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的邮驿

著名的邮驿

发布时间: 2021-02-14 20:32:32

⑴ 什么是邮驿传递制度

古人传递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在历代长城修筑过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据险致塞”。一是根据地型来构筑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险防御敌人。长城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兵营、卫所、墩台、烽堠和观察、通讯等综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设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过发掘获得了汉代木简三万余枚,并发掘了烽燧遗址,对我们了解汉代烽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据木简可知两汉时代,从河西四郡(今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管理极严,号称“烽燧万里相望”,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此外,还采用各种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敌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两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记载了当时朝廷制定的临敌报警和举放烽火的条例,即“联防公约”。该条文规定了在匈奴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情况下,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传递方法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细则,就连燧长有病请假都要经上级批准。这种信息传递方法,对防守边疆、抵御敌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达深刻复杂的军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西周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备良马周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他所提倡的道德学说,比邮驿传送命令传播得更快。可见当时的邮驿通信不仅已相当完备,而且速度也已相当快了。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递官府文书。除宋朝准许高官显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准附寄私人信件,私人书信只能托人捎带。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处秦代墓室中发掘出两件木牍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惊”联名写给一个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惊”写给“中”的,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家书实物。据估计这两封信是由同在军中服役期满后返乡的同乡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难,由此可见。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在明永乐年间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组织称“麻乡约”。后来就形成了专业的民信局。
邮驿通信在边防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

⑵ 邮驿什么意思

邮驿
1.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

2.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通信活动。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

3.我国古代的驿置是以递送文书为主的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其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

4.上海中华书局于1940年8月出版了《中国邮驿发达史》一书,著者为楼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邮递速度很快,当时人们称其为接力邮政。

6.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7.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

9.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

10.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声光通信。 12.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

13.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

18.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

20.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21.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供来往者使用。 22.春秋时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车传。

23.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来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24.战国时代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各国派遣使者时,要由君主颁发一种信物---节。

25.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的。

26.春秋时的邮传已"北通燕蓟,南通楚吴,西抵关中,东达齐鲁。"

27.我国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

28.兵符是战国时调兵遣将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30.在秦朝,作为主要通信机构的是邮亭。

31.秦代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

32.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来的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关于邮律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法”。

33.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

34.木牍是古代书写于木片上的信函、文书。1976年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里出土的"黑夫、惊木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牍家信。

35.驿置和邮亭是汉代主要的通信组织。

36.汉代邮驿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这与现代邮递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始建立国际邮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

38.有关汉代邮驿重要的史料来自出土的木简。

39.汉代的烽火燧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严格规定和检查制度,一般说来,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粘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

42.根据出土的汉简内容反映,汉代邮驿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封发、运递、时限与检查等三项内容。

43.汉代邮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和运送货物外,主要是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

44.把紧急的文书交代马传,或利用驿或派专人,汉简中称为"吏马驰行"。

45.我国进入东汉以后,战事频繁,通信工具中废除了传车,改以快马,"置"也逐渐改称"驿"或"驿置"。

46.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合一;这在中国邮驿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7.所谓"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国和吴国的邮驿通信的盛况。

48.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继承汉代的铜龙符、竹节使外,还创造了另一种信物---信幡。

49.晋代邮驿是由法曹主管,渐转为由兵曹或驾部郎管理的过渡时期。

50.在通信符节上,从中央到地方,南朝虽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节符,但更多的是靠尚书符、诏书。

51.北朝的通信组织基本上是朝着传驿合一的趋势发展。

52.隋初,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加强,在通信方面,建有馆、驿、台传。 53.隋代的邮驿机构称为驿传,隶属兵部,唐代改属驾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设急递铺,专门办理紧急军邮。

54.隋唐的邮驿与前代的最大区别是传和驿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国内驿路以长安经洛阳至江淮的驿路最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网。

57.隋唐的驿铺设于驿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机构和官方招待所的双重作用。

58.隋唐时的文书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发往地方的诏旨、文书;另一种是地方上报中央的文书。

59.隋唐时期,在边境和作战时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与驿密切相联。在内地,军事文书除露布是派遣专人传递外,一般都交驿发递。 60.隋唐时,北方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政权后,也有自已的通信组织,如突厥在没有文字时,用金镞箭以为信契,用蜡封印。

61.隋唐的邮驿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和监察两大部分;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

62.隋唐的文书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装的,运递人员把它装进身背的口袋内进行传递。著名的《宋国夫人行图》就是一幅珍贵的描绘驿使背着信袋运送书信的壁画。

63.隋唐馆驿的规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严格的规定:都亭驿可拥有75匹马,配备驿夫25个;诸道第一等驿可以有60匹马,20个驿夫。

64.隋唐时期,座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陕西省褒城县)的褒城驿,历史上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驿"。

65.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这就改变了汉魏历代由法曹兼管邮驿的体制。

66.隋唐邮驿的规模相当大,唐代全盛时共设驿1639个,其中陆驿1297个,水驿260个,水陆相兼的驿86个,从事邮驿的人员达2万余人。

67.唐政权的通信组织中专有一支以骆驼为主的队伍,称为"明驼使",用于边塞军机的紧急传递。

68.由于中日往来频繁,唐驿的组织也被引进到日本;日本后来所建立的邮驿,其任务、设备、工具、方式都大体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个驿。

69.唐代驿站遍布全国,其中陆路行程为每日马行70里,车行30里,急递则必须飞骑日驰300里。

70.唐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它是直接交驿后再传递到各道州或节度使的。

71.宋代邮驿组织通信的基本原则是"计程责限"和"依限传送"。

72.宋代主管邮驿的机关有二:一为兵部,一为枢密院。

73.在宋代,凡是交急脚递或马递传送的文书,当着官员面实封装入筒内,叫做"实封入递"。

74.北宋时,递铺的基本限程分四种: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 75.收集在《永乐大典》中的《金玉新书》是两宋递铺法规总集,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规。

76.在宋朝,由于皇帝的重视及战争需要,军事通信十分发达,在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曾写道:"急递最速,唯军兴用之"。

77.金字牌急脚递,始设于宋神宗时,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

78.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其传递速度快于一般急脚递。

79.北宋建立的一套较为健全的递铺组织,特别是急递铺组织,为以后各朝所继承,一直延续到清末。 80.驿站是传递政府公文的机构,很长时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诏令臣僚,允许臣僚把他们的家信交驿附递。

81.我国现存的姑苏驿亭遗址,位于苏州,建于宋代绍兴14年。清代同治十年为该驿亭题写的著名对联是“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

82.宋朝为了确保邮驿的传递速度,在机构设置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条件);在时限方面要求“谨时刻”;在布局方面要“亭传相望”;在监督检查方面“分置巡辖”,制度相对较为完善。

83.递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担通信的组织。

84.宋代用于通信传递的组织还有递铺,可分为三种,即:步递、马递和急脚递。

85.同两宋时期的驿所相比,递铺有三个长处:一是距离短、机构多;二是昼夜不停、接力传送;三是深入内地,形成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通信网。

86.为了沟通中央与地方、后方与前线的通信联系,南宋王朝在东南沿海及边防要地先后建立了“斥堠”与“摆铺”、急脚递,传送紧急文书。

87.我国最早开办的古代地方邮驿机构是摆铺,供传递文书和私人信函,创设于南宋。

88.我国史传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鸿雁传递书信的是南宋时期的郝经。

89.元朝因袭旧制,由兵部管理驿站;同时元政府又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通政院,管辖全国驿站。

90.元代驿站是以路(府、州)为枢纽设置的。

91.元代专门传送官方普通文书的组织是急递铺。

92.元代常用的驰驿牌符有金银字圆牌、海青牌及铺马圣旨等数种。

93. 明代中央管理邮驿的机关为兵部车驾清吏司。

94.在明代,除了兵部外,还有一个与邮驿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即通政司。

95.站、递、铺三者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成为明代邮驿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

96.“符验”是公差人员驰驿的证明(凭证或护照),没有符验的人严禁驰驿。明代的符验包括符验、勘合、火票三种类型。

97.明代洪武年间创建的明驿是从正驿名、开驿路、恤邮传、定驿制、严法纪、惩贪官等方面着手的。

98.明代的急递铺网路以县(州)前总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逐铺相接,形成遍布全国的递铺网路,并与水马驿站相衔接。

99.明代在地方上,邮驿受布政使与按察使双重领导,而以按察使为主。

100.明初的会同馆,设于首都所在地,为全国驿站的部枢纽。

101.明代邮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一是征收驿银,横征暴敛,累害于民;二是支应驿差敲诈勒索,营私舞弊。

102.清代的邮驿,由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构成,统称邮驿。 103.清代邮驿确定程限的基本原则是:因程设限,依限传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选择捷径,分秘必争。

104.清代的通信联系是通过以驿站为主体的水旱驿路网和急递铺为主体的步班递铺网两条渠道进行的。

105.清代的皇华驿是京师所在地的驿站,也是全国驿传的总枢纽。

106.在清代,内外衙门的寻常文书,均交急递铺传送。

107.清代传送公文,根据其性质与内容,可分三种方式:一是经驿站传送,二是派专差传送,三是由急递铺传送。

108.为在古代的驿路上实现一种更高的传递效率,清政府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驿丞,归州县”。 109.滚单即排单,是传送紧急公文时随附的单式,始用于清朝嘉庆年间。

110.为了解决通信需求的广泛性与驿递设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用以联系地方间的通信,弥补干线驿路的不足。

111.清代邮驿的设置较前朝更为普遍,由近2000个驿站、7万多驿夫和14000多个递铺、4万多名铺兵组成的清代全国邮驿组织,规模庞大,星罗棋布,网路纵横,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112.在清代,“马上飞递”的出现,使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到直接地承担通信事务接受并传递紧急文书,从而使驿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13.清代官方的两大通信系统,一个是以“驿”为主体的驿递通信系统;另一个是以“铺”为主体的步递通信系统。

114.清代递铺通信组织呈现半瘫痪状态后,大量普通公文拥向马递,于是出现了所谓“附驿递送”。

115.“凡发递各辨以缓急”和“视事之轻重分别邮程之缓急”是清代公文传递的基本原则。

116.疏附衙是太平天国传递文书的机构。陈庆甲的《金陵记事诗》中写道:“剩瓦颓垣驿路斜,文书一骑来去赊。封头紧急加云马,心煞当差疏附衙”。这是对疏附衙和驿差的生动写照。

117.我国民信局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至1935年1月1日,国内民信局全部停歇。

118.民信局就其传递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传递国内信件和汇兑为主的信局,另一类是以传递海外华侨与其家属通信及汇兑为主的信局。

⑶ 古代驿站的相关介绍

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时代的开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道路等制度,对我国后代有深远影响。
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
虽然秦王朝仅仅存在15 年,但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汉书·贾山传》)。秦朝驰道十分壮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一步为5 尺,50 步合今25 丈(约80 米),10 米左右就栽一棵青松。一路绿影婆娑,十分美观。这样的大道遍布全国。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直道”,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途经黄河,直抵今包头市的秦九原郡。这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800 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这些大道,路平道宽,沿路驿站、离宫、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考古工作者近年曾在陕西旬邑县子午岭发现一处秦朝直道建筑遗址,是一座约40 亩左右的大平台。专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当时既作防卫又作信息传递站的驿站。有的专家则戏称为“一号兵站”。
秦朝修筑的大道至今也还有遗迹可寻。考古学家在直道遗址进行了勘测,测出当年直道最宽处为50 米,转弯处更宽到60 米。路基全是夯打结实的坚硬层面。据历史记载,当年秦始皇曾出动大小华贵车辆80 余辆,官员兵丁1000 余人,在此大道上浩浩荡荡前进,足见路面的宽阔平坦。
秦朝的邮驿统一了称呼。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邮驿通信的称呼都不一样,秦朝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邮”。从此,“邮”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另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我国历史上历来为史学家称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邮驿,也达到空前繁盛的阶段。隋唐时期邮驿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隋唐继续发展南北朝时的驿传合一的制度,“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隋唐时期的驿遍布全国,像一面大网似地密布在全国交通大路上。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水驿260 个,陆驿1297 个。那时,专门从事驿务的员工共有20000 多人,其中驿夫17000 人。这是一支很庞大的邮政队伍。驿夫又称驿丁。根据不同的驿站等级,驿丁的配备数目不同。《大唐六典》载,唐代最大的驿称为都亭驿,是国都所在的驿站,每驿配驿夫25 人。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有关各种资料统计,有唐一代,全国的驿夫数实不止上述17000 人,有许多盛唐时期新增之驿,尚未统计在内,其总数合计当在25000 人以上。这和1949 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邮政人员总数几乎相当。这说明唐朝邮驿事业确是发达的。
那时,交通线路畅通全国各地。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记载,唐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的驿道,通往全国各地。第一条是从长安到西域的西北驿路,自长安经泾州(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北)、兰州、鄯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瓜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直达安西(今库车)都护府。第二条是从长安到西南的驿路,自长安经兴元、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成都、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县)、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崃)直达今川藏地区。第三条是从长安至岭南的驿路,由长安经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直达广州。第四条是从长安至江浙福建的驿路,由长安经洛阳、汴州、泗州、扬州、苏州、杭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直达福建泉州。第五条是从长安到北方草原地区的驿路,自长安到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再经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晋州(治所在今山西临汾)、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县),直达北方单于都护府。其他两条各自长安至山东、东北地区和荆州、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忠州等四川云贵地区。这些驿道,通过的驿站,在《唐书·地理志》和柳宗元的《馆驿使壁记》中都有具体的记述。可见这是唐朝驿道纵横的实际情况,丝毫没有夸张成分。在宽敞的驿路上,则是:“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那时邮递效率非常之高,据推算,中央的政令一经发出,两个月内便可推行全国。
除国内七条主要邮路外,唐朝对外还有若干国际性的驿道。中唐有一位地理学家贾耽,写过一篇《记四夷入贡道里》,说到唐朝的国际交往线也有七条:一为从营州入安东道,二为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为从夏州、云中至蒙古草原道,四为入回鹘道,五为安西西域道,六为安南天竺道,七为广州通海夷道。通过这些水陆通道,可通往朝鲜、日本、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各国。
因为全国空前的大统一,隋唐时期从中央发至各地和由各地送达中央的官方文书特别多。仅各州送到中央的统计材料,每年即达50 万张。《新唐书》记载,中唐著名诗人元结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任上做刺史才不足50 天,收到的各地文书就有200 函之多。
隋唐邮驿的发达,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中央各种制度在全国的推行。 隋唐时期,在各种驿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驿丁”、“驿夫”,或称“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前面已提到其中的一种水驿中的“水夫”生活相当艰苦,“辛苦日多乐日少”。陆路上的驿丁,也同样受到煎熬。他们在烈日之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倾盆大雨之中,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敦煌有一幅晚唐时期题为《宋国夫人出行图》的壁画,就描绘了当时驿使身背布袋的形象。他们日常的任务很繁重,除途中奔跑着传递文书外,还要兼管扫洒驿庭等事。
更难以忍受的是当时邮驿通信制度很严。在唐朝法律中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唐朝规定,驿长应负有若干责任,首先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情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对驿丁的处罚更严。唐朝规定,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唐律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唐律对文书丢失或误投,也有很重的处罚。《唐国史补》曾记载一个负责签发公文的员外郎的官,他处理一个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囚犯的文书,本应向河北、岭南两处发文,因夜间疏忽,只发了岭南一地,河北未发。事发之后,这个员外郎遭到了免官的处分。泄密应受到更严厉的处分,唐律规定,泄露重大机密者处以绞刑,私拆书信杖六十至八十。
驿丁中,大部分是被迫服劳役的百姓,也有一部分是各种犯法的囚徒。这些人本来就倍受封建制度的压迫,罚配到边远地区充当驿户。唐朝中期以后,邮驿制度开始混乱,一些贪官污吏利用驿传任意克扣驿丁的口粮,使他们的生活更为艰苦。唐武宗时候,终于爆发了肃州(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地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驿丁的起义。这次起义为首者汜国忠、张忠都是亡命的囚犯。他们从肃州一直打到沙州,一路上得到各驿户的支持。政府得不到情报或得到的是假情报,仓皇不知所措,起义军却“张皇兵威”。因为平时他们都是快马快步,“千里奔腾,三宿而至”。唐政府损兵折将,给统治者很大震动。

⑷ 中国古代驿站的由来的故事

驿站源于秦汉时期军事上的驿骑,由专人骑马传递军事命令和其他重要信息,内地的驿骑设在当时主要交通机构"置"下,边境地区则设于"烽"和"燧"等军事机构下。西汉中期以后,出于对外战争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置"逐渐成为国家的主要交通机构,其安全、高效和快捷的驿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对驿骑的广泛使用使其独立发展成为驿站,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的军事交通机构,由此军事化的驿站管理体制和驿站法律制度也开始形成。在继承前代交通和驿站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唐代定型了中国古代驿站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所确立的驿站军事化管理体制和法制内容一直沿用到清末。
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何谓“邮”?何谓“驿”?据我国东 汉时学者许慎写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说:“邮”,字形■,“境上行书 舍。从邑垂,垂,边也”。学者们因此认为“邮”是指古时边陲地区传递书 信的机构。所谓“驿”,《说文》解释说:“驿,置骑也,从马,睾声”。 “驿”在古代即指传递官方文书的马、车。
自周秦以来,邮驿又各有不同的称呼。周代称“传”或“驲”〔rì日〕,

春秋战国称“遽[jù 巨]”或称“邮”称“置”。秦时统一叫“邮”,汉代 叫“驿”,魏晋时“邮”、“驿”并称,唐时又把“驿”叫做“馆”。宋时 则出现了新的名称“急递铺”,元又有“站赤”之称,明代又把元时的站统 称为“驿”,清时将“邮”、“驿”合二为一。现在习惯上把我国古代的邮 政,简称为“邮驿”,或称为“驿站”和“邮传”。

⑸ 邮驿的历史发展

在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
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
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14 世纪时,中亚地
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控
制着包括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广大地区。帖木儿帝国制订了严
格的邮驿制度,规定驿使每天必须走500 里路程,而且还赐与驿使一项特权,
行路中需要换马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只要驿使提出换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马和驿使交换,如果拒绝就有杀头之罪。在一段时期内
帖木儿的大军开疆拓土,屡战屡胜,与邮驿制度健全,信息灵通是分不开的。
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许传送私人信件。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出外经商的、
做工的以及战乱年代被迫出征的战士和远离家乡逃荒避难的人们,都需要和
家人亲友通信。特别是各地商人,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谈贸易、寄递帐单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于是民间传递信件的业务就应运而生了。大约在唐朝的
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
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挣的钱存入各地方官府驻
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
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
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
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
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
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
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
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
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
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
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
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
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
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
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
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
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
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
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
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
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
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
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1935
年停办。
只有解放了,邮政事业才真正获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
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今天,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
都能看到邮递使者为我们送信送报的身影,即使是最僻远的山

⑹ 邮驿的演变 驿驿站站被撤消的原因是什么

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

在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
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
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14 世纪时,中亚地
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控
制着包括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广大地区。帖木儿帝国制订了严
格的邮驿制度,规定驿使每天必须走500 里路程,而且还赐与驿使一项特权,
行路中需要换马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只要驿使提出换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马和驿使交换,如果拒绝就有杀头之罪。在一段时期内
帖木儿的大军开疆拓土,屡战屡胜,与邮驿制度健全,信息灵通是分不开的。
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许传送私人信件。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出外经商的、
做工的以及战乱年代被迫出征的战士和远离家乡逃荒避难的人们,都需要和
家人亲友通信。特别是各地商人,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谈贸易、寄递帐单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于是民间传递信件的业务就应运而生了。大约在唐朝的
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
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挣的钱存入各地方官府驻
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
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
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
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
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
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
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
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
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
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
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
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
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
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
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
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
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
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
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
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
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
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
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1935
年停办。
只有解放了,邮政事业才真正获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
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今天,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
都能看到邮递使者为我们送信送报的身影,即使是最僻远的山

⑺ 古代书信传之递典故

1.置邮而传命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齐国人)向老师请教怎样治国,孟子回答:“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其大意是,孔子说过,道德的流行,比设立邮驿传递公文的速度还要快。当今,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肯实行仁政,就像为百姓解了倒悬之苦,使百姓高兴。因此,效法古人行仁政,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现在,正当其时。置邮而传命,即设立邮驿来传递官方文书。这句话也说明,远在战国时代,我国即已有了邮驿,距今2400多年。
2.烽火报警
我国自周朝开始使用烽火报警。周朝各国在边境上设置边亭,配有亭长或亭尉管理。遇有敌人入侵,就击鼓或举烽。邻亭得到信息后,相继击鼓或举烽。如此接力相传,很短时间内就把战争信息传出百里、千里之外,直至国都。秦汉时代,烽火通信日臻完善,颇具规模:“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烽火台一般设在高爽空旷、便于瞭望而附近又有水源的地方。传递警报的信号有表、烟、苣火、积薪四种。表是用缯布做成的颜色鲜明的旗帜,遇有情况,将旗帜升在表杆上。烟是在高竿上安装一只小笼,需要时点燃它以示警。表和烟常常在白天并举,所以也叫“烽烟”。又因报警烧的常常是狼粪,因而又叫“狼烟”。夜晚的信号时苣火,特别紧急时将积薪点燃,让熊熊火光传递警报。烽火报警报的主要是军情,所以,烽火被作为战争的代名词。周幽王有“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呐喊,王昌龄则有“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的诗句。“百尺楼”指备置烽火的城楼,也称戍楼。
3.鸿雁传书
也称雁足系帛。故事源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晚年,汉与匈奴间在经历多年战争后,正在酝酿重归于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单于送还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同年,苏武奉武帝之命率副使张胜、随员常惠等百余人出使匈奴,除带去大量礼品外,还归还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时,意外发生了:汉降将、匈奴人卫律的部下虞常等策划,乘单于外出打猎的机会,射杀卫律,劫取单于的母亲归汉。由于虞常曾向张胜透过消息,及至虞常失败,单于下令扣留了苏武一行。
匈奴王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企图使苏武投降,都失败了。他们将苏武关在一地窖里,并断绝饮食。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才免于饿死。后来,匈奴人又把他流放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让他放牧一群公羊,说什么时候公羊下崽,就放苏武回国。
在人迹罕至的北海,苏武持节牧羊19载。饥寒交迫不说,期间母亲和一兄一弟相继死去,妻子改嫁,终不能动摇其志。汉昭帝初年,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朝遣使要求接回苏武,单于诈言苏武已死。常惠设法见到汉使,教他一法。第二天,汉使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皇帝射猎的宫苑)射下一只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现在北海。”单于大惊,不得不放苏武等9人随汉使一道归汉。
上述鸿雁传书的故事,是常惠虚拟出来的。但并非说鸿雁传书的事就绝对没有。据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元代初期的郝伯常就曾用自己驯养的鸿雁送过书信。
由于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人们常常以鸿音、雁札、雁书、飞鸿、鱼雁等来代表书信。
4.鲤鱼传书
书信又称鳞鸿、鱼书、鱼素、鱼函、双鱼、双鲤等。鱼与书信的关系,可追溯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里的双鲤不是真鱼,而是用木刻成的鱼。汉代以前,信封还没有出现。信件是夹在两块木板里面传递的。两块木板刻成鱼形,中间挖成凹形,信件放入,合在一起,用绳子捆好,在打结处糊上泥土,加盖印章,然后发出。
与此相联系的,是典故鱼腹丹书帛。说的是公元前209年,壮丁900人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因雨阻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于是爆发了大泽乡农民大起义。起义领袖陈胜、吴广为了“威众”,即让人信服,就找来一块帛,上述“陈胜王”3个字,装入鱼腹,偷偷放进渔人的鱼网中。待士卒买鱼烹食,得腹中书,大惊,以为天意。“陈胜王”四处传开。此事见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5.纸鸢飞空
纸鸢即风筝。说到风筝,自然想起曹雪芹《红楼梦》中,探春制作的风筝迷:“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造。它的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春秋时代,鲁班就曾削竹为鹊,精巧得能飞上天空,三天不落。战国时代,墨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会在天空飞翔。纸鸢飞空说的是风筝用于战争。据南朝无名氏《独异志》载:“侯景围困台城,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南北朝时代,梁武帝被河南王侯景叛兵围困在京城建业(今南京)内的台城,武帝之子简文用纸鸢飞空求救。
6.青鸟传书
相传西王母住在昆仑山附近的玉山,有3只青鸟为她觅取食物和传递信息。这3只青鸟长着红脑袋,黑眼睛,绿羽毛,招人喜爱。
有一天,汉武帝和群臣正在举行斋戒仪式,忽然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到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一美丽可爱的青鸟,甚为惊奇,问大臣东方朔:“这是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回答:“西方王母要来了,青鸟是来报信的。”过了一会儿,西王母果然由两只青鸟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慌忙迎接。从此以后,青鸟传信的传说便流传下来。后人也常以传信的使者为青鸟。唐代李商隐《无题》有云:“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五代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⑻ 中国古代的邮驿系统是怎样的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2004/answer/440370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邮驿,即驿站,传舍。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后汉书·袁安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巩《驾部制》:“舆马辇乘之奉,邮驿圉牧之治,中台要务,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滇池》诗:“降幡夕竖,逆骇纵横,林野涂脑,邮驿递颅。”
中国古代政府为了有效的传播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类信息,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
础上,建立了一整套邮驿系统,依靠这套邮驿系统,古代社会才能进行相对高效的信息传播。而古代邮驿源远流长,王朝兴盛,邮驿发达;王朝没落,邮驿必然衰落,历朝历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邮”、驿”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离为传递信息的人设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车马,同时也指以邮驿方式传递信息。
中国的邮驿何时出现,尚未有确证。见于史籍记载的邮驿制度和邮驿的正式名称始于周代。西周时邮驿系统已初具规模。诸侯国之间为了政治、军事活动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设置驿站,负责传递政府文书、运转货物、接待过往官员等。
一、先秦
根据记载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礼·地官·遗人》的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庐、路室、候馆均指接待宾客、旅人的馆舍。亦是邮驿的另一功能。委、积指饮食。)可见周代对邮驿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已经相当规范了。
到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建立起邮驿网,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设一馆驿。《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道德的传播速度之快,甚至比采用专用邮路,乘坐专用邮车,以传递君王的命令的速度还要快。从这里可以看出,邮驿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加迅速的传达政令。尤其在战国时期,邮驿形式更加多样,有了递、驿、徒 3 种形式:递用车,驿用马,徒为步传。
二、秦汉
秦王朝建立后,短短几年就建成了以“驰道”为干线的全国交通网。《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交通网络延伸的同时,邮驿系统也得到全面的扩展。
到了汉代,邮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邮亭驿站星罗棋布,《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载,西汉共有邮亭 2 3 所。到东汉,全国驿道总长已超过 32 0 0 0 公里。《史记·留侯世家》载,汉“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里指闾里,汉时每闾里间隔约 1 0 公里)。驿站的距离也有严格的规定,《续汉书·舆服志》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当时利用邮驿系统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传车一般日行百里,快则二三百里。马驿更快。尤其在传送紧急公文时,驿者挨站换马,速度大为提高。《汉书·赵充国传》载,金城副长安相 1 4 0 里,文书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约 40 0 余里。
汉时邮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国防上。边防一线的重要紧急文书,都是靠邮传递的。汉武帝时大将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马上通过邮传给武帝上书报告。后来桑弘羊要在西域轮台屯田,也准备通过邮驿来密切汉政府和西域的关系。东汉时我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汉政府在西北的邮驿十分发达,出现了“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华局面。当时,西方的罗马也正处于繁荣时期,那里也是邮驿畅通,沿途“列置邮亭”,所以当时诸国的商人和使者,可以从东汉边境通过邮驿一直驰骋到罗马首都。
整个汉代,政府从制度上保证了邮传的有效施行。在中央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关联的。比如,少府中的尚书令和符节令,便是专管政府公文收发和符节的分发与管理。大鸿胪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邮传,对邮传使者的凭证进行监察。和邮传关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卫尉,他的属下有一官员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征召来上书的民间贤士,所以又叫“公车上书”。后来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得名便由于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邮驿,负责邮驿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一般管理。
汉时,地方邮驿管理也比前代更为正规化。邮驿系统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他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据出土的汉代木简记载,汉代邮驿通信已有迅速、准确、安全的要求。随着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邮驿不可或缺地进入并维系着这个通道。丝路和驿站相互依存,丝路因驿站而增加活力,邮驿因丝路而通达至印度、中亚、波斯等国。马可•波罗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其游记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驿站的遗迹,从中可以看到驿站在丝路中的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
两汉与隋唐之间,是一个长期动荡不安的时代。混乱的局势对邮驿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战火纷飞之时,更需要迅速获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邮驿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显示出来。各国在征战之余,都挪出一部分财力人力进行邮驿的建设。
据载,为了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魏国研制出一种“追锋车”。《三国志集解》中解释说:“晋志曰,⋯⋯追锋之名,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阵之间,是为传乘。”这种传车奔走神速,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傅畅《晋诸公赞》载,“帝性急,请召欲速。秀等在内职,到得及时,以望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贲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辄奔驰而至。”
同时,邮驿的形式也进一步多样了。如三国时期的吴国由于地处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设置了水驿,更便利了信息的传播。
四、隋唐
隋唐之时,邮驿系统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邮驿网络。据《唐六典·尚书兵部》载,唐开元年间有陆驿1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者70余所。
陆驿大约 30里一设,边陲地区驿所间隔则长一些,而“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据交通繁忙程度,陆驿分为7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都亭驿配备驿马75匹,最低等级的六等驿则只有驿马8匹。
水驿也根据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个等级,第一等的水驿配驿船4只,第三等水驿只配驿船2只。
驿马日行300里,最快可达到日行500里,故唐诗有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如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六天之后,远在3000里之外的长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驿的速度则较慢。逆水时重船日行约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顺水时日行百里左右。
为了更快地传播紧急讯息,唐代还发展出一种“飞驿”。如据《唐会要·馆驿》载:“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辽,发定州。皇太子奏请飞驿递表起居。又请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兹始也。”
五、两宋
宋代邮驿的规模虽较唐有缩减,但宋对邮驿制度的革新,促进了邮驿制度的发展。
一直以来,邮驿在传递信息之外,还承担着提供食宿的任务。宋代为了提高文书传递的效率,在驿站之外另设递铺,专门供传播信息之用,驿站则只负责提供食宿。
据《梦溪笔谈》载,“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步递主要运送一般文书,日行200里,马递运送紧急文书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脚递运送紧急军文,日行400里,后又提高到500里。
急脚递中还有一种金牌急脚递,红漆金字,上书“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种文书每到一铺,铺卒需早早在铺前等候,交接后立刻赶往下一铺,并不入铺耽搁。《梦溪笔谈》描述了其传递的情况:“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受。”召回岳飞的十二道金牌,就是这种金牌急脚递。
南宋又增设了斥候铺和摆铺。斥候铺是把称作斥候的了望、侦察与文书传递结合起来的急递组织,通常设在边防要地。摆铺是为适应军事行动、加速紧急文报的传递而临时设置的一种急脚递,是斥候制度的一种补充。
据有关资料推算,北宋递铺约6000个,铺卒10万余人,南宋递铺约3500个,铺卒5万余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宋朝的邮驿系统也是十分完备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驿站是历代最盛的。驿站在蒙古语中称站赤。《元史•兵志》载:“站赤名,驿传之译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据各地不同环境状况而不同,有马、车、船、轿、牛、驴、狗等。
元朝的驿站总数虽和前朝差不多,但规模明显增大了许多。如唐、宋的驿站用马最多70余匹,而元朝的大驿站用马动辄上千匹。急递铺的设置则承前代,各铺距离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据《永乐大典》载,当时“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
七、明代
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开拓海上驿道并进一步延伸至非洲。
驿递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可以随便享用的。明初,对驿递接待人员的范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朝廷只给很少的军务和钦差人员发放使用驿递的证明信,允许他们持“官”牌或马牌使用公家的驿递。陆仲亨以侯爵之尊,因为违规使用了公家驿站的马匹,便被朱元璋罚往雁门捕盗。可见制度之严厉。
明朝中叶以后,驿递的管理开始出现混乱.以至于发展到没有使用驿递资格的官员,甚至其他人员,借用或购买证明信使用驿站的情况。地方官员们也乘机拿这个待遇来损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现了滥借滥赠的现象,导致驿递负担异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阳驿递每年接到的证明信大约是3000个,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万多个,造成了“法当入驿者,十无二三。法不当人驿者,十每八九”的严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邮驿依各地路程远近及冲要偏僻情况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各种邮驿。
《清会典》载,“凡置邮,曰驿、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铺,各量其途之冲僻而置焉”,驿、所(递运所)、铺(急递铺)均大体承前制,站、台、塘则是清代为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而特设的通信组织,名称因地域而不同,实质则都是以飞报军情为主,兼有侦察、巡逻、运输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邮驿经过前期的盛后,到嘉庶道光以后,呈现出种种的衰落景象:邮传速度慢、效率低,“文书任意延搁,至数起始遣一马夫送之。故往往有数百里内文书竟迟至十条日始到者。”
咸丰年间,一方面军情紧急,羽书频传,另一方面驿路梗塞,通信戋灵,大量军事文书被积压、损坏、私拆。严重影响文件的技用,难完成“置邮传命”的任务。破败的驿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县的河西驿清韧有驿夹152名,驿马33匹,到光绪朝只剩下驿夫30名,驿马24匹。
满意请采纳

⑼ 历史上的通讯方式

古代传递信息来的方法:
⒈用候鸟自,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⒉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⒊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⒋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狼烟等。
⒌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⑽ 古代邮局叫什么

1、古代邮局叫驿站,送信叫邮驿。
2、在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 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 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14 世纪时,中亚地 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控 制着包括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广大地区。贴本儿帝国制订了严 格的邮驿制度,规定驿使每天必须走500 里路程,而且还赐与驿使一项特权, 行路中需要换马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只要驿使提出换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马和驿使交换,如果柜绝就有杀头之罪。在一段时期内 帖木儿的大军开疆拓土,屡战屡胜,与邮驿制度健全,信息灵通是分不开的。
3、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许传送私人信件。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出外经商的、 做工的以及战乱年代被迫出征的战士和远离家乡逃荒避难的人们,都需要和 家人亲友通信。特别是各地商人,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谈贸易、寄递帐单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于是民间传递信件的业务就应运而生了。大约在唐朝的 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 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挣的钱存入各地方官府驻 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 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 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 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 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 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 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 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 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 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 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 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 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 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 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 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 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 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 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 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 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 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 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1935 年停办。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