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的日出

著名的日出

发布时间: 2021-01-23 23:47:15

A. 描写你见过的日出景象

有一天,天蒙蒙亮,我乘船往浙江走,横过的是我国著名的太湖的一角版。东边的天空显出权了红霞,接着太阳露出了一点红来。在湖面一层薄薄的雾气中,时现时没,就象在跳动一样。于是云彩变成了色彩斑澜的一片,在血红的朝阳中,湖岸路上的一切,真是千姿百态啊!

早上起来,打开窗户,太阳刚升上了一尺高,我如看见了天宫的一角:太阳就像个妖妍美女的面部,而云彩就是裹在她身上色彩斑斓的霓裳,在那里翩翩起舞,那千姿百态的舞姿,令人沉醉啊!我以为醒在那梦里的天宫!

B. 著名油画《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谁

(1840—1926)是法国著名画家。15岁时就以画漫画而出名。后来,他认识了青年画家欧回仁·布丹,在布丹地影答响下,他逐渐了解了千变万化地大自然是最好地绘画题材,于是他放弃了漫画。1859年,他到巴黎学画。1874年,他同其他二十多位法国画家一起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一个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中,莫奈地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地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地瞬间印象。在晨羲地笼罩下,天空和海水都呈现出一种橙黄和淡紫地色彩。海上和岸边地景物模糊不清:三只小船由近及远,似沉似现,海面平静,水浪轻摇,小船似乎在缓缓地前进,船上地人物依稀可见;远处地吊车、工厂地烟囱,隐隐约约,迷漫在雾气之中,融化在太阳初升时朦胧光色里,生动地表现了日出时地情景。有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借这幅画地题目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地标志。

C. 描写日出的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李白《游泰山.其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刘叉《偶书》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李欣 《望秦川》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张蠙《登单于台》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赵匡胤《咏初日》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李白《游泰山.其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刘叉《偶书》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李欣 《望秦川》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张蠙《登单于台》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赵匡胤《咏初日》

朝阳燃烧着晨雾,一片金光。林丛里,经霜耐寒的松树、柏树,还有冬青树湿润的秃枝和暗绿色的叶子闪耀出春天一样焕发的生命。给阳光一烘晒,晨雾降落下来,渗透到泥土里,到处冒起阵阵湿气。
王西彦《春回地暖》

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颗微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
徐迟《黄山记》

太阳——不像炎热的旱天时那样火辣辣的,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紫色的,却明朗而发出可爱的光芒——从细长的黑云底下静静地浮出来,清爽地照耀着,沉浸在它的淡紫色的雾气中。舒展着的云的上面的细边,发出像小蛇一般的闪光;其光彩类似炼过的银子……但又迸出动摇不定的光线来,——于是愉快地、庄严地、飞也似地升起那伟大的发光体来。
(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太阳因为有雾气的关系,显得不同寻常,好像一个人,有五官,能感觉;想要把它表现得恰当,总得用男性代名词才成。他现在的面目既是那样,再加上一片大地上连一个人影儿都没有,这就立刻叫我们明白了古代崇拜太阳的缘故。……这个光芒四射的物体简直就是一个活东西,有金黄的头发,有和蔼的目光,神采焕发,仿佛上帝,正在年富力强的当儿,看着下面包罗万象的世界,觉得那儿满是有趣味的事物。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海上日出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里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着了光彩。
巴金《海上的日出》

这时东方水天极处,染上一片橙红色,一会染成桔红色,一会又暗下去,暗成浅灰色。就在这片浅灰色里,慢慢烘出一个半圆形的浅红色轮光,轮光下面骨突地冒出半边鲜红鲜红的太阳,越冒越高,转眼跳出水面,于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稳稳当当搁在海面上。
杨朔《黄海日出处》

好几天来,一直阴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现在,天空像绷紧的淡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嫣红与金黄的透明云彩,簇拥着它。一轮旭日,庄严地从水波涟涟、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颤抖和脸红起来似的……这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德)托马斯·曼《托尼奥·克勒格尔》

湖上日出

缥缈峰下一声鸡鸣,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桔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飞快辐射到高空的云层上。一霎间,湖山的上空,陡然铺展了万道霞光。耀花眼的云雀,从香樟树上飞起,像陀螺样打转转,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在沙滩边和岩石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朝霞,成群成阵的向湖心深水处飞去。
艾煊《碧螺春讯》

鄱阳湖日出

早晨,你坐上旅游车,到含鄱口游玩,如果天气好,还可以看见鄱阳湖上的日出。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上,由淡青变为淡黄色,渐渐又由淡黄变为绯红、深红、金红,紧接着金光四射,跃出一轮红艳艳的朝阳!霎时间,整个鄱阳湖显得生机勃勃,碧蓝的湖面上金波闪烁,白帆点点。再看看含鄱口左边高耸云霄的五老峰和右边陡峭的犁头尖山,啊,百里鄱阳湖一齐被收揽在这两山夹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陈祖芬《庐山》

阿里山日出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鲍晓晖《阿里山今昔》

天柱山日出

我们借着月光,踏着米白色的石级,穿过飞龙涧,登上丹砂峰,来到观日亭。观日亭约十来平方米,小而雅致,圆柱石栏,四角飞檐。但观日出最佳位置还是那块耸起的方形石岩。观日亭中已聚集着不少观众,那方形石岩上人们或坐,或站,都翘首东望。
前方除几座低矮的峰峦外,是一处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导游说:这是皖水、潜水的会合处,天边那略呈弧形的是长江。此时,东方欲晓,曙光渐现,微晖稍露,天际恰似一片白蒙蒙的鱼肚色。低处几座峰峦,影影绰绰,扑朔迷离,犹如一个技艺绝群的剪纸大师,信手剪出的张张剪影。导游指着一座山影说:“你看,那是前不久游客发现的卧佛,你们上海报纸发过消息的!”
正说着,只听得远处有人欢呼,回头望去,原来身后高山上,还有观日出的游客,他们居高临下,先看到日出胜景了。待我掉首前望,果然东方泛出朝霞,刹那间,天宇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花絮似的云霞闪烁着金红的光彩,恍如一条硕大无比、满身金鳞的大鲤鱼,横卧在天际。紧接着,金光喷射,人群齐声欢呼,但见一轮火球冉冉升起,一时间,万道金光,驱云散雾,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红,那憩息的卧佛,也仿佛苏醒了,只见他容光焕发,红光满面。掉首望去,身后高耸的天柱峰,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叠叠的峰峦间,镶起了道道银边,闪烁得如同金蛇狂舞……
新的一天开始了。
朱亚夫《天柱山观日出》

黄山日出

我们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纷披,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样的景色霞光,我们就是在彩色图片和彩色电影中也很难看得到的。
黄秋耘《黄山秋行》

日出

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刘白羽《日出》

海上的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1927年1月 选自《海行杂记》

阿里山-日出

当清晨曙光乍现,火红的朝阳轻巧地跃出山头,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为新的一天揭开了序幕!
由于地球公转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现位置与时间皆不同。
祝山观日楼是此地欣赏日出的最佳地点,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也可以从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

绝大的一轮旭日从东面江上蒙蒙地升了起来,江面上浮漾在那里的一江朝雾,减薄了几分浓味。澄蓝的天上疏疏落落,有几处只淡洒着数方极薄的晴云,有的白得象新摘的棉花,有的微红似美妇人脸上的醉酡的颜色。一缕寒风,把江心的雾网吹开,白茫茫的水面,便露显出三两只叶样的渔船来。
(郁达夫:《纸币的跳跃》 《达夫全集》第六卷55页)

D.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日出日落景观点。

1.泰山

作为徒步攀爬泰山的游客来说,夜幕中的泰山别有一番滋味,透过路途中的灯光所看到的岩石独具魅力,没有白日阳光灿烂下的形象,有的是视觉冲突中的怪石林立。当然,泰山顶峰观看日出的那一刹那,感觉是自己这一辈子最难忘的。
2.华山

非常美丽!所以一定要去,晚上开始爬,从玉泉关开始登,一直到金锁关,东峰看日出,西峰看日落,感受云海,体验千年古松!
3.普陀山

普陀山风景优美,沙滩、阳光、蓝天、日出……确实是个值得游览的地方。回来的时候心灵有被洗涤过的感觉,真的很纯净。
4.亚龙湾中心广场

阳光、海水、沙滩,构成了亚龙湾一幅动人的图画:度假的人们在这里享受生活,坐在太阳伞下,躺在洁白的沙滩椅上,戴着遮阳镜,轻啜着果汁、咖啡或美酒,多么惬意、逍遥,心境也从喧闹的城市中慢慢沉淀下来,望着蓝天白云,放松自己……
5.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广褒,大漠风情,豪壮。草原明珠满洲里,尽显异国色调,展现异域风采,落日下愈显雄壮的国门,黄昏中更加绚烂的套娃广场,夜色中璀璨夺目的小城……流连忘返。
6.泸沽湖

第二天,早早起床,只为了那传说中的日出。当天空中第一缕阳光从山间挤出,投射在泸沽湖面上时,我们沉醉了!湖面波光粼粼,仿佛传说中的玛雅宝藏浮出水面!我们又成为了追逐太阳的人!
7.北海涠洲岛

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的岛屿,既有细腻的沙滩海岸(滴水丹萍),也有坚硬的火山石海岸(五彩滩)。日出日落,潮涨潮落,让海滩旖旎无比。
8.烟台长岛

并不为许多人熟悉的地方,却是个安静美丽的小岛。湛蓝的海水,新鲜的海鲜,淳朴的人们,这里的一切自然都会给人一份惬意的感觉。尽管旅途会有些劳累,但到了这里才发现是那么值得。傍晚漫步海边,看着日落,再多的烦恼都会冲淡不少。
9.阿里山

阿里山真的超棒,上面有最新鲜的空气,好喝的茶,美丽的日出,神木小火车,春天去还有美丽的樱花可以欣赏,当然还有热情的老板,真的值得一去。
10.青海湖

蓝色的天空,青色的湖水,雪白的雪山,漂浮的云朵,青海湖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神圣而美丽。湖边的藏包、玛尼堆、经幡,无不充满了民族气息。沿着青藏公路疾驶,一边是美丽的青海湖,一边是高山草甸,真是风景无处不在。

E. <日出>是谁的作品

话剧剧本,曹禺作于1935年。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

【原作者】
曹禺(1910 -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故事梗概
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

主体思想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平性。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 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一、《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剧作的这些特点,是话剧创作成熟的标志。
二、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前,现代剧作多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作,都是大型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较复杂,反映的生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出》以后,现代大型戏剧创作多起来了。

改编作品
故事片,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剧本改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5年摄制。本片于1986年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配角奖(王馥荔),第九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方舒)、最佳女配角奖(王馥荔),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

【编剧】曹禺、万方
制作人员:导演:于本正 摄影:朱永德 美术:瞿然馨 作曲:徐景新

【主要演员】
方舒-陈白露 王诗槐-方达生
王夫棠-潘月亭 严翔-李石清
王馥荔-翠喜 刘青-小东西
沙惟-黄省三

【故事梗概】
陈白露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因生活所迫,只身走进大上海十里洋场,成了名噪一时的高级交际花。她终日周旋于潘月亭、张乔治等巨商富贾身旁,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旧时恋人方达生的到来,唤起陈白露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她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已无力摆脱奢侈的生活。然而,方达生的劝说,对陈白露毕竟还是有所触动。一日,陈白露从流氓黑三手中救下一个小女孩——小东西,并认她做了干女儿。她竭尽全力保护小东西,但小东西仍未逃出黑三的魔爪,被卖入妓院。在那里,虽有好心的妓女翠喜照应,但小东西终因不堪凌辱,上吊自尽。陈白露和方达生闻讯赶到,见到的只是破席裹着的尸体。面对号啕痛哭的翠喜,陈白露感到恍惚和凄凉。潘月亭做投机生意,栽倒在黑社会头目金八爷手里破了产,陈白露的欠帐单也越积越厚。当她得知金八爷已为她付清了一切债务,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换了主人。从小东西和翠喜身上,陈白露看到自己的影子,她麻痹痛苦的心灵在复苏。她不愿再做上流社会的玩物,在茫茫的黑夜中,陈白露静静地吞下安眠药,悄然离开了人世。

23集电视剧,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的剧作《日出》改编而成的悲剧故事。
【编剧】万方、程式鉴
【制作人员】导演:谢飞 制片:郑凯南
【主要演员】
徐帆-陈白露 斯琴高娃-顾八奶奶
马跃-方达生 侯天来-李石清
李志奇-张乔治 许还山-潘月亭
尹昭德-胡四 郭宝昌-金八爷
朱琳-关老太
【故事梗概】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女性陈白露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与浪漫诗人许光夫私自结合,并生下可爱的女儿。然而严酷的生活,使诗人变得性格暴躁和女儿夭折,陈白露孤身投奔远房亲戚、前清大太监的遗孀关老太太,并做了她的干女儿。陈白露以美貌、舞姿和歌喉在"哈斯曼"歌舞厅渐渐走红。大丰银行总经理潘月亭在银行只剩下一个空壳之际仍虚张声势,夜夜笙歌、花天酒地,以此蒙骗客户。他发现了舞女陈白露后,顿蒙爱意,捧红陈白露成为“舞会皇后”和电影明星。从此,陈白露就处在潘月亭、关老太太、富孀顾八奶奶、黑社会头子金八、妓院流氓黑三、骗财贪色的张乔治、戏子胡四、阴诈而有心计的李石清等各色社会渣滓的包围而沉湎于醉生梦死的生活之中。诗集《日出》,成了她回忆与诗人真挚爱情唯一的纪念物。陈白露大学的初恋情人方达生为了把陈白露唤醒,走向新生而进行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东西”,黄省三、妓女翠花等也难逃悲惨的命运。丧失了对生命和自由追求的陈白露,最终在黑暗势力的压力下和社会动荡中结束生命,陪伴她的,只有许光夫的《日出》诗集中的词:“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而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F. 描写“日出”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日出”的古诗有:

  1. 《竹枝词二首·其一》

  2. 《偶书》

  3. 《偶书》

  4. 《登单于台》

  5. 《咏初日》

G. 画日出最有名的是哪位画家

法国大画家克劳德·莫奈 他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

H. 《日出》的作者是谁|

巴金复,1904年生,原名李芾甘,四制川省成都市人。1927年去法国留学,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灭忘》,于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接着又写了续篇《新生》。1931年至1934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先后问世。接着又创作了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抗日战争爆发后,还写了长篇《火》、中篇《寒夜》《憩园》以及一些短篇小说、童话、散文,还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名著,如《父与子》《木木》等。新中国成立后,巴金积极参加文化界外事活动,曾五次赴朝,访问法、日等国,不仅写下了大量热情洋溢的散文、特写和报告文学,还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1978年当选为全国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1981年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主席。1982年获意大利的“但丁国际奖”。

I. 请列举出画过日出的著名油画家 不少于5个 作品名和作者

《日出。印象》 莫奈
《金日》 梵高
《我的太阳》 达利
《渔民的早餐》马奈
《太白游侠的日出》吴冠中。
确实挺难找的。

J. 日出的作者是谁

是曹禺。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内京人》等著名作品。曹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 “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674.htm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