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日本著名锻刀

日本著名锻刀

发布时间: 2021-02-12 02:11:15

① 能否介绍一下日本古代著名的刀比如菊一什么的

1.名物大典太光世:刃长66.1CM,刀的弯度大,外形很有气魄。平安后期筑后国刀匠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
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找遍所有相关资料都是一句话“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从刀的名字上分析,“数珠丸”表示和尚用的刀就像平常挂在脖子上的念珠一样,类似中国的戒刀。至于“恒次”就不好分析了,日本刀的名字很乱套,有正式名称,有别号,刀工的名字,执刀者的名字,甚至不少名刀都是因为被杀者而知名。日莲上人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最后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也是一位最富於战斗精神的宗教实践者,创有日莲宗。

3.童子切安纲:太刀,刀身长80厘米,形状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锷2.9厘米,刀尖1.9厘米。由伯耆国的刀匠安纲打造。源赖光用此刀斩杀大江山中名叫酒吞童子的鬼神之后,由此而得此名。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4.三日月宗近:相传是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的刀。沿刀纹排列有半月形模样花纹,因此而得此名。关于此刀的其它事迹也如“数珠丸恒次”一般,相关资料皆语焉不详。

5.鬼丸国纲:锻冶匠国纲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相传镰仓幕府的第一个将军北条时政在梦中以此刀砍下鬼首而得名“鬼丸”,成了北条家的传家宝。北条家灭亡后,被新田义贞和足利将军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当时的当权者所拥有,且被他们视为天下的名刀,明治时代被天皇收藏,流传至今。

◆ 传说中的灵剑
1.天业云剑:此剑就是超级闻名的草剃剑。剑身通体白色,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此剑和八尺琼曲玉、八尺镜并为日本三宝。传说为须佐之男杀死八岐大蛇时,从大蛇尾巴内发现的神剑,就连日本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又因为这柄剑能自己出鞘砍草,所以得到“草雉剑”的别名。据说天业云剑有实物,但在源平合战时,安德天皇溺水身亡,天从云剑随之沉入海底。

2.十握剑:相传是日本创世神依邪那崎的配剑,据说得名的原因是剑身有十拳长。须佐之男用来斩断八岐大蛇的就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在《日本书记》中还有另一个称呼是天蝇斫斩,起因是苍蝇飞到剑刃会被剑气所伤的传言。这柄剑在砍碎八岐大蛇时与天从云剑相击而损毁。

3.布都御魂:是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源平盛衰记》中叫做布流剑。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确认了这把传说灵剑的存在,此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着。但是,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刃的长度达到七尺四寸(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厘米。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

4.鬼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原名髭切,与另一把名刀膝切配为一对。据说手持两刀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面门,一刀攻击膝盖,因而得名。后来两把刀传到源赖光手里,他将其中的髭切交给渡边纲。传说渡边纲用髭切在五条渡口切下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因此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后来木曾义仲又用鬼切在户隐山杀鬼。再后来此刀又传到源赖朝手中,成为日本当权者才能使用的宝刀

5.蜘蛛切: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以后,得了疟疾而躺在病床上,用膝切斩杀了趁他得病而化身为妖僧法师,前来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斩杀蜘蛛精的膝切就又有了“蜘蛛切”这一别称。

6.七支刀:又名六叉之剑,石上神宫的重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刀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刃身稍薄。作为武器来说,基本没有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不仅如此,在剑柄上也没有装固定用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此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7.村雨丸:又是一件游戏玩家皆知的武器,此刀拔出杀人的时候,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露水。斩杀人以后,从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村正妖刀与正宗

1.村正:也是在游戏玩家中超级闻名的刀。“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桑名的一群著名锻刀工匠。前后一共有三代村正,每代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以初代村正最为有名,初代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的继承者也是非常优秀的锻造匠。他们的作品上都有华丽的花纹装饰,而且都锋利无比。村正属于美浓伝。这一派的显著特点是铸成的刀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直到江户时期才有了“邪剑”、“妖刀”的称号。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用千子村正一刀劈了——从右肩一直劈到左腹,肚破肠流,死状极惨

(爽!!)。接着,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被近臣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疑心和武田家勾通而切腹自杀,用的又是村正!再后来,关原合战中轮到德川家康自己被村正的枪斩伤了手指。所以,家康对村正极其痛恨,斥之为“不吉”的象征,下令废止村正,不许使用,持刀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被处极刑。

德川家康禁刀后,妖刀的说法就泛化了,几乎所有村正都称为妖刀。但是当时有不少武士感叹于村正的锋利,不忍心将自己的爱刀损毁,就将势州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或者正宏,也或将村正的名字消去,继续佩带使用。这也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正宗的作品带有村正特征的原因。幕府对村正的反应也使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与德川家根本没有关系的村正怪谈也越来越多,以村正为恶源的事件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的书籍记录。德川幕府末期,“妖刀村正”在倒幕派人士中人气极高,不少长州倒幕派人士都把自己的配刀刻上村正的刀铭,以示坚决倒幕,也有取个吉利之意,希望自己亲手斩了幕府将军。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此刀在刀身上刻有龙,插入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莲华经”文字,由此可以推断村正和日莲宗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在永正十年(1513)锻造的刀,应该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势州村正:打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匠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
刀铭:村正

2.正宗:正宗属于相州伝。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正宗所做之刀传世不多,其中以“皆烧”刃文者更为稀少,刀刃地基纹属于“米糠肌”,即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正宗地基纹形式至今无人能仿,这也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而且德川家康禁刀后,不少武士又将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所以现在传世的正宗有一些实际上是村正。这两派的名刀传至现代都属于****国宝级的东东,极其稀有,正品几乎不传于世。尤其是幕末又有不少伪作,更是不好鉴别。

观世正宗:打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匠五郎入道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后来三成将之赠送给结城秀康,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浸满了鲜血的砍人刀

1.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16瓣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匠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号称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为“菊一文字”。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2.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匠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所有,明治政府处斩近藤勇时用的也是此刀
刀铭:长曾袮虎彻入道兴里

3.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匠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闘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话被称为密宗九字印,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手印,形状奇特。原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刀铭:和泉守兼定

4.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匠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

5.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匠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
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6.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匠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
刀铭:肥前国忠吉

7.长船:太刀,刃长73.63CM。又称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匠备前长船长光的作品。长船派视光忠为鼻祖,在长船一带很兴盛,南北朝、室町时代最为繁荣。此刀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
刀铭:长船

8.备前长船长光:野太刀,又称物干焯,刃长三尺二寸(约98.45CM),刀柄奇长,名刀匠备前长船长光锻造,为剑豪佐佐木小次郎所有。因刀整体太长(三尺九寸),所以无法挎在腰间,所以只好背负在肩上。此刀作为一对一战斗的剑客使用来说,则是十分少见的特例。
刀铭:备前长光

9.备前长船兼光:太刀,其长度超过三尺,豪华壮丽。是由备前长船派的刀匠兼光打造的。
刀铭:备前兼光

10.长船小太刀:小太刀,是备前长船派打造出的短刀。
刀铭:长船

11.影秀:太刀,是伊达政宗所喜欢用的刀。在朝鲜壬辰战争中将对方武将甚至连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称其『斩鞍』。此刀与我天朝有深仇大恨!
刀铭:影秀

12.雷切:刀,名将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称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爱用的宝刀也被称为雷切。传说道立花雪曾用其斩杀雷神。
刀铭:雷切

13.国光:短刀,刀身笔直而没有弯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国光打造的,国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织田信长手下的大将蒲生氏乡蒲生氏乡喜用此刀。
刀铭:国光

14.红雪左文字:短刀,相模国刀匠左文字所作,仅有一点弯度,装饰华丽。是猴关白丰臣秀吉的爱刀。
刀铭:红雪左文字

15.小龙景光:太刀,备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时期武将楠正茂的佩刀,因为剑身上有细小的龙形浮雕,因此得名。
刀铭:小龙景光

16.天国:太刀,平安时代起就流传于世的名剑,平氏讨伐藤原纯友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是平氏家传宝刀,以的双刃形状闻名,刀的弯度大,双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状怪异。
刀铭:天国

17.戒杖刀:野太刀,刀身笔直,备前刀匠国宗所作。上杉谦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长的自然原木制成,因此得名,后来成为了上杉家代代相传的佩刀。
刀铭:(无铭)

18.贞宗:刀,是由相模国的刀匠贞宗打造的。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冈崎五郎正宗的义子,且完全继承了其制造风格。
刀铭:(无铭)

19.吉光骨食: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献至足利将军,后来又经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后又被献给丰臣秀吉。
刀铭:吉光骨食

20.压切:刀,是织田信长所喜欢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连同架子一起被织田信长用此刀给砍了,由此而得其名。
刀铭:压切

21.真恒:太刀,由备前国的刀匠真恒打造。后来,此刀被将军德川秀忠供奉于久能山东照宫。
刀铭:真恒

22.定利:太刀,是由山城国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优美。
刀铭:定利

23.福冈一文字:太刀,此刀锋刃由宽渐狭,上有波纹,略带弯弧,由一文字派的名刀匠镰仓一文字助真打造。以前以菊一文字闻名的有则宗。
刀铭:福冈一文字助真

24.吉冈一文字:太刀,由备前国的一文字派中的吉冈一文字派的刀匠吉房打造。
刀铭:吉冈一文字吉房

25.半太刀古胁差:总长66公分,刃长44公分,板目肌理锻纹,互之目刃纹,外装典雅华丽,刀姿弯弧较大,刀鞘附有鱼子地镏金花卉小柄。
刀铭:国友

日本刀的发展从年代来看,可分5代:
1. 上古刀,经过中国唐朝学到高超的锻打技术,从公元238年~707年,这个时期的刀都是直的。现在日本奈良市某座古寺里仍然供奉着一把那个时代的名刃,从内到外与唐大刀无异。
2.古刀期,是从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南北朝到室町时代所造的刀,大约公元806年~1595年。这时候的日本刀在工艺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刀开始弯了,跟我们现在所见的日本刀已没两样了。村正和正宗都是那时候的作品,因此算作古刀。
3.新刀期,1596年~1803年即庆长元年至享和三年,中间经历日本历史上最多传说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名刀倍出的年代。 著名的近藤勇(新撰组组长)所佩爱刀“虎彻”的作者正是新刀第一名家:长曾弥虎彻。
4.新新刀,江户、幕末时期,1803~1876年,正好结束于明治9年的禁刀令。这一时期正是电影里武士、浪人别着刀子到处溜达,动辄拔刀就砍的年代,没有战争乱世,刀剑追求像古刀的实用风格,最有名的刀往往都是饮满鲜血,甚至是自己主人的血,剖腹的人极多... (也便宜了介错的人:平白又多斩一个~ )
5.从明治9年到今天所锻造的刀剑均称为现代刀,包括抗战时期罪行累累的军刀... 至日本战败,盟军大规模收缴日全国刀剑,以期彻底瓦解武士道精神,许多历代名刀因而流入欧美。1948年由民间发起日本刀保护运动,重扬传统锻造工艺,也奠定了现代将日本刀列入美术刀剑的做法。于1953年制订做刀许可制度,日本刀作为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终于度过磨难再度得到发展。

再从外形和功能来看,日本刀可分为:
1.太刀,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以下。除了较长和弯之外,另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太刀刀装非常华丽,携带时是刀刃方向朝下悬挂于腰上,而不是像打刀那样刀刃朝上插在腰间。太刀的刀柄和刀身都比较长,利于发挥砍劈的威力,是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和平时期则在重要场合由大名或功勋武将佩戴,所以刀装相当华贵。而普通武士是不够身份拥有太刀的。在古刀期由于战乱频繁,因此造刀大多数都是太刀。
下面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天下五剑之一“鬼丸国纲”,镰仓幕府掌权将军北条家历代传刀,又被后来的各任当权者占有,从明治时代开始被天皇家收藏。

2.打刀,日本直称“刀”,大家心目中的日本刀形象大部分是来源于打刀。主要为武士日常佩带使用(浪人也是失去主子的武士),刀身长也在2尺到3尺之间,大部分在2尺5寸以下。外形与太刀相差不大,刀型弯曲度没那么大,且刀装不追求华丽。打刀比太刀多出两样东西插在刀鞘口两侧:“小柄”与“笄”。小柄就是一把装在6寸长刀鞘里的小刀,平时用来削削水果啦割个线头啥的...
至于“笄”,就有点BT了。先上张照片大家猜猜它是干嘛的~~ (这张照片找的我快吐血... )

日本古代官府曾经多次发布命令,对携带刀剑的长度做出限制,于是有很多太刀被改短,换上打刀装而变成打刀,这也是很多打刀具有太刀特征的原因。单就分类而言,从太刀与打刀的放置、携带上就可以轻易区分出来。打刀必须刃朝上横置于架子,携带则也是刃朝上。这个并非死拘泥于形式,而是有实战讲究的,因为这样最容易拔出刀进行斩击,从开始拔刀到斩出都是在加速中,更利于达成最佳的斩击效果。日本也因此产生了将拔刀与攻击一体化的拔刀术,后来更在此之上发展出居合术,一对一突然动手时有惊人的攻击效果。

除了太刀和打刀之外,日本刀还有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刀型:
3.协差,也叫“脇指”。外形长的跟打刀差不多,刀长在1-2尺间。电影里武士们腰间都是插两把刀的,其中一把就是脇指。这个东西偶尔会用于近身自卫,但它最主要的用途是: 剖腹。
呵呵,日本人会专门带把刀用来自杀,皆因剖腹是武士道精神的重要环节,简而言之:赖活不如好死~~
类似于将太刀改为打刀,很多协差也是由长刀改成。德川幕府中后期那么多剖腹的,协差可是立了不少功劳,中间也有赫赫有名的“人斩”之刀呢!前面说到的那位风云人物近藤勇,就是被他自己的爱刀“虎彻”斩首的。
看看只饮自己主人鲜血的协差到底啥样:

4.短刀。有人说日本武士是用短刀剖腹的,其实只有日本妇女才是用短刀自杀(刺咽喉)。一般阶级的武士是不够资格佩短刀的,只有大名或一些功勋武将才能佩短刀,主要用于日常防身。当然偶尔也会有人用短刀自杀,但那是不够正式的。由于贵族和高层武士才能佩带短刀,所以短刀也远比协差更注重装饰,刀装上的工笔彩绘、镶嵌宝石等等不一而足,刀条往往也是由名家锻造。下面这把“红雪左文字”就是“猴子”丰臣秀吉所佩爱刀。

5.忍者刀。与一般人的想像大相径庭,忍者刀可以说是又丑又不起眼。它是直刀,基本无锋刃,只能拿来刺。加长加固了刀柄,柄上有拴长绳,可以靠在墙角踩着它翻墙头(一拉绳子就收回来),也可以躲在水里用刀鞘当呼吸管... 在日本刀收藏中基本是不包括忍者刀的,但它也是日本刀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传奇故事和漫画中的常见道具。

6. 毛拔型太刀、大太刀、野太刀、小太刀,这些相对比较少见的刀剑,这里也提一下吧。
毛拔型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刀柄与刀身一体化的刀剑,刀柄上有雕刻。而刀鞘上粘了很多兽毛,看起来就像个扫把~~ 后来就逐渐退化到神庙里去了。
大太刀又叫野太刀,太刀长过3尺都算这些,它是战争的产物,取其在马上挥舞的优势,又可作为武士们炫耀腕力与豪迈的资本,结果越玩越长。战国著名剑客佐佐木小次郎用的"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大太刀,可他的对手宫本武藏更夸张,用了把4尺2寸的木刀斩了他而扬名史册。 战国时出现过许多超过5尺长的大太刀,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另外,现今尚存的最长野太刀,全长7尺4寸2分(约225cm),现存于新屿县弥彦神社中,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小日本个头不大却爱耍巨人的道具,要是一刀下去没劈着,那不就是要等死了么,赫赫~~
小太刀是刀身2尺以下的太刀,历史上曾经有人专用这种小太刀砍人,估计是想印证那句中国古话“一寸短一寸险”... 而那位宫本武藏所创的“二天一流”,则是用一把大太刀和一把小太刀配合在实战中致敌取胜,在日本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再顺便扯一扯日本其他的两种长兵器,枪与剃刀
在战争中所用的枪主要就是这种:

枪头长度不一,截面扁平或3角,有锋利的刃,平时有套罩住枪头以起保护作用。漫画《花之庆次》里那位风流不羁的游侠(浪人)前田庆次,就是以使一杆朱枪而闻名。 另一位漫画中的著名人物本多平八郎忠胜的爱枪“蜻蛉切”则更加有名,传说枪完成时,有蜻蜓飞来停足于枪刃,却无法站稳而被锋利的刃口切称两半,故此得名... 传说而已,看看就好了。
另一种枪:十字枪

宝藏院大和尚创的新月十字枪没找到图片,有机会补上吧,不过那已经不属于战争兵器了。

剃刀就是两头加长的刀,类似于中国宋代的朴刀,主要用于实战中。
再加上《The Last Samurai》中的那种长弓和稀少的弩,日本的冷兵器基本就是这些了。要是中国的兵器估计我得写到吐血为止,可惜神州利器今已无处可觅......

新刀第一名家:长曾弥虎彻的作品

现在只要说到长曾弥虎彻,就不得不提一下近藤勇,他是历史上虎彻的拥有者中最有名的一位了。其实近藤勇的虎彻其实是把西贝货~~ 咔咔,没想到吧? 长曾弥虎彻原是位甲胄师,40岁上才开始改行打刀,他在世的时候订刀的大名们就要排长队了,动辄以天价交易,近藤勇当年还没发迹的时候是没可能买得起的,所以就被刀具店老板骗了一道。不过他成名之后还专门去那家店感谢老板卖给他一把够锋利的虎彻呢。

战刀

忍刀

铭刀

龙刀

太刀

皇刀

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2

长曾弥虎彻3

短刀



大马士革钢

关于村正妖刀的由来:
初代村正和他的传人都是居于伊势的刀匠,作品都拥有华丽的刃纹,同时又锋锐无比。一直到战国时代,传世村正的数量都还比较多,被相当多的武士携带作战。而“妖刀”的传闻,则开始于德川家康。 这家伙的祖父、父亲,都是被身边的家臣所斩杀,所用刀居然都是“村正”;而令家康最受打击的,是他出色的嫡子信康,因被织田信长怀疑通敌而下令切腹。信康倒是从容切了下去,但原本担任“介错”(斩首者)的服部半藏却哭倒在地动不了手,另一家臣不忍信康继续受痛苦折磨,跳出来拔刀将信康的头斩下。到回去向德川家康复命的时候,家康突然问了一句“介错用的什么刀”,答曰“势州村正”,家康脸色大变... 到后来关原合战时,家康的手指竟然又被村正的枪所斩伤。于是这老小子平定天下之后,立刻宣布村正是妖刀,下令毁损所有村正刀、枪,藏匿村正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处于极刑...

有些武士不忍爱刀被毁,于是将“村正”刀铭磨去,或改为另一把号称“王道”的名刃刀铭:“正宗”。在整个德川幕府时期,村正被传为德川将军家的克星,各种诡异的“妖刀”传说也层出不穷... 到了幕末时期,不少倒幕派武士将自己的佩刀刻上“村正”的刀铭,希望借此讨个好彩头,来斩下幕府将军的脑袋,一时各种“伪村正”泛滥,连许多“正宗”都遭了殃~~ 到明治天皇实行“禁刀令”,武士刀从此失去了实战价值,而基本沦为艺术品,历经坎坷的“村正”也随着不断流传的妖刀传说,身价水涨船高。

以“村正”为刀铭的刀工大约有3、4个,这一把是二代村正的作品,而所有的“村正妖刀”中最出名的是初代作的“千子村正”和三代的“妙法莲华经”(又称妙法村正)。目前真正的“村正”刀在日本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价值动辄千万以上。村正中最著名的“妙法莲华经”,我只找到它的拓片,不知道是不是给近藤静也弄去了~~~

日本刀的制造技术最初源自中国,最早的日本刀跟唐刀是完全一样的。但中国自宋之后轻视武功,以科举选仕,以文制武,民间尚武精神日益衰退,至今剩下的精华有多少,各人心里应该都有点数。而日本在中国的锻刀工艺基础上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在复合折叠锻打和热处理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弯曲的刀型自一千二百年前出现至今基本没有改变,而品质日趋完善。至明治9年颁布禁刀令,武士刀逐渐沦为工艺品后,锻刀技术仍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进步和发扬,甚至举行全国性的刀匠作品选拔赛来发掘优异,褒扬传统。 至今在日本做传统武士刀的刀匠,是要在政府注册的,由政府提供锻冶原料,依传统方式打造,每月限造长刀两把,以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产品,伤害传统技艺。反观铸剑圣地龙泉,数千刀工里,真正懂得传统锻造技艺的又有几人? 绝大部分都是在倒腾半成品的钢条,做做冠以各种美名的“湛卢剑”、“村正刀”...

若要削断枪管,限定日本刀的前提下,关键是看用刀的人。传统打造的真正日本刀,刃口硬度在HRC60以上,刀身韧度又极好,在斩道高手的手里,应该能断枪管,只是不见得一定能“毫发无伤”。其实斩钢管之类,最合适的是无锋重剑,日本刀最出色的性能是体现在斩切人体上。。。 以至现在的居合道与拔刀术中非常重要的“试斩”,即是以8张草席紧紧卷扎于直径约5cm的毛竹竿上,草席需泡水一夜,以此模拟人体肌肉骨骼的状态,试斩者干净利落地一刀切过,草席毛竹应声而落,切口无丝毫毛边。不过这种“死刑刀法”为剑道与古流居合练习者所不取,此乃题外话...

杀死比尔里的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和夸张的,试问谁能公然带武士刀上飞机而且竖在自己座位旁? 何况里面的都是现代刀,村正则是一把古刀。还有那位大师叫什么不好偏要叫服部半藏... 要是叫XX代村正说不定还可以寒一下~~
日本刀的锻造:
前面说过日本刀属于复合折叠锻打,它的最基本

② 日本有哪些名刀,历史上存在的,神话中的(越多越好)

天下五剑日本国宝。在SFC游戏《幕末降临传ONI》中出现过,游戏中的名字分别叫大典太、数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1.名物大典太光世:刃长66.1CM,刀的弯度大,外形很有气魄。平安后期筑后国刀匠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

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找遍所有相关资料都是一句话“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从刀的名字上分析,“数珠丸”表示和尚用的刀就像平常挂在脖子上的念珠一样,类似中国的戒刀。至于“恒次”就不好分析了,日本刀的名字很乱套,有正式名称,有别号,刀工的名字,执刀者的名字,甚至不少名刀都是因为被杀者而知名。日莲上人是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最后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也是一位最富於战斗精神的宗教实践者,创有日莲宗。

3.童子切安纲:太刀,刀身长80厘米,形状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锷2.9厘米,刀尖1.9厘米。由伯耆国的刀匠安纲打造。源赖光用此刀斩杀大江山中名叫酒吞童子的鬼神之后,由此而得此名。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4.三日月宗近:相传是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的刀。沿刀纹排列有半月形模样花纹,因此而得此名。关于此刀的其它事迹也如“数珠丸恒次”一般,相关资料皆语焉不详。

5.鬼丸国纲:锻冶匠国纲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相传镰仓幕府的第一个将军北条时政在梦中以此刀砍下鬼首而得名“鬼丸”,成了北条家的传家宝。北条家灭亡后,被新田义贞和足利将军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当时的当权者所拥有,且被他们视为天下的名刀,明治时代被天皇收藏,流传至今。

另说:

鬼丸神话源于酒吞童子传说。

在平安时代中期,在大江山有个叫做酒吞童子的鬼带领着一群鬼居住在那里。吃人肉的酒吞童子令人害怕,这样的事情也传到了都城中。这时,池田中纳言的女儿失踪了。阴阳师占卜的结果是被大江山的鬼捉去了。

对事态发展十分忧虑的一条天皇命令当时十分有名的豪杰源赖光去征讨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中除了源赖光和四天王(渡边纲、坂田金时、卜部季武和锥井贞光)以外还有藤原保昌,共六人。在出发与恶魔作战之前,他们去了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请求神的保护。

在途中有上千名的武者赶来相助,于是六个人说:“对手是魔物。如果去这么多人的话只会把它吓跑去别的国家,还是用计策取胜比较好。”

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进,一直来到一个开满了樱花的山脚,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三个老人。

“你们是去征讨酒吞童子的人吧?请带上这个神便鬼毒酒和星兜。但凡是鬼,都喜欢酒。它对人来说是妙药,而对鬼来说就是猛毒了。祝你们好运!”

三个老人指点他们去鬼所在的石屋后就消失了,原来他们就是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的神。这件事使大家十分振奋,于是继续进发,终于到达了鬼所在的石屋。

当然鬼对他们的到来十分的怀疑,但是在赖光的巧舌和美酒的浓香下渐渐解除了戒备。(也有的故事中说他们为了解除鬼的疑心去吃姑娘的肉)赖光等一行人受到了盛大酒宴的招待,鬼们也在酒力下不知不觉睡着了。

看到时机已到,赖光众人潜入酒吞童子的房间。在酒宴上化身做童子的酒吞童子此时现了原形,3米多长的身子,火红的头发,头上生有两支角,沉沉的睡着。不过它确实是鬼中的能者,在赖光拔刀的瞬间突然醒来,无奈在神酒的药力下无法动弹。

“我就是赖光,你纳命来吧!”

随着叫喊刀光一闪,酒吞童子的头颅被太刀斩断。但是鬼的头颅依然不死,飞舞在空中向赖光袭来。赖光利用星兜才逃脱大难。

头领被杀的众鬼们想要攻击赖光一行,但是身体被神酒约束无法行动,最后也被一一解决了。

漂亮地杀死了众鬼后,赖光他们将被掠夺来的姑娘救了出来,受到了天皇的丰厚奖赏。

在这个故事中登场的源赖光和四天王其实和魔道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得意的武艺与魔道暗合,经常凭借魔力取胜。在日本,关于异界的存在基本上局限在宗教领域内,武士很少插手,因此赖光等是稀有的例外。

也许正因这个缘故,用来斩杀魔物的刀被称做名刀,当作重宝收藏,现在也有一部分流传下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使用的退魔剑。

童子切安纲~切下酒吞童子首级的太刀

安纲是平安时代居住在伯奢国的著名工匠。童子切安纲是他的最高杰作,在室町时代被称做天下五剑(鬼丸国纲、大典田光世、三日月左近、数珠丸恒次和童子切安纲)。

因为斩杀酒吞童子而出名的这柄刀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传说中的灵剑

1.天业云剑:此剑就是超级闻名的草剃剑。剑身通体白色,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此剑和八尺琼曲玉、八尺镜并为日本三宝。传说为须佐之男杀死八岐大蛇时,从大蛇尾巴内发现的神剑,就连日本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又因为这柄剑能自己出鞘砍草,所以得到“草雉剑”的别名。据说天业云剑有实物,但在源平合战时,安德天皇溺水身亡,天从云剑随之沉入海底。

2.十握剑:相传是日本创世神依邪那崎的配剑,据说得名的原因是剑身有十拳长。须佐之男用来斩断八岐大蛇的就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在《日本书记》中还有另一个称呼是天蝇斫斩,起因是苍蝇飞到剑刃会被剑气所伤的传言。这柄剑在砍碎八岐大蛇时与天从云剑相击而损毁。

3.布都御魂:是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源平盛衰记》中叫做布流剑。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确认了这把传说灵剑的存在,此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着。但是,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刃的长度达到七尺四寸(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厘米。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

4.鬼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原名髭切,与另一把名刀膝切配为一对。据说手持两刀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面门,一刀攻击膝盖,因而得名。后来两把刀传到源赖光手里,他将其中的髭切交给渡边纲。传说渡边纲用髭切在五条渡口切下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因此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后来木曾义仲又用鬼切在户隐山杀鬼。再后来此刀又传到源赖朝手中,成为日本当权者才能使用的宝刀

5.蜘蛛切: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以后,得了疟疾而躺在病床上,用膝切斩杀了趁他得病而化身为妖僧法师,前来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斩杀蜘蛛精的膝切就又有了“蜘蛛切”这一别称。

6.七支刀:又名六叉之剑,石上神宫的重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刀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刃身稍薄。作为武器来说,基本没有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不仅如此,在剑柄上也没有装固定用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此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7.村雨丸:又是一件游戏玩家皆知的武器,此刀拔出杀人的时候,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露水。斩杀人以后,从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村正妖刀与正宗

1.村正:也是在游戏玩家中超级闻名的刀。“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桑名的一群著名锻刀工匠。前后一共有三代村正,每代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以初代村正最为有名,初代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的继承者也是非常优秀的锻造匠。他们的作品上都有华丽的花纹装饰,而且都锋利无比。村正属于美浓伝。这一派的显著特点是铸成的刀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直到江户时期才有了“邪剑”、“妖刀”的称号。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用千子村正一刀劈了——从右肩一直劈到左腹,肚破肠流,死状极惨

(爽!!)。接着,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被近臣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疑心和武田家勾通而切腹自杀,用的又是村正!再后来,关原合战中轮到德川家康自己被村正的枪斩伤了手指。所以,家康对村正极其痛恨,斥之为“不吉”的象征,下令废止村正,不许使用,持刀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被处极刑。

德川家康禁刀后,妖刀的说法就泛化了,几乎所有村正都称为妖刀。但是当时有不少武士感叹于村正的锋利,不忍心将自己的爱刀损毁,就将势州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或者正宏,也或将村正的名字消去,继续佩带使用。这也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正宗的作品带有村正特征的原因。幕府对村正的反应也使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与德川家根本没有关系的村正怪谈也越来越多,以村正为恶源的事件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的书籍记录。德川幕府末期,“妖刀村正”在倒幕派人士中人气极高,不少长州倒幕派人士都把自己的配刀刻上村正的刀铭,以示坚决倒幕,也有取个吉利之意,希望自己亲手斩了幕府将军。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此刀在刀身上刻有龙,插入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莲华经”文字,由此可以推断村正和日莲宗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在永正十年(1513)锻造的刀,应该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势州村正:打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匠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

刀铭:村正

2.正宗:正宗属于相州伝。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http://blog.renren.com/share/1348866486/643837586

③ 日本小说《锻刀记》

只要有超人般的意志贯彻人生,什么事都可以做到。

④ 日本历代为皇室制刀的名匠是谁

日本历代都没有专门为皇室作刀的工匠,除了明治以前皇室地位不高的原因回外,日本大多都是名门望族追逐答名刀匠的作品,刀匠都是侍奉神明而生,社会地位相当的高,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政府机构。

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什么人的话,那唯一的就是“帝室技艺员”初代月山贞一

初代月山云龙子贞一,在日本与海外影响巨大的名刀匠,新新刀上上作,御刀匠。
月山派的发源地在陆奥山区的山形县,月山原是山形县出羽三山的主峰(明治元年陆奥与出羽才分割)该派是以月山地名做为派别的名称。由于古月山刀匠为寺庙造刀,因此不能留刀匠铭,自镰仓;南北朝时代开始出现留有刀工铭的刀,但也只留“月山”铭。直到室町时代才出现了出羽近则;正信等铭。
至江户时代末期以月山贞吉为月山派划时代的分水岭,贞吉之前称为古月山,之后称之大阪月山。
月山派在古时并不显赫,被明治天皇封为“帝室技艺员”的初代月山贞一(御刀匠)是光大月山派的灵魂人物,之后月山贞胜(御刀匠)、二代月山贞一(人间国宝),月山贞利,均称雄日本锻刀界。当代宗家即是月山贞利。

⑤ 古中国与日本的锻刀技术比较

不是来很了解。应该差不多吧。源

像折叠煅工艺中国汉代就有了。
夹钢、包钢工艺唐朝也有了。
退火、正火、萃火、回火这些在中国古代就已经算比较基础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了。

日本刀也就这么一大套流程。
像玉钢之类的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只是日本当时找不到合适的高温炼钢的手段弄出来的,吹得厉害,其实传统的日本刀还是比较脆,容易豁口。

要从时间上来说,只怕中国更早一些。也有一说日本刀本就是学的唐刀的技术。

当然中国古代可能一些高档刀剑才讲究这么多,普通的就没太多讲究,一般士兵用的也没这么多讲究。日本文化就追求这东西。可能最后流传下来的中国反而会少一些。

⑥ 历史上日本有女剑客吗顺便问下,介绍几把日本名刀……

没有女剑客,不过名刀有不少
村正
村正,日本最有名的日本刀之一。原是室町中期至天正年间约一百年间的伊势的刀工之名,其时正是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村正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也许是因为它太过锐利,到了江户时代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
名物大典太
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菊一文字则宗
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长曾弥虎彻
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刀铭:长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曾弥虎彻入道兴里
长船
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工长光的作品,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正宗,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 刀铭:长船
正宗
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影秀
太刀,是伊达政宗所喜欢用的刀。在朝鲜壬辰战争中将对方武将甚至连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称其『斩鞍』。他奶奶的死,此刀与我天朝有深仇大恨! 刀铭:影秀
雷切
刀,名将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称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爱用的宝刀也被称为雷切。传说道立花雪曾用其斩杀雷神 刀铭:雷切
国光
短刀,刀身笔直而没有弯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国光打造的,国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织田信长手下的大将蒲生氏乡蒲生氏乡喜用此刀。 刀铭:国光
红雪左文字
短刀,相模国刀匠左文字所作,仅有一点弯度,装饰华丽。是猴关白丰臣秀吉的爱刀 刀铭:红雪左文字
小龙景光
太刀,备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时期武将楠正茂的佩刀,因为剑身上有细小的龙形浮雕,因此得名。 刀铭:小龙景光
天国
太刀,平安时代起就流传于世的名剑,平氏讨伐藤原纯友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是平氏家传宝刀,以的双刃形状闻名,刀的弯度大,双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状怪异。 刀铭:天国
戒杖刀
野太刀,刀身笔直,备前刀匠国宗所作。上杉谦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长的自然原木制成,因此得名,后来成为了上杉家代代相传的佩刀。 刀铭:(无铭)
贞宗
刀,是由相模国的刀匠贞宗打造的。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冈崎五郎正宗的义子,且完全继承了其制造风格。 刀铭:(无铭)
吉光骨食
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献至足利将军,后来又经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后又被献给丰臣秀吉。 刀铭:吉光骨食
压切
刀,是织田信长所喜欢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连同架子一起被织田信长用此刀给砍了,由此而得其名。 刀铭:压切 (真恒太刀,由备前国的刀匠真恒打造。后来,此刀被将军德川秀忠供奉于久能山东照宫。 刀铭:真恒 定利
太刀,是由山城国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优美。 刀铭:定利
刀铭:和泉守兼定
日本古代十大名刀:
名刀1--天下五剑
天下五剑日本国宝。在SFC游戏《幕末降临传ONI》中出现过,游戏中的名字分别叫大典太、数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1.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
3.童子切安纲,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源赖光所有。
4.三日月宗近,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具体情况不明。
5.鬼丸国纲,具体情况不明,相传为镰仓北条家家传宝刀,随北条一门的全灭而散落人间。(这里的所说的北条氏与战国时代的小田原北条氏毫不相干,后者是伊势新九郎长盛冒姓北条,改名为北条早云后形成。
名刀2--菊一文字则宗
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名刀3--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刀铭:长曾袮虎彻入道兴里
名刀4--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刀铭:和泉守兼定
名刀5--堀川国广

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
名刀6--葵纹越前康继
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
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名刀7--肥前国忠吉
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
刀铭:肥前国忠吉
名刀8--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
长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工长光的作品,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
刀铭:长船
名刀9--正宗
正宗,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名刀10--村正
村正,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被德川家视为\'不吉\'的象征,斥之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时的长州倒幕派中人气极高。
刀铭:村正

⑦ 与日本传说的武器有那些

传说中的: 1.天业云剑:此剑就是超级闻名的草薙剑。剑身通体白色,长二尺七、八寸,剑刃的样子象菖蒲叶,和中国剑的类型相似,剑身很厚,剑柄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此剑和八尺琼曲玉、八尺镜并为日本三宝。传说为須佐之男杀死八岐大蛇时,从大蛇尾巴内发现的神剑,就连日本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被称做业云剑(天是尊称),又因为这柄剑能自己出鞘砍草,所以得到“草雉剑”的别名。据说天业云剑有实物,但在源平合战时,安德天皇溺水身亡,天从云剑随之沉入海底。 2.十握剑:相传是日本创世神依邪那崎的配剑,据说得名的原因是剑身有十拳长。須佐之男用来斩断八岐大蛇的就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在《日本书记》中还有另一个称呼是天蝇斫斩,起因是苍蝇飞到剑刃会被剑气所伤的传言。这柄剑在砍碎八岐大蛇时与天从云剑相击而损毁。 3.布都御魂:是建御雷神的配剑,在《古事记》中是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在《日本书记》中叫做师魂,《源平盛衰记》中叫做布流剑。明治时代的大宫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宫,确认了这把传说灵剑的存在,此剑现在还在石上神宫作为主祭品供奉着。但是,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刃的长度达到七尺四寸(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具有区别于普通长剑的威严感觉,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厘米。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 4.鬼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原名髭切,与另一把名刀膝切配为一对。据说手持两刀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面门,一刀攻击膝盖,因而得名。后来两把刀传到源赖光手里,他将其中的髭切交给渡边纲。传说渡边纲用髭切在五条渡口切下鬼神茨木童子的手腕,因此髭切有了“鬼切”的称呼,后来木曾义仲又用鬼切在户隐山杀鬼。再后来此刀又传到源赖朝手中,成为日本当权者才能使用的宝刀。 5.蜘蛛切:原名膝切,源氏多田满仲守卫天下的两把名刀之一。源赖光斩杀酒吞童子以后,得了疟疾而躺在病床上,用膝切斩杀了趁他得病而化身为妖僧法师,前来暗害他的蜘蛛精。于是斩杀蜘蛛精的膝切就又有了“蜘蛛切”这一别称。 6.七支刀(既七星剑):又名六叉之剑,石上神宫的重宝,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刀身的两边分别有三个分叉突起,造型非常特殊,刀身长65.5厘米,插入鞘中的长度是74.9厘米,刃身稍薄。作为武器来说,基本没有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不仅如此,在剑柄上也没有装固定用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此刀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7.村雨丸:又是一件游戏玩家皆知的武器,此刀拔出杀人的时候,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露水。斩杀人以后,从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天下五剑 日本国宝。在SFC游戏《幕末降临传ONI》中出现过,游戏中的名字分别叫大典太、数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数珠丸恒次,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日莲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纲,具体情况不明,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 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刀铭:长曽袮虎彻入道兴里 138 ◆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闘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读的方法是“兵ノ闘ニ临ム者ハ皆阵列ノ前ニ在レ”。 ◆ 堀川国广 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堀川国广 ◆ 葵纹越前康继 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 肥前国忠吉 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刀铭:肥前国忠吉 ◆ 村正 村正,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被德川家视为“不吉”的象征,斥之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时的长州倒幕派中人气极高。刀铭:村正 ◆ 正宗 正宗,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刀铭:(无铭) ◆ 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 4 长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工长光的作品,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刀铭:长船 ◆备前长船长光: 野太刀,又称物干焯,刃长三尺二寸(约98.45CM),刀柄奇长,名刀匠备前长船长光锻造,为剑豪佐佐木小次郎所有。因刀整体太长(三尺九寸),所以无法挎在腰间,所以只好背负在肩上。此刀作为一对一战斗的剑客使用来说,则是十分少见的特例。刀铭:备前长光 ◆备前长船兼光:太刀,其长度超过三尺,豪华壮丽。是由备前长船派的刀匠兼光打造的。刀铭:备前兼光 ◆长船小太刀:小太刀,是备前长船派打造出的短刀。刀铭:长船 ◆影秀:太刀,是伊达政宗所喜欢用的刀。在朝鲜壬辰战争中将对方武将甚至连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称其『斩鞍』。他奶奶的死****,此刀与我天朝有深仇大恨!刀铭:影秀 ◆雷切:刀,名将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称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爱用的宝刀也被称为雷切。传说道立花雪曾用其斩杀雷神。刀铭:雷切 ◆国光:短刀,刀身笔直而没有弯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国光打造的,国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织田信长手下的大将蒲生氏乡蒲生氏乡喜用此刀。刀铭:国光 ◆红雪左文字:短刀,相模国刀匠左文字所作,仅有一点弯度,装饰华丽。是猴关白丰臣秀吉的爱刀。刀铭:红雪左文字 ◆小龙景光:太刀,备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时期武将楠正茂的佩刀,因为剑身上有细小的龙形浮雕,因此得名。刀铭:小龙景光 ◆天国:太刀,平安时代起就流传于世的名剑,平氏讨伐藤原纯友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是平氏家传宝刀,以的双刃形状闻名,刀的弯度大,双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状怪异。刀铭:天国 ◆戒杖刀:野太刀,刀身笔直,备前刀匠国宗所作。上杉谦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长的自然原木制成,因此得名,后来成为了上杉家代代相传的佩刀。刀铭:(无铭) ◆贞宗:刀,是由相模国的刀匠贞宗打造的。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冈崎五郎正宗的义子,且完全继承了其制造风格。刀铭:(无铭) ◆吉光骨食: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献至足利将军,后来又经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后又被献给丰臣秀吉。刀铭:吉光骨食 ◆压切:刀,是织田信长所喜欢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连同架子一起被织田信长用此刀给砍了,由此而得其名。刀铭:压切 ◆真恒:太刀,由备前国的刀匠真恒打造。后来,此刀被将军德川秀忠供奉于久能山东照宫。刀铭:真恒 ◆定利:太刀,是由山城国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优美。刀铭:定利 ◆福冈一文字:太刀,此刀锋刃由宽渐狭,上有波纹,略带弯弧,由一文字派的名刀匠镰仓一文字助真打造。以前以菊一文字闻名的有则宗。刀铭:福冈一文字助真 ◆吉冈一文字:太刀,由备前国的一文字派中的吉冈一文字派的刀匠吉房打造。刀铭:吉冈一文字吉房 ◆半太刀古胁差:总长66公分,刃长44公分,板目肌理锻纹,互之目刃纹,外装典雅华丽,刀姿弯弧较大,刀鞘附有鱼子地镏金花卉小柄。刀铭:国友 村正妖刀与正宗 1.村正:也是在游戏玩家中超级闻名的刀。“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桑名的一群著名锻刀工匠。前后一共有三代村正,每代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以初代村正最为有名,初代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的继承者也是非常优秀的锻造匠。他们的作品上都有华丽的花纹装饰,而且都锋利无比。村正属于美浓伝。这一派的显著特点是铸成的刀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直到江户时期才有了“邪剑”、“妖刀”的称号。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用千子村正一刀劈了——从右肩一直劈到左腹,肚破肠流,死状极惨(爽!!)。接着,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被近臣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疑心和武田家勾通而切腹自杀,用的又是村正!再后来,关原合战中轮到德川家康自己被村正的枪斩伤了手指。所以,家康对村正极其痛恨,斥之为“不吉”的象征,下令废止村正,不许使用,持刀者都被视为藐视幕府,被处极刑。 德川家康禁刀后,妖刀的说法就泛化了,几乎所有村正都称为妖刀。但是当时有不少武士感叹于村正的锋利,不忍心将自己的爱刀损毁,就将势州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或者正宏,也或将村正的名字消去,继续佩带使用。这也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正宗的作品带有村正特征的原因。幕府对村正的反应也使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与德川家根本没有关系的村正怪谈也越来越多,以村正为恶源的事件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的书籍记录。德川幕府末期,“妖刀村正”在倒幕派人士中人气极高,不少长州倒幕派人士都把自己的配刀刻上村正的刀铭,以示坚决倒幕,也有取个吉利之意,希望自己亲手斩了幕府将军。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此刀在刀身上刻有龙,插入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莲华经”文字,由此可以推断村正和日莲宗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在永正十年(1513)锻造的刀,应该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势州村正:打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匠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 刀铭:村正 2.正宗:正宗属于相州伝。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正宗所做之刀传世不多,其中以“皆烧”刃文者更为稀少,刀刃地基纹属于“米糠肌”,即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正宗地基纹形式至今无人能仿,这也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而且德川家康禁刀后,不少武士又将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所以现在传世的正宗有一些实际上是村正。这两派的名刀传至现代都属于鬼子国宝级的东东,极其稀有,正品几乎不传于世。尤其是幕末又有不少伪作,更是不好鉴别。 观世正宗:打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匠五郎入道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后来三成将之赠送给结城秀康,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 名人所拥有的名剑 源赖光 童子切安纲 北条时赖 鬼丸国纲 北条氏直 一文字 楠木正成 小龙景光 足利义政 备前国长船住兼光 上杉谦信 备前国长船住长光 织田信长 备前国长船住光忠,一文字吉房 森兰丸 不动行光 丰臣秀吉 粟田口藤四郎吉光 石田三成 正宗 德川家康 备前国福冈一文派助真,三池光世 池田辉政 大包平 伊达政宗 备前国长船住景秀 蒲生氏乡 相州国镰仓住新藤五国光,会津正宗 柳生十兵卫 三池典太 山内容堂 左行秀 佐久间象山 新藤五国光 阪本龙马 陆奥守吉行 井伊直弼 津田助广 近藤勇 长曾弥虎彻 土方岁三 和泉守兼定 桂小五郎 长船清光 太久保一翁 长曾弥虎彻 西乡隆盛 山城信国 胜海舟 水心子正秀 神原键吉 同田贯 近藤勇 长曾弥虎彻 冲田总司 菊一文字(?),加贺清光 大石锹四郎 大和守安定,加州住清光 永仓新八 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藤堂平助 上总介兼重 斋藤一 鬼神丸国重 井上源三郎 奥州白河住兼常 原田左之助 江府助兴友 谷万太郎 月山弥郎贞吉 浅野藤太郎 武州重住藤原是一 武田观柳齐 越前住常陆守兼植 篠冢岸三 云州住家贞 林信太郎 备前国横山茂平佑春 岛田魁 奥州仙合住源兵卫国包 川岛胜司 越中住兼明 葛山武八郎 浓州关住兼家 三品仲治 备州长船住藤原佑平 蚁通勘吾 播磨住昭重 松原忠司 加州住藤岛友重 伊木八郎 越後新发田住兼则 中村金吾 江府住细田直光 尾崎弥八郎 奥州会津住兼友 佐佐木藏之丞 越中住兼明 阪井兵库 作州津山住兼光 木内峰太 美作津山住信孝 松本喜三郎 云仙子贞秀 竹内元三郎 关善定兼方 近藤周平 作州津山住城庆子正明 奥泽荣介 云龙子景胜 安藤早太郎 南海太郎朝臣朝尊 新田革左卫门 势州住长心子直久 补:日本刀外形的变迁 弯曲的曲线外形是日本刀的特征,关于曲线的形状有这样的描述:“(这种曲线)是直线极度紧张的表现姿态。”日本刀是从大陆传来的直刀形式发展起来,日本刀的出现据现有资料考证是在平安时代中期。随着时代和战斗形式的改变,日本刀的外形也逐渐地变化着。 平安时代后期~镰仓时代初期 总体而言刀身较细,刀身从茎到腰元的部分有比较大的反转。与元幅相比先幅显著显得狭窄,具有小锋的特征。 镰仓时代中期 刀身的尺寸变大,元幅和先幅的尺寸差别明显减少。在刀背的弯曲上,从中部到刀尖部分的弯曲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加强,锋和中锋基本上都是“猪首”(一种切先的风格)的风格。 镰仓时代末期 外形与镰仓时代中期的基本上差不多,刀锋有一点伸长。刀身的尺寸比较细,就刀的全体而言弯曲的程度有一点加强。 南北朝时期 刀身的尺寸变大,风格豪壮。连超过三尺的大太刀都有,为了减轻重量只好在刀身的厚度上动脑筋,通过“棒+木+通”的方式来减轻其分量。这种刀到后来也有将其打磨成刀的情况。 室町时代初期 外形不再是前代长大的样子,重新回复到了普通太刀的样式。不过刀的前部的弯曲度增大是当时刀的特征。当时打刀的制作已经和太刀的制作平行进行了,后来逐渐发展到打刀的制作比较多的情形。 室町时代后期 铁炮的输入和讯速普及,使得战斗形式从个人单挑的战法转变成为集团战。太刀失去了它的实战作用。长二尺左右,刀刃向上的打刀成为了主流。在刀身的弯曲上以刀尖的部分弯曲为特色。 桃山时代 刀的外形就象是将南北朝时代的大太刀磨去很大一部分的样子。刀身较宽,元幅与先幅的差别不大,弯曲度较小,刀尖部分较大。出现了庆长新刀。 江户时代中期 太平之世到来了,日本刀不仅仅因其实用,而且在制度上也成为了武家社会的象征。弯曲度变小,先幅与元幅相比尺寸略小,突出了中锋的作用。长度为二尺三寸的作品比较多。 江户时代末期 复古思想的兴起,幕末动乱的开始,使得日本刀的实用性再次显现出来。刀的尺寸,长度都变得长大,刀锋也被延长,显示出强调武力的豪壮风格。在这段时期,制作了很大数量的日本刀。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7-16 18:55 有没有明白点告诉我宫本的佩刀叫什么啊···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6 19:08 被日本人喻为天下第一剑客,「二天一流」和「圆明流」的始祖「宫本武藏」,他用的究竟是怎样的刀剑呢?「宫本武藏」在其传奇性的「一乘寺之战」一役中 (只身败尽武术名家「吉冈」一门,包括其掌门「吉冈传七郎」和其余的六 / 七十余名剑客!) ,使用一支产自「平安」时代,刃长约 120 cm,名为「伯耆国安纲」的「太刀」。此刀后来成为了「细川藩」重臣「

⑧ 日本的国刀叫什么名刀资料多些那、、

太刀 没听过吗?ACG经常有啊 名刀种类很多啊 没法举了

⑨ 锻刀日本人扮演者

锻刀日本人扮演者
孙亦沐 饰 土原

李少亭 饰 坂井英平

李艳冰 饰 梅津美智子

⑩ 谁能告诉我日本那三把“妖刀”的始末原由。谢谢

妖刀一词的起源于日本著名典故“村正妖刀”: 村正介绍: 一提及妖刀,一般和“村正”一词连用。“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桑名的一群著名锻刀工匠。前后一共有三代村正,每代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 村正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直到江户时期才有了“邪剑”、“妖刀”的称号。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用千子村正一刀秒杀--从右肩一直劈到左腹,肚破肠流,死状极惨。接着,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被近臣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德川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疑心和武田家勾通而切腹自杀,用的又是村正!再后来,关原合战中轮到德川家康自己被村正的枪斩伤了手指。所以家康对村正极其痛恨,斥之为“不吉”的象征,下令废止村正,不许使用,持刀者都被处极刑。 德川家康禁刀后,妖刀的说法就泛化了,几乎所有村正都称为妖刀。但是当时有不少武士感叹于村正的锋利,不忍心将自己的爱刀损毁,就将势州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或者正宏,也或将村正的名字消去,继续佩带使用。这也是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正宗的作品带有村正特征的原因。幕府对村正的反应也使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与德川家根本没有关系的村正怪谈也越来越多,以村正为恶源的事件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的书籍记录。德川幕府末期,“妖刀村正”在倒幕派人士中人气极高,不少长州倒幕派人士都把自己的配刀刻上村正的刀铭,以示坚决倒幕,也有取个吉利之意,希望自己亲手斩了幕府将军。
采纳哦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