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老师
Ⅰ 物理老师都有谁
郑青岳老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郭鸣中老师(四川省著名特级教师)、冯容士校长(上海市风华中学)、余国祥教授(浙江绍兴文理学院)
Ⅱ 哈尔滨著名物理老师有哪些
有毕业班经验。想在哈市找一家学校。做物理教师。有谁知道信息的提供一下。学校名字和电话。非常感谢! 黑大附中 88 209征仪路下车
Ⅲ 北京四中已故著名物理教师叫什么
北京四中已故著名物理教师是方凯老师。
Ⅳ 全国物理特级教师有哪些
○郑青岳老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课程改革是充满机遇的挑战,也是充满挑战的机遇。
○郭鸣中老师(四川省著名特级教师):一个人要有抱负,要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如果每次改革都抓住机会,走在研究和实践的前面,你就会成功。
○冯容士校长(上海市风华中学)指出,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引入,必将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领域。特别是DIS大部分实验虽然还是传统实验,但对烦琐的数据处理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描述同步进行的实时实验模式。
○余国祥教授(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实验不仅仅是动手,还要动脑。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引进,表面上看减少了动手操作,但实际上大大增加了智慧操作的程度。
○刘炳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DISLab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的真实性和现代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现代实验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它的发展代表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的一种方向。
○张越老师(上师大附中):DISLab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代表,是上海新教材的支柱。
○刘齐煌(上海浦东教科所):DISLab实验体现了创新精神,它不仅仅改变了实验手段,还改变了实验教育的理念。
○徐淀芳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DIS的开发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的认识:1、信息化正在走近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让学生有机会熟悉信息化的环境。
Ⅳ 得好的物理老师有哪些
公平最最要。
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回这就会让人感到不公平。答
也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这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Ⅵ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高中物理老师
请了高中物理家教老师还是考不好?
现在有很多的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在孩子下课的时间里会给孩子.参加.明明很多种辅导班,来给孩子进行补课.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后,很多父母都是花着.很多的金钱来请一个优秀的家,教给孩子进行辅导.让孩子进行学习.但是请了高中物理,家教老师还是考不好,应该怎么办呢?
(一对一家教辅导中)
总结:上面是请了高中物理家教老师,还是考不好的解释.不要说只要大幅度改善这几个原因,让孩子学习效率提高不是问题
Ⅶ 全国物理特级教师有哪些
○郑青岳老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课程改革是充满机遇的挑战,也是充满挑战的机遇。 ○郭鸣中老师(四川省著名特级教师):一个人要有抱负,要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如果每次改革都抓住机会,走在研究和实践的前面,你就会成功。 ○冯容士校长(上海市风华中学)指出,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引入,必将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领域。特别是DIS大部分实验虽然还是传统实验,但对烦琐的数据处理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描述同步进行的实时实验模式。 ○余国祥教授(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实验不仅仅是动手,还要动脑。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引进,表面上看减少了动手操作,但实际上大大增加了智慧操作的程度。 ○刘炳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DISLab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的真实性和现代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现代实验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它的发展代表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的一种方向。 ○张越老师(上师大附中):DISLab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代表,是上海新教材的支柱。 ○刘齐煌(上海浦东教科所):DISLab实验体现了创新精神,它不仅仅改变了实验手段,还改变了实验教育的理念。 ○徐淀芳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DIS的开发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的认识:1、信息化正在走近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让学生有机会熟悉信息化的环境。
Ⅷ 一些著名老师的事迹
北大附中姜民老师的事迹材料
姜民于1988年从北大附中高中毕业,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四年后毕业,又来到北大附中任教。工作11年中,除生育孩子期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深体会到德育工作的艰辛与重要。不断学习心理、教育等思想和德育工作的理论,一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的主要事迹是:
一、用心做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看起来琐屑而繁杂,班里学生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去操心解决。如果只是一味疲于处理和应付这些事情,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管家婆”,而失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课程,一种艺术,要制订目标大纲、要有计划、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把被动的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处理变成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上达到更高的标准和境界,减少和避免问题的产生,使学生成长得更顺利、取得更大的成绩。基于这种想法,姜老师在高一时就和其他老师一起为(1)班细心研制了三年的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
高一主要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能主动地思考和钻研一些问题。
高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竞争和挫折,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鼓励创新。
高三应抓住高考的契机,培养学生肯于吃苦、勇于拼搏、敢为人先、为校争光的精神;提倡踏实、高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取得高考的胜利。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一句话,希望学生在北大附中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在这个总体设想下,进一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使计划一步步得以落实。
二、精心设计班级教育活动
如果说德育工作是一门课程,那么班会和班级活动就是班主任授课的课堂,应该像教其它课程一样认真准备。针对教育目标,班主任设计了一系列班级的活动。如高一刚入校时的适应情况调查(见附表1),新年班级之最的评选,双龙山的拓展训练和自创歌咏比赛等。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形成凝聚力强的班级体。高二时开展了各种科普讲座和科技参观活动,组织了主题班会:《新概念扫盲》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大家热爱科学、自主学习、钻研的热情(班会详细材料见附件2)。同时为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班又召开了《我的座右铭》和《我到底在乎什么?》等讨论会及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设计这些丰富而生动的活动确实要花费不少心血,但它们的效果却远胜于简单的说教。
三、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全班45人(高三有一位同学去学文),各有特点也各有各的问题,老师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很难处理好所有的问题。况且老师的能力和经验都十分有限。为使同学们受到更全面的教育,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老师始终坚持全员教育观念:即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教育。注重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在高一入学时,老师就召开了家长会,把老师的计划、思想和家长充分沟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老师也时常与家长交换对学生在教育方法上的意见,让家长在家中配合教育。同时,虚心向教子有方的家长讨教,获取经验。在组织课外讲座、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中,家长也都对本班有很大帮助。老师与家长的共振,受益的当然是学生。孩子们的成长更为顺利,(本文后附有一次期中考试后,老师写的一封家长信及家长的回信。)不断取得各种成绩。
如果说学生在家中的教育更需依赖家长的话,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是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由于本班是实验班,配备的老师都是十分优秀的,很多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都让我自愧弗如。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象管理者一样积极协调、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任课教师的优势,帮助自己搞好班级建设。本班数学老师张思明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在困难中拼搏奋斗的精神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很多学生,因此常请他帮我给学生作思想工作。张老师的献身说法使得很多同学增强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同时由于他极富感染力的授课和渊博的专业知识,使得大家更加主动的钻研数学,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数学建模中都取得了矫人的成绩。教化学的是特级教师金仲鸣,他虚怀若谷的儒者风范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是学生无声的榜样,也是我教育学生最直观、生动的例子。英语老师杨小洋是有名的“拼命三姐”,她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和豪爽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她几乎成为班里每个女生的偶像……如果说我的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正是这些优秀的教师无私帮助的结果。
四、给学生以真正的帮助
集体在一天天成长,孩子们在一天天进步,可命运偏要对这些优秀的孩子提出特殊的考验。 肖潇同学(今年北京市理科高考第一名,北京市三好学生获得者)和周栋同学(今年北京市三好学生获得者)的父亲先后不幸因病去世,莫潇燕同学(今年北京市优秀学生的获得者,现已保送到北京大学英语系)的骨癌手术穿刺处又不幸复发了恶性病变细胞。对这些15、16岁的孩子,这样的打击确实太残酷了,老师也难以接受。但身为教师,不能只陪着他们落泪,要想办法帮他们克服伤痛,走出困境。他们都是很要强、很有个性的孩子,直白的同情和物质帮助会伤害他们的自尊。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在学习、工作和思想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战胜命运的挑战。也许在有些人看起来,这样做心狠了一些,但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助,才能让他们在内心重获自信、更加坚强,也更有能力面对人生今后的挑战与挫折。
姜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中确实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就是每天踏实而勤奋的做着自己觉得应做的事情,如果非要对取得的一些微末的成绩找出原因的话,可能就是始终把班主任工作看得和讲授文化课一样重要,因为学生们心灵的土地是要我们用心来耕耘的。
五、骄人的成绩
班集体荣誉
1. 荣获2003年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2. 2003年高考中,肖潇同学获理科第一名(成绩693分)、陶文(成绩673分)分获海淀区理科高考第一、第二名;全班43位考生全部超过本科一类分数线,平均分590分。
3. 谭思睿、于颢等6位同学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4. 莫潇燕同学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莫潇燕、夏愔愔等5位同学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刘畅同学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5. 学生三年中多次获得各种学科竞赛奖项;
近几年个人取得的成绩:
教育方面:获1996年和2001年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
获2000年、2001年北大附中优秀教师;
获2001年、2002年北大附中优秀班主任;
获2002年海淀区师德标兵等
教学方面:获1997年及2000年海淀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高中组全能奖;
2000年被评为海淀区青年物理学科带头人等
获2001年海淀区课堂教学现场比赛一等奖;
获2002年北京市青年教师录相课比赛一等奖;
近几年撰写多篇德育论文:《理智与情感》,《如何让你接受》均在学校校刊上发表。
北大附中
Ⅸ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有哪些
1、牛顿
艾萨克·牛顿是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主要贡献是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的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
拓展资料(物理学研究领域):
1、凝聚态物理:
研究物质宏观性质,这些物相内包含极大数目的组元,且组员间相互作用极强。最熟悉的凝聚态相是固体和液体,它们由原子间的键和电磁力所形成。更多的凝聚态相包括超流和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十分低温时,某些原子系统内发现);某些材料中导电电子呈现的超导相;原子点阵中出现的铁磁和反铁磁相。凝聚态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领域。历史上,它由固体物理生长出来。1967年由菲立普·安德森最早提出,采用此名。
2、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
研究原子尺寸或几个原子结构范围内,物质-物质和光-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三个领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们使用类似的方法和有关的能量标度。它们都包括经典和量子的处理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处理问题。原子物理处理原子的壳层,集中在原子和离子的量子控制;冷却和诱捕;低温碰撞动力学;准确测量基本常数;电子在结构动力学方面的集体效应。原子物理受核的影晌。但如核分裂,核合成等核内部现象则属高能物理。 分子物理集中在多原子结构以及它们,内外部和物质及光的相互作用,这里的光学物理只研究光的基本特性及光与物质在微观领域的相互作用。
3、高能/粒子物理:
粒子物理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组元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称为高能物理。因为许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与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现。据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标准模型描述,有12种已知物质的基本粒子模型(夸克和轻粒子)。它们通过强,弱和电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标准模型还预言一种希格斯-波色粒子存在。现正寻找中。
4、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和天文学是物理的理论和方法用到研究星体的结构和演变,太阳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关问题。因为天体物理的范围宽。它用了物理的许多原理。包括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1931年卡尔发现了天体发出的无线电讯号。开始了无线电天文学。天文学的前沿已被空间探索所扩展。地球大气的干扰使观察空间需用红外,超紫外,伽玛射线和x-射线。物理宇宙论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围内宇宙的形成和演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现代宇宙理论中起了中心的作用。20世纪早期哈勃从图中发现了宇宙在膨胀,促进了宇宙的稳定状态论和大爆炸之间的讨论。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证明了大爆炸理论可能是正确的。大爆炸模型建立在二个理论框架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原理。宇宙论已建立了ACDM宇宙演变模型;它包括宇宙的膨胀,黑能量和黑物质。 从费米伽玛-射线望运镜的新数据和现有宇宙模型的改进,可期待出现许多可能性和发现。尤其是今后数年内,围绕黑物质方面可能有许多发现。
Ⅹ 中国著名物理教授有哪些,谢谢
华东师大心理学系曾聚集了中国心理学界的“五虎将”:张耀翔、萧孝嵘、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
著名心理专家韩玉金,中美澳联合(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院长
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张声远
著名心理专家毕希名教授
著名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教授
莫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术带头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申继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白学军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专家金琰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专家李宜嵘
著名心理学专家杨凤池教授
著名老年心理卫生与精神病专家马辛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1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副总编辑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
张耀翔(1893~1964),留美归国后,曾任北京高师、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肖孝嵘(1897~1963),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测验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汪敬熙(1893~1968),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唐钺(1891~1987),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孙国华(1902~1958),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该所发生发展心理学组领导、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常务编辑。
潘菽(1889~1988),南京大学校长兼心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陆志韦(1894~1970),在美国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任中国心理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音韵学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曹日昌(1911~1969),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陈大齐(1886~1983),早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心理学,获文学士学位,
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校长。
陈鹤琴(1892~1982),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丁瓒(1910~1968),北京协和医学院脑系科研究和讲授医学心理学
高觉敷(1896~1993),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郭任远(1898~1970),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得到著名心理学教授托尔曼的赏识。1921年,发表《取消心理学上的本能说》,批评锋芒不仅直指心理学权威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麦独孤,而且也触及美国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此文震惊美国心理学界。当时,郭任远还只是大学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