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统计学家
1.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有哪些
罗伯特
蒙代尔、N.格里高利·曼昆、保罗·克鲁格曼、芬恩·基德兰德、弗农·史密斯等。
1、罗伯特
蒙代尔
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2、N.格里高利·曼昆
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1958年2月3日出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9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2003年走入政坛,著有《经济学原理》。
3、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
。
4、芬恩·基德兰德
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1943年12月1日出生于挪威斯塔万格附近)是一位挪威著名经济学家。2018年9月,访问北京大学,并获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荣誉教授。
5、弗农·史密斯
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1927年1月1日-,加利福尼亚查普曼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乔治·梅森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经济学研究学者、莫卡托斯中心成员、国立中山大学名誉博士。
2. 国内有哪些优秀的统计学老师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的重大意义
王见定教授指出: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数理统计学描述的是随机变量,而变量和随机变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概念。王见定教授的这一论述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我们知道“变量”的概念是17世纪由著名数学家笛卡尔首先提出,而“随机变量”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苏联学者首先提出,两个概念的提出相差3个世纪。截至到王见定教授,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提出变量和随机变量两者的联系、区别以及相互的转化。我们知道变量的提出造就了一系列的函数论、方程论、微积分等重大数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而随机变量的提出则奠定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促进了它们的蓬勃发展。可见变量、随机变量概念的提出其价值何等重大,从而把王见定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变量、随机变量的联系、区别以及相互的转化的意义称为巨大、也就不视为过。
下面我们回到:“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上来。王见定教授指出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数理统计学描述的是随机变量,这样王见定教授准确地界定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各自研究的范围,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这是对统计学的最大贡献。它结束了近400年来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以上五花八门种类的统计学混战局面,使它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由于变量不断地出现且永远地继续下去,所以社会统计学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不断发展状大。当然数理统计学也会由于随机变量的不断出现同样发展状大。但是,对随机变量的研究一般来说比对变量的研究复杂的多,而且直到今天数理统计的研究尚处在较低的水平,且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再从长远的研究来看,对随机变量的研究最终会逐步转化为对变量的研究,这与我们通常研究复杂问题转化为若干简单问题的研究道理是一样的。既然社会统计学描述的是变量,而变量描述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绝非某些数理统计学者所云:社会统计学只作简单的加、减、乘、除。从理论上讲,社会统计学应该复盖除数理统计学之外的绝大多数数学学科的运作。所以王见定教授提出的:“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统一”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统计学界长期存在的低估社会统计学的错误学说,并从理论上和应用上论证了社会统计学的广阔前景。
3. 历史上有哪几位统计学家
中国十大历史学家及理由 1、 左丘明 2、 司马迁 3、 班固 4、 陈寿 5、 范晔 6、 刘知几 7、 杜佑 8、 司马光 9、 章学诚 10、梁启超 1、理由一,左丘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时代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史学家、相传他所著《左传》与早前的《尚书》相比,应是中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堪称中国史学形成的标志;理由二,《左传》与五经中的《春秋》有明显的互文性联系,其记人叙事不但更清晰完整,而且史料更丰富,范围远超出一国一地,对社会重大发展变革更加敏锐,典籍专家孔颖达特别指出“传实经虚”以示区别;理由三,《左传》作为纪传史学的最早范本,具有很高史学文学价值,尤擅战争描写,许多场面已成为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和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人物性格鲜明,夹叙夹议手法简洁,述评公允,对人事的预言精准。 2、理由一,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西汉史传文学泰斗,他的史学地位在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世界上也堪称一流大师;理由二,作为中国第一部通史的《史记》对汉族与周边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一视同仁,首开记录社会经济的范例,不但有耿直犯颜的公义勇气、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拨乱反正的调查研究,而且,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叙事的整体构思、对史实因果关系的精辟分析、层次分明而五种类型相融的体例编制所具的原创性,都堪称千古典范;理由三,《史记》既是史家之绝唱,又是无韵之离骚,表现出发愤著书的顽强毅力,其人物之鲜明丰满、叙事之简洁老练、语言之丰富多彩都代表了中国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 3、理由一,班固是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学家、中国断代史学第一人,传世名著《汉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断代史经班氏家族门生四人之手历数十年呕心沥血而成;理由二,班固治史意在追述西汉帝业,“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体例仿效《史记》而有所增删,内容因事命篇,述及五朝70余年大事,开创了以群雄夺权为始,以篡权贼臣被诛告终的断代记述新格局;理由三,班固叙事规模宏大,内容广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内外征战与国际关系、物质生产与文化交流,以五行灾变说来取代司马迁的兴衰规律论,观念有蜕化而体例有改进,对后世官方正统史学影响深远。 4、理由一,陈寿是西晋时代最重要的史学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史学名著《三国志》属首次撰述的当代史书;理由二,陈寿以天下大事分合有律的史学理念整体观照纷争战乱,魏、蜀、吴三书贯通编撰,既相对独立、各有君臣朝纲,又相互勾连、浑然一体,宏伟地展现了从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再到西晋统一的全过程,开创了以帝王年号划分史界的先例;理由三,陈寿治史,首先确保史料的原真性,同时又带入忌讳与美饰笔法,详略主次褒贬取舍合度,力避“讳败夸胜”,编撰特点在于突出英雄的谋略作用,文臣优先于武将,其优美文笔和精彩纷呈的战争权谋描写,直接影响了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5、理由一,范晔是南朝首屈一指的史学家、纪传史学的代表作家、种类繁多的东汉史之集大成者和佼佼者;理由二,他“详观古今著述”,自成一格,“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纪传体例虽非他独创,但因他而成熟完备,列传叙事,以类相从,所述广泛涉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许多民族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理由三,他的《后汉书》力图“正一代得失”,其主观史学特点鲜明,猛烈抨击外戚后妃干政、军阀权贵暴乱的现实,多有真知灼见,作者自称其文采杰思为“天下之奇作”,但叙事过于简略,引起许多史家为其作注,今本《后汉书》即加入了司马彪《续汉书》志30卷为补注。 6、理由一,刘知几是中国史学走向自觉时代的伟大史学家、唐朝史学泰斗,他打破了学术界独尊皇家正史的局面,私撰《史通》代表了盛世史学的最高成就;理由二,作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巨著的《史通》,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千年史学的成果,突出了纪传体史学的正统主流地位,其学术范围“上穷王道,下谈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指斥史界弊端,以为鉴戒,为史书规范化和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他最重要的史学思想是“实录直书”与“激扬名教”的对立统一,既注重史料考据核查,又强调公义之名、教理之善,并把义理置于真相之前,他对中国史学方法论和史官制度的成熟具有指导意义,并发展出史学评论分支学科。 7、理由一,杜佑是中晚唐时期最重要的史学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奠基人、社会风俗史的开创者,他的代表作《通典》建立了认识社会结构的新体系和历史编纂的新系列;理由二,他治史的超前性在于率先从政体入手“探讨礼法刑政”,从过去对个人作为的描述兴趣转移到追寻社会制度变革的因果关系,他著名的“理道”说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论发展为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政理”掌握,堪称史学创举;理由三,他以社会进化观反对是古非今论,力主“随时立制、既弊而变”,启发了经世致用史学思想萌芽,他重视以家庭为细胞的经济基础与礼仪伦常关系的考察,开创了社会风俗史研究的新范畴,预示了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8、理由一,司马光是西汉以后千年一现的史学大师、不但代表了宋朝史学的最高成就,而且把中国编年体通史发展到巅峰状态;理由二,他的不朽巨著《资治通鉴》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多人协力的集体智慧,皇帝御赐书名并提供思想指导,其书规模宏伟、结构严整、秩序井然,纵览1362年史实,范围也超越了治乱兴衰,开创了社会文化史学的新思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通鉴学派;理由三,它首次将“国家兴衰” 与“生民休戚”并列的先进史学观意义重大,对历次农民起义给与了更多关注与反省,其感慨论评虽为权谋之术,体现了正统保守观念,以资当朝借鉴,但其民本之思、法制之识、和平之意、用贤之策,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朝政及史家。 9、理由一,章学诚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清王朝盛极而衰时代史学界的领头羊;理由二,他博闻强记、著作等身,30年心血写成“性命之文”《文史通义》,以臻不朽,立意纠正“世俗风尚”之偏颇,校勘文史诸论之讹误,主张文与史互通互义,复兴先秦跨学科融汇的优良传统,并脚踏实地建立起庞大的学术体系;理由三,他以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理念发展了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的精神,充分发挥史学叙事论理、经世致用的功能,认为六经诸子皆为史,可通用通变,他在修正整理旧史、考证史书体裁演变源流、提倡方志专修、强化学术基本功训练方面的贡献均直接影响到近代和现代史学。 10、理由一,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杰出的学术大师和史学家、史学革命的发动机、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奠基人;理由二,他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比较文化等学科多有建树,是引进宣传西方文化及史学并用以改造国学的旗手,新世纪之初接连发表重要史论《中国史叙论》(1901)《新史学》(1902),终结了近代旧史学,拉开了现代新史学的序幕;理由三,他清算了两千年中国官方史学的弊端,批判“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倡导以进化论为指导的人民史观,他把史学革命推广到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领域,其史学救国论震惊朝野,深刻地影响了五四运动,平心而论,他对史学的破坏性贡献要大于建设性。
4. 统计学界有哪些中国的大牛
王见定教授发现
统计学的统一理论是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17世纪笛卡尔提出了变量回的概念,随之答而来的是函数、函数论、方程论、微积分等主流数学的产生,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新的工业革命;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学者提出了随机变量的概念,相继概率论、数理统计、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崛起,把世界引进了高科技时代;2006年王见定教授首次发现变量、随机变量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转化关系,从而提出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这个理论正是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因为互联网中信息的自由流动,正是通过它们的载体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变化以及相互转化完成的。
5. 国内经济统计学著名人士
王见定教授挑战来经济学突破自奖.
(二).申报“经济学突破奖”的理由
作为统计学突破的最大受益者,非经济学莫属。凡对经济学、经济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共识:统计学几乎是随着经济学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统计学、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几乎指向同一人---英国学者威廉·配弟,马克思称他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绝非是一种巧合,说它是某种必然更适合。经过近400年的变迁,经济学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关注度最高的科学。而经济学活动与各种指标几乎都是通过统计学来计量、分析、预测、决策的,所以“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必将全面提升经济学的水平,也必然引起经济学罕见的大突破。
6. 著名美国经济统计学博士有哪些
米尔顿·佛利民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反对政府干预,其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及货币政策有极大影响。艾伦·格林斯潘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出生于1926年,美国经济学博士,美联储前主席。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资本主义与自由》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罗伯特·蒙代尔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他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教授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7. 谁被称为统计学之父
凯特勒被统计学界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国际统计会议之父”。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有关统计学方面的就有65种之多。他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古典概率
论引进统计学,使统计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凯特勒在研究过程中混淆了自然现象
和本质区别,对犯罪、道德等社会问题,用研究自然现象的观点和方法作出一些机械的、庸俗化的解释。但
是,他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学在“政治算术”所建立的“算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准确化道路上大
大跨进了一步,为数理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7)著名统计学家扩展阅读
凯特勒运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了社会道德中的大量统计资料,发现了以下基本原则:“在我们对于多数人进行观察的时候,人的意志就平均化起来,并且不留任何显著的痕迹。所有部分意志的作用,和纯粹受偶然原因所制约的各种现象一样,它们即被中和或抵消了。”这就是凯特勒著名的“平均人”思想。
他认为“不应当注意个别的人,而应当把个别的人当作种族的一部分来考察。只有把人的个性去掉之后,我们才能把存在于人们中间的所有偶然的东西摒弃殆尽。这样,那种对于大量现象仅起极小作用的、或完全不起作用的个别特殊性,就自然会平均化起来,从而我们就能把握住综合的结果”。
8.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名字
米尔顿·佛利民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反对政府干预,其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及货币政策有极大影响。
艾伦·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出生于1926年,美国经济学博士,美联储前主席。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
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资本主义与自由》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罗伯特·蒙代尔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他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教授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9.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有哪些
米尔顿来·弗里德曼、艾伦·格林斯潘源、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0. 中国历史著名的统计学家有哪些
韦博成. 东南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应用概率统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应用概率统计》副主编;《Statistica Sinica》(美国),《应用概率统计》,《高校应用数学学报》,《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编委;同时为英国皇家统计协会高级会员 (Fellow), 美国数理统计学会海外会员.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60-1973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73年至今,任教于东南大学 (原南京工学院) 数学系.1981-1983年,留学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统计系.1985年,任副教授,同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1987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为非线性统计,统计诊断, 统计学的微分几何方法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非线性统计模型和统计学的微分几何方法以及统计诊断方法的系统研究, 为国内研究这些方向的主要据点.1984年以来, 共发表论文120多篇(详见论著目录),其中SCI 收录30余篇,引用100多次.1988年以来出版著作6本(其中5本为填补国内空白),1998年,在世界著名出版社Springer 出版 英文专著《Exponential Family Nonlinear Models》.1984年以来,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人, 博士研究生6人, 博士后5人.1986年以来,先后获得12项基金.其中有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都是主持人,下同), 其中1项为 重点基金;并承担了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1990年以来, 共获得10次奖项.其中1991年, 1997年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都是第一获奖人,下同).专著 “近代非线性回归分析”, “统计诊断引论” 分别获1990年和1995年华东区高校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2000年.2006年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 获得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两名博士生分别获得全国统计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导师为第二获奖人).2004 年教师节被评为东南大学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005年10退休.2006年,由19位海内外学生发起,捐赠10万元,在东南大学数学系设立“韦博成奖学金”. 统计学家只有当代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