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理论家
❶ 著名的导演和戏剧理论家彼德·布鲁克是如何评价格洛托夫斯基的
彼德·布鲁克说:“格洛托夫斯基是个超群绝伦的人物。为什么?因为据内我所知,自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后,像格洛托夫斯墓那样全面而深入地对表演的本质、表演的现象、表演的意义以及表演的心理—形体—情感过程的本质与科学性进行探索,这样的人世界上还未曾有过。”
❷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系统著名戏剧理论家是谁
李渔。
❸ 中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宋春舫是如何评价未来派的
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宋春舫说:“据未来派的意思,全世界无非是一版个大游戏场罢权了。无论怎样严重悲惨的事他们看起来,总是一个玩笑的好题目”,“他们明明知道世界是万恶的,我们既然脱不了这种魔障,胡闹一番就罢了,何必认真去做人”。
❹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是谁
李渔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江苏雉皋(今如皋)人内。明末清容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❺ 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还有哪些人,代表作品有什么
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汤显祖,关汉卿
。
一: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二:王实甫(1234-1294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
三: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
四: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五: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 ,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六: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七: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❻ 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谁
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朱权。
❼ 戏剧理论家贺拉斯是怎么看待戏剧创作的
罗马值得一提的戏剧理论家是贺拉斯,在罗马帝国时期,他曾就戏剧问题,给他的朋友皮专索父子写过一属封信。后来,人们给这封信加上题目,这就是著名的《诗艺》。在《诗艺》中,贺拉斯强调,戏剧创作不可以违反自然和理性,剧作家应当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戏剧应当寓教于乐。
❽ 谁知道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 阿契尔的这句话出自何处
"to predict a very attractive state of affairs without telling it out
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在150页左右的样子自己看吧
❾ 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剧理论家是谁,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哪本书中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专溪夏李村人。明末属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著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是清代前期重要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剧理论主要见于收入《笠翁一家言》的《闲情偶寄》。
李渔在戏曲理论方面却取得杰出成就。《闲情偶寄》之《词曲部》、《演习部》实为戏曲理论专著,后人录出单印,名《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