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山地
① 中国的山地分布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高原的山岭间则镶嵌有许多牧草丰美、湖光潋滟的大小盆地。这里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 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米。
从海岸线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水深大都不足 200米的浅海大陆架区。也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地形的第四级阶梯。
从陆地地形来说,两条界线,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可以勾绘出中国地形的总轮廓。而这种阶梯状的地形形势,从中国东经 89°线的地形剖面和北纬30°线的地形剖面中都可以得到反映。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造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最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最后东流入海。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② 中国的丘陵、盆地、高原、山地以及平原有哪些
三大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专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柴达属木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至于山地,并没有具体的地名
③ 我国四大山地是
没有四大山地;
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版高原。
四大盆地:四权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3)中国著名山地扩展阅读: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 。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由于山地地区海拔高,低温,呈气候的垂直分布,适宜多种植被与经济林木。
④ 我国重要山地有哪些
大兴安岭山脉
又称内兴安岭、西兴安岭。位于自治 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东北 西南走向,为中国的著名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和额尔古纳河,南止于赤峰 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达1400公里,宽约200一枷公里,面积约32.72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 1600 米,最高可达2000米。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线,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稳 定生态平衡,保证山地两侧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大 影响。山岭东部陡峻险要,阶梯地形显著,西部和缓,逐渐没入内蒙古高原。山体比较浑圆,山脊不够明显,山顶缓平。山地中有面积较大的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山间冲积一洪积平原、河谷平原等。山地降水较多,蒸发量小,常年保持湿润,利于森林的发育。森林覆被率达60%以上。有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带和白桦为主的阔叶林带,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挑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约770公里,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是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地区,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公里,是一个中等山地,由森林草原植被占据。西南部山体高而窄。在大板 林东 鲁北 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水草丰美,是优良草牧场。 伊勒呼里山伊勒呼里为满语,意为松子。大兴安岭支脉。横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与大兴安岭主脉相连,东南与小兴安岭相接,整个山脉呈弧形,由东西走向转为东南走向。全长约260公里,海拔700-1300米,主峰大白山,海拔1528.7米。以齐齐哈尔 古莲铁路为界,分为两部分。东部山区海拔700-1000米,西部山区海拔1000-1300米。北侧倾斜平缓,南侧陡峻,成为伊勒呼里高地,是嫩江上游和黑龙江支流呼玛河的分水岭。
⑤ 中国著名山地
中国山脉列表大全,没什么名气的就不列了
A
哀牢山
C
长白山
D
大巴山
大别山
大凉山
大兴安岭
E
峨眉山
F
伏牛山
H
贺兰山
横断山脉
衡山
华山 属秦岭山脉
黄山
会稽山脉 会稽山
J
井冈山脉 井冈山
九华山
K
昆仑山脉 昆仑山
括苍山脉 括苍山
L
狼山 属阴山山脉
崂山山脉 崂山
莲花山脉 莲花山
六盘山
吕梁山脉 吕梁山
M
茅山山脉 茅山
蒙山山脉 蒙山
孟良崮山脉 孟良崮
岷山山脉 岷山
N
念青唐古拉山脉 念青唐古拉山
怒山山脉 怒山
南岭
P
普陀山
Q
祁连山脉 祁连山
秦岭山脉 秦岭
S
四明山脉 四明山、句余山
T
太姥山脉 太姥山
太行山脉 太行山
唐古拉山脉 唐古拉山
天目山脉 天目山
天山山脉 天山
天台山脉 天台山
泰山
W
巫山山脉 巫山
五指山 海南
武功山脉 武功山
武夷山脉 武夷山
X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
仙霞岭山脉 仙霞岭
香山 宁夏
崤山 属秦岭山脉
小兴安岭
兴都库什山
Y
雁荡山脉 雁荡山
燕山山脉 燕山
沂蒙山
阴山山脉 阴山
云台山脉 云台山
⑥ 国内外山地城市有哪些
国内:重庆、贵阳、黄山、乌鲁木齐、西宁、南宁。济南位于山东丘陵北部,版不是山地城市。权
国外:美国丹佛、奥地利维也纳、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布拉克、意大利都灵、瑞士苏黎世、法国米兰、西班牙马德里、希腊雅典、土耳其安卡拉、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亚、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等,够了吗?
里面具有代表性有堪培拉、巴西利亚、丹佛、苏黎世和重庆。、
⑦ 中国有哪一些山地
四大高原是: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2.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 4.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 四大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周围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沙漠广布。盆地中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国油气蕴藏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准格尔盆地 准格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底部海拔500—1000米。盆地中部分布着草原和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盆地底部海拔在2700—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盐、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脉的包围之中,地形封闭。盆地底部海拔400—800米,盆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盆地内的岩石、土壤呈紫色,有“紫色盆地”之称。 三大丘陵: 1.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2.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3.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⑧ 中国山地资料
中国的山地(mountains in China) 中国是多山之国。据统计,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就海拔而言,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中国国境线上和国境内者即达9座。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第2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第3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米),第5高峰——马卡鲁峰(8463米),第7高峰——卓奥友峰(8204米)均位于中国国境线上,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8012米)位于中国西藏境内。至于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在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山地中数以千百计,无论是山峰的高度和数量都是其他国家无可伦比的。
山地是中国地貌的格架。中国大地貌单元如大高原、大盆地的四周都被山脉环绕。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5000米,环绕高原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降至2000~1000米,周围的山脉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西北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等。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最低处罗布泊洼地的海拔780米。而周围的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一般海拔在4000~5000米。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四周都为高大山脉所封闭。就是在中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大平原和岛屿上也可见到大片的中、低山和丘陵,如松辽平原东部的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黄淮海平原东部的山东丘陵和长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台湾岛的玉山海拔3997米,海南岛的五指山海拔1867米。
形成时期中国造山运动划分为5幕:即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①加里东运动指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造山运动。在这次造山运动中,主要褶皱隆起的有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山脉。
②华力西运动指古生代石炭纪至二叠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使中国北部阿尔泰山、天山、大兴安岭、阴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等山脉隆起,并伴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
③印支运动指中生代三叠纪至侏罗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使川西、滇西北一带隆起成为山地,如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云岭等。
④燕山运动指中生代白垩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不仅产生燕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雪峰山、横断山脉、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而且形成许多山间断陷盆地,并在盆地内堆积了巨厚的砂页岩层。
⑤喜马拉雅运动是发生在新生代的最年轻的造山运动。分为两幕:第一幕是在渐新世至中新世,使喜马拉雅山主体、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长白山、武夷山脉等大幅度隆起;第二幕发生于上新世至更新世,这时,喜马拉雅山南面的西瓦里克丘陵隆起,西藏高原大幅度上升,台湾山地露出海面。喜马拉雅运动对那些古老的山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大兴安岭—阴山一线以北的地区比较微弱。所以中国的山脉虽然形成的地质时代有先有后,但并非都是前几次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面貌。根据板块构造的理论,中国是由若干个古板块拼接镶嵌而成的。但如何与板块构造的理论具体相联系,尚待进一步探索。可以肯定,每一次造山运动就是由于古大陆板块在移动时,古板块边界发生碰撞所造成的。
分类根据中国1:10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稿)提出的山地按海拔划分原则(见表),以海拔1000米作
山地高度划分指标表
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地的一般高度。海拔3500米大致相当于中国山地森林上限。雪线高度各山脉不一,一般约在海拔5000米。这一指标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界线。
中国东西部地势差别悬殊。仅用海拔还不足以反映这种差别,如四川峨眉山金顶海拔3099米,而西藏拉萨平原海拔为3650米。所以划分山地还必须辅以相对高度指标。表中的相对高度指标是四川省地貌图的划分指标。中国幅员广大,各省区山地条件不同,故划分的指标目前尚未取得一致。
主要山系山地系统是指山脉、山块、山链及其大小分支的总称。它具有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和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山地。
中国的主要山系如下:①天山—阿尔泰山系,②帕米尔—昆仑—祁连山系,③大兴安岭—阴山山系,④燕祁连山脉山—太行山系,⑤长白山系,⑥喀喇昆仑—唐古拉山系,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⑧喜马拉雅山系,⑨横断山系,⑩巴颜喀拉山系,(11)秦岭—大巴山系,(12)乌蒙—武陵山系,(13)东南沿海山系,(14)台湾山系,(15)海南山系。
经济意义中国山地区的县级行政区数要占全国的2/3,人口和耕地分别占1/3与2/5,粮食占1/3。中国90%以上的木材产量也取之于山地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大部分也集中于山地区。中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也以山地区最多和最壮观。同时,中国山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绝大部分都分布于山地区。此外,中国山地是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又是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因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中国山地并积极地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⑨ 中国山地有多大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山地约33%,高原专约26%,盆地约属19%,平原约12%,丘陵约10%。习惯所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山地居住的人口也占全国人口的一半.
⑩ 我国主要山地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00千米。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可达8844.43米。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成,所以现在喜马拉雅山仍在缓慢上升。
昆仑山脉: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位于巴颜喀拉山脉和阿尼玛卿山(积石山)相接处,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
山脉全长2500多千米,宽130~200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通常认为最高峰是被称为“昆仑山”的慕士山,海拔7282米,位于新疆和田南部,但实际公格尔山最高,海拔可达7719米。
天山山脉: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于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
天山主要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山间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等,西部有伊犁谷地。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上积雪终年不化,被称为“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处有一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已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天山的最高峰时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
阿尔泰山脉: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长约2000千米,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中段位于中国境内,长约500千米。“阿尔泰”在蒙语中的含义是“金山”,因此这里森林、矿产资源丰富,从汉朝起就有金矿开采。
冈底斯山脉:冈底斯山脉为一弧形山脉,全长1600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喜马拉雅山平行。
冈底斯山脉西起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喀喇昆仑山脉,东至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邻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山体宽约60~70千米,由西向东山体渐宽,东段宽达100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
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是罗波峰,海拔高达7095米。
冈底斯山脉还是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南侧即为藏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是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如拉萨河河谷平地等。北侧为羌塘高原,气候严寒干燥。冈底斯山的南北侧均为地震活动带,多次发生较大程度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