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著名将领
⑴ 魏国名将名人
魏:曹操字孟德,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刘晔字子扬,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许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张辽字文远,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达,陈登字元龙,张郃字隽乂,许攸字子远,贾诩字文和,司马懿字仲达,文聘字仲业,蒋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庞德字令明,杨修字德祖,陈群字长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刘馥字元颖,张既字德容,傅干字彦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纪字季行,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济,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双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曹芳字兰卿,何晏字平叔,邓飏字玄茂,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静,毕轨字昭先,桓范字元则,钟会字士季,邓艾字士载,曹髦字彦士,曹奂字景明,毋丘俭字仲恭,贾充字公闾,诸葛诞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畴字子泰,韩遂字文约,马钧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杨阜字义山,秦朗字元明,华歆字子鱼,山涛字巨源,王朗字景兴,曹纯字子和,韩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卫瓘字伯玉,王凌字彦云,文钦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阶字伯绪,陈泰字玄伯,陈矫字季弼,徐宣字宝坚,田豫字国让,牵招字子经,徐邈字景山,胡质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舆,胡奋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阳士,常林字伯槐,杨俊字季才,杜袭字子绪,赵俨字伯然,裴潜字文行,钟毓字稚叔,王观字伟台,王肃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刘劭字孔才,刘放字子弃,刘勋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义举,史涣字公刘,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望字子初,司马孚字叔达,任峻字伯达,刘馥字元颖,孙礼字德达,孙观字仲台,孙资字彦龙,社预字元凯,邴原字根矩,吴质字季重,应劭字仲远,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张特字子产,张缉字敬仲,陈骞字休渊,金祎字德伟,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赵昂字伟章, 荀恽字长倩,荀顗字景倩,郗虑字鸿豫,姜叙字伯奕,娄圭字子伯,贾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蒋济字子通,傅嘏字兰石,裴秀字季彦,曹冲字仓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升平,卫觊字伯儒,刘廙字恭嗣,阎温字伯俭,阎行字彦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龙,杜畿字伯侯,梁习字子虞,温恢字曼基,袁涣字曜卿,张范字公仪,国渊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宁字幼安
还有很多没字的,如典韦等,至于官位,你自己找本三国志看看吧,这么多人不得累死。
⑵ 魏国的将领有那些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有著名的五子良将,张辽(文远),张郃(俊艾),徐晃(公明),乐进(文谦),于禁(文则)。
⑶ 魏国有哪些将军
魏:曹操字孟德,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刘晔字子扬,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许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张辽字文远,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达,陈登字元龙,张郃字隽乂,许攸字子远,贾诩字文和,司马懿字仲达,文聘字仲业,蒋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庞德字令明,杨修字德祖,陈群字长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刘馥字元颖,张既字德容,傅干字彦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纪字季行,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济,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双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曹芳字兰卿,何晏字平叔,邓飏字玄茂,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静,毕轨字昭先,桓范字元则,钟会字士季,邓艾字士载,曹髦字彦士,曹奂字景明,毋丘俭字仲恭,贾充字公闾,诸葛诞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畴字子泰,韩遂字文约,马钧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杨阜字义山,秦朗字元明,华歆字子鱼,山涛字巨源,王朗字景兴,曹纯字子和,韩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卫瓘字伯玉,王凌字彦云,文钦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阶字伯绪,陈泰字玄伯,陈矫字季弼,徐宣字宝坚,田豫字国让,牵招字子经,徐邈字景山,胡质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舆,胡奋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阳士,常林字伯槐,杨俊字季才,杜袭字子绪,赵俨字伯然,裴潜字文行,钟毓字稚叔,王观字伟台,王肃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刘劭字孔才,刘放字子弃,刘勋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义举,史涣字公刘,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望字子初,司马孚字叔达,任峻字伯达,刘馥字元颖,孙礼字德达,孙观字仲台,孙资字彦龙,社预字元凯,邴原字根矩,吴质字季重,应劭字仲远,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张特字子产,张缉字敬仲,陈骞字休渊,金祎字德伟,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赵昂字伟章,
荀恽字长倩,荀顗字景倩,郗虑字鸿豫,姜叙字伯奕,娄圭字子伯,贾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蒋济字子通,傅嘏字兰石,裴秀字季彦,曹冲字仓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升平,卫觊字伯儒,刘廙字恭嗣,阎温字伯俭,阎行字彦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龙,杜畿字伯侯,梁习字子虞,温恢字曼基,袁涣字曜卿,张范字公仪,国渊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宁字幼安
还有很多没字的,如典韦等,至于官位,你自己找本三国志看看吧,这么多人不得累死。
⑷ 魏国武将排名
第1名:典韦(兵器:镔铁双戟,座驾:黄膘马)
战绩:和人争吵,用拳脚杀10多人;杀人提头逛于闹市区,几百人无人敢近其身边;在山林溪涧追逐老虎;大风中十几人撑不住的大旗,他一个人轻松搞踮;3个回合刺死何仪的副元帅;单挑许楮,从上午直杀到黄昏,两人不分胜负。典韦曾经数次救曹操,第一次,当曹操被吕布麾下四将围困不得脱,典韦五步内掷短戟,例无虚发,立杀十数名骑兵,使敌人不敢靠近,然后骤马挺戟杀退四将,救出曹操。在濮阳大战中,典韦数进数出,先后杀败高顺,侯成,第二次把曹操从乱军救出。第三次宛城一战更是惊天泣地。
第2名:许楮
战绩:用飞石砸人例无虚发;双手抓住2条牛尾巴,拖着2条牛倒行100多步;1个回合生擒何仪;大战典韦几个时辰不分胜负;2个回合斩掉李封;单挑吕布20回合(然后变成群殴);突袭斩李氏兄弟;大战徐晃50回合;3个回合斩张先;和徐晃双战关羽被杀退;大战高览(单挑被混战打断);一战斩掉袁绍10多将;大战赵云30回合;突袭斩尹楷;大战马超230回合;杀败杨任、杨昂;
第3名:张辽
战绩:战平夏侯敦;杀败吕虔(回合数不详);2次被文丑射中;战张合40-50回合不分胜负;突袭斩蒋奇;3个回合杀败沮镐,用弓箭追射死;斩杀蹋顿;射中黄盖;大战太史慈70-80回合,后太史慈借故逃回;指挥兵丁设计射死太史慈;战凌统50回合不分胜负,东吴恐凌统有失而鸣金;
第4名:夏侯敦
战绩:名门之后,14岁开始杀人;十数回合败给吕布;数回合刺死徐荣;战张辽(回合数不详,估计是不分胜负,因为吕布因此不得不生气地亲自出马);大战吕布(因为下雨,战斗被打断);3个回合杀死桥蕤;40-50回合杀败高顺;突袭刺死曹性;战关羽10回合后被迫回马,(含有诱敌成分,但如果他能搞定关羽就不用那么麻烦诱敌了),再战关羽10多回合(单挑被曹操的将令打断);活擒耿纪、韦晃;
第5名:庞德(兵器:刀 座驾:白马)
战绩:突袭斩钟进;一刀砍死曹永;车轮战张合、夏侯渊、徐晃、许楮不败;杀退魏延;大战关平30回合;大战关羽150回合,虚使拖刀,实则箭射中关羽;
第6名:徐晃(兵器:宣花斧 座驾:骅骝马)
战绩:一个回合斩崔勇;一个回合斩李乐;大战许楮50回合;20回合败给颜良(导致曹营无人敢再出马);和许楮双战关羽被杀退;敌不住文丑(回合数不详);杀败韩猛(回合数不详);走马擒审配;数合斩彭安;大战关羽80回合(西蜀鸣金);
第7名:曹彰
战绩:3个回合杀败刘封;不数回合一戟刺死吴兰;
第8名:曹洪
战绩:杀退吕布的兵卒,救驾一次;大战截天夜叉何曼40-50回合,然后用拖刀计砍死何曼;斩杀袁谭;战马超40-50回合刀法散乱,第2次救驾;3回合斩任夔;
第9名:张合
战绩:战张辽40-50回合不分胜负;30回合败给赵云;20回合被马超杀败;杀死杨昂;刺死雷铜;
第10名:夏侯渊
战绩:斩掉龚都;被张飞杀退;3个回合斩昌奇;战杨任30回合后诈败用拖刀计斩之;生擒陈式;第11名:王双(兵器:大刀 3个流星锤 座驾 千里征腕马,)
战绩:3回合斩谢雄;3回合斩龚起;锤打伤张嶷;
第12名:文聘
战绩:战平魏延;
第13名:曹仁
战绩:杀败徐盛;和牛金联手杀败蒋钦;
第14名:邓艾
战绩:一刀砍死葛雍;大战文鸯50回合;大战姜维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第15名:乐进
战绩:斗臧霸30回合不分胜负;和于禁双战吕布抵挡不住,败回;一箭射死成廉;射翻郭图倒入护城河沟淹死;战凌统50回合不分胜负,被甘宁射中;
第16名:高览
战绩:大战许楮(单挑被混战打断),3个回合斩掉刘辟;被赵云突袭刺死;
第17名:于禁
战绩:数回合败给张飞;和乐进双战吕布抵挡不住,败回;8、9回合败给马超;
第18名:李典
战绩:突袭生擒黄劭;10多回被赵云杀败;射死宋谦;斩杀戈定;
第19名:曹休
战绩:射翻凌统;
第20名:郝昭
第21名:徐质
战绩:数合杀败廖化;数合杀败张翼;
第22名:邓忠第23名:郭淮第24名:毋丘俭第25名:陈泰第26名:孙礼第27名:吕虔:战绩:一箭射死薛兰;第28名:毛阶第29名:司马师
[B]特别说明:[/B]
第一, [B]A。张辽和夏侯敦[/B]交过手,不分胜负,那个时候,夏侯两只眼睛。我的意思是健康的夏侯是绝对的第三,但独眼龙另当别论。张辽曾先后与关羽、夏侯敦、太史慈这样的高手交手,不分胜负。大战凌统、张合这样的次高手。夏侯敦虽然公认很强,但他除了曾单挑高顺(相当于张合或者魏延)这样的次高手50回合,没有和真正高手好好地杀过一场。
防箭是张辽的弱点;40-50回合战平张合是他的污点,但当时那么大的场面:官渡之战,为了避免挫动军威,一般的将领都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打法,首先试探进攻,看看对方的枪路,毕竟张合是袁绍手下第一勇将(此时颜良文丑已经挂掉)。张合有了这么一次展示枪法机会,曹操佩服张合的枪法,说明包括张辽在内所有曹营将领在此以前都不了解张合,张合的枪法被人们熟悉以后,在以后的战斗中他再也没有这么出彩!
[B]B。太史慈的回马是不是救主?乐进是不是因为张辽招架不住而间接救人?[/B]
乐进突袭孙权是因为李典看到孙权立马在阵前,身边仅有贾华、宋谦两将保护,于是建议乐进上去生擒孙权,这显然与张辽和太史慈之间胜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只是想擒贼先擒王,建立旷世奇功。太史慈回马有没有去救主?没有,他已经蒸发掉了!正是他放弃迎战张辽,带来了两个致命的后果:1.张辽顺势指挥军马掩杀,东吴大败。
2.本来应该由太史慈照应的张辽,因为无人迎敌,张辽直接杀向孙权,那么他到底是在救主,还是害主?幸亏孙权命不该绝,由大将程普杀出,救了孙权。所以太史慈根本不是什么救主而回马,天大的事也没有救主重要,那么太史慈到底在战场上干什么呢?
后来孙权败回兵营,休息了老半天,和别人说了一堆话,这个时候,太史慈才进来,揭开了他在战场上蒸发掉的内幕,原来他去见老乡戈定,密谋里应外合击败曹军。正是他和戈定商量的这一条妙计最后使东吴再次失败,而且他本人因此把命搭上了。
第二, [B]庞德有多强?[/B]
当年跟随马超时,如果庞德足够强的话,马超就会把一些单挑的机会让给他的。庞德车轮的张合、夏侯渊、徐晃、许楮这四个,都不好惹,问题是庞德和前面3个人每个人只战了3、5回合,只和许楮杀了50回合。张合、夏侯渊、徐晃这些人本来就是排名在庞德后面的人,无非是证明庞德身体素质好,耐力好。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庞德和许楮的50回合以及和年老的关羽100回合,这是没有说服力。曹营中随便拿一个将都可以和许楮杀50回合,比如徐晃、张合、文聘、曹洪这些人都有和许楮杀50回合的势力。
第三, [B]决定张合和曹洪次序[/B]
的参照物主要是马超,张合20回合就败走,曹洪40-50回合还可以支撑,不过处于明显的下风。马超在战张合前八九回合杀败了于禁,又20回合杀败张合,再数合次死了李通,然后再和曹洪交手,前面充其量不过40回合,以马超的身体,是不存在战曹洪时身体打折扣的可能。曹洪是不是因为救驾而超水平发挥呢?不是!因为同样马超在面对只要搞定曹洪,就可直面杀父仇人曹操的诱惑也不会保留自己的水平。
[B]决定夏侯渊、张合排名次序[/B]的就杨昂、杨任兄弟,这两兄弟武功差不多,而且杨昂的武功可能略高于杨任,因为杨昂在军中的地位高于杨任。杨昂遇到夏侯渊交手数合,可以从容退走,而遇上张合想突阵,却很快地被刺死。张合刺死杨昂,比夏侯渊斩掉杨任要来得容易,是决定夏侯渊、张合排名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汉中,同样是面对西蜀的武将,张合在形势比夏侯渊要险恶得多的环境中能全身而退,而夏侯渊却身首异处。
第四, [B]关于邓忠的排名:[/B]
姜维的武功并非总是保持在一个水平, 姜维的武功的鼎盛时期应该是杀败赵云那个年轻气盛的时期,拿中年的姜维和年轻气盛的邓忠比较两人一生的武力最高峰,显然欠妥。姜维和邓艾年龄差不多。邓忠能搞到30回合,“忠躲箭,维夺枪”,要知道邓忠的枪都被人缴械了,这是军人的耻辱,难怪姜维觉得让邓忠跑掉“可惜”!所以邓忠不敢再出战,可见即使是中年的姜维也能杀败年轻气盛的邓忠,邓忠的武艺可想而知,如果是平手何必邓艾出面责怪姜维欺负他儿子?
⑸ 魏国的武将排名
1.典韦
曹操最喜爱的武将,世称“古之恶来”。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杀退吕布,为曹操所异。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寡不敌众战死。
2.许楮
深得曹操信任,与典韦一起统领曹操的虎卫军。人称“虎痴”,曾拼死保卫曹操。与马超交战时,单挑不分胜负。
3.张辽
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
4.夏侯敦
太祖讨吕布,敦为布将曹性射其左目,敦拔矢啖睛,杀性,两军无不骇然。后敦常为先锋,杀敌破阵,冲锋在前,立功无数。太祖病笃,敦往见之,於宫门处遇鬼惊倒,自此染病。及魏文帝践祚,以敦为大将军。旋之,卒。文帝为之挂孝。
5.张郃
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正是张郃在街亭击败了蜀国大将马谡,挽狂澜于既倒。
6.徐晃
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
7.夏侯渊
自曹操陈留起兵起,便跟随征伐,历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之战后,夏侯渊负责粮草补给,保证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后夏侯渊又率兵四处征讨叛乱,破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战功卓著。
8.曹仁
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并陶谦将吕由,克句阳,生获吕布将刘何,鸡落山之战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魏蜀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攻破邵。
9.曹洪
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咸有功劳。
10.乐进
以胆识英烈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随军多年,南征北战,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⑹ 魏国有什么名将
武将的话有以下这些,当然每个人对名将的概念不同,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这些,不排除有漏掉的情况:
张辽 典韦 夏侯敦 李通
李典 乐进 于禁 夏侯渊
夏侯霸 牛金 王双 臧霸
曹洪 文聘 曹彰 张郃
徐晃 徐晃 许褚 曹仁
臧霸 文聘 庞德 曹操(老大也算的话)
其中有五子良将: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更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于禁,魏国五良将之一。他最早随鲍信起兵,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官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恰好此时张绣叛变来攻,于禁就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兴,于是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败吕布,破袁绍,于禁与其它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官而表现活跃。还有一次曹操厌恶朱灵并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被迁至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军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敌人,而他手下的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也就归属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泪流满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见高陵(曹操的陵墓),因为陵中画有他屈膝降敌,庞德不屈的图画,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发病而死,死后追谥为厉侯。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最早投到曹操帐下,胆勇过人,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赤壁之战后,曹操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以当孙权。其时孙权入寇,双方对阵,乐进忽施突袭,一骑马一口刀,如一道电光,折贾华、宋谦之双戟,几乎擒得孙权。后来与吴将凌统鏖战,得曹休之助,本可取胜,却被吴将甘宁发箭所伤,退入军中调治伤势。
⑺ 魏国最厉害的五位将军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1、张辽(169-222年)字文远,本姓聂,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去世,谥“刚侯”。被后世称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
3、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
4、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
5、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原属杨奉,后投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227年死于任上,谥“壮侯”。
⑻ 魏国将军 战国 魏国有哪些名将
魏国的战国名人有西门豹 ,公孙衍 , 乐羊 , 田子方等等。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河南安阳市一带) 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乐羊,生卒年不详,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乐毅先祖,战国时期魏国将领。乐羊初为魏相翟璜门客,后因大败中山国而成名。
田子方: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道家学者,魏国人,魏文侯的友人,溪工,拜东郭子也就是东郭顺子为师,于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古代传言,魏文侯曾慕名聘他为师,执礼甚恭。
转
⑼ 魏国大将有哪些
魏国排名前10的武将(top 10):1 0夏侯渊(武艺略逊于其兄,但智谋不足)
0 9夏侯惇(武艺高超,但智谋不足)
0 8曹仁 (军纪严明,作风硬朗的将领)
0 7张郃(曹操心腹爱将,不亚于张辽的智将,多谋善断,立功颇多)
0 6曹洪(多次涉险救主,多立战功。)
0 5庞德(与关羽缠斗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勇不可挡,足以自傲。曹操手下最被低估的武将。)
0 4徐晃(只引用曹操一段话即可:荆州兵围堑鹿角数重,徐公明深入其中,竟获全攻。孤用兵三十余年,未敢长驱径入敌围。公明真胆识兼优者也!)
0 3张辽(字文远,曹操手下第一智将,文武兼备,屡立奇功,力守合肥,固若金汤,挫败孙权多次)
0 2许褚 (虎痴之名,威震寰宇,当世一流战将,与马超大战数百会合不分胜负,立功无数,有成为三军主将的资质。)
0 1典韦(曹操帐下头号战将,与吕布对攻不落下风,被曹操赞为古之恶来,为掩护曹公撤退,力保辕门不失,在双戟被盗之下,受伤无数,挺立而死,群贼扔不敢上前,称其为魏国第一大将,并不为过)
⑽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排名顺序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排名顺序:
第1名:典韦(兵器:镔铁双戟,座驾:黄膘马) 战绩:和人争吵,用拳脚杀10多人;杀人提头逛于闹市区,几百人无人敢近其身边;在山林溪涧追逐老虎;大风中十几人撑不住的大旗,他一个人轻松搞踮;3个回合刺死何仪的副元帅;单挑许楮,从上午直杀到黄昏,两人不分胜负。典韦曾经数次救曹操,第一次,当曹操被吕布麾下四将围困不得脱,典韦五步内掷短戟,例无虚发,立杀十数名骑兵,使敌人不敢*近,然后骤马挺戟杀退四将,救出曹操。在濮阳大战中,典韦数进数出,先后杀败高顺,侯成,把曹操从乱军救出。宛城一战惊天泣地。
第2名:许楮 战绩:用飞石砸人例无虚发;双手抓住2条牛尾巴,拖着2条牛倒行100多步;1个回合生擒何仪;大战典韦几个时辰不分胜负;2个回合斩掉李封;单挑吕布20回合(然后变成群殴);突袭斩李氏兄弟;大战徐晃50回合;3个回合斩张先;和徐晃双战关羽被杀退;大战高览(单挑被混战打断);一战斩掉袁绍10多将;大战赵云30回合;突袭斩尹楷;大战马超230回合;杀败杨任、杨昂;
第3名:张辽 战绩:战平夏侯敦;杀败吕虔(回合数不详);2次被文丑射中;战张合40-50回合不分胜负;突袭斩蒋奇;3个回合杀败沮镐,用弓箭追射死;斩杀蹋顿;射伤黄盖;大战太史慈70-80回合,后太史慈借故逃回;指挥兵丁设计射死太史慈;战凌统50回合不分胜负,东吴恐凌统有失而鸣金;
第4名:夏侯敦 战绩:名门之后,14岁开始杀人;十数回合败给吕布;数回合刺死徐荣;战张辽(回合数不详,估计是不分胜负,因为吕布因此不得不生气地亲自出马);大战吕布(因为下雨,战斗被打断);3个回合杀死桥蕤;40-50回合杀败高顺;突袭刺死曹性;战关羽10回合后被迫回马,(含有诱敌成分,但如果他能搞定关羽就不用那么麻烦诱敌了),再战关羽10多回合(单挑被曹操的将令打断);活擒耿纪、韦晃;
第5名:庞德(兵器:刀 座驾:白马) 战绩:突袭斩钟进;一刀砍死曹永;车轮战张合、夏侯渊、徐晃、许楮不败;杀退魏延;大战关平30回合;大战关羽150回合,虚使拖刀,实则箭射中关羽;
第6名:徐晃(兵器:宣花斧 座驾:骅骝马) 战绩:一个回合斩崔勇;一个回合斩李乐;大战许楮50回合;20回合败给颜良(导致曹营无人敢再出马);和许楮双战关羽被杀退;敌不住文丑(回合数不详);杀败韩猛(回合数不详);走马擒审配;数合斩彭安;大战关羽80回合(西蜀鸣金);
第7名:曹洪 战绩:杀退吕布的兵卒,救驾一次;大战截天夜*何曼40-50回合,然后用拖刀计砍死何曼;斩死袁谭;战马超40-50回合刀法散乱;3回合斩任夔;
第8名:张合 战绩:战张辽40-50回合不分胜负;30回合败给赵云;20回合被马超杀败;杀死杨昂;刺死雷铜;
第9名:夏侯渊 战绩:斩掉龚都;被张飞杀退;3个回合斩昌奇;战杨任30回合后诈败用拖刀计斩之;生擒陈式;
第10名:曹彰 战绩:3个回合杀败刘封;不数回合一戟刺死吴兰;
(10)魏国著名将领扩展阅读:
三国时期,魏国功臣大排名:
第一位就是荀彧了,当时荀彧在跟着曹操混之前,就别曹操称为是军师张良再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并且当时不单单是曹操的军师,更是曹操的一员武将,就是因为当时有了荀彧的加入,才让曹操有了成为侯王的资本,并且当时荀彧还给曹操推荐了一大批的人才,有郭嘉,荀攸等等,可以说对曹操是仁至义尽,并且当时让曹操奠定地位的挟天子令诸侯就是荀彧的意见,并且在曹操出征在外一切的后勤都交给了荀彧。是曹操能够统一的最大功臣。
第二位就是荀攸了,也就是荀彧的大侄子,当时荀攸也是曹操的军师,也是为曹操效力,当时荀攸还有一个姓郭的两人一起为曹操出计策,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啊,但是当时郭嘉早早就去世了,曹操相当于少了一个翅膀一样,荀攸的一生可以说给曹操献上了很多的计策,比如当时最著名的活捉吕布计策就是荀攸给曹操出的,当时荀攸一度高升为曹操身边的最高级的军师,并且参与了所有的战役,有着非常大的功劳,别后人评为曹操身边的第一军师。
第三位就是郭嘉了,当时郭嘉在曹操的身边也是出了很多的计策,并且在官渡之战前,曹操还没有决定的时候,郭嘉提供的十胜十败论让曹操才放下心来,去和袁绍的部队拼死一搏,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不幸的是郭嘉早早的就死了,但是却没有被后人所遗忘,并且还经常的把郭嘉与诸葛亮做比较,甚至还有的人说,郭嘉比诸葛亮还有聪明厉害,但是要是按照对魏国的贡献。郭嘉只能排在了第三为了。第四位就是夏侯惇了,夏侯惇绝对是当时在曹操众多的武将中排名第一了,并且在曹操死亡后,更是封为夏侯惇为护国大将军,并且夏侯惇和曹操还是老乡呢,当时在曹操刚开始拉部队的时候,夏侯惇就一直跟随着曹操,在当时和吕布的战斗中,一只眼睛被吕布所伤,后来在曹操征战时,夏侯惇就负责镇守着大本营,抵御外敌,并且还经常的立下战功,为曹操的统一三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第五位就是曹仁了,是曹操家族里的人,当时曹仁的铁壁将军可不是白当的,曹仁军队的防御力在当时可是非常的厉害,为曹操征战四方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并且之后驻守在襄樊,当时关羽带兵功夫曹仁,怎么都攻打不下来,才给了吴国机会,最后关羽被吴国偷袭,身首异处啊。
第六名就是张辽了,为什么张辽是最后一位呢?因为张辽并不是在开始的时候就跟随着曹操,是后来才跟随着曹操混的,当时夏侯惇和曹操可是属于亲信部队,从曹操揭竿而起夏侯惇就一直跟随着曹操征战吗,张辽虽然属于曹操部队的五子良将,但是也是后来才跟随曹操,但是张辽的功劳还是非常的大的,让张辽一战出名的就是逍遥津战役了,当时张辽带领800个人。攻打孙权的十万人。这样的气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