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国上市
⑴ 跨国公司是否必须上市
“必须”两个字嘛,国家法律没有规定,而且国际贸易惯例也没有规定。所以不是必须的。回美国“玛氏”就答是不上市的跨国公司,它在全球65个国家有210多个分支机构,年销销售额超过210亿美元。
但是,这样的公司太少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企业在没有实力跨国之前就已经为了发展需要上市了。因为上市好处真的太多了。上市是企业融资的有效手段,而且能降低资金筹集成本,多少小企业想上市筹资都没符合条件。而跨国企业更是难以单凭私底下筹资或者向银行贷款筹资就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上市除了筹集资金外还有很多好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综上,“必须”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但是上市对跨国企业有诸多好处。
⑵ 世界排名前十的餐饮集团2016
由后往前排名:达美乐比萨、奶品皇后、棒约翰、汉堡王、唐恩都乐、星巴克、赛百味、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
10、达美乐比萨
达美乐比萨仅次于美国最大的披萨品牌必胜客,其在全球70多个国家共开有1万家店。它们会根据店铺开设的位置,推出不同风格的披萨。此外,达美乐的主要菜单还包括烤三明治、面包碗和意大利面等等。
9、奶品皇后
奶品皇后在全球18个国家开有6000家分店,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就有600多家餐馆在营业。奶品皇后的招牌产品就是冰淇淋,此外它们还提供炸薯条、热狗、汉堡、炸鸡等等。
8、棒约翰
棒约翰是世界第三大披萨品牌,在全球开有4000家餐厅,其中有3200家在美国。棒约翰坚持使用地道材料、独特工艺和高要求标准制作饼体,获得了广大顾客的一致认可。
7、汉堡王
(2)知名跨国上市扩展阅读
中国餐饮十强
1.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
2.美心食品有限公司
3.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4.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5.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发展有限公司
6.天津顶巧餐饮服务咨询有限公司
7.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8.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重庆市毛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⑶ 韩国有哪些大财团
韩国有四个财团,第一大财团是三星,三星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作为韩国第一大财团,旗下关系企业70多家,三星有20多种产品世界市场占用率居全球之首,目前拥有三家世界500强,分别是三星电子(第12),三星人寿保险(第421),三星物产(第458)。可以说,韩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三星。
LG
四大财团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0家,并且各自都有2-3家世界500强,所以强者恒强,这些大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逐渐垄断了韩国大部分的经济领域,过去这些企业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⑷ 跨国电商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以下是跨境电商概念股清单,望采纳:
1 002686 亿利达
2 002697 红旗连锁
3 600729 重庆百货
4 002072 凯瑞德
5 600704 物产中大
6 000540 中天城投
7 300413 快乐购
8 600712 南宁百货
9 300146 汤臣倍健
10 002344 海宁皮城
11 000973 佛塑科技
12 002103 广博股份
13 600270 外运发展
14 000981 银亿股份
15 300013 新宁物流
16 002315 焦点科技
17 002095 生意宝
18 601933 永辉超市
19 002336 *ST人乐
20 002024 苏宁云商
21 600790 轻纺城
22 002251 步步高
23 600415 小商品城
24 600119 长江投资
25 600115 东方航空
26 002574 明牌珠宝
27 002329 皇氏集团
28 002640 跨境通
29 002154 报喜鸟
30 002345 潮宏基
⑸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有哪些
1、雀巢Nestle
雀巢公司是由亨利·内斯特(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办,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韦威(Vevey),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年营业额为922.85亿美元。
2、普瑞纳
普瑞纳公司于1894年创立,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主要从事宠物护理和宠物营养的科学,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改善宠物的生活品质。
3、达能
达能集团总部设于法国巴黎,是一个业务极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公司,集团的业务遍布六大洲、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1996年集团的总营业额达到839亿法郎。 在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达能集团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团,达能亦是当今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并列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
4、伊利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伊利集团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5、红牛
它是泰国的品牌,在食品品牌中排名第五位。红牛的口味适合大多数人,价格也不贵,属于大众化的消费品,它还是一款功能型饮料名气也很大。
⑹ 请问有谁知道我国有什么大型的医疗器械跨国的进出口公司(上市公司),最好是跟韩国有医疗器械彩购的!
[1]、鱼跃医疗(002223):听诊器、血压计、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
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共计36个品种、225个规格,是国内同行业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秉承做专做精的理念,力争每个主要产品做到行业前三名,目前公司前六大产品有制氧机、超轻微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五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第一、轮椅车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公司两大系列产品生产涉及到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主要生产设备和部分流水线可以共用;
[2]、万东医疗(600055):医用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口腔综合治疗仪
医用X射线机是公司主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公司医用X射线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如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等的介入,公司原本盈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产品如高频X射线机的市场不断被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蚕食”,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9.6%。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医用X射线机是各基层医院必备设备。
[3]、新华医疗(600587):X射线机、消毒灭菌设备、清洗消毒机、手术器械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4]、科华生物(002022):半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仪
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快速推进,“卓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形成系列,已有8款产品上市,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使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诊断仪器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投入直接且迅速,在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各类医疗机构对基础诊疗设备的需求增大。受惠于此,公司主要仪器类产品均保持较快的增长。
[5]、东软股份(600718):医用影像设备
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CT、磁共振、数字X光机、彩超等全部四大高技术影像设备的企业。东软股份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先后5次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产品达7大门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居第一和第二位。数字医疗设备业务已经成为东软股份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6]、复星医药(600196):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
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59年,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流的富有创新和协作精神的职工团队和装备精良的生产、检测设备以及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行业规范标准的生产厂房,是全国最大的医用手术刀片和可吸收线、非吸收线医用带线缝合针的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系列。
[7]、乐普医疗(300003):药物支架--高端医疗器械第一股
公司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和先心病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管内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先心病封堵器等。中央直属企业中船集团通过七二五所和中船投资合计持有公司上市后48.45%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药物支架及输送系统生产线改造、介入辅助器械的扩产和产品研发工程中心建设。
[8]、海南海药(000566):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
以所募集资金中的1.67亿元将用于增资控股人工耳蜗项目的生产企业上海力声特,有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新星。上海力声特是(000566)海南海药的控股股东南方同正旗下的子公司。上海力声特的纳入麾下,实现了大股东资产的注入。而上述注资将用于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项目扩建,力声特预计2010年3月底前获得人工耳蜗生产许可,海药控股力声特,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同时也是A股唯一能分享人工耳蜗高速成长的投资标的。
[9]、宏达经编(002144):
公司拟定向增发收购深圳威尔德,威尔德是国内重要的B超设备生产厂商之一,其掌上式、便携式B超仪器产量在国内企业中位于市场前列,尤其是掌上式B超仪器的产量地位突出,占据了国内60%的份额,在内销和出口两方面均占据了明显优势地位。
[10]、大恒科技(600288):
公司医疗设备中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全身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及调强放疗系统(3DCRT,IMRT)”和“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及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VHP)”是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放射治疗设备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装置。系统整体性能具国际先进水平,由于产品拥有无可争议的技术水平优势,现已装备全国200余家著名医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的光机电一体化项目之一的智能医疗器械及诊断软件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上拥有绝对垄断地位,具有全部核心知识产权,平均利润率可达30%以上,且销售价格低于国外产品。
[11]、思达高科(000676):
公司是国内电力标准仪器、仪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持有深圳市银思奇电子仪器公司90%的股权,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另外,控股70%的子公司上海英迈吉东影图像设备公司位于上海浦东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是中国影像技术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和研发基地,主要从事以影像技术为核心的医疗器械、安全检查检测系统以及与影像技术密切相关行业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2]、东阿阿胶(000423):
公司控股60%的子公司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玻璃体温计、玻套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公司生产的玻套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等产品质量稳定、美观大方、方便使用,已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将全面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一次性医疗器械、环保型、高、精、尖产品发展。到2008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3000万元,成为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13]、新黄浦(600638):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机、医用X射线摄片机
公司拥有控股95%的子公司上海新黄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机,主要规格:HY-650AT2;医用X射线摄片机,主要规格:HY-450等。公司以医用X射线设备为主导产品,以数字化为产品特色。数字化X射线设备是集光、机、电技术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最新运用。在研发过程中与高等院所、研究机构广泛合作、并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我们采用新型的“OEM”人才组合形式共同开发新品,使我公司的产品以较快的速度步入先进行列。
[14]、新南洋(600661):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氩气高频电刀、微波前列捎热疗仪、YAG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
公司拥有控股90%的子公司上海交大南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公司是由原“上海交通大学医疗器械研制中心(创建于1989年)”改制的企业,产品深受上海中山、瑞金等国内数百家著名医院的欢迎,出口到日、韩及欧美等国家。2004年度公司再获“上海医疗器械诚信企业”。生产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氩气高频电刀、微波前列捎热疗仪、YAG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光、电、微电脑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
◇其他相关:
[1]、中国医药(600056):
公司自2007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后已转型为以医药流通和医药生产为主的公司,其中药品和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43.0%上升为2008年中期的76.1%。公司控股的通用美康公司和美康百泰公司从事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流通,三洋公司从事医药的生产。公司医疗器械销售在转型升级战略思想指导下,扩大分销领域,市场份额加大,营业额大幅提升。
[2]、亚宝药业(600351):
生产及销售原料药、小容量注射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茶剂、口服液、软膏剂、中药材、中药饮片、软胶囊剂、贴剂、生物制药、粉针剂、酊剂、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西药的研究与开发等。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器械在地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分布很不均匀,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全国医疗机构15%的现有仪器和设备是70年代以前的产品,60%的设备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大量的设备需要新的购置和更新换代,将共同保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政府04年就计划投入200多个亿用于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期配套出台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资金筹集和中央投资安排。据文件显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站)、村卫生室配置选择为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射线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是此次角逐的主角,而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600055)、新华医疗 (600587)分别在中低端的X射线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将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并涉及多个技术交叉领域,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但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技术含量低,使得毛利率无法提升。
关于医药 医疗器械类股票
医疗器械概念题材也是国家推行医改的一个收益行业,其机遇在于需求增加。因为大量社区医院的设立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将对中低端的医疗器械概念题材提出更多需求。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及新农合组织,需要配备基本的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扩大将给生产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带来机遇。属于这一类的上市公司。属于医疗器械概念题材的股票有:
山东药玻(600529):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药用玻璃包装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并利用国际药用玻璃包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会,积极进军高端产品市场。随着我国医改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获得一定的发展机遇。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新华医疗(600587):公司是我国较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一。医疗器械行业在国内属朝阳行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前景比较广阔。随着医改的推进和国家对农村社区医疗投入的加大,公司有望从中受益。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万东医疗(600055):新增48亿元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内需促增长。国家48亿元投向农村卫生建设。进入国际市场:公司一大主要产品核磁共振仪通过FDA和欧洲CE认证,将与境外投资者合作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投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行业前列: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一直保持在前列,在部分细分市场如医用X射线机产量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科华生物(002022):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量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公司的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近期获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生产的真空采血管产品符合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准入审查规定,准许准产注册。同时,由于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等原因,公司预计08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达安基因(002030):公司是国内核酸诊断试剂领域的绝对领先者,在保持优势核酸诊断试剂的基础上,免疫诊断试剂业务将突破销售瓶颈,未来还将进入生化试剂以及分析仪器,形成了全系列的、多产品组合体系,为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今年公司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注册报批,近日公告了四个医疗器械获得了注册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地域在江苏 山东 东北那些靠近东部沿海的多喝韩国进出口多点
⑺ 中国上市跨国公司名录
英特尔、放宽视界、过子旗下
⑻ 简述中国企业跨国上市存在的弊端
我这里有一篇关于利弊的分析,不是很长。 声明这不是本人的原创哈,不过这个应该能帮到你,出处忘记了,从某一财经网站上摘下来的。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利:
1、获得海外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更好地发展企业
2、海外的证券市场监管更为成熟,企业操作更为放心
3、对国内的上市企业行为规范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相关的法规是有借鉴作用
4、选择海外上市,对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帮助
5、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前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海外上市是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可以借以实现资本市场、经营活动与国际的接轨,帮助企业提升自身水平和竞争力。
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彭华岗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还是要鼓励企业去海外上市。为什么呢?因为海外上市对国有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是一个强有力的促进。很多企业老总都认为,海外上市路演得脱掉一层皮,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国外对上市公司运行机制的要求比国内严格很多。根据我们的实际调研,海外上市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企业机制、内部整合管理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因此从企业改革转换机制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应该鼓励支持企业海外上市。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弊:
1、要是大多数优质的企业在海外上市,那么对于中国建立世界级的金融中心是不利的;
2、中国的大企业都在在海外上市,当然对于大众股民来说也是不利的;
3、国内去海外上市的企业和国外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很差,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企业也都相当挑剔,再加上对上市企业认知比较少。
4、海外上市导致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恶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大中型优质企业的大规模海外上市,将加剧国内资本市场的空心化和边缘化。没有大中型优质企业作为支柱的资本市场,也就失去了稳定性和价格风向标,将导致市场稳定性大幅失衡,资源配置功能下降,加剧市场发展的恶性循环。如果优质企业都到海外上市,目前已经几乎丧失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将更加尴尬。
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鸿儒优秀大型企业一阵风似地到海外上市,使国内市场进一步恶化,投资者信心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这种状况,决定性的因素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如果把国内市场办成“次级企业”市场,不仅无法发挥资金有效配置的功能,也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国的发展状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5、海外上市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国企海外上市使中国宏观经济均衡受到影响。大量优质大型企业海外上市,直接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原因是这些企业到海外挂牌时筹集大量外汇,结果增加境内的货币供应,压低市场利率,无形中给中国的均衡发展制造麻烦。
6、IPO定价太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大中型国有企业均是以低市盈率在海外上市,价格比国内资本市场同类企业价格低20%以上。据统计,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至少600亿美元。低市盈率上市的直接结果就是海外新股认购者或战略投资获得无风险的股票套利,使本属于本国民众的价值转移到海外。IPO定价虽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规模以及相应机构的决策行为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O价格。因此,低市盈率上市导致的间接国有资产流失,其实质与市场买卖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我们大规模盲目海外上市的决策有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当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募股困难时,往往将股权资产低价贱卖,这更容易直接造成国内经济增长成果的流失。
7、对国外股东的分红导致财富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大型优质国企海外上市,会引起国内经济增长成果的流失。目前我国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大部分是在国内各行业处于“领头羊”地位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其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远非一般企业可比,但一部分企业之所以“肥得流油”,并非由于其管理水平高和营销能力强,而是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相应而来的市场垄断。这些企业受海外投资者追捧,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这一背景。现在它们到海外上市,在募得资金的同时势必要给海外投资者以相应回报,这无异于将其在国内特殊市场背景下所形成的垄断利润向海外投资者拱手相让。
我就不原创答案回答你了,如果有不明白,可以追问。
⑼ 国外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上市的有哪些
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
中国股票市场这块大蛋糕 先得让爹们吃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