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牧童诗句
A. 牧童的古诗句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B. 牧童有名的那一句是什么
如果是诗句的话,那就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 关于牧童的有哪些诗句
1、唐·吕岩《牧童》
原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宋·黄庭坚《牧童诗》
原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唐·李涉《牧童词》
原诗: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4、唐·杜牧《清明》
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5、清·袁枚《所见》
原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D. 描写牧童的诗句。(一首诗全部)
《所见》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E. 关于牧童的诗句
《牧童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翻译】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翻译】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清明》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渭川田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翻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翻译】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欺负牛犊。
《村晚》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雷震。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一说: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村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的随口乱吹,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田家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翻译】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