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著名景点
㈠ 栖霞牟氏庄园 景点具体介绍
栖霞牟氏庄园 景点具体介绍
烟台著名的牟氏庄园
http://travel.jiaodong.net/travel/yantai/index.asp?lmid=426
http://www.yrgz.com/show.asp?id=10152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居于“胶东屋脊”栖霞市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牟氏庄园,都是值得人们驻足一品的胜迹。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随着牟氏家族的繁衍和家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共有6个大院,房屋480余间,各院疏密相间,布局井然。园内主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连同屏门、东西两厢组成四合院。各院四至六进不等,四合院重重叠叠。其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所刻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无处不在的细节,让规模宏大的牟氏庄园韵味十足。比如,庄园6个大院大门台阶都是7层,寓意步步登高,样样齐全;门槛极高,门框特大,其中西忠来大门楣下框镶嵌着四个标有琴棋书画图案的大门——这在中国农村极为罕见;门楼的“脊”和“哨”都装饰有特制的“龙头凤尾”和各种形态的小兽,显示出主人的豪华富有;与大门楼相连的南群房外墙加工极为精致平整,墙面上均镶有雕刻着石鼻钮的拴马石环,表明当年这里是人来熙往,骡马欢腾;而东忠来一进院的石毯上拼砌的制钱图案,说明当年匠人设计的精巧堪称一绝。
牟氏庄园在建筑上的奇迹数不胜数,其中不得不提的有独一无二的“三大怪”:一怪“穿堂门儿一线开”——即每个大院的客厅、堂屋都有前后门,而且全在一条线上,这便突破了栖霞农村“房门不得前后开”的老规矩;二怪“炕洞设在寝室外”——在中国北方,睡热炕多在炕前设洞口,为的是随时加草木燃料,但牟氏家族却别出心裁,让洞口设在寝室外,这样一来可以保持室内清洁,二是当仆人加燃料时不影响屋内主人的休息,三则可以防止室内火灾,可谓一举数得;三怪“烟囱立在山墙外”——纵观中国南北建筑,烟囱大都立于屋脊或檐坡上,但牟家总计近百个烟囱,却都用精致的石条托起,高高地从外墙伸出,且全以小方砖砌成,独立于墙体之外,如同小小楼阁,让人称奇。
精致而实用的细节,使牟氏庄园迥别于普通的中国北方民居,再融进了牟氏家族由南而北接近600年的兴衰家史,就使得这座庞大的私人家宅成了一座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文庄园。
中国最大的地主庄园)
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网络全书”。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牟氏庄园,到1935年终于形成至今规模。整个庄园面南背北,共分三组,包括六个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万堂楼厢480多间。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澜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三大怪”建筑更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烟囱立在山墙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个小小楼阁,凌空耸立,别具特色。
文化链接:
·牟二黑子家族与牟氏庄园>>
·南来的风景――栖霞牟氏庄园随笔>>
·牟氏庄园演绎600年庄园民俗>>
地 址:栖霞市霞光路庄园南街6号
门 票:30.00元
开放时间:7:30—18:00
路线参考:栖霞市内乘6路车可达
㈡ 栖霞山哪几个景点看枫叶比较好
帮你找了一篇栖霞山看枫叶地点的讲究的文章:
栖霞山景区有关人士向市民内介绍赏红叶的最佳容时机和地点。
“看红叶是有讲究的”,该景区办公室主任李宏称,在栖霞山赏红叶很讲究时间和地点,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角度观赏,效果是不相同的。比如,上午11点在陆羽茶庄向虎山方向眺望,可以看见大片的红叶;下午2点多,接近45度角的阳光斜射到凤翔峰和龙山上,如果这时在桃花湖上面的101线观赏,效果会很好;下午在虎山的碧云亭回望龙山也是一个不错的观赏点。总体说来,在远处和近处赏枫的内涵是不同的,远处赏红叶主要是看各种树叶斑斓、变化的色彩,感受层林尽染的气势,而近处观红叶主要是看红叶的色彩、形状,感受落英缤纷的秋意。
眼下游客在栖霞山观赏红叶,几个最佳的观赏点分别是:霜红苑、桃花扇亭、桃花湖、话山亭、碧云亭、红叶谷、枫林湖、桃花湖至碧云亭沿线、天开岩至陆羽茶庄沿线。栖霞山风景区新近打造了几个独具“枫情”的景点,其中,枫叶湖新景“红叶倒影”巧选角度,将成片的枫香林映入水中,如诗如画;天开岩裸露的山石之间,多了一条潺潺溪流;改造一新的“乾坤故道”看上去更气派了。
㈢ 南京必去5个景点
1、中山陵风景区
中山陵,位于国家5A景区钟山风景区内,地处紫金山南麓,去往中山陵的陵园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道路两侧清一色的巍峨法国梧桐,犹如一条“绿色隧道”,但凡走过这条道路的人都赞不绝口,英国女王就曾赞美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个绿色长廊”。
2、明孝陵石象路
石象路,位于中山陵一旁的明孝陵景区内,因在秋天的时候神道两侧的树木都变得金黄一片,而被誉为“南京最美600”,秋天如果来南京旅游石象路可以说是必去的景点。
3、栖霞山
栖霞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来到栖霞山游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隆帝,并赞誉栖霞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足可见栖霞山之美。
4、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虽然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但秋天的牛首山也是格外的风景优美,尤其是站在远处遥望牛首山西峰,宏伟的佛顶宫与高大的佛顶塔格外引人注目,在乾隆年间时的盛景“牛首烟岚”更是别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中,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5、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玄武区中山东路,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其前身为蔡元培等人倡议创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馆,发展至今已成国家一级博物馆。整个博物院拥有6大场馆,核心建筑为典型的辽代宫殿式风格,棕黄色的瓦片尽显古色古香。
㈣ 栖霞市有哪些旅游景点啊
艾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是由青岛融基集团旗下的融基(烟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温泉旅游度假村,它位于山东省烟台地区栖霞市松山镇艾山脚下,占地面积2200余亩,毗邻艾山风景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艾山温泉作为山东省第一家露天温泉,她以丰富的温泉文化和神奇的温泉魅力,加上热情周到的亲情式服务,成为烟台旅游行业的龙头;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宝贵温泉资源,开发建成了数十种各具特色、各具功效的露天、半露天温泉。
天崮山主景区主要由"福、禄、寿、喜、财"五座山峰组成,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香炉顶、插旗顶、南崮、鸳鸯峰和观音峰";灵秀之地,祥和之气,天崮山、一方采福纳祥的风水宝地!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吸取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优秀建筑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网络全书"。它拥有房产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㈤ 栖霞寺的主要景点
在舍利塔后边的山岩中,还有一组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内凿佛像500余尊,称千佛崖。其中最大的佛像是无量寿佛,高达10米,左右是观音、大势至菩萨立像,组成西方三圣。周围的岩壁上迫布着佛宪和佛像,在最后一个石窟中,出现了一尊手执铁锤与铁锥的石工雕像,是佛像的开凿者把自己的形象也凿入佛龛。干佛崖的佛像桔美壮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大佛阁后,舍利塔东,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据《栖霞寺碑》载,南朝齐代明僧绍死后,其子仲璋与沙门法度首先在西峰两壁上镌造无量寿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相传佛像雕成后,在佛龛顶上放出光彩,于是,齐、梁的贵族仕子,风闻而动,各依山岩的高 下深广,在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号称千佛岩。共计南朝造像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饰,金碧焕然,千佛岩位于南方,与云冈石窟南北遥遥相对,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刘宋明帝间,处壬明僧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果。次子明仲璋继承遗志,请僧?法师设计,在西峰石壁开凿龛窟,和僧人法度共同在四八四年刻凿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等两菩萨,均高十公尺。雕成之后,齐、梁的贵族士子均各拾财货,依山岩的高下深广,在石壁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绘,号称千佛岩。梁武帝年间(五一一年),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修,金碧焕然。明仲璋、法度所凿的“大佛(龛)阁”,为千佛岩第一窟。因供奉西方三圣,故又称为“无量殿”、“三圣殿”,现今砖砌的殿门,是为后代修葺结果。大佛殿往东有四龛相列,西边约有二十多窟,其馀皆散列于山岩上及岩北侧。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窟门两侧有天王力士像。佛座下常蹲踞双狮。漫步其间,常能见到古人题刻,其中以宋人陆九言的“古千佛岩栖霞山”楷书最醒目。 依据文献记载及造像风格演变,现将栖霞石窟造像大致分为三期。
第一期
约建于晋宋之际至宋永光元年。以无量殿左边编号为下026、下024两窟造像为代表。
总结这一期造像风格:均为穹窿形窟顶。佛像身躯粗短呈方形,多为高髻螺发,U形领口佛衣,有阴刻背光及头后着莲花,衣襞呈八字形覆坛,亚形坛基。菩萨着方形宝冠,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出现三壁三龛窟。
第二期
约开凿于5世纪末的十余年。以无量殿(标号下020)及其周边下的022、下021、下019(释迦多宝窟,即南京市博物馆标号的13窟)、下004、中102、上193、上089、上148、上090诸窟为代表。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总结这一时期石窟造像风格:均为穹窟顶,出现三壁环坛,佛坛多为方形与横长方形,并有千佛出现。佛像躯干较一期明显拉长,倚坐、立佛及结跏趺坐均有表现,佛衣穿法也较丰富,U形领口佛衣、“敷搭双肩下垂式”、“褒衣博带式”、“半披式”袈裟并存,施有禅定印与无畏印,裳悬外展下垂。菩萨出现Ⅹ形璎珞,并有穿壁现象。雕塑方面,圆雕、平直刀法混用,造型更重人体表现,衣饰厚度较一期有所减弱,佛像躯干较一期修长,秀骨清像风格明显,造像组合也较前期有所增加。其他造像因素如护法狮子上举一爪及小跪人造型也为这一期新有。
第三期
约于6世纪初至梁天正元年(551)年间。以现无量殿前两接引佛为代表。损坏较重的一尊,作低髻螺发,佛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佛衣右领襟沿左臂敷搭至双肩,衣纹转折多为凸棱形起伏,对称刻于胸前,袈裟表现较厚重。另一尊形体保存较为完好,薄衣贴体,下胸腹起伏刻画细腻,衣纹塑造以阶梯式及仿泥条式手法表现,低髻螺发,着装方式与前一尊相同。两尊佛像造型相似,雕刻手法及形体表现略有不同,由于两尊造像均为单体圆雕,其最初所在位置已无从考证(一说从舍利塔旁移至此)。
栖霞寺三期石窟造像总体风格演变呈现为:造像由身躯粗短向舒展修长变化,佛着装由早期的U形领口佛衣到后来出现“褒衣博带式”、“半披式”及“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由较粗犷厚重的佛衣表现向注重人体刻画过渡,衣饰厚度逐渐减弱,进而到薄衣贴体。佛座由亚形坛基向方形及长方形坛基过渡,最终出现三壁环坛。造像组合由一佛二菩萨而逐渐增多至一铺多尊。雕刻手法也由平直刀法向圆雕手法过渡。菩萨身着Ⅹ形璎珞于腹前穿壁也出现在二期。
中国最大的舍利塔——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抢救维修工程于1993年底竣工,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润主持的这次维修是历次维修中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主要是把数百年前由于自然风化、雷击火焚坠落的8块石构件粘结至原断口处。
㈥ 山东栖霞的牙山景点有哪些
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胶东半岛的著名高山之一,正如其名,它由“大牙”“二回牙”“三牙”三座答峰组成,山顶景色很好。具体景点有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道遗址、遗迹和草庵庙、天官院、永昌院等庙宇遗迹,有清初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屯兵、作战遗迹和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指挥牙山战役现代革命史迹等十八处人文景点。牙山森林公园有牙山黑绒山羊特色名吃和多种土产绿色植物食品,有各种干鲜果品采摘园。
㈦ 南京栖霞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南京栖霞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栖霞山上有不少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东飞天”石版窟,最佳游览时间是秋天,权
每年到了深秋,满山都是红叶,其余景点有栖霞寺、千佛崖、舍利塔、霜红苑、白乳泉、唐明征君碑、彩虹明镜、珍珠泉、叠浪岩、桃花涧、碧云亭等。
公园植被覆盖率很高,空气清新,夏天十分阴凉,平时来爬爬山,逛逛公园,即锻炼身体又能赏美景。
㈧ 栖霞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烟台的海边很好,商业开发不严重,可以悠闲的捞海货,吃大排挡。
㈨ 栖霞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栖霞山推荐理由: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虽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
2、栖霞寺舍利塔
3、千佛岩
4、唐代明征君碑
5、月牙池
6、天开一线
还有190条相关问答,更多栖霞山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㈩ 南京栖霞山有哪些景点
栖霞山古称摄山,又名伞山,地处南京市东北郊,三面环山,北临长江,风景区总面积860公顷,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自明代以来就有“秋栖霞”之说,“栖霞丹枫”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栖霞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香为主,包括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为我国四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栖霞山古迹遍布,山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风景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山中险峰、奇石、名泉、深涧与苍松、翠柏、桃花、红叶浑然一体,自然天成。隋舍利塔、唐明征君碑、千佛窟,禹王碑、乾隆行宫、万松山房、般若台、太虚亭、话山亭、陆羽茶庄等拱佑名蓝。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古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经声悠扬,晨钟暮鼓,宛如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