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印度著名诗人

印度著名诗人

发布时间: 2021-02-07 05:44:52

1. 印度有名的作家有哪些

印度有名的作家:泰戈尔, 阿兰达蒂·洛伊,基兰·德赛。
拉宾德拉纳特回·答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阿兰达蒂·洛伊印度女作家和政治人物,被福布斯评为“30位全球女性典范”的第二名,自传体色彩浓厚的《微物之神》被认为是《午夜的孩子》后最杰出的印度文学作品,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长达49周,被译为40种语言,出版600万册。

印度女作家。2006年,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失落》获得了象征英国文学最高荣誉的布克奖,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该奖的最年轻的女作家。

2.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总共写过那几部书或者诗集

泰戈尔给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共包括66部诗集、篇短篇小说、15部中长篇小说、80多个剧本和大量散文。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2)印度著名诗人扩展阅读

泰戈尔作品的主题:

1、爱国主义

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

2、关于死亡

泰戈尔对死亡有着超乎寻常的认识,在泰戈尔笔下,死亡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心向往之。例如在《吉檀迦利》的最后阶段,用了20余首诗歌赞死亡,抒写在死亡中与神同一的过程。

3、善恶观念

泰戈尔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朝着绝对的善发展的,坚信恶最终将转化为善。诗人认为,我们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有限,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是最终的,欢乐亦是如此。

3.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被誉为印度“诗圣”。1913年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4. 印度最著名的作家是哪一位

罗宾德拉纳来特·泰戈尔源(1861-1941年)80岁,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东方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在诗歌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暮歌》、《晨歌》、《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和哲理短诗集《故事诗集》等。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中篇小说《两姊妹》、《四个人》,短篇小说《河边的台阶》、《饥饿的石头》等。另外,还有戏剧《国王》、《邮局》等。泰戈尔的创作融合了印度传统和西方文学的有益成分,对印度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一生共创作了50 多部诗集,30种以上散文著作,12部长、中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30多个剧本,两千多首歌曲和两千多幅美术作品。出版有关语言、文学、哲学、政治、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论著,还写有一部自然科学的书。

5. 名著知识填空。①冰心,原名_______。她在印度著名诗人_______(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__

①谢婉莹泰戈尔繁星母爱
②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

6. 印度最伟大的诗人是谁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专族主义者。代表属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7. 印度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君,曾经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国,版图几近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阿育王经》等数部汉译佛典中载有大量关于他的生动故事。他是通过激烈的争权之战弑兄而得王位的,后又于公元前260年(一说262年)发动了残酷的征服羯陵伽国的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

巨大的灾难带给他沉重的精神负担,终于使他幡然悔悟,决定改行和平国策,宣扬“正法”。“正法”以少行不义,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诚、纯洁为要旨,集中体现了当时优良的宗教道德。执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体力行,广泛会见不同派别的宗教领袖,并向他们布施。他甚至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开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为经历了数百年动荡的印度社会带来了30年和平,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明显减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活在稳定中有所提高。

二、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该王朝在他的治下趋于鼎盛。若论文治武功,自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至19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彻底覆亡,六百余年,穆斯林统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没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实行开明政策的结果。

他主动放弃了个人信仰的偏见,诚恳邀请各派宗教学者到他的宫廷上来,倾听他们的说教。他还常将不同教派的领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辩论和研究各种宗教和社会问题,以辨明同异,消除误解,进而摆脱宗教矛盾,求得社会生活的和谐。无论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无神论者,他都一视同仁。

作为具体措施,他废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和香客税,允许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传教,对于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亦听任恢复原来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职位向一切人开放,不问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兰教节日,皇宫也和民间一样,举行隆重的庆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拥有对伊斯兰教所有问题的最高裁决权,进一步集帝王与教宗于一身。

1582年,他创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圣教”。它是一种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图冶印度当时的所有信仰于一炉。他的这一尝试终因信众寥寥而失败,但是他内容广泛的宗教宽容政策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和谐与繁荣。

四、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现代最为著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五、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参考资料网络——泰戈尔

8. 关于印度作家 泰戈尔 的简介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作家,他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一生。一生中,总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以及大量的散文,他还创作了两千五百多首歌曲(其中一首被定为今日的印度国歌),七十高龄学习作画,绘了一千五百多幅。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酷爱中国文化,对中国怀有特殊的友好感情,控诉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泰戈尔,以诗人著称,童年就开始写诗,著名的有长诗《野花》;诗集《晚歌》和《晨歌》;《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短诗《二亩地》《故事集》《礼佛》《非洲》《忏悔》《号召》等,其中《吉檀迦利》获得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清新优美,质朴自然,描绘了印度孟加拉地区的旖旎风光,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和整个人类的热爱。

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等,代表着泰戈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国家前途的探索,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批判,构成了这些小说的主要元素。

(8)印度著名诗人扩展阅读:

泰戈尔的创作特点:

1、爱国主义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

2、关于死亡

泰戈尔对死亡有着超乎寻常的认识,他说:“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永远不会把死亡看得很严重,在死亡面前它欢笑、舞蹈和游戏,它建设、贮藏并相爱。只有当我们把个别死亡的事实同生命整体分离时,我们才会看到它的空虚并变得沮丧。

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整体,死亡只是它的一部分,就好像是从显微镜中看一块布,它看起来像一张网,我们注视着那些大大的洞,由于想像而颤抖。但事实是,死亡并不是最终的真实,它看起来是黑暗的,有如天空看上去是蓝色的,但是死亡并不是变黑了的实体,正像天空并不在鸟的翅膀上留下它的颜色一样。”

3、善恶观念

泰戈尔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朝着绝对的善发展的,坚信恶最终将转化为善。诗人认为,我们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有限,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是最终的,欢乐亦是如此。

因此,善恶且不是绝对的存在,但对于有限的我们来说却是真实的,必须通过《薄伽赞歌》中的业溶血,也就是通过无私善行的实践而与无限者的活动统一起来,以获得宇宙生命或道德生命。

“当佛陀沉思使人类从痛苦的束缚中解脱的途径时,他已经达到了这种真理:即当人类通过把个别融合于普遍而获得最高的目标时,人类就从痛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正由于如此,泰戈尔对佛陀推荐备至,诗作无处不体现着这种从一切处去体会个体和整体的联系。

9. 印度名人有哪些

1、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

本名: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10月2日 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博尔本德尔的一个印度教家庭,他的父亲,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是当时的土邦首相。他的母亲,普特丽白(Putli)是他父亲的第四任妻子。他们是商人的后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

1872年 甘地三岁时,和同岁的卡斯特尔白(Kastur)成婚。他们于1888、1892、1897、1900年先后生育4个男孩;

1888年 十九岁的甘地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

1893年4月 甘地到南非工作,看到印度契约佣工和个体商人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被剥夺的现状,他开始抗议和游说,反对针对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歧视。

1913年11月6日,甘地因领导一群印度矿工在南非游行而被捕,此后,他先后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4次入狱;

1919年 阿姆利则惨案后,甘地以他的公民不服从、不合作和绝食抗议等的政治主张,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1920年4月 当选为印度自治同盟主席;

1921年12月 被授予国大党在印度自治同盟里的执行代表。在他的领导下,国大党重组,制定了新的章程。 新党章规定党的目标是争取独立。任何人只要交纳一定的象征性费用就可以入党,国大党由一个精英组织转变成了一个大众化政党。

1930年3月21日 甘地领导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运动:德里游行,即,从德里到阿赫姆达巴德(Ahmedabad)的路程为400公里的游行, 数以千计的人们徒步到海边自己取盐而不给政府交税;

1933年5月8日 甘地开始了为期21天的绝食,抗议英国在印度的独裁统治。绝食是甘地的主要斗争方式,一生中他绝食过14次;

1942年 甘地与英国驻印度最后两任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

1948年1月30日 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一个祈祷会的途中被一个印度教狂热分子南度兰姆·高德西枪杀。

甘地的头衔“圣雄”(Mahatma)是1915年印度诗人拉宾德拉那·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赠予他的尊称。“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意思是:伟大的灵魂(Great Souled)。

甘地与印度的政治家族尼赫鲁家族的甘地无关。 在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和费罗兹·甘地(Feroze Gandhi)结婚后,这个政治家族才采用甘地这个姓氏。

2、英迪拉·甘地(简写为:英·甘地)(Indira Gandhi)

1917年11月19日生于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她的家族属于印度四大种姓的最高级--婆罗门,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rharlal Nehru)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

1934年进入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创办的国际大学(Shantiniketan)学习,1936年前往欧洲,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941年3月,她打破传统习惯势力与出身低下的帕西人(Parsee)费罗兹·甘地(Feroze Gandhi)结婚,婚后改随夫姓,因此被称为甘地夫人。费罗兹·甘地与圣雄甘地同姓但并无亲属关系;(帕西人信奉拜火教,他们是公元8世纪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逃来印度)

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了独立,英·甘地开始担任她父亲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陪同父亲参加外交活动,访问过美、中、苏、法等国,出席英联邦总理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1960年丈夫去世后,英·甘地一度远离政治生活,1961年初重返政坛,成为国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开始为解决民族内部冲突四处奔走;

1964年,尼赫鲁去世,英·甘地积极投入到激烈的大选战役中;

1966年,英·甘地当选印度总理,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三位总理,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总理生涯。她也是第一位和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印度女总理;

1971年在英·甘地的政治生涯中是最辉煌的一年,她在选举中获胜,蝉联总理一职,并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协助孟加拉立国;

1977年,英·甘地在大选中失败,从峰巅跌入谷底;

1980年,英·甘地在大选中再次获胜,重返权力中心,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

1984年6月20日,为了挫败锡克族分裂运动,英·甘地下令印度军队包围印度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并发动进攻。翌日晨,政府军占领金庙,约有1200人被打死;

1984年10月31日上午10时,英·甘地的三名锡克族贴身保镖向她发射了20颗子弹,印度政坛叱咤风云的女强人香消玉殒。

英·甘地任总理时间总共为16年,仅比她父亲尼赫鲁任总理时间少一年。英·甘地去世后,她的大儿子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至1989年被斯里兰卡女杀手用同归于尽的方法炸死。至此,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89年,除了1964-1966年间由萨斯特里(Lal Bahar Shastri)担任总理和1978-1980年间由看守政府统治印度外,印度独立后的头42年的38年里,印度总理一职被来自于同一家庭的成员担任。2004年,国大党赢得选举,如果时任国大党主席的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索尼亚·甘地不是因为意大利出身,印度总理一职还将由尼赫鲁家族的人来继续担任,这也是印度民主政治的一个奇迹。

3、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10. 印度是那的发源地印度著名诗人是谁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भारत;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