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画家王伟宁
1. 我国的著名的画家的名字写四个:
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齐白石
2. 我国著名画家的故事
徐悲抄鸿买画
一次徐悲鸿在一家袭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画店.回去后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
徐悲鸿很失望的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心中十分高兴。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作客,徐悲鸿兴奋得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将画买回。
3. 我国有几位著名的画家
中国古代的著名国画家: 王 冕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放牛,家贫,但好学如痴,读书不倦。常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渐深。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绝士途。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 夏圭 夏圭作品 夏圭,字禹玉, 活动於西元 1180~1230 年前后, 浙江钱塘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善长卷铺陈。其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卷》、《溪山清远》、《松溪泛艇图》、…等。作品中画面空白的部分比马远更多,更有辽阔平远的气势。 …… 蓝瑛 蓝瑛作品 蓝瑛(1585-1664),一作(1585-约1666)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画假沈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 笔力蓊苍劲,气象峻 ,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其作品有:《渔乐图》,仿梅花道人,…… 徐渭 徐渭作品 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 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於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 13 种。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 仇英 仇英作品 仇英(约1509-1551)明代杰出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人物画的师范。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他临摹的古画…… 唐寅 唐寅作品 晋昌唐寅 伯虎 子畏 六如居士 明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赋性疏朗,任逸不羁。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於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於画。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巘,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自…… 倪瓒 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初名廷,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氏等。家豪富。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平生好学,工诗、书、画。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 …… 燕文贵 燕文贵 北宋画家。文贵-作贵,吴兴(今属浙江)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时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所作山水,极富变化,人称“燕家景致”。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 黄公望 黄公望 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工书法,通音律,精山水画。首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后世尊为南宗画坛圭臬。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富春山居图》为其代表作。 …… 范中立 范中立作品 北宋画家。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常往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 董源 董源 (?-约 962 年 ) 五代南唐画家。源-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亦称江南人。中主时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 李思训 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巨…… 顾闳中 顾闳中作品 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 …… 荆浩 荆浩作品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所著有《笔法记》。存世《匡庐图》,相传为 …… 巨然 吴道子的生卒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动时期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玄宗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 …… 米芾 北宋米芾(1051一约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另外还有现代和当代的,请参考中国美术家网站.参考资料: http://www.artist.org.cn/artist/Special/2/Index.html
4. 我国著名的画家
齐白石
人活得长寿已经不容易,像齐白石这样老而创造不断的,就更是个别。他的成功,就两个字:质朴。因为质朴,绘画才可能真,才可能美,才可能被观众心悦诚服地接受。齐白石没有丝毫的滑头,他被大多数人喜爱,是农民战胜城市粮票的典型例证,说明大家心里还是向往朴素与真挚。
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黄宾虹
黄宾虹的好处,已经越来越模糊,因为大家讨论得太多了。有些他的好处,几乎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障碍,这里面就有机会主义,鼠辈们总想用一些东西去掩盖另外一些东西。黄宾虹的好,毫无问题,关键是后人能不能薪火相传,而不是简单地催生出一群一群的照猫画虎。
黄宾虹(1865年-1955年),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除山水画外,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亦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
徐悲鸿
即使对徐悲鸿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他对中国绘画发展起到的作用,仍然掷地有声。他在中国画、油画、书法创作以及美术教育上的贡献,是一流人物才可能成就的,所以争议不能使其减低分量,就像真金不怕火炼一样。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潘天寿
潘天寿是画家中的画家,他的画是一堵墙,严严实实,处处都有精妙绝伦的用意,需要用心揣摩,也许有一天,明白了,可以翻墙过去,忽然发现,原来已经脚踏泰山之巅了。
潘天寿(1898-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
林风眠
人孤独,画才会有诗意,而从热闹到孤独,从不平凡恢复平凡,就会产生林风眠那样的画。洗去铅华,离群索居,有点倪瓒的味道,因此他那些减弱笔墨意味的线条,倒有几分逸气,无论何时何地,出现的都是一片净土。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林风眠是20世纪的杰出艺术家。他成熟早,艺术探索期长,对艺术专心的程度高。在致力于中西融合的画家中,他付出的劳动最大,成就最突出。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李可染
李可染算是笨的,但他偏偏赶上大家都聪明过头的时代,他的笨反而一支独秀、出类拔萃,这是反证的道理。他的山水画,被批评为黑、板、结、做作和不自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他的创造仍然是前无古人,也许山水画发展到20世纪,恰恰需要一位普罗米修斯来修理它的流利恶习。
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家;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讲师。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翌年春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年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陆军院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李可染先生一生中用过6个斋号,分别是有君堂、十师斋、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墨天阁。其中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见有钤印及堂匾,十师斋与墨天阁不见钤印。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有《万山红遍》、《漓江山水天下无》、《杏花春雨江南》、《山城朝雾》、《看山图》等。
张大千
20世纪没有谁能够像张大干那样,把传统画得如此之高古绝妙。虽然创造少了一点,但说到他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对中国画在海外的推广,对中国画的“传奇化”,等等功绩,仍然无可替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2010年5月17日晚11点半,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爱痕湖》,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时,这一价格也创出张大千个人作品成交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
吴冠中
吴冠中的创造,代表中国绘画的某种发展方向。他的画简单,如此有更多人喜欢;他说“笔墨等于零”和绘画要注意形式,一样是要创造出可以有更多观众的作品;事实也是如此,向内对中国画语言的拓展,向外对中国画向世界范围的传播,吴冠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冠中(1919—2010),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杰出的中国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举办画展;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5. 我国著名画家的名字有那些
中国是文化大国有5千年的灿烂的文化著名画家很多;古代的画家就不说了现代的有徐悲鸿;张大千;陈少梅;刘海粟;李可染;孙其峰;溥佐;何家英;范增;刘文西;刘大为;何延喆;李青松等
6. 我国著名画家的名字有那四个
1、赵松泉
赵松泉(1914—2012),中国著名画家,擅长花鸟、山水,工书法;祖籍江苏溧水;1934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画风师承徐渭、任伯年、吴昌硕诸先贤,并多有创新;八十多年来他精研花鸟画创作,造诣颇深。
2、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3、吴冠中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
4、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5、张大千
张大千(Chang Dai-Chien),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7. 我国有那些历代著名画家他们有什么代表作
代表人物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代:阎立本《春游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宋代:王冕《墨梅图》
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梅图》
近代:齐白石等
8. 我国著名画家的故事是什么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小时候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2、“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顾恺之是晋朝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爱吃甘蔗。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尾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头。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这里的“渐至佳境”,是指“越来越有味道”。
现在常常用“倒吃甘蔗”来形容事物“渐渐进入美好的状况”,就是从顾恺之这件趣事开始的。
3、王冕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大画家,名叫王冕。他最擅长画荷花,许多人不辞辛苦从很远的地方来求他的荷花画。王冕小时候,家里很贫困,白天替人放牛,晚上自己学习。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雨来,雨过天晴后,湖里的荷花和荷叶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在太阳光下,荷叶上滚动的水滴一闪一闪,漂亮极了。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如果把它画下来,我就能天天见到这幅美景了,该多好啊!”于是,他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开始画荷花。起初当然画得不怎么好,有人见了还讥讽他说:“不要浪费纸和笔了,你画得太糟糕!”可是王冕并不气馁,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好,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荷花画拿去卖,卖画的钱拿回家孝敬母亲。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很好,许多人争着来买,他的家境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气也渐渐地大了起来,终于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大画家。
4、爱驴成痴的“驴贩子”—— 黄胄
“文革”期间,许多国画大师遭到迫害,以画驴闻名的黄胄也没能幸免,被污蔑成“驴贩子”。为此,黄胄赶了三年驴,和毛驴相依为命。达观的黄胄却把这种遭遇当做和毛驴相处的机会。他对自己喂养的小毛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给毛驴喂草,还经常用自己的饭票给它买馒头吃,甚至有时还给毛驴喂糖果。在这种境遇中,黄胄不但没有丢失创作热情,反而在和毛驴的相处中日久生情,他笔下的驴在日后与齐白石的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齐名,成为人所共知的名家一绝。《百驴图》,是黄胄先生的杰出代表作之一,画上的这百头小毛驴,皮毛茸茸,或黑或灰,自备天然墨韵。白嘴、白眼圈、白肚皮,与身上其他处毛色形成黑白对比,浓淡有致。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把第一幅《百驴图》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天皇,此画成为了中日两国人民期望世代友好的见证。
5、郑板桥画竹 郑板桥在县令时,当地的财主为了巴结他经常请他赴宴。郑板桥不屑与他们为伍,都一一回绝了。有一次实在无法拒绝,出于应付,他来到一个大财主家赴宴。席间,财主们频频向郑板桥敬酒,不一回儿,郑板桥就醉了。财主们早就耳闻画技高超,便乘此机会向他求画。郑板桥乘着酒兴欣然应允。家人端来笔墨,踏看也不看一眼,端起墨汁就向照壁上泼去,顿时雪白的照壁上墨汁淋漓,一片狼藉。郑板桥上前,持笔在上面胡乱涂抹几下,扔下笔打道回府。财主气得说不出话,心疼漂亮的照壁被毁。夜间,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财主来到客厅,往照壁上以看,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那些乱七八糟的墨汁竟成了一副活灵活现的竹画。低头一瞧,照壁下躺着几只死麻雀。原来麻雀以为是真的竹林,便飞去避雨,结果撞死了。
9. 我国著名画家的名字
很多,列举一些古代的有吴道子、张宣、梁楷等。现代的有徐悲鸿、齐白石等。
10. 我国著名的画家有哪些
1,张择端,北宋著名画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在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2,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才高艺绝,勤于创作,作品有很多,但真迹都已失传。《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现存的最要的两种摹本。《洛神赋图》充分体现了顾恺之在刻划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意境方面的才能。 今有宋代摹本5种。画卷为绢本,设色,长572厘米,高27厘米。
3,唐寅,明代著名画家。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唐寅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4,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5,张大千,现代著名画家。
四川内江人,1899年5月10日出生。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张大千对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大千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