956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院科技委主任。
于俊崇 196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黄其励 1968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启洲 动力工程系毕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陈进行 1982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张东柯 1984年毕业于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同校获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燃料与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
刘盛纲 1955年毕业于无线电工程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三、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B. 东北大学的知名校友
中国学者 曾在日本东北大学留学的著名中国学者有:
鲁迅 文学家 1904年到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读书,也就是东北大学医学部。
陈建功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0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杭州大学副校长。
苏步青 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24年考入东北大学数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马延英 地质学家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地质学系第1位地质学系主任。
黄丙丁 医学家、皮肤科杰出科学家和医生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福建省立医院首任院长。
沈璿 数学家、1940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2任院长。
潘贯 化学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获得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理学院第3任院长。
陈维昭 教育学家、医学家 197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闵乃本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8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为南京大学固体物理所所长。
张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毕业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为中南大学校长。
薛其坤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1992年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万立骏 化学学家 中科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为中科院化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C. 日本东京大学的知名校友中科学家有哪些
东京来大学(日语:东京大学自,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是日本国立大学,九所帝国大学之一。起源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设立的开成所(蕃书调所)和医学所。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毕业生中包括了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
D. 东南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原来觉得东南大学没啥存在感,后来惊奇地发现了很多行业内大佬校友。哦,原来东南大学只是比较低调呀!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校友就是华生教授啦!
华生教授于198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之一....能够影响国家层面政策,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华生教授多次来东大开讲座,前几个月就有一场。由于去的比较早,我很幸运地坐在了靠椅上(来得晚就得坐没靠背的塑料凳子)
发现大佬并没有那么不可接近,反而非常亲切。
希望对你有帮助呀嘻嘻~
E. 东南大学少年班杰出校友有哪些
这,好像没有。少年班只有中科大办的很成功,其他都是完全归于失败
F. 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的著名校友简介(东帝大文学部毕业)
夏目漱石(1867年2月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 きんのすけ),生于江户的牛込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90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现东京大学文学部)学习英文。1889年,就学期间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冈子规等人影响而开始写作;同年9月9日,他的汉文暑假游记《木屑录》脱稿。《木屑录》不仅是漱石最早汇集成册的作品,且署名为“漱石顽夫”。漱石二字来源于唐代《晋书》的故事漱石枕流,一开始是子规的笔名,为夏目借用,并最终成为了他的正式笔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后又去熊本县执教;这段经历后来体现在他的小说《少爷》中。1899年10月28日,33岁的夏目抵达伦敦,开始了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留学生活。1902年12月5日,夏目启程归国,结束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夏目归国后,在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并开始文学创作。1905年的《我是猫》令他一举成名。1907年,开始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
1911年,夏目漱石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死后,家属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澄江堂主人”,笔名“我鬼”,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和《竹林中》等已然成为经典之作。
芥川龙之介于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学习英国文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的1935年,他的毕生好友菊池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赏”齐名。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他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川端康成两、三岁时父母病故,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川端康成的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
1915年,一本杂志刊登了他的几首俳句。次年,他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京阪新闻》上发表了几首和歌和杂文。中学毕业后,川端康成前往东京的一所高等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世界文学以及日本文学中最精辟、最前沿的浪潮。1920年(大正9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英文学科学习,同期生有北村喜八、本多显彰等人。从1920年后,川端康成对于写作风格不断探究,短篇《招魂节的一幕》奠定了其在文坛的第一步。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化勋章。1968年10月17日,他凭借《雪国》、《千羽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1969年4月,旅行期间,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道被选为美国艺术文艺学会的名誉会员。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即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作为工作室的公寓中含煤气管自杀。 未留下只字遗书。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1994年因他的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见解、充满凝练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于1935年1月31日出生在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从小聪敏过人,爱好阅读文学书籍,如《三宅学岭随想集》等书,一生中购得的第一本书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高中于故乡松山完成学业。于1954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部(第二类法文系),以其优异表现获得东京大学的奖学金,生涯的第一篇正式作品是在入学同年九月为同学演出所写的《天叹》,此后在校内文艺部参与校刊编辑,写过诗和评论。
1955年9月大江健三郎在东大教养学部校友会的会刊《学园》上曾以《火山》一文夺得银杏并木赏。1957年5月在《东大新闻》中发表《奇妙的工作》,获文艺祭奖。1958年大江再以《饲养》短篇小说获得第三十九届芥川赏,逐渐受到日本文坛的关注。翌年三月毕业,毕业论文是《沙特小说之感想》。在求学期间的大江已是多产的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还有《死者的奢侈》、《他人之足》、《石膏假面具》、《伪证之时》、《运搬》、《鸠》、《毁芽弃子》、《意外的芽》、《喝彩》、《战争的今日》、《北之岛》、《夜慢行》、《此外的地方》、《我们的时代》等短篇或长篇作品,虽不过大学生却十分勤于写作,部份作品甚至发表成了单行本。 黄现璠(1899-1982),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壮学之父。原名甘锦英,广西扶绥人,壮族。193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东洋史专修科(当时属文学部下属机构),成为东京文献学派第二代代表学者之一。留学期间,结识学部生榎一雄、田坂兴道、岸边成雄、三上次男、矢泽利彦等人,尤与榎一雄、岸边成雄交往密切。1937年回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史学教授,成为中国“壮族首位大学教授”。先后兼任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大学训导长、中文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他从事历史学和民族学研究五十年,通晓官话、粤语、英语、日语、壮话、瑶话、侗话,在通史、社会史、生活史、学运史、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方面造诣颇深,贡献卓著,成为壮学开山祖师和中国第一个民族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派领袖以及当代历史学界“无奴学派“(简称无奴派)创始人。他在大学致力于教育事业近五十年,晚年又在桂林创办漓江业余大学,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
(图片说明:东京文献学派初代和二代部分成员合影,1936年2月16日摄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楼前。从左到右:前排加藤繁、和田清、黄现璠、松田寿男;后排榎一雄、田坂兴道、岸边成雄、三上次男、矢泽利彦)
常任侠(1904~1996)中国东方艺术史家。1904年1月31日生于安徽颍上。1922年入南京美术专门学校学习,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学习古典文学与宗教、民俗艺术史。1935年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当时属文学部下属机构)研究东方艺术史。翌年回国。后从事抗日宣传工作。40年代中期赴印度圣蒂尼克坦国际大学讲学,研究印度佛教艺术史。1949年应周恩来电召回国。他主要从事中国以及中亚、东亚、东南亚诸国美术史以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对中国与印度、日本的文艺交流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G. 东京大学的杰出人才
政界 加藤高明:第2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若槻礼次郎:第25、第28代首相。
浜口雄幸:第27代首相,酒豪,雄狮宰相。
广田弘毅:第32代日本首相。
平沼骐一郎:第35代首相。
币原喜重郎:第44任日本首相。
吉田茂:第45、48─51代日本首相。
片山哲:第46届首相。
芦田均:第47任日本首相。
佐藤荣作:第61─63代日本首相、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石冢英藏:1929-1931年任台湾总督。
鸠山一郎:第52、53、54任日本首相。
岸信介:第56、57代日本首相。
福田赳夫:第67代日本首相。
中曾根康弘:第71─73代日本首相。
宫泽喜一:第78代日本首相。
加藤纮一:日本众议院议员。
小和田雅子:日本皇太子德仁亲王妃。
内田康哉:原敬、高桥、加藤各内阁外相,两任代理首相。
宫本显治:日本共产党领袖。
不破哲三:日本共产党领袖。
江田五月:前参议院议长。
向坊隆: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 科教界 江崎玲于奈: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朝永振一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士班毕业)。
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南部阳一郎: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根岸英一: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小平邦彦:1984/1985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伊藤清:1987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佐藤干夫:2002/2003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槙文彦:1988年沃尔夫艺术奖得主。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学之父。
高峰让吉:荷尔蒙—“肾上腺素”的发现者。
志贺洁:志贺杆菌的发现者。
矢内原忠雄:日本著名经济学者。
植草一秀:经济学家,前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家永三郎: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石坂公成:日本首位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1973年)。 文艺界 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芥川龙之介:日本著名小说家,一代文豪。
夏目漱石: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
太宰治(肄业):日本著名小说家,一代文豪。
三岛由纪夫: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
谷崎润一郎:著名小说家,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经典的唯美派大师。
森鸥外: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
竹内好:文学评论家、汉学家。
吉行淳之介(肄业):作家。
安部公房: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梶井基次郎(肄业):小说家。
志贺直哉: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菊池宽:小说家,戏剧家。
永井荷风:小说家、散文家。
小田实:作家、和平运动家。
铃木三重吉:日本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正冈子规:俳句权威。
上田敏:诗人、评论家。 华人校友 江丙坤:台湾经济部长、经建会主委、海基会董事长。
彭明敏:台湾独立运动领导人。
王育德:日本台湾独立运动领导人。
赖永祥:图书馆学学者,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图书分类法的设计者。
许世楷:台湾驻日代表,台湾独立运动主要参与者。
赖浩敏:台湾司法院院长。
刘明朝:前台湾参议员、制宪国大代表、立法委员。
梁希: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业部首任部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南京林业大学校长。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壮学之父。1935年曾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
黄昭堂:台湾独立运动参与者,政治学者,现任“台湾独立联盟”主席;曾任日本“昭和大学”政治学教授。
王育德:语言学及历史学者,日本台湾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台湾青年》的创始人。
王育霖:台湾日治时期律师,战后曾任新竹地检处检查官,在台湾的“二二八事件”中被处死。
许世楷:台湾现任的驻日代表,台湾独立运动参与者。
张炎宪:台湾现任国史馆馆长,台湾史研究的著名学者。
彭明敏:台湾现任总统府资政,台湾独立运动参与者。
郑钦仁:历史学者,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苏远志:应用微生物学家,有台湾酦酵之父之称。
宋进英:日本高等文官考试合格、日治时期台籍律师、台湾私立延平学院创办人。
H.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知名校友
钱钟韩,1944年起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机械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周仁,江南高等学堂1910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柏实义,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班1937年毕业,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陈学俊,中央大学机械系1939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德超,中央大学机械系1942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立铭,中央大学机械系1942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颜鸣皋,中央大学机械系1942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赵仁铠,中央大学机械系1946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金,中央大学机械系1947年毕业,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童秉纲,南京大学机械系1950年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衡高,南京大学机械系1952年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青,南京工学院机械系1982年毕业,Alfred Noble Prize
金炯华,南京工学院机械系1984年学士、1987年硕士,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
于广洲,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系1975年毕业,现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乐根成,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系1988年毕业,现为湖南凯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钟秉林,南京工学院机械系1977届本科、1987届硕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林萍华,南京工学院机械系1977届本科、1982届硕士,曾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现为东南大学副校长(正厅级)。
I. 东南大学法学院的知名校友
女,年出生,湖北省应城县人。1938年在汉口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入学联考,为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录取。然后偕王作荣转辗跋涉山川而至重庆于1939年报到入学,194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后,旋即通过司法官高等考试。在此后的38年中她长期从事司法工作,从担任地方法院的推事起直至升迁至台湾的大法官 。
范馨香20多岁时起,先后担任过四川长寿、江苏镇江、桂林的地方法院及广西高等法院的推事。1949年去台湾后曾担任台湾高等法院民事庭庭长,台湾最高法院庭长。1972年以曾任最高法院推事10年以上而成绩卓著的资格,出任台湾司法院的大法官并连任三届,从事统一解释法令等工作,成为台湾最资深的大法官。
范馨香以能终身从事司法工作为荣,有丰富的司法实际经验,她务求判决公允,并严格遵守司法独立之精神,不受外界干扰。她常说:法官必须能拒绝一切外界物质的诱惑与人事的纠缠。如果我有什么座右铭的话,那便是我希望这个世界因我的到来变得更为美好,而非变得更为丑恶。
自1956年起她曾兼任台湾的东吴大学教授,并一度兼任台湾的政治大学教授,讲授商事法、民权、物权等课程。并曾多次赴日本、德国及非洲各国考察司法业务及参加国际妇女法学会议。
王作荣与范馨香从被中大录取即结伴赴重庆入学,四载同窗结下的不解之缘,1944年结婚后,伉俪情笃,合撰有《鲽情深》一书。
范馨香于1987年病逝台北市。90年代其夫婿王作荣以其伉俪名义在东南大学设立了奖学金。 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1911年2月生于江苏如皋。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国际私法,获硕士学位。1942年转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研究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法理学等。
1945年,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之聘,回国任武大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武汉大学历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副教务长、法律系主任、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第三届特约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法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理事、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等。
早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韩德培就撰写了颇有影响的评价庞德的社会法学派学说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派学说的文章,回国后,在40年代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韩培德在当时著名的《观察》杂志上发表了我们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法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解放后,韩培德将俄文《苏联的法院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院》一书翻译出版,并发表了《要为法学上的争鸣创造条件》等论文,这些著作对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57年,韩培德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离开法学领域
达20年之久。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韩德培才重新回到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阵地,更加关注我国的法制建设。1980年赴荷兰参加了国际法律科学大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论文,向外国学者们介绍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增进了国外对我们推行改革开放后的法制发展的了解。随后,他与几位学者合作完成的《关于终止若干合同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的咨询报告,使国家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韩德培还发表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等论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韩德培被公认为是新中国国际私法的一代宗师。80年代,他主持编写了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国际私法》,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第一届全国优秀图书提名奖;1999年他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创立了现代国际私法学新体系;之后又发表了应该重视冲突法的研究国际私法的最近发展趋势等论文,颇受学者关注。1993年他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重构一文中,提出了重构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思路。他对《示范法》的起草、定稿、译本等事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韩德培还在环境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贡献甚多。他主编了我国环境法领域最早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教材《环境保护法教程》,是我国迄今为止的唯一的全国高等院校环境法通用教材,1990年他又主编了《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该书被誉为开拓性的理论著作,为此1998年他荣获了地球奖。1999年,他被推选为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首任会长。
韩德培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法学教育家,可谓桃李满天下,武汉大学法学院能成为当今全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尤其是已成为全国性国际法及环境法的重点基地,韩德培功不可没。韩德培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 韩忠谟,字筱初。1905年7月28日生。籍贯江苏泰县。1934年夏,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法律学系。受课之余,孜孜于法学暨刑法原理之钻研写作,且以为终身志业。
四十三年,国立台湾大学延聘为法学院法律学系副教授,而教授,继兼系主任,并历任训导长、法学院院长、教务长。任系主任时,广揽名师宿儒,增辟课程,充实图书设备,使法律系规模大具。
六十四年,出长铨叙部,持衡以清允见称。六十六年,出任司法院副院长。凡铨审及职系之厘订,审检分隶制度之推行,躬亲擘划,奠立法治宏规。七十年,应聘为台大名誉教授。七十一年,时人有以「异议分子多出自台大法律系,而其皆为韩忠谟学生,韩氏主持该系及法学院多年,思想必有问题」,毁之,因而忠谟未获出任台大校长,愤而辞职。
七十二年,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以总干事一席相邀,力辞不获,而中研院直隶总统府,忠谟时任国策顾问多年,视同借调,当局仅允以代总干事名义,相助为理,六月,钱院长自美返国,旋卧病辞世,暂代院务半年。七十九年初,中研院组织法奉核准修正,新置副院长忠谟膺聘为首任代副院长,院长吴大猷先生深资倚重,并获充分授权主持院内一切事宜,积极进行组织法修法工作,使其适合及将来之需要,自起草至定稿,费时经年,经立法院通过,总统公布实施。继据之以修订各研究所组以规程暨相关子法,开展国家学术研究规模。
七十九年十月,忠谟街行受伤骨折,入院疗治,旋告痊愈,而自觉体衰,乃辞职,以读书自娱。又增润旧着刑法原理,重新刊行问世。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忽感不适,入台大医院疗治,以肠癌宿疾复发,终至心脏衰竭。八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十月四日,总统明令褒扬。
J. 东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说到东北大学历史名人,大多数第一想到的上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少帅张学良,还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张学良就不用多说,他27岁任职东北大学校长,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大学是因为他而发展壮大的,这是东北大学历史上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
对于很多狂热球迷来说,值得一说的还有辽宁男篮的郭艾伦。郭艾伦,被誉为天才控卫,201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是中国新一代的篮球运动员翘楚,他毕业于东北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主攻篮球,这“亚洲第一控卫”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还有CBA的杨鸣,是辽宁药都本溪男篮队长,在场上担任后卫的位置,同样毕业于东北大学,除此之外还有贺天举,刘志轩,廉明和李晓旭等等。
东北大学的名人我认为更多的“名”在于:每说到这样一个人,不仅仅想到他本身的成就,更是他背后所象征着的那一段历史。而历史,恰恰就是一个大学继往开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