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江挽挽知名度

江挽挽知名度

发布时间: 2021-02-12 22:43:53

Ⅰ 高渐离是一个比荆轲更高级的刺客,有情有义,为何知名度比荆轲较低

其实荆轲刺秦实际意义层面上并不是一次行动,他分为两次进行,而高渐离刺秦恰恰是荆轲刺秦行动的最后一搏,因为荆轲的行动被赋予了极大的光环,所以高渐离的行动就显得暗淡许多。具体表现如下:

1、易水白衣,燕赵悲歌

荆轲刺秦行动是国史上一次传奇刺杀行动,很多人参与其中,比如樊於期,刺秦献首;徐夫人刺秦,冶剑喂毒等等,而高渐离也因为是荆轲好友,也变成了这个团队的事实成员之一。伴随着荆轲,在易水之畔,被白衣相送,他们就成为那场燕赵悲歌故事的主配角。




可惜的是这次刺秦行动的续集也失败了。于此同时他的行动也被后人们归拢在“刺秦行动组”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逐渐被人当成刺秦,这朵烟火的尾光忘记了。

Ⅱ 历史上“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的例子

1、田单复国。

中国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借口替燕国平乱,派兵攻占蓟丘(北平附近),逼死了燕王哙。哙的儿子燕昭王即位,为了报仇雪耻,于是招贤养士,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联军攻伐齐国。

由于齐愍王骄傲残暴,失去人心,乐毅在短短的六个月内,竟然攻占了齐国七十几座城池。齐王不得已退守莒城,不久又被部将所杀,整个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地方。

眼看齐国就要灭亡了,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出现了一位反攻复国的英雄,他以这两座城池为根据地,善用各种谋略与战术,一举打败燕兵,光复了故土。

2、谢安淝水之战。

前秦符坚虎踞江北,连灭燕,凉,代三国,正是意气风发,八十万大军投鞭断流何其壮哉。正当此时,谢安一介文人,临危而不惧,只身节制北府,选贤用能,终于在淝水一战而破符坚八十万大军。打的一代雄主符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郭子仪率军勤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

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

大唐中兴之人,一手平定乱世,几度挽救危唐,更难得的是君臣之间相宜相德。正所谓功高盖主而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4、岳飞北伐。

两宋之间,国家暗弱。面对金人强大的军力,岳王爷横空出世力保大宋半壁江山,四次北伐,可惜奸臣当道,昏君误国。只可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5、于谦保卫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

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

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

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Ⅲ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出自何处

出处是:《文天祥千秋祭》,作者是卞毓芳。

全文精选: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

(3)江挽挽知名度扩展阅读: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Ⅳ 有人说卖“情怀”大火的江小白,如今已“走下神坛”,最后输给了谁

江小白也许从来没有上过神坛,也没有输给过任何人,但基于对葡萄酒市场的探索和实践,实践才是一个具体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蒋小白仍在挽救近危机的未来白酒市场,这就是延续传统白酒的生命力。


白酒行业有太多不诚实、负面的虚假新闻,如勾兑酒、塑化剂等。过去,葡萄酒是用谷物酿制的。只要你经过远处的酒厂或小酒厂,就能闻到酒沼的浓香。酒是谷物的精华。你喝你的身体,你的胃,你的肝,你的脾,你的肾,还有你的大脑。它们都是由对快速成功和即时利润的渴望引起的。蒋江小白在白酒行业中的地位和神话注定要崩溃。它是一个由创意和模式发展起来的品牌。它的产品是它固有的弱点。任何品牌和营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产品的竞争。大家都知道,蒋小白很难喝酒。因此,蒋小白退出神坛是必然的,但蒋小白根植于目标市场,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中国市场如此之大,不需要在行业中赢得第一名。

Ⅳ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什么意思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文天祥千秋祭
文天祥千秋祭

--------------------------------------------------------------------------------

作者:卞毓芳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于是,同年10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公元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内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九岁的赵显,堪称是元人手里那种不带引号的王牌。这位南宋的小恭帝,国隆的日子没有赶上,国破的日子似乎也不觉得太痛苦。同是亡国废帝,南唐后主李煜的依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怕他是既不识梦寻,也不懂悲怀。元人想到了杠杆原理,想着废物利用,比如,现在就让他以旧主子的身份,出面劝说文天祥归顺。古话说一物降一物,你文天祥不是最讲忠君吗!那么你看,这会儿是谁来了?

文天祥料到元人会有这一着。因此,思想上早作好了准备。他没等赵显走上会同馆的台阶,赶紧跨出门槛,来个先发制人。但见他抢前数步,挡住赵显,然后南向而跪,口呼“臣文天祥参见圣驾”,随即放声痛哭。小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闹懵了,傻乎乎地站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

天祥这一场大哭,本是策略,旨在让故恭帝无从开口。但他哭着哭着,想到今日幼主为人所制,竟不自知,而自己和千万忠臣义士浴血沙场,抵死搏战,还不就是为了保卫赵宋江山!一时心中涌上万般酸楚,不由动了真情,遂跪地不起,长哭不已,并且一迭声地泣呼:“圣驾请回!”

赵显这边慌了手脚,越听哭声心里越发毛,早把元人教给的言语,忘了个一干二净。少顷,又搁不住文天祥的一再催促,便乐得说声“拜拜”,转身回头,辚辚绝尘而去。

劝降招安活动并没有就此止步。这就要谈到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那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平心而论,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且说眼前,他就深知接管汉室,光凭蒙古人的力量,是不能畅达无阻的,须得借助汉人,实行“以汉治汉”才行。而在汉人中,最具号召力、影响力,因此也最能帮他巩固统治秩序的,当数文天祥无疑。所以,天祥愈是不屈,他就愈想招安。留梦炎、赵显两番碰壁,这一次,他就转派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上阵。

胜利者多的是淫威。此时不耍威风,更待何时!阿合马在一干僚臣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来到会同馆正厅,着人传文天祥。

一会,文天祥从容步出。他虽然衣单形瘦,眉宇举止仍不失大国之相的雍容。天祥站在厅内,以宋朝官礼向阿合马行一长揖,随后泰然入座。

阿合马眯缝着眼打量文天祥,恶声问:“姓文的,知道是谁在跟你讲话吗?”

天祥微微一笑:“听人说,来的是宰相。”

“既知我是宰相,为什么不下跪?!”

天祥扬得一扬眉:“我是南朝宰相,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彼此彼此,哪有下跪之理?”

“嘿嘿!你既是南朝宰相,又怎么到这儿来的呀!?”阿合马抖抖朝服,晃晃珠冠,戏谑地发出一阵嚎笑。

天祥面如闲云,待阿合马笑够了,笑不下去了,才盯住他的眼:

“老实告诉你,南朝要是早用我为宰相,你们一定打不到南方去,我们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阿合马先是被天祥盯出一阵寒颤,接着又被他的回答激得恼羞成怒,无奈辞拙,找不出话来反驳。试想,大草原的马背上摔打出来的将军,总共才读过几行书,论说理,哪里是江南士子的对手。何况他今天面临的又是彻底陌生的语言和行为系统!阿合马没了辙,只好抛出撒手锏:

“老子不跟你斗嘴皮。你要晓得,你的性命,可是捏在老子的掌心!”

这又显出了阿合马的浅陋。像文天祥这样的一代奇男,是杀头所能吓趴的吗?!岂不知“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文天祥固然无法预见,七百年后有个叫毛泽东的,把太史公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箴言,定音为人品人格的最高层次。不过,他在缧绁之中,倒是常拿了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天祥听罢阿合马的恫吓,果然昂首挺胸,一脸不屑:“要杀便杀,说什么捏在你的掌心不掌心!”

消息反馈给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开山始祖,眼见诱导不成,威逼也无效,但他仍不死心。这就见出了他的目力,一代政治家的战略巨眼,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饶有深意的现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忽必烈们心生一计,下令将文天祥铐上长枷,送入兵马司囚禁。

为了耗蚀文天祥的锐气,消磨他的精神,还规定不准带一仆一役,日常做饭、烧茶、洗衣,乃至打扫园林,都要他自己动手。

一月后,他们估计文天祥肯定经受不了这番折辱,想必已经回心转意,于是让丞相孛罗亲自出马,伺机渡文天祥投诚。

历史记载这一日天寒地冻,漫空飞雪。文天祥随狱卒来到枢密院,他看到孛罗之外,还有平章张弘范,另有院判、签院多人。天祥往厅堂中央一站,草草行了个长揖。通事(翻译)喝道:

“跪下!”

天祥略一摆手:“你们北人讲究下跪,我们南人讲究作揖。我是南人,自然只行南礼。”

孛罗听通事译完,气得乱髭倒竖。他吸取了阿合马的教训,决定先来个下马威。于是喝令将文天祥强行按跪。几名侍卫一拥而上,又拖又拽又按又压,强迫文天祥屈膝。奈何强按不是真跪,天祥仍奋力抬起头,双目射出凛凛的威光。

孛罗冷笑:“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呀?”

“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将相,因国破而遭杀身之祸的,哪一代没有?”天祥亢声说,“我今日忠于大宋王朝,沦为阶下囚,只求速死。”

孛罗追问:“就这些,再没别的了吗?”

天祥正色:“我是宋朝宰相,国破,论职务唯有一死,战败被俘,按法律也唯有一死,还有什么其它可讲的!”

“你说天下事有兴有废,我问你,从盘古到咱今天,一共有过多少帝王呀?”孛罗摇晃脑瓜,摆出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

“莫名其妙!”天祥露出无限蔑视,“一部煌煌十七史,你让我从哪里说起呀?我今天又不是来赴博学宏词科,哪有工夫陪你闲扯!”

孛罗这才想到有点文不对题。但他是丞相,且负有劝降重任,所以不得不强自镇定。随后又挖空心思,多方诘难,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文天祥的自尊,以便乘隙诱归。也真是,整个江山都已姓元不姓宋了,你一个文天祥,还倔强个什么?这当口,只要文天祥的膝盖稍微那么一弯,立马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奈何,奈何他的膝盖天生就不会向敌人弯曲。“亦知戛戛楚囚难,无奈天生一寸丹!”“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文天祥打定主意就是誓死不降。孛罗忍受不了这种刺激,终于又归于了阿合马一路。他站起身,一掌扫落案上的杯盏,歇斯底里地狂吼:

“文天祥!你一味想死,我偏不叫你就死!我要囚禁你,让你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天祥哈哈一笑,从留梦炎到赵显到阿合马到孛罗,已足以让他看出元朝统治者的黔驴技穷。他仰得一仰头,运气丹田,声震屋瓦:

“文某取义而死,死且不惧,你囚禁又能把我怎样?”



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

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七百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七百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说到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鬼神的诗篇。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稍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这方面,中国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就不举了。国外太大,姑且画一个小圈子,限定在文天祥同一时代。我想到意大利的世界级诗人但丁,他那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神曲》,便是在流亡生活里苦难的阶段孕育。圈子还可以再画小,比如威尼斯旅行家,仅仅早文天祥四年到达燕京的马可·波罗,日后也是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口述他那部蜚声世界的游记。本文前面提到的太史公司马迁和南唐后主李煜,亦无例外,他二人分别是在刑余和亡国之后,才写下可歌可泣的力作。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在他传世的诗文中,最为撼人心魄的,我认为有两篇。其一,就是前文提到的《过零丁洋》;其二,则在囚禁中写下的《正气歌》。

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构思了。让我们把镜头摇到公元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那天,牢房里苦热难耐,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洒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文天祥驻笔片刻,凝神思索。他想到自幼熟读的前朝英烈:春秋的齐太史、晋董狐,战国的张良,汉代的苏武,三国的严颜、管宁、诸葛亮,晋代的嵇绍、祖逖,唐代的张巡、颜杲卿、段秀实,他觉得天地间的天气正是充塞、洋溢在这十二位先贤的身上,并由他们的行为而光照日月。历史千百次地昭示,千百次啊;一旦两种健康、健全的人格走碰头,就好比两股涌浪,在大洋上相激,又好比两颗基本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相撞,谁又能精确估出它所蕴藏的能量!又一道闪电在空中划过,瞬间将土牢照得如同白昼,文天祥秉笔书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一串霹雳在天空炸响,风吹得灯光不住摇曳,文天祥的身影被投射到墙壁上,幻化成各种高大的形状,他继续俯身狂书: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室外,突至的雨点开始鞭抽大地。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

啊啊,古今的无穷雄文宝典,在这儿都要黯然失色。这不是寻常诗文,这是中华民族的慷慨呼啸。民族精魂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常常要推出一些人来为社会立言。有时它是借屈原之口朗吟“哀民生之多艰”,有时它是借霍去病之口朗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大放光彩;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脊梁愈挺。至此,文天祥是可以“求仁得仁”、从容捐躯的了,他已完成在尘世的使命,即将跨入辉煌的天国。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写完最后四句,文天祥掷笔长啸。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

《大地》杂志〔1997年第04期〕

Ⅵ 李白为何投江自杀

关于李白的死因目前还是个谜。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醉死,回其二是病死,其三答是溺死。
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Ⅶ 魔道祖师中谁让江澄和魏无羡都“害怕”

我感觉魔道祖师动画第二季已经更新到第四集了,魏无羡与蓝忘机的追查之旅还在继续,本集主要是魏无羡与金凌一些纠葛,不过与原著不同,期间穿插了很多魏无羡的回忆,接下来让馒头君简单给大家分析下动画版与原著有哪些不同之处吧。


本集大致以穿插回忆为主,到江澄确定魏无羡身份时戛然而止,那么江澄到底是如何确定眼前的人就是魏无羡呢?馒头君推断大概是凭借魏无羡十分惧怕仙子的表现看出来的,毕竟江澄与他一同长大,虽然紫电无法证明魏无羡夺舍重生,但魏无羡怕狗的特点就能让他确定。看来失去蓝忘机袒护的魏无羡这次凶多吉少啦,想必下一集会是江澄与魏无羡回忆杀,到现在为止两个人的感情让人十分揪心。

Ⅷ 翻译古文,高手进

陈晓来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自人们把他看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到了他驻守荆南回到家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冯氏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处在重要位置,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客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为国家尽力,而今你不用心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意愿吗?”。他的母亲用棍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8)江挽挽知名度扩展阅读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景德三年(1006年),陈尧咨当了考进士的考官。陈尧咨因帮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而获罪贬官。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皇上又派陈尧咨参加阅进士考试的试卷。天禧三年,有人揭发钱惟寅对官员的考核不公正,皇上命陈尧咨参与审查钱惟寅的考核情况。

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倍受世人称颂。

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Ⅸ 谁能给我好好解释下《江南今何在》这首歌词,据

江南和今何在都是作家。江南以《此间的少年》成名,今何在以《悟空传》成名。都是九州世界的创始者“七天神”之一。后来因财务问题,江南与九州其他人决裂。楼主可以搜一下“九州财务门事件”。

网络上有一首名为《江南今何在》的歌,是网友怀念他们合作写九州、调侃的歌。

歌词:
江南今何在

日文原曲:千年の虹
日文原唱:Alan
中文填词:小红低唱

伴奏消音:杂草豆
后期缩混:芷芝蒻棘
背景和声:千夜琉璃

CAST
今何在 演唱:千夜琉璃
念白:红枫映雪
江南 演唱:大宇粉丝
念白:谶纬
夏 念白:大宇粉丝

今:非逼我往事重提。我骂江南,他自己是不敢说话的。
江:谁不敢说话?我在呢,大哥。

今:三年之后又三年 而今相对却无言
沉吟回首 看尽千帆
海天之间 不再江南

江:重见之际风雨来 旧事新提起嫌猜
往昔已满目尘埃
七天神散尽而今何在

今:江南兄 词理穷 (江:自重)
而今霸业成空
曾屠龙 (血红)
破浪风 (何所踪)
谈何英雄 (引弓)

(今:昔) 江:少年时平生意
(早已) 遗落岁月空隙
重心机 (何时起)
不由己 (争意气)
何处寻觅 (记忆)

江:无非悲喜
今:悔当年相邀

江:清韵一见即知交 若星汉天空缥缈
心怀九州同奋笔 自有天籁不吹箫
今:水性杨花江南调 风月过后是寂寥
尤记帝都相别时 殷殷相托说年少

夏:那时候柳文扬还活着,大角还没结婚,世界上还没有一本关于九州的杂志,而那些男人,他们还彼此相爱。

江:羽烈南淮十二刀
今:黑羽一朝凌云霄
江:铁甲依然 魂梦缭绕
今:鹤雪击天 眼神骄傲

今:旧嫌隙 起何处 (江:恍惚)
掩古卷 冲冠怒
忍回顾 (当初)
流年度 (留不住)
几番寒暑 (结束)
(误) 江:六年情 终陌路
(顽固) 平生绝不认输
艰难处 (曾托付)
不愿诉 (付尘土)
寂寞箫鼓 (记录)
终归相负

合:起何时相争

今:耳边犹萦戏语声 北上少年常入梦
陌上花开定归期 含笑惊醒已三更
江:胸怀万里志鲲鹏
独上京城 将水起风生
踌躇满志许富贵 无言相告走麦城

江:你真的恨我呀,我早该明白!
今:是你先恨我的!
江:我不比你啊,我说不上宽容,但我容易忘,容易失去斗志,而你一直有。
今:是啊,你容易忘事。你三年前对九州说过些什么你记得么?要我提醒么?

江:斜阳下何处挽歌 残灯旁谁人寂寞
铁甲低吟无人和 风吹浅唱过阡陌
今:笑谈戎马江山策 自诩尘世风流客
盛世散时凄凉色 英雄无以载轩墨

合:终冷眼看破

今:泾渭何分清与浊 争执难见对与错
旧日江南无处觅 纵得高下又如何
江:人生从此无交错
往事已过 留待谁传说
昔时九州今何在 江山此夜任寥落

合:斜阳下何处挽歌 残灯旁谁人寂寞
铁甲低吟无人和 风吹浅唱过阡陌
笑谈戎马江山策 自诩尘世风流客
盛世散时凄凉色 英雄无以载轩墨

江:我会一直写下去……这是我生命中不多的意义之一。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