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门楣巨著名

门楣巨著名

发布时间: 2021-01-25 08:37:27

A.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塔

中国著名古塔 http://bbs.tancheng.cn/dispbbs.asp?boardid=8&id=74724 应县木塔,开封铁塔,回答者:lf1974 - 试用期 一级 3-28 13:13 天津有一个广播电视塔,挺高的。回答者:risewill - 经理 四级 3-30 16:48 中国名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开元元年(713)与开成元年(836)诸说。但原崇圣寺铜钟有“建级十二年建铸”的纪年,可能建于南诏晚期。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塔刹在1925年地震时震落。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初为仿西域建筑形式的砖表土心5层方塔。武周长安(701~704)年间,由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7层。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饰,留传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相区别。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宁夏青铜峡108塔古塔群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为实心喇嘛砖塔。 最高一座3.5米,其余均高2.5米。随着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12行,整体成三角形状。关于一百零八塔的身世,明代李贤的《一统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确记载,究其来龙去脉,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在塔群附近的黄河库区,有被誉为"候鸟天堂"的青铜峡鸟岛。每年春季,数以万计的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在这里产卵孵育。其中既有司空见惯的麻鸭、大雁,也有珍稀的黑天鹅。蓝天碧水,绿草青山,飞鸟成群,鸣声上下,给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无限生机。 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塔刹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后,显得更加壮观。 山东历城四门塔 四门塔建于隋朝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的亭阁式佛塔,在山东历城神通寺内。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是石结构,是一单层、亭阁式舍利宝塔,它是我国早期佛塔的范例,造型庄严大方,结构简洁合理。它是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四门塔通体高15.04米,四面塔身边长7.4米,塔身厚0.8米,在四面塔身中央各开一高2.10米、宽1.40米的半圆形拱门,总共有四个门,所以此塔称之为四门塔。塔檐挑出五层又迭涩收回23层,形成芭蕉承托相轮宝顶。进到塔内,我们可以看到塔内有一四方平台,平台之上有一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是十六块三角梁和塔身相连挚住塔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四百年以前就已知道了它的特性,从这一点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和智慧。塔内造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纹饰清晰,是研究佛教史、佛教造像雕刻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西直门外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典型的金刚宝座塔。真觉寺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因慈禧太后庆寿而重修,并改名为大正觉寺。因此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又称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该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全部石头砌成。塔的基台下面是雕刻精美的须弥座,使体积庞大的基台产生了内收的曲线,具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最富特色的是基台四周雕刻了造型统一的381尊小佛像,给人以绚丽斑谰的感觉。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过街塔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过街塔,是著名的过街塔。该塔现存一基座,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被毁。现存云台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设有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券洞为五国折角式拱券,可通车马。云台从立面上看,外轮廓做成半圆形,券面和券顶都有精美的石头浮雕。南北两边券面各雕六个护卫神,专门擒拿各种魑魅魍魉。券顶刻生身舍利,正顶是五曼荼罗,斜顶为十方佛,在这中间布满了千佛。券壁刻法身舍利,两壁的四个角刻护法四天王。这些高浮雕,形态雄劲生动,是元代雕刻的优秀作品。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边形,15层。此塔的平面为12边形,是国内的一个孤例。塔身下层的倚柱和券面细部造型颇带印度风情,二层以上,各层面依次递减,密檐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减小与密集,使高大的形象变得空灵、秀丽,给人以高耸而稳固的审美感受。此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小雁塔 中国唐代长安城内著名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 西路南侧。此塔体量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因寺名 又称荐福寺塔。 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6~709),位于唐长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 荐福寺曾屡遭战火。 现存殿宇为明正统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后经维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状,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个轮廓作自 然缓和的卷杀曲线,为密檐式建筑,挺拔秀丽。共15层, 因塔顶残缺,现残高 43.94 米。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 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 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 底层边长 11.38米。坐落在底边长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砖台之上。塔的底层较高, 2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 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各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塔底层南北 有券门,其上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以青石 做成门楣、门框,其上布满唐代蔓草图案线刻,刻工精 细,线条流畅。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更是弥足珍贵。 塔内为空筒,设有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后历代题刻多处。在北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鹤题记,载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时,小雁塔“自顶 至足,中裂尺许”,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时, “塔一夕如故”。此条题记订正了辗转相传谓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大地震时被震裂的讹误。 荐福寺自山门内中轴线上有钟、鼓楼、慈氏阁、大 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等建筑,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统 十四年重建后的布局。钟楼内悬金明昌三年(1192)铸铁 钟一口,高 3.5米,口径2.5米,重1万千克。脍炙人口 的“雁塔晨钟”即指此而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几年的准备,1964年 4月开始整修小雁塔,1965年9月竣工。整修中,采取弥 合裂缝、加固塔身等措施,并在塔的2、5、7、9、11各 层檐下加钢板腰箍,保持其残缺的原貌。此外还整修了 塔的基座、塔顶的排水设施,并安装了避雷设施。荐福 寺殿宇建筑也已修葺。

B. 为什么说孔子是伟大的立法者美国最高法上的门楣

孔子(来公元前551年9月自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C.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塔 分别有那些故事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开元元年(713)与开成元年(836)诸说。但原崇圣寺铜钟有“建级十二年建铸”的纪年,可能建于南诏晚期。为密檐式空心砖塔,方形16层,高69.13米。塔身每层正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塔顶有铜制覆钵、相轮,塔刹在1925年地震时震落。南北两座小塔建于五代。为10层八角实心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表面涂有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各层分别有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雕刻作装饰,两塔顶各有三个铜制葫芦。1978年和1980年重修时,在塔中发现南诏、大理时期文物600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创于唐永徽三年(652),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初为仿西域建筑形式的砖表土心5层方塔。武周长安(701~704)年间,由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10层,后经兵火仅剩7层。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饰,留传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后揣《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称大雁塔则是为与后建的荐福寺小雁塔相区别。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门,可凭栏远眺。塔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的说法图,刻有当时的殿堂建筑,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楼阁式佛塔的特点,一是塔身高大,二是每层之间距离较大,塔身每层有木构的门、窗、枋和斗拱等。塔檐上有檩枋、椽子和飞头等仿木构造。塔内有楼梯可供人们登临楼层远眺。

浙江杭州六和塔
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某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塔刹系明代重修,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塔内须弥座上砖雕的飞仙、乐伎、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凤凰、狮子、麒麟、仙鹿以及回纹、云纹、如意等图像,是研究南宋装饰图样的可贵资料。塔内还存有南宋尚书省牒碑和四十二家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等。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后,显得更加壮观。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藏式喇嘛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密檐式佛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40余米,12边形,15层。此塔的平面为12边形,是国内的一个孤例。塔身下层的倚柱和券面细部造型颇带印度风情,二层以上,各层面依次递减,密檐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减小与密集,使高大的形象变得空灵、秀丽,给人以高耸而稳固的审美感受。此塔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小雁塔

中国唐代长安城内著名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 西路南侧。此塔体量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因寺名 又称荐福寺塔。

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6~709),位于唐长安城 安仁坊西北隅。 据现存碑文记载, 荐福寺曾屡遭战火。 现存殿宇为明正统十四年 (1449) 重建。成化二十三年 (1487)地震使塔顶坠毁,塔身中裂,后经维修,仍基本 上保留唐代的原状,是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196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用青砖砌成,塔身略呈梭形,整个轮廓作自 然缓和的卷杀曲线,为密檐式建筑,挺拔秀丽。共15层, 因塔顶残缺,现残高 43.94 米。1980 年寺内出土明正 统十四年寺塔全图刻石。根据刻石可知,塔顶原由圆形 刹座、两层相轮和宝珠形刹顶组成。塔的平面为正方形, 底层边长 11.38米。坐落在底边长23.8米、高 3.2米的 方形砖台之上。塔的底层较高, 2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 每层迭涩出檐,檐下各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塔底层南北 有券门,其上各层南北均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以青石 做成门楣、门框,其上布满唐代蔓草图案线刻,刻工精 细,线条流畅。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更是弥足珍贵。 塔内为空筒,设有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塔上有自 唐以后历代题刻多处。在北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 王鹤题记,载明成化丁未(1487)地震时,小雁塔“自顶 至足,中裂尺许”,明正德十六年 (1521) 又遭地震时, “塔一夕如故”。此条题记订正了辗转相传谓小雁塔是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腊月大地震时被震裂的讹误。 荐福寺自山门内中轴线上有钟、鼓楼、慈氏阁、大 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等建筑,大致仍保持了明正统 十四年重建后的布局。钟楼内悬金明昌三年(1192)铸铁 钟一口,高 3.5米,口径2.5米,重1万千克。脍炙人口 的“雁塔晨钟”即指此而言。

D. 英国巨石阵门楣石块约重多少

英国伦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专亨治石栏、斯托属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比较准确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巨石呈环形屹立在绿色的旷野间,这就是英伦三岛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

巨石阵(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50吨。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E. 中国古代十大名关是兵家必争之地,都有哪些

(1)剑门关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 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
(2)武胜关 武胜关位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大别山脉的鸡公山下,它与平靖关,妨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关中之关”的美誉。
(3)友谊关 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18公里处,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关藏山谷深处,为西南边防重镇。
(4)嘉峪关 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市,古称其为“天下雄关”。
(5)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的雁门山腰,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
(6)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明代时合称它们为“内三关”,是由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区的要口。
(7)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镇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关”。
(8)居庸关 居庸关始建于秦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长城险要关口之一,这里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
(9)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因为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10)鬼门关 鬼门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北流县城西,地处于六万大山与大容山交接之处。应为此处过多瘴疫,去得者难得生还,故此称为“鬼门关”。如今瘴疫早已绝迹,山清水秀,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F. 有一家新盖的大门门楣上悬挂的“巨生延坤”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坤延生巨”。是八卦的说法。地大物博,多子多福之类的吉祥意思。

G. 周恩来的最著名的事迹

关于周总理的著名事迹:

1、有人问周总理“你们国家有多少钱啊?”总理机智的答到“我们国家只有十八块八角八分钱。”(在当时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只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这十种币值的人民币,其和正好是18.88元)。

2、某次,一个美记者采访周恩来时,看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一种讥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淡淡一笑,答道:"谈起这支派克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

3、一次有位外国人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啊,你看我们走起路来挺胸抬头的,多有气势啊。”

总理回答到:“我知道,一般上坡的人总是低头走路,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高抬着头”

4、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读书?”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5、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那是一般客饭,很快就吃完了。张永池一算帐,吃了两元八角。可是,张永池这次糊涂了。

心里算了帐,楞是忘了给钱,追在总理屁股后边上了车。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在得知张永池忘记给之后,总理非常生气,连忙让他回去付钱,并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

6、周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周总理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

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7)门楣巨著名扩展阅读:

周恩来出生在上个世纪末年。他的一生参与了解决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事业。他为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的伟业巨绩可以举出许多:

1、凝聚中华民族精英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半个世纪的核心领导成员

2、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3、党在反动统治地区长期进行地下工作和非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4、艰辛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和国总理

5、参加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的领导人

H. 明朝大臣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文化造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就指是刘伯温、宋濂与高启。

1360年,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的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打江山而出谋划策。朱元璋多次将刘基称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见刘伯温有相当高的政治策略头脑。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已完全不同,猜疑之心非常重,所以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京城,用意十分明显,朱元璋也会将这些老臣之子召集起来,嘘寒问暖。

还乡后的刘伯温行事非常低调,但也触及了朱元璋的某些禁忌,有谣传说刘伯温所选的墓地的地方有君王之气,结果朱元璋听闻后就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8)门楣巨著名扩展阅读:

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对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纷起的元朝末年力挫群雄,统一中原大地。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一品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己看透了朱元璋,因此,他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回乡。朱元璋觉的反正基业己定,有没有他亦无关大局,也就顺水推舟,遂了他的意愿。

临走的时候,与刘伯温交往甚厚的右丞相徐达,舍不得刘伯温离去,送了一程又一程。刘伯温深受感动,洒泪分手时,对徐达说。

你我兄弟相处二十余载,临别赠弟一言,望弟切切牢记,今年冬月庆功楼上,寸步莫离帝身,果然就在这年十月,朱元璋在庆功楼上大宴群臣。

徐达一直把刘伯温的话记在心里,自上楼后,他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寸步不离。朱元璋一一给功臣们敬过酒后,看了李善长一眼,推说要去小解,便与李善长下楼去了。

徐达灵机一动,喊着有事要奏,也随后跟了下来。就在他们下楼之后,便有人撤去楼梯,点上了大火,可怜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全葬身火海!惟有李善长和徐达幸免。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