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及落实工业和信专息化部《关属于委托开展二维码应用现状及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任务》的工作,由中国电子商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办、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实施,建设了中国二维码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成立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面向社会开展统一的二维码注册解析认证服务。
②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可以识别所有的二维码么
现在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可以生成、解析最常用的码制有QR和一些国产码制,比如说汉信码、龙贝码、GM码等。
③ 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是做什么机构可以注册申请二维码吗
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官网:www.idcode.org.cn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及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委托开展二维码应用现状及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任务》的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由中国电子商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实施,建设了我国二维码注册解析公共服务平台,并成立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面向社会开展统一的二维码注册解析服务。
二维码注册解析平台主要有三大核心职能:身份标识、互联互通、安全管控:
1、身份标识:为每一个对象(人/事/物)分配一个二维码的全球唯一身份标识,是“对象”的二维码身份证。
2、互联互通:制定了不同码制、编码体系、应用系统之间映射和互联机制,实现了跨平台、跨系统、跨码制、跨编码体系之间互联互通。
3、安全管控:为相关部门提供行业监管手段和依据,为企业提供公信力的信息化安全应用工具,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移动互联网交易交互环境。
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设注册解析平台,提供公共服务
完善行业顶层设计,建立二维码统一标识体系(IDcode),建设二维码注册解析公共服务平台,在编码体系、标准码制、注册管理、解析服务、数据验证等方面规范二维码应用。
2、设立区域服务中心,建立应用推广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服务体系,在各地方设立区域性注册服务中心,在各行业设立行业性注册服务中心,开展试点示范等工作,为各地、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研发统一编解码SDK,研究行业管理体系
组织技术力量研发统一编解码SDK,开发统一生成解析接口,研究二维码行业规范管理和产业发展问题,做了大量的试点示范工作。
4、开展SP认证和产品征集,完善生态系统
一是面向社会引入服务提供商(SP),涵盖终端设备、技术研发、服务运营、营销推广、安全防护等多个层面,支撑各地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二维码技术产品征集工作,形成一批二维码综合集成应用的典型解决方案,并组织各SP与各地、各行业用户供需对接,协助SP开拓市场。
5、建立二维码安全规范应用评价认证体系,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
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认证机构联合制定我国二维码评价认证体系,开展二维码标识认证、体系认证等认证服务,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力。
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在基础体系支撑、标准码制建设、技术服务、数据验证等方面规范二维码应用,为社会提供共性的、标准的、安全的二维码应用服务,形成“统一编码体系、统一解析体系、统一行业规范、统一应用标准”体系,为二维码产业链提供跨行业、跨平台、跨管理机构的标识注册管理服务。
④ 很多部委机构以及企业都在分别建立二维码的追溯应用系统,为什么还要到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来注册申请
目前,各部委来机构以及企业建设源的追溯平台系统之间标准不统一,是孤立的,不能够互联互通,消费者很难辨别二维码的真伪,达不到追溯的效果。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发放的是“二维码的身份证”,可以相当于“二维码的银联”,让所有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真正保障企业利益,保护消费者真实安全放心的消费。
中国二维码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底上线,平台三个核心功能:“身份标识、互联互通和安全管控”,平台“统一编码体系、统一解析体系、统一行业规范、统一应用标准”,能够使不同码制、不同编码体系、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
2015年,中国电子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编制了我国“二维码安全规范应用评价认证体系”标准。
2016年7月,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联合发布了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
⑤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的编码体系与国内外其他编码体系一样吗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抄中心袭的编码体系是在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主流编码体系的优点技术上编制而成,具有兼容性、易用性、语义性和国际通用性的特点。所以,不同码制、编码体系、应用系统之间可以相互映射和互联。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可以为每一个对象赋予全球唯一的身份标识,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码制、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⑥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成立时间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前身是二维码专项工作组,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
目前常用的二维码是QRcode,这个专利是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的后开放了,属于开放式的标准,不需要授权。Denso Wave公司官网上是这么写的:“利用QR码,没有必要特意申请。
只要遵从JIS/ISO的规格,可自由使用。”“针对JIS规格及ISO规格所制定的QR码的使用,没有征得许可等的必要,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
专利法第第二十二条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也没有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7)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扩展阅读
现状 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
如今,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养成了随手扫码的习惯。然而,真正了解二维码为何物的人却寥寥无几。
简单来说,二维码是由黑白小方块组成的平面图形,经过加密和解密技术,简单的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可以传递文字和数字信息,便于记录、识别和信息交互,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信息数字化后进行存储。
据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介绍,二维码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各种二维码“码制”仅是数学算法上的不同,技术上门槛不高。二维码与条形码都可以作为产品的“身份证”,用于物品的统一管理和追踪溯源。
据了解,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码制达到250多种。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是日本Denso公司1994年研制的快速响应码(QR码),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技术,2000年QR码成为我国国家标准,并广泛应用于政务系统、智能制造、金融支付、电子商务、新闻传媒等领域,与网络信息安全、经济运行环境、社会公共安全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张也平表示,为了达到市场垄断目的,QR码采取了所谓的全市场免费开放策略,导致我国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生成和解析二维码,并通过前台的手机进行实时解码,但没有后台对前台解析的内容进行识别和监控,出了问题往往无法锁定责任主体。
“从恶意广告到金融诈骗,甚至包括敏感政治词汇、政治宣传,以及非法集会通知、谣言等,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
⑧ 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的公司网址是什么
你是要注册二维码还是条码啊?,二维码不用注册的,是可以私自编码的,商品条码是要注册的
⑨ 企业产品上印二维码销售,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需要什么资料及办理的手续流程
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容量大、可标识文字网址等多种信息、成本低廉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国众多行业取得规模化应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获得二维码承载相关信息与服务的应用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二维码已经逐渐从封闭系统应用向开放系统应用转变。作为我国负责条码与物品编码管理与标准化的专门机构,为解决目前我国二维码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编码信息各自为政,缺乏标准化编码方案、标准化应用方案支撑的问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国家二维码注册管理中心,为我国二维码用户、二维码技术提供商、二维码服务提供商以及广大系统成员提供二维码注册管理服务,从而促进我国二维码技术应用与产业化的协调健康发展,规范二维码编码标识工作,促进物联网领域对象的互连互通。
国家二维码注册管理中心以国家可信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对外提供信息编码内容、数据结构的分配注册,可信二维码网址注册与手机验证、可信二维码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可信二维码移动支付服务、可信二维码服务子平台注册与接入、可信二维码产品防伪验证等等在线公共服务,以及可信二维码印制资质认证认可、可信二维码检验检测等项线下公共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