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著名地主
Ⅰ 武汉斗地主
这个游戏不是真正的斗地主啊~
当然在斗地主游戏里面找不到了...
斗地主里面不会有癞子!
可能你们那里的玩法比较新.,
所以游戏里面还没收录吧~..
Ⅱ 武汉哪里有超级斗地主
斗地主很惨我老太爷就是地主哪时耐斗太惨了。。
Ⅲ 扑克牌斗地主发源地是武汉吗
不是武汉,湖北最早是宜昌开始玩的。
Ⅳ 武汉的旅游好玩的景点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省会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因唐朝大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而又有“江城”的美名。这里四季分明,有着江汉平原典型的自然风光,市内100多处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这里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武汉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这三块被长江和汉江隔开的地方。汉口是武汉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区,也是华中地区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汉高等学府集中的文化区,是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汉阳则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开发区,凸现着武汉的未来。武汉的绝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武昌和汉阳,向中外游客展现“江城”风情万种的迷人风采和魅力。
武汉市旅游部门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绝、两特、三精”(一绝品即武当山,两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风情,三精品即长江三峡、神农架、三国文化)特色旅游项目,让旅游者在山、水、民风之间体验楚文化的独特风韵。
到了武汉一定要吃到这四样东西: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小桃园的瓦罐鸡汤、四季美的汤包,这四家店都开在汉口的商业闹市区,而且还开了不少分店,只要一打听,每个武汉人都会很热情地给你指路。此外,汉阳归元寺里的素菜馆也很有名。
武汉比较著名的家常菜有排骨汤和清蒸武昌鱼,前者是用那种黑黑的大瓦锅,将新鲜的排骨和莲藕、海带一起煨几个小时,在没有藕的季节则以土豆代之,这种汤醇白鲜香,十分好喝;吃武昌鱼时请注意一定要吃清蒸的活鱼,那样才能品出正宗武昌鱼的鲜味。
提示:武昌区的彭刘杨路(离黄鹤楼很近)上的武昌酒楼以烹制武昌鱼著称,可以去尝一尝。
武汉市的住宿服务业较为发达,宾馆、酒店随处可见,星级宾馆亦不在少数。可供广大背包族旅游者住宿的低档宾馆、招待所更是不胜枚举。
其中比较有名气的高档宾馆如东方大酒店、晴川假日酒店、长航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洪山宾馆、帅府饭店、江城大酒店、江鹰大酒店等都可在携程旅行网上直接预订,当是商务旅游和有闲阶层休闲游的首选目的地。
特别推荐:位于汉阳区龟山脚下的晴川假日酒店不仅内部软硬件不错,周围环境也很好,长江和汉水从该酒店旁边流过,从那里可以看见长江对岸的黄鹤楼。该酒店门口有旅游专线车,可直达归元寺、古琴台、东湖等武汉市著名的景点。
Ⅳ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主是谁有多少土地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家产清单如下:房屋3000间
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 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 和珅故居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566万两。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圆那么大的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貂皮男衣713件,貂皮女衣650余件,杂皮男衣860件,杂皮女衣437件,锦夹单纱女衣3118件,锦夹单纱男衣3808件,貂帽54顶,貂蟒袍37件,貂褂短罩48件,貂靴124双)。
家人606名,妇女600名,奴才373名。当铺75座,估银3000万。银号42座,估银40万。古玩店13座,估银30万。玉器库2间。估银7000万。绸缎库4间,估银80万。瓷器库2间,估银1万。梨木紫檀家具组合6件。可称其为历史地主之最,贪腐之最。
另外还有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现代地主刘文彩
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中国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其家产最盛时有田产12000余亩,还有银行字号22处、当铺5个、街房684间、碾子10座、公馆29个,家藏大量金银珠宝。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Ⅵ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有名的地主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黄世仁是虚构的人物。
要这样的话,周扒皮算一个。《飞狐外传的》风天南也是。
石崇是晋代的豪强地主。
刘文彩是历史中较著名的。
Ⅶ 中国短篇(中篇)名著中有名的地主或大财主或大官僚有哪些
中国著名小说
一、明清之前的作品
《烈女传》(西汉)刘向
《搜神记》 (晋)干宝
《太平广记》(宋) 李昉、扈蒙、李穆等
《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
二、明清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全传》 施耐庵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警世通言》 冯梦龙
《喻世明言》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禅真逸史》 方汝浩
《杨家府演义》作者不祥
《封神演义》 陈仲琳
《红楼梦》(《石头记》)曹雪芹、高鹗
《镜花缘》 李汝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三侠五义》 石玉昆
《小五义》 石玉昆
《济公全传》 郭小亭
《说岳全传》 钱彩
《施公案》 未著撰人
《绿野仙踪》 李百川
《隋唐演义》 褚人获
三、清末及民国小说
《孽海花》 金松岑、曾朴
《老残游记》 刘鹗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状》吴趼人
《大唐狄公案》(荷)高罗佩
《啼笑姻缘》 张恨水
《金粉世家》 张恨水
《前汉通俗演义》蔡东藩 ----还包括《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史代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部分)。
四、近代小说
《金锁记》 张爱玲
《倾城之恋》 张爱玲
《十八春》 (《半生缘》) 张爱玲
《家》《春》《秋》 巴金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子夜》 茅盾
《林家铺子》 茅盾
《边城》 沈从文
《四世同堂》 老舍
《骆驼祥子》 老舍
《茶馆》 老舍
《阿Q正传》 鲁迅
《围城》 钱钟书
五、现当代小说
《尘埃落定》 阿来
《平凡的世界》 路遥
《张居正》 熊召政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戏曲戏剧名著
《窦娥冤》关汉卿
《救风尘》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长生殿》洪升
《桃花扇》孔尚任
《雷雨》 曹禺
《日出》 曹禺
诗词名著典籍
《诗经》
《山海经》
《全唐诗》(清)曹寅、彭定求等
《全宋词》 唐圭璋
《木兰诗》(北朝)郭茂倩
《孔雀东南飞》(南朝)徐陵
《女神》郭沫若
学术典籍
《吕氏春秋》
《史记》
《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论语》
《尚书》
《周易》
《春秋》
《夜航船》(明)张岱
Ⅷ 西南地区旧社会最有名的地主
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字星廷,是川西地区中国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是集官僚、军阀、恶霸、地主于一身的臭名昭著的反动人物。
Ⅸ 绍兴和武汉哪个历史悠久
一、建城史是武汉早,但武汉的城市已移位了,而古越都城仍在绍兴市中心。
从最新资料看,武汉建城史已超过绍兴1000年,武汉的建城史应为3500年,而绍兴历来公认是2500年。
1、武汉:2002年1月16日至18日。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和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在市迎宾馆举行。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北京、河南、湖南和省内及武汉市的40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地理学家和方志学。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四位首席科学家中,就有李学勤、李伯谦、仇士华三位莅临本会,给此次研讨会平添了令人瞩目的份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盘龙城形成原因、建城年代、基本文化内涵及性质、盘龙城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盘龙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武汉城市发展特点及对现实指导意义等广泛领域展开讨论,研讨会形成了“盘龙城是武汉城市之根”的基本共识。研讨会还标志为期三个月的“武汉——3500年”系列宣传纪念活动全面启动。这是整合历史与现实的有力举措,以期从遥远时代的追溯中获取前进动力和凝聚力。(摘自黄陂区委宣传部网页)
2、绍兴:曾见过陈桥驿教授的文章,自春秋以来中国现行城市还在原址上运行的只有吴越两国首都了。网络上已有关于绍兴建城史的帖子,为省去文字,特引用该网页:http://tieba..com/f?kz=641957583
二、文化史是绍兴早,武汉的历史文化是5000多年前,绍兴的历史文化是7000多年前,且绍兴古越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向四周迁移,形成了百越文化。
1、武汉:武汉历史悠久,经考古发掘,已发现少许旧石器时代文化和10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属屈家岭文化),这足以证明远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聚集生息。市郊黄陂县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摘自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2、绍兴:《绍兴历史文化论纲》(周幼涛著):在长达几百万年之久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化的积聚和文明的演进,一直受到周期性海退海进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宁绍平原自晚更新世(更新世:250万年前到15000年前)以来,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海进海退。其中的假轮虫海退是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空前扩展的时期,在距今15000年以前,中国东部海岸较之现今海岸要偏东600公里,今天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舟山群岛在当时曾连成一片。远古的先越文化,就是在这片广袤的平川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到全新世(15000年前到现在)初期,随着卷转虫海进的掀起,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先越居民便开始了自东向西波浪式的转移。而在那些较迟被海水吞噬的地区(绍兴便是其中之一),却反因人口和文化的不断集聚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距今7000—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可以说是代表了宁绍平原在沉入海底之前先越文化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它以发达的稻作文化和独特的干栏式建筑文化令人瞩目,其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最后,随着生存环境的全面恶化,先越部族除了一部分坚守在故土的深山孤岛以外,踏上远距离迁徙的漫长道路。在国内,先越文化不仅随之播及湘赣闽粤,深入川滇黔桂,以及海南、台湾等地,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们北上的足迹也是十分广泛而长远,其突入中原的一支,甚至有可能成为华夏民族的主干并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在域外,大批越人又怒海行舟,向海外流散,行踪遍及整个环太平洋区域。
Ⅹ 民国时期四川省三大地主
刘文彩
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字星廷,是川西地区中国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