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认证 » 著名豫剧

著名豫剧

发布时间: 2021-01-23 09:47:25

① 河南豫剧名段有哪些

《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等。

1、《梵王宫》

《洛阳桥》又名《甩大辫》《叶含嫣》,戏剧大师田汉看了豫剧皇后陈素真此剧后改名《梵王宫》 。

剧情的基本梗概是:猎户花云与贵族耶律寿之妹耶律含嫣在梵王宫相遇,彼此爱慕。耶律含嫣回家后思念花云忧思成疾。

耶律寿行贿县令,欲占书生韩枚之妻。而后设计让花母卖花为名,引领扮成韩妻的花云潜入含嫣闺房,最后众英雄大闹耶律府,以花云与含嫣结为夫妻而煞戏。

2、《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

剧情的基本梗概是明万历中期,首相张居正之子张秉仁见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怀不良,邀李赴宴,将其毒死。

李父鸣官,知府黄成玉畏张之势,断崔氏为张妾。崔氏先索压轿银三千两以养公婆。再约事三件,一请知府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灯火,三要张秉仁披麻载孝为李送葬。

张皆从之。将上轿,不忍离公婆,幼子;上而复下者凡三,最后决别而去。夜入洞房刺杀张秉仁遂自刎身亡。

3、《黄鹤楼》

此剧系豫剧小生代表剧目之一,系豫剧刘(法印)派小生代表剧目。此剧系豫剧沙河调代表剧目。

豫剧《黄鹤楼》取材元杂剧,叙东吴为讨荆州,邀请蜀汉方面领导过江赴宴牟图绑架,结果未遂的故事。

4、《三拂袖》

豫剧《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为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编写的第三部大戏。1935年10月初,陈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饰-蒋琴馨,并赢得“豫剧皇后”桂冠。

剧情的基本梗概是:宋时,侍郎蒋纪光因拒婚被奸相庞俊德诬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难途中,蒋妻病倒。幸遇郑员外救回家中抚养。

蒋女琴心与郑子定远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感情,不料郑为子另娶于氏,琴心乃于母死后留帖拂袖而去。

土匪作乱,郑家遭难,定远父母皆死,琴心救出于氏,不意于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装,冒定远名考取文武状元,适西羌造反,琴心挂帅出征,锄了私通西羌的内奸庞俊德,平乱定国。

定远夫妇寻找琴心,三人相遇,尽释前嫌。琴心不顾众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为尼,遁入空门。

5、《涤耻血》

《涤耻血》是一部由著名戏剧家樊粹庭先生为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量身打造的第六部豫剧原创历史剧。

剧情的基本梗概是宋徽宗时期,金兀术率金兵南侵中原,济南节度使刘豫父子投降金兀术,知府黄守忠劝谏,被刘豫儿子刘貌所杀,并将黄守忠之子黄兴汉投监,其女刘芳不甘事敌,暗将黄兴汉放走,投奔岳飞。

金兀术威逼刘芳为妃,刘芳出逃,拉起人马,占山为王,抗击金兵,最后以身殉国,以血涤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豫剧

② 著名豫剧……

打金枝,红灯记

③ 介绍一些经典的豫剧曲目

1、《十面埋伏》

豫剧大师陈素真演出的《十面埋伏》,原名《困乌江》。

主要讲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楚军中信埋伏,彭城失守,羽奋战救出虞姬,兵败乌江,后为张良楚歌吹散八千弟兵, 虞姬也为羽霸业,自刎营中,勉羽逃过江东,整兵复仇。羽想渡江出师以来,百战百胜,谁料今日一败如此,军败妻丧,无颜过江重见父老,遂拔剑自刎。

2、《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3、《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

主要剧情为: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

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4、《打金枝》

《打金枝》为豫剧传统剧目。由豫剧刘派创始人刘忠河扮演唐王。

剧情梗概: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5、《三哭殿》

《三哭殿》是豫剧著名经典折子戏,又名《贞观家事》、《斩秦英》、《乾坤带》。故事出自《少西唐》。

讲述大唐贞观年间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在彩仙(金水)桥钓鱼,适逢太师詹洪纪经过,道锣惊散鱼儿,秦英失手打死太师。西宫詹翠萍哭奏于太宗,银屏公主绑子上殿,长孙后闻讯亦上金殿。

金殿上为父报仇要求斩秦英,银屏公主、长孙后要求释放秦英,三人为此哭闹于金殿之上,太宗杀、放两难,百般劝解,以国事为重,命公主头顶皇封御酒,跪请詹妃宽恕。最后詹妃以国事为重,接酒同意太宗欲放秦英。

④ 经典豫剧剧名

1、穆桂英挂帅

讲的是北宋年间杨家将的事,唱的是报国忠君的大戏,那一年,杨家将屡次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朝的大好河山,天下太平二十余载。怎奈昏君无道,听信奸佞谗言,佘太君携子孙辞官河东,这一去就是二十余年。

不久,辽东安王起兵造反,率军侵犯边关,边关告急,佘太君听说后,曾派杨洪去探军情。虽然此时的天波府没有兵权,辞官回乡,但是佘太君一直心系国家。杨洪回来之后,禀报军情,佘太君听说后心里非常担心,不知道是何人领兵作战。

于是把杨宗保,穆桂英等人召集起来商讨如何应对,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派遣文广、金花进入汴京城内打探。文广、金花进入汴京城内,正看见张贴皇榜,校场比武点兵,两人商量后便进入了校场。这时候主持点兵工作的正是坚持王强,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他的儿子王伦做将军。

2、对花枪

讲的是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家花枪,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父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

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父母亡故,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艺投奔瓦岗寨,又娶秦氏,生子罗成。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责于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

3、花木兰

讲的是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边关。

途中,她还结识了几个朋友,全是应征入伍的战士,相伴同行。他们在接近前线时,忽闻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魏军正与敌兵交战,突力子等三人夹战魏军贺元帅,木兰一马当先,杀退敌人。从此,她便得到贺元帅的赏识。

戎马倥偬,十二年过去,身经百战的木兰已晋升为将军。某夜,木兰外出巡营,忽听群鸟飞鸣,她料想必是敌兵前来偷袭,惊起宿鸟。便禀告元帅,建议四面埋伏,智擒敌酋。果然,敌军中计,突力子被擒。

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木兰不慕官爵,更不能与元帅之女成婚,只求赐与千里马,回故乡探亲。木兰返回桑梓,脱去战时袍,换上旧时装。朝廷册封木兰为尚书郎,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礼物,亲临花家,请见花木力将军。

木兰出堂,相见之下,元帅惊讶不已。于是,木兰细述从军经过,元帅盛赞木兰不愧是一位巾帼英雄。

4、三上轿

讲的是明万历中期,首相张居正之子张秉仁见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怀不良,邀李赴宴,将其毒死。李父鸣官,知府黄成玉畏张之势,断崔氏为张妾。

崔氏先索压轿银三千两以养公婆。再约事三件,一请知府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灯火,三要张秉仁披麻载孝为李送葬。张皆从之。

将上轿,不忍离公婆,幼子;上而复下者凡三,最后决别而去。夜入洞房刺杀张秉仁遂自刎身亡。《三上轿》正是崔秀英怀揣利刃,哭别李桐灵堂、公婆、娇儿的场面。抓住“三哭三别”的刚烈不屈,唱腔表演愈发悲壮感人。

5、桃花庵

豫剧《桃花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许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演唱过此剧。其中,尤以桑振君大师的演唱别具一格。该剧充分体现了桑派艺术“口伶齿利,字乖音巧”的演唱风格和闪、滑、抢、离的演唱技巧,成为桑派的优秀代表剧目之一。

讲的是一段跨越十六年时间的悲欢离合故事。九尽春回之时,窦氏登门楼思念自己十余年前离家的丈夫张才,恰逢知府苏昆之子宝玉经过门前,窦氏因其酷似丈夫张才,便把他认为义子。时光荏苒。

四年后的一天,贫婆王桑氏长街叫卖衣衫,窦氏认出此衫乃是张才之物,一再逼问,王桑氏道出实情。原来旧衣来自虎丘山桃花庵女道姑陈妙善处。窦氏遂与小郎以烧香为名前往桃花庵中。在庵中,窦氏探问妙善,妙善极力隐瞒。

窦氏又设计与妙善结为金兰,将她请至家中。在窦氏的旁敲侧击、一再追问下,妙善只得道出当年隐情。原来十余年前,张才虎丘逛会偶遇妙善,两情相悦,在桃花庵内成就鱼水之欢。不料三月后,张才染病身亡,妙善也身怀有孕。

产下男婴。妙善托贫婆王桑氏将男婴送与他人,并且用张才的外衣包裹着婴儿。道出实情后,窦氏与妙善尽弃前嫌,两人又从王桑氏口中得知,知府之子便是当年她转送的男婴,也就是四年前窦氏认下的义子宝玉。此刻,宝玉高中状元。

窦氏与妙善到苏府认子,苏夫人不允。三人争执起来。宝玉深明大义,生养之恩皆不敢忘,于是一子认下三母,一家团圆,皆大欢喜。由于几位主要演员的唱功和表演功底十分深厚,嗓音清脆、明亮、甜润、俏丽,且随着剧情时而婉转、时而高亢。

时而紧张,时而松缓,或如泣如诉,或如珠玉落盘,清脆分明,掷地有声。尤其是苗文华扮演的窦氏,扮相俊美,举致优雅,持重大方,风格委婉俏丽,一亮相便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叫好。

她的演唱委婉细腻、字乖韵巧,以情传声,声情并茂,使观众能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引起共鸣。再加上剧情的辗转起伏,丝丝入扣,深深吸引着观众,精彩之处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⑤ 豫剧的著名演员

1,张宝英

张宝英,女,汉族,1940年12月生,毕业于安阳豫剧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专家,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拜属豫剧大师崔兰田为师,是崔派优秀传人,是当今豫剧十大名旦之首。

2,牛淑贤

牛淑贤,河南商丘柘城县人。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旦。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的掌门弟子。

3,王清芬

王清芬,194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人,豫剧旦角名家、国家一级演员。13岁开始学戏,15岁登台演出,主攻闺门旦、花旦。国家一级演员。

4,虎美玲

虎美玲,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旦,主攻青衣、闺门旦,兼花旦、刀马,且能反串小生。代表剧目主要有《花木兰》、《破洪州》、《断桥》、《白蛇传》、《粉黛冤家》、《奇妙姻缘》、《五女拜寿》、《红灯记》等。

5,李喜华

李喜华,1952年生,女。艺名李品梅。湖北襄阳人。湖北省豫剧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⑥ 河南豫剧都有哪些著名的剧目

有《春秋配》、《花木兰》、《对花枪》、《三上轿》、《抬花轿》等。

1、《春秋配》

《春秋配》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少女姜秋莲生母早逝,父亲出外经商,经常受后母虐待。一日,姜秋莲随乳母深山捡柴,路遇公子李春华,李同情姜的遭遇赠银相助,姜难中受助对李产生爱慕之情。

后母唆使外甥侯上官深夜奸杀姜秋莲不成反而误杀乳母,于是嫁祸于李春华,诬陷李杀死乳母拐走秋莲将其告至公堂。县官受贿枉法将李春华屈打收监。

姜秋莲连夜逃离家庭寻父鸣冤,巧遇李春华挚友、占山为王的张彦行带领弟兄下山营救李春华。最终张彦行假扮朝廷大员赶至公堂,惩处后母、侯上官及县官一干恶人,救出蒙冤的李春华,并当场让李、姜二人拜堂成婚。

2、《花木兰》

豫剧音乐剧《花木兰》由“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石磊担任导演和剧本创意,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女儿陈小香担任艺术指导,常派再传弟子连德志领衔主演。

81岁高龄的豫剧大师王素君、唐派名家袁国营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甘当绿叶,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优秀青年演员李多伟、杨历明、吕军帅等参加演出。

演出中,常派经典剧目《花木兰》中的15个唱段并未删改,而是采用了新的民族交响乐队,以朗诵《木兰辞》做串联,加入了伴唱、合唱、轮唱等现代音乐形式,但呈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常派唱腔。

演员全部彩扮演出,保留全剧的戏剧性,舍弃过场戏,演出进度比传统豫剧更明快,很多戏迷不由自主地跟随乐曲哼唱起来。

3、《对花枪》

《对花枪》又名《花枪缘》,是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剧情取自瓦岗寨传说的故事。另有同名京剧《对花枪》。

剧情介绍

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

姜家花枪。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父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父母亡故,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艺投奔瓦岗寨,又娶秦氏,生子罗成。

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尤俊达到龙口村借粮,姜桂芝因而得知罗艺在瓦岗寨,遂带子罗松,孙罗焕投瓦岗以求团聚。罗艺既怕见责于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因而矢口否认和姜桂芝的姻缘。

姜桂芝见罗艺忘了前情,气愤已极,披甲上马,定要在瓦岗寨众将面前和罗艺比武对花枪。罗艺无奈只好应战,结果被姜桂芝打下马来,罗艺羞愧万分,乃认妻谢罪。姜桂芝在众人劝解之下与罗艺重归旧好,一对老夫妻又得团圆。

4、《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此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黄梅戏、庐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海戏、怀调、泗洲戏、淮剧等其它剧种移植了此剧。

5、《抬花轿》

豫剧《抬花轿》,早期又称《文武换亲》、《香囊记》,是豫剧花旦的看家戏,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出戏。

明朝永乐年间,新科武状元和当朝四品官周定大人的女儿周凤莲订下终身。迎亲之日,周凤莲刚考中新科文状元的义弟周进宝送她出嫁到邱府。

周进宝在邱府内惊异地发现一丫环竟是自己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云。可定云担心如今他俩地位不同,二府双亲不会答应。周凤莲劝说公婆、爹娘,为他们重搭鹊桥,最终使爹娘抛弃了门第观念,促成了王定云和弟弟的美满婚姻。

⑦ 豫剧的代表作

《红娘》、《花木兰》、《破洪州》、《五世请缨》、《秦雪梅吊孝》等。

1、《版红娘》权

豫剧《红娘》,取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故事说的是唐贞元年间,西洛书生张珙进京应试,在河中府普救寺邂逅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二人一见倾心,红娘从中搓合,最终结成眷属。

2、《花木兰》

豫剧《花木兰》是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剧目,自1951年上演至今,已有三代艺术家领衔主演,继承传扬,久演不衰。

3、《破洪州》

豫剧《破洪州》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时,辽军入侵边境,杨宗保单骑突围回朝搬兵,朝中无人挂帅出征。八贤王和寇准奉旨到天波杨府调兵遣将,佘太君以杨府没有兵将可调推辞。寇准带八贤王溜入演武厅击鼓鸣钟,穆桂英全身披挂,威风而出。

4、《五世请缨》

《五世请缨》是河南豫剧院一团的保留剧目。该剧原名《十二寡妇征西》,又名《百岁挂帅》。

5、《秦雪梅吊孝》

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五大名旦之一阎立品的代表作。她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对《秦雪梅吊孝》的故事结构和立意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

⑧ 豫剧有哪些代表人物

祥符调
正在加载安金凤-饰演-白莲花
祥符调发源于开封,是豫剧的母调。为标准的中州音韵,是最正宗的豫剧
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俏丽。祥符调唱词通俗易懂,多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流传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清新典雅、悠扬婉转。代表人物中,旦有陈素真、马双枝、李景萼、阎立品、桑振君、张岫云、宋桂玲、王秀兰、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张水英;生有唐喜成。丑有牛得草、高兴旺等。
豫西调
豫西调(西府调),发源于洛阳。 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苏兰芳、汤兰香等;生有贾宝须、王二顺、王遂朝等。
豫东调
正在加载常香玉-饰演-花木兰
豫东调发源于商丘。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咬字较重,弦高。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
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迈,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杨启超、刘新民、刘忠河、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等;旦有马金凤、花桂荣、王润枝、司凤英、黄儒秀、陈玉英、张秀兰、黄爱菊、张卫华、董芙蓉等;净有李斯忠、吴心平等。
沙河调
沙河调(本地梆)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顾喜轩、刘法印、曹彦章、张三旺等;旦有刘玉梅、安金凤、徐梅兰等。

⑨ 豫剧有那些有名的曲目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对花枪》、《十二寡妇征西》、《三上轿》、《涤耻血》、《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春秋配》、《必正与妙常》、《坐桥》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五世请缨》、《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桃花庵》、《刘墉下南京》、《五女拜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泪洒相思地》等。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风雪配》等剧被摄制成影片。
进入21世纪,海峡两岸豫剧界又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中国公主杜兰朵》、《铡刀下的红梅》、《新白蛇传》、《程缨救孤》、《清风厅上》、《香魂女》、《花嫁巫娘》、《秦少游与苏小妹》、《武后与婉儿》、《龙宫奇绿》、《美人尖》、《田姐与庄周》等。

⑩ 豫剧名家有哪些

豫剧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 ,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曾居住于:陕西、湖北、甘肃、河北,而后定居于:天津市。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崔兰田 (1926年-2003年04月05日),女,豫剧大师,生于山东省曹县。

马金凤,原姓崔,小名金妮,河南省洛阳市人,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豫剧演员。

阎立品(1921年2月7日~1996年8月11日),女,原名阎桂荣,豫剧演员。封丘县荆隆宫乡仝蔡寨村人。

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 ,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 。

(10)著名豫剧扩展阅读

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

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

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 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