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筝
『壹』 中国著名的古筝曲的曲名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
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
2、《出水莲》
《出水莲》是潮州音乐(细乐)中的筝乐名曲,是筝家必弹之曲目。
中州古调,采用传统的十六弦钢丝筝演奏,音调古朴,风格淡雅,以一种特殊的韵味,别具一格的音乐,表现了莲花这种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表现了人们高尚的情操。
此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的对比,构成一种特殊的“软套”(重三六)。
全曲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3、《寒鸦戏水》
《寒鸦戏水》,潮筝名曲,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优美、格调清新、韵味别致,被称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寒鸦戏水》,潮筝名曲,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优美、格调清新、韵味别致,被称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
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4、《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是古筝独奏曲,陆修棠、王巽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采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编发展,表现林冲雪夜奔梁山的情景。
5、《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
『贰』 古筝界厉害演奏家有哪几位
徐俊雅、王中山
『叁』 十大古筝名曲有哪些
中国古筝十大来名曲有:
第一源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肆』 古筝名家有哪些
周 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李宜洺 女 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校
王鑫 女 北京当代艺术学院,河南郑州世纪爱乐民族乐团团长
严力 女 河南郑州
曹东扶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曹 正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
陈安华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常 静女 中国东方歌舞团古筝演奏家,独立音乐人,泰国公主常任古筝老师
黄良栋男 山东筝派传承与推广人 资深古筝教育家 北京琴枫雅轩古筝传承中心创始人之一
韩晓华女 华厦大音琴筝学苑创办人
炀 旭 女 墨梅国际艺术中心创办人,资深古筝教育家
鲍栋 男 青年古筝演奏家 山东筝派传人
邓 玥女 “筝公主”、国家二级演奏员
傅明鉴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范上娥女 国家一级演奏员
高 雁 女 武音附中校长
高自成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物
高哲睿男 潮州筝名家
张 鑫女 济南音协成员
郭 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郭雪君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韩庭贵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何宝泉男 东方筝会会长
黄天莹女 河南古筝艺术、教育家
吉 炜 女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蒋周健男 中国艺术教育学会古筝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黎邦荣男 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林毛根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林 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李 炜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李婉芬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梁在平男 著名古筝家
李泰刚 男 著名演奏家 营口泰刚古筝艺校创办者
罗九香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罗小慈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娄树华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
刘巧君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潘妙兴男 上海筝会会长
曲 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邱大成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饶宁新男 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任清志 男 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苏文贤男 潮乐名家 史兆元男 客家筝派传人
孙文妍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童宜风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王巽之 男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王小月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 蔚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中山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吴 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魏 军 男 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许菱子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徐晓林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项斯华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杨娜妮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杨秀明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阎爱华女 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阎 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叶申龙 女 国家一级演奏家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袁 莎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赵玉斋 男 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男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赵曼琴 男 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张景霞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演奏家
赵勃楠女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青年古筝新筝艺术大师
张汉斋男 潮州音乐大师
『伍』 著名古筝曲及其思想感情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陆』 古筝著名演奏家
我知道的有“饶宁新”“王中山”“吴青”“周望”“李萌”“苏畅”“孙文妍”等
这些是网上的:
王中山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何宝泉 男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东方筝会会长 李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赵曼琴 男 古筝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曹东扶 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王巽之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罗九香 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娄树华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一代古筝宗师 高自成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山东派代表人物 曹正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一代古筝宗 张汉斋 男 潮州音乐大师,潮州音乐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赵玉斋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原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苏文贤 男 潮乐名家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筝家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郭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李婉芬 女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 男 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曹桂芬 女 著名古筝演奏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项斯华 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邱大成 男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副主任、副教授,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清志 男 古筝大师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黎邦荣 男 古筝大师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高哲睿 男 古筝大师潮州筝名家 范上娥 女 中央音乐学院课座副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 魏军 男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韩庭贵 男 古筝艺术家,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史兆元 男 客家筝派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饶宁新 男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娜仁格日勒 女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蒙古筝“雅托嘎”传人之一 扎木苏 男 内蒙筝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筝)艺人,内蒙筝代表人物之一 周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阎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曲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小月 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阎爱华 女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潘妙兴 男 上海筝会会长 庄辰 男 大连古筝学会会长 林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郭雪君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孙文妍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赵毅 男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蔚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陈安华 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吴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刘巧君 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许菱子 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袁莎 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罗小慈 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李炜 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傅明鉴 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李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杨秀明 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童宜风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古筝研究会等会员 温福泽 男 著名古筝名家、教育家、重庆筝协会员 -- --摘自网络古筝贴吧
『柒』 古筝十大名曲是什么
古筝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中国
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4、《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
-
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捌』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或有名的古筝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1、「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
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4、“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8)著名古筝扩展阅读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考古发现则没有这么早,1978年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属战国早期的琴。但在湖北枣阳郭家庙曹门湾墓区出土的一张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为目前所知最早,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玖』 中国著名的古筝