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佛庙
㈠ 沈阳市内有哪些著名的寺庙
沈阳市内著名的寺庙有: 慈恩寺、 大佛寺、大法寺 、般若寺、长安寺、实胜寺、大护国寺、东陵报恩寺、环北报恩寺、金刚禅寺等。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沈阳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 12000多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始建于唐朝,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大佛寺,发现了唐朝遗碑,清乾隆十二年(1649年)、五十六年(1693年)、宣统二年(1910年)多次重修,民国五年(1916年)住持比丘尼常慧法师弟常智法师再次主持重修。该寺为比丘尼修行道场,占地543平方米。
大法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创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1638年(清崇德三年)重修。因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大法寺住持僧众为了感谢其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就变成了阿济格的家庙,俗称八王寺,这就是八王寺之名的由来。大法寺寺在乾隆四年、同治十一年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宏伟壮观。
般若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河区大南街若寺巷8号。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重修。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为建寺三百年纪念,又进行了修缮,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寺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 6号,是沈阳最古老的建筑群,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戏台、拜殿、大殿和后殿等建筑。寺内现存《大正藏》两部,石碑六通,其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有重要的文物价值。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实胜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实胜寺全名为莲花净土实胜寺,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36)秋,竣工于崇祯三年八月初一,历时三载,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正式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清军入关前盛京最大的喇嘛寺院。
报恩寺始建于大清年间,原为皇家护陵存亡之小庙。历代兴废已无考究。重建报恩寺起于公元1980年,隶属东陵公园管理处。后于2005年6月19日该公园礼请传本法师住持本寺,遂后法师率众翻建。
沈阳溪水报恩寺(沈阳市于洪报恩寺),建于2000年,占地5600余平方面,正面是山门,面东为放生池。寺庙内有钟、鼓二楼,南北方向分别是“地藏殿”和“观音殿”。中路最前面是“大雄宝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向西为法堂、护法堂、延寿堂等。溪水报恩寺坐落于沈阳市于洪区环北家园之中。
沈阳市沈北金刚禅寺始建于2006年7月25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在全寺僧众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八载,寺院已初具规模。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地藏殿、念佛堂、五观堂、偏殿、僧寮等建筑。寺院于2014年兴建了七层舍利宝塔和规模宏大的地宫。如今的金刚禅寺在群山环绕之中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终于使昔日的群山变成梵音绕梁,晨钟暮鼓响彻环宇的教化一方的净土清净道场。
㈡ 广东省的四大著名寺庙是哪四个呀
广东四大名寺,分别是肇庆鼎湖山庆云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梅州灵光寺。
1、肇庆鼎湖山庆云寺
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东的山谷中,座西面东,具有浓重的东方建筑艺术特色,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 因为山顶雾霭常绕,故称庆云寺。
2、韶关南华寺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3、广州光孝寺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
4、梅州灵光寺
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97米。山麓的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该寺依山而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
(2)著名佛庙扩展阅读:
广州光孝寺历史:
光孝寺的历史源远流长。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汉初年南越王赵佗(220一265)的玄孙赵建德故宅。
寺名曾几次更改,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干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干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赐“光孝寺”,才改名光孝寺。此后,历代相传,成为一方名胜。“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这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广东历史,以及认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具有重要的价值。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
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古刹,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自创寺以来,常有中外高僧到寺中驻锡传教。东晋时期罽宾国三藏法师昙摩耶舍来寺扩建大殿并翻译佛经,刘宋文帝元嘉年间,印度高僧求罗跋陀那在寺中创建戒坛传授戒法。
㈢ 上海有哪些的著名寺庙
上海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专年,初名沪属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早于上海建城。
上海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㈣ 四川最有名的佛教寺庙是那个
《隋唐,佛教在四川的传播》
[民族宗教]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意识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衰亡,其宗教也会随之衰亡;如果某一民族上升为国家的主体民族或统治民族之后,该民族宗教也会随之转变成为国家宗教。
虽然“佛教”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但魏晋之前,国家明令禁止汉人出家为僧。魏晋之后,胡人上升为主流,外来“佛教”开始成为中国第一大教派,并最终演变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汉人本民族“道教”等信仰的衰败,本身就证明了“汉民族和汉文化”的衰败。魏晋之后的中国其实已是“胡汉”混血的“中华民族”,而不再是单一的“汉族”社会。
隋唐,是外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虽几经波折,但最终还是完成了佛教的中国本土化,演变成胡汉混血的唐人(或称中国“新汉人”)自己的佛教,并代表中华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就出生于般若尼寺,从小由寺中神尼智仙养大,所以在他称帝后,大力复兴佛教。据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盤后,其身化作八万六千四百枚舍利,为天下万国供奉。隋仁寿年间(601--604),杨坚先后3次敕令高僧大德护送舍利至全国名藩大州建灵塔111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弘法护教活动,也是世界佛教史上一大盛事,对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和地位确立起到划时代的促进作用。据统计,隋代度僧约236200余人,天下有寺3985所。
杨坚第一、二次建塔诏书皆明确指定了州名,其中四川地区有:“成都益州、奉节信州、广元利州”,即隋文帝时期四川地区3大总管府所在地。第三次建塔诏书则没明确州名,但经文物实证,至少新增有“三台梓州”,故隋唐四川地区应有4处佛祖舍利灵塔:
1)成都益州法聚寺
2)奉节信州金轮寺
3)广元利州(寺名不详)
4)三台梓州牛头山寺
上述4州恰好也是400年后北宋“川峡四路”行政首府所在地!
如今,1400余年过去,隋塔早己毁损,全国先后出土文物“塔下铭碑”共10方,但隋代原物现存仅7方。其中,6方都位于隋唐“胡汉文化”集中的北方:陕西4处、山东1处、河南1处;而整个南方,仅存奉节1处!
奉节信州《隋金轮寺舍利宝塔下铭碑》馆藏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节白帝城,碑高0.7米,宽0.68米,清同治十二年(1873)整修夔州府城时出土,碑框左侧刻奉节知县吕辉题记。
隋唐金轮寺位于原奉节老县城东南,规模宏大,是唐宋川东地区佛教圣地和中心。晋朝叫“铁佛寺”,隋唐改名“金轮寺”,宋朝曾名“光孝寺”和“报恩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夔州路漕使符行中为报恩寺捐俸钱十万重建佛牙楼,引起士民强烈反响,“踊跃捐献,未几功成。”
㈤ 世界最著名的佛教寺庙是什么
第一名: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第二名: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
第三名:法门寺-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第四名: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第五名:晋祠-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
第六名: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
第七名: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
第八名:少林寺-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第九名:塔尔寺-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40公里。
第十名: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
- 相关文章
㈥ 北京有哪些知名的佛教寺庙
1、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来这里求成佛做祖、开悟成就、
开智发慧、健康长寿、治病消业、超度故人的最多。另外,八大处四处
的大悲寺的白衣大士观音非常灵验,在那里许愿还愿的人络绎不绝。
2、法源寺(中国佛学院,在宣外教子胡同)。最后一个殿有一尊神奇
的千手观音铜像,大概是元代的;虽然密闭在玻璃罩里,可是看上去身
上潮潮的,据说有时候滴水。到那里求子(法源加持嗣源嘛)、求智慧
(佛学院嘛)的多。
3、雍和宫。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来这里的商界人士居多,大概
求财吧。
4、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在西四)。这里圆通殿(观音殿)
的观音很灵,来这里求结善缘(包括姻缘)者多。
5、广化寺(北京佛教协会所在地,在后海边)。来这里超度,发焰口
,做水陆最为殊胜。
6、通教寺(北京尼众佛学院)。这里都是尼师(俗称尼姑),她们戒
律精严,修行刻苦。这里为女性信众做临终关怀、往生助念据说效果相
当好。
7、卧佛寺。有人把这里叫做“Offers”,据说这里求工作,求升学出国
考试通过者居多。
8、白塔寺。也是藏传佛教寺院,据说来这里绕元大都标志建筑--大
白塔(塔中曾藏有舍利子无数)可以治病。旁边就是白塔寺大药店,买
药也方便,可以圣药凡药一起吃。
9、香山碧云寺。这里是古代名刹,其“五百罗汉堂”尤其出名,据说
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相应罗汉,可以得到护持。另外,那里还有孙中山
先生衣冠冢,孙中山先生是“活菩萨”啊,也要拜的。
10、大觉寺、戒台寺、潭柘寺等。这些都是古老名胜,灵气袭人,而且
都有度假客房,适合在这里短期住宿疗养或者闭关禅修,搞写作、创作。
..................................................................................................
柏林寺 普渡寺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 宣仁庙 凝和庙
通教寺 广化寺 广济寺
护国寺 福佑寺 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圆广寺 昭显寺 万寿兴隆寺
报国寺 法源寺 慈悲庵
隆安寺 黑龙潭、龙王庙 秀峰寺
金山寺 摩诃庵 金仙庵
海淀龙泉寺 香寺 莲花寺
兴善寺 实胜寺 玲珑公园(慈寿寺)
万寿寺 静福寺(玉皇庙) 西禅寺
定慧寺 碧云寺 大觉寺
卧佛寺 大慧寺 三圣神祠
法海寺 双泉寺 承恩寺
慈善寺 石景山龙泉寺 龙王观音禅寺
潭柘寺 戒台寺 白云禅寺
灵岳寺 仰山栖隐寺 宝峰寺
崇化寺 三家店龙王庙 大悲岩观音寺
小龙门观音堂 大村娘娘庙 白瀑寺
双林寺 白衣观音庵 灵严寺
云居寺 万佛堂 铁瓦寺
弘恩寺 白水寺 十字寺
圆通寺 磨碑寺 蟠桃宫
环秀禅寺 瑞云寺 灵鹫禅寺
长春寺 常乐寺 延寿寺
和平寺 灵照寺 密云药王庙
红螺寺 昙云寺 观音寺
凤翔寺 王土庙 静安寺
㈦ 台湾最著名的佛教寺庙 或最大的佛教寺庙
台湾佛光寺,主持是星云大师,可以说非常有名了,具体情况网络查佛光寺,
㈧ 南京有哪些有名的寺庙
1.鸡鸣寺,抄位于南京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㈨ 中国最大知名佛教寺庙有几个
说法1
白马寺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灵隐寺
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灵隐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少林寺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
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寒山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隆兴寺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清净寺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 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穆斯林。 清净寺建筑采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清净寺面积2100平方米,主要建筑在门楼,高20米、宽45米,辉缘石和白花岗石构筑,三层穹形尖顶拱门。
大昭寺
初名“惹刹”,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寺内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来该寺改名为“大昭寺”。昭,在藏语中释作“佛”,“大昭”指释迦牟尼佛,“大昭寺”意思是释迦牟尼像的佛堂。
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
卧佛寺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北京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塔尔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 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塔尔寺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金山寺
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皇帝赐字“江天禅寺”,沿用至今。虽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通称金山寺。《白蛇传》的故事和“水漫金山”这成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金山在哪儿?却未必世人皆知。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坐落于如此幽美恬适的氛围之中,海拔43.7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这个“千载江心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境。由于金山位于长江边上,风景区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从江中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
说法2
河南白马寺
白马寺,我国各地有若干寺庙均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马寺最为有名。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河南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另有1976年版电影;特别是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而享誉海内外。
浙江灵隐寺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1]
浙江国清寺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城北3公里的地方,和济南灵岩寺、镇江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
江苏大明寺
*江苏大明寺古城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江苏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师自黄龙来,讲《无量寿经》于山舍,僧绍深敬重之,因舍为寺以奉。时为齐永明七年也。后僧朗法师来自辽东,大弘三论之学,世称为江南三论之祖。僧诠、法朗诸师继之,其学益盛。先是僧绍欲于此山造佛像未果,其子仲纬继其志,与度禅师就西峰石壁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高俱三丈有余。梁大同中,齐文惠太子与诸王又吝造大小诸佛像于千佛岩。仁寿元年,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寺运益隆,遂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江西东林寺
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 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另两处是久负盛名的云居山道场和三合寺。
陕西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福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
㈩ 我国著名的寺院有哪些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
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
少林寺 :公元495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40公里。
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