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是谁
⑴ um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查学家是谁
苏轼
欧阳修
范仲淹
陆游
曾巩
米芾
⑵ 列举宋代三位书法家,并写出代表作,并简述书法艺术特点
黄庭坚、米芾、蔡襄。
一、黄庭坚
1、人物介绍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2、代表作介绍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
3、书法艺术特点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特点:长枪大戟、绵劲迟涩。
二、米芾
1、人物介绍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2、代表作介绍
《研山铭》是北宋米芾创作的澄心堂纸本手行书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分三段:第一段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个行书大字;第二段为绘制的《研山图》;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和清代书画家陈浩的题跋。
《研山铭》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
《研山铭》 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3、书法艺术特点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三、蔡襄
1、人物介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2、代表作介绍
《万安桥记》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
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现存碑刻有二,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
另一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祠内。 《万安桥记》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3、书法艺术特点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⑶ 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是谁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专宋名臣,书法属家、文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
(3)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是谁扩展阅读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蔡襄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蔡襄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而且也是茶学家。他为官清正,以民为本,注意发展当地经济,为福建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历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园,就是在建州(今在建瓯市),旧时又称建溪,建安(今在建瓯市)。
⑷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吗
嗯
对复
“一门父子三词客制,千古文章四大家”
说的便是苏家父子三人(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
),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此外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⑸ 宋朝最著名的书法家叫什么
宋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四位,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简称苏黄米蔡。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佑(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为“唐宋八大家”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黻(fú ㄈㄨˊ),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颠”之称。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泉州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 ;在福建时,倡植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⑹ 北宋的四大著名书法家是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
米 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在"宋四书家"中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蔡 襄 (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⑺ 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蔡襄出生于宋真宗时期,在其幼年时就饱受祖父的严格教育,在他15岁时参加了乡试并于18岁进入了国子监深造。在宋仁宗时期获得了乡试第一名。第二年,他又参加了进士选拔,获得第10名,由此正式进入官场,当上了漳州军事判官。
之后的他多次调整官职,后来经过欧阳修等人的推荐,被仁宗任命为知谏院。之后又在福州当上的地方官,在其任职期间,他不畏邪恶,知人善用,多有政绩。期间因为父亲去世而离职过几年。随后再次接受朝廷调用,在福州、泉州、杭州都有履职经历。在56岁时逝世,被朝廷追授了吏部侍郎以及少师。在宋孝宗时期还被赐谥号“忠惠"。
蔡襄在我国历史上的文化成就绝不亚于他当时的官场成就。历史上素来就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而蔡襄恰恰是在楷书方面独领风骚。蔡襄的书法特点婉转端庄,自成一体,就连苏轼等书画大家都对其赞叹不已。而他留下来的作品更是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倍加珍惜。在诗词方面,蔡襄的一生著有诗词370余首,还写过诸多杂文,被后人编入各种历史书籍中。
之后的蔡襄不仅仅专注于文学,更在茶学方面有所研究。他改造了北苑茶业,使得其在形状、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其对茶叶的深入研究,他创作了《茶录》来论述了建安茶的工艺。在其福建任职期间,促进了北燕茶的发展壮大,使得福建茶叶在整个北宋时期都非常出名。
⑻ 宋代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1、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⑼ 宋代成就最突出的书法家是谁
蔡襄,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回名书法家、政治家答、茶学专家。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⑽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虽然诗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是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